天龙八部:达摩传人 第33章

作者:壹壹的宝

  此番,殿门紧闭,并无外客。在场者,皆是武当核心。乔天立于三清道祖神像之前,身后是无崖子与傲然而立的巫行云。下方,黄裳、金吒、夭夭,以及苏星河、余婆婆等元老皆肃然而立。

  乔天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黄裳身上,声音沉稳而清晰:“《万寿道藏》功成,武当与朝廷之缘,暂告一段落。然,武当之道统,需有人承继,发扬光大。今日,于师尊、师伯及诸位同门见证之下,我,乔天,以武当掌门之名,正式将掌门之位,传于黄裳!”

  黄裳身躯微微一震,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他依旧穿着那身青衫,文弱的气质与这武道圣地的掌门之位似乎格格不入,但他眼神中的坚定与澄澈,却让人无法轻视。

  无崖子看着自己这位徒孙,温言开口,声音带着看透世事的沧桑与智慧:“裳儿,你性情沉静,慧根深种,于道之理解,犹在我与你师尊之上。掌门之位,非仅是权力,更是责任与枷锁。望你日后,能以道心驾驭权柄,以智慧引领前路,持中守正,勿忘‘无为而无不为’之本心。”

  巫行云虽依旧面色清冷,但语气也少了几分往日的锐利,多了些许凝重:“小子,记住!武当的威风,不是靠忍让换来的。该硬时,骨头绝不能软!遇事不决,可问你师尊,亦可来问姥姥我。莫要堕了武当的名头,更莫要辜负了你师尊的一片苦心。”

  金吒与夭夭亦上前。金吒收敛了平日的疏狂,郑重抱拳:“大师兄,恭喜!你放心,我与夭夭师妹,定当竭尽全力,辅佐于你,谁敢来武当撒野,先问过我手中青霜剑!” 夭夭则盈盈一礼,声音清越:“大师兄,门内事务,若有需协调奔走之处,夭夭义不容辞。”

  乔天亲手将代表掌门信物的拂尘与一方古朴的玄铁掌门印信交到黄裳手中,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是毫不掩饰的信任与期待:“裳儿,武当的未来,交给你了。你的路,与为师不同。不必追求武功盖世,但求守住这道门清净地,让这满山云雾,依旧能滋养求道之心。这或许比为师走的,更难。”

  黄裳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印信,感受着其上承载的重量,他面向乔天,面向无崖子与巫行云,面向所有同门,深深一揖到底,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如同立誓:

  “师尊、师祖、师伯祖教诲,黄裳永世不忘。诸位同门信任,黄裳铭记于心。裳,必以毕生之力,守武当基业,弘道法真义。纵前路坎坷,亦九死未悔!”

  他的话语中没有豪言壮语,却有一种基于理性与信念的绝对坚定。这一刻,武当,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少林寺,方丈禅房内。

  檀香依旧,气氛却略显沉凝。方丈玄慈端坐主位,下首坐着达摩院首座玄难、戒律院首座玄寂、龙树院首座玄生等几位玄字辈高僧,以及面色略带苦涩的玄苦大师。

  玄难脾气最为火爆,此刻已是面沉如水,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方丈师兄!那乔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什么辩法论道?分明是记恨当年我少林对其立派之初的质疑,携武当编撰道藏之威,欲踩着我少林千年清誉上位!此等挑衅,若我少林退缩,天下武林将如何看我?”

  玄寂相对沉稳,捻动佛珠,缓声道:“玄难师兄所言,不无道理。然乔天此人,武功智谋,深不可测,更有逍遥派遗泽相助,不可小觑。且其以‘辩法’为名,占据道理先机,我少林若反应过激,反落人口实。”

  “如今英雄帖已发,天下皆知。我少林身为东道,亦是武林魁首,避而不战,绝无可能。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方能不失我少林气度,又能挫其锋芒。”

  玄慈方丈一直闭目倾听,此刻缓缓睁开双眼,眼中智慧深邃,仿佛已看透重重迷雾。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一锤定音:

  “阿弥陀佛。玄难师弟,嗔念乃修行大忌。乔掌门所下乃是‘战帖’,亦是‘请帖’。我少林千年古刹,自有吞吐江河之量。他来,便是客。”

  他目光扫过众僧,下达法旨:“其一,以老衲之名,正式回帖武当。言:少林,恭候武当乔天掌门,于腊月二十二,于少室山,探讨佛法真谛,共襄盛举。”

  “其二,”他看向知客僧,“即刻起,开启山门,洒扫庭除,准备迎接天下群雄。无论来者是友是客,亦或是心存疑虑者,我少林皆以礼相待,展我佛门广大胸怀。”

  “其三,”他最后补充,语气加重,“通知虚竹师侄,令他暂停后山杂役,于藏经阁内静心修持,准备……迎客。”

  “方丈师兄!”玄难急道,“虚竹他虽得神僧青睐,佛法慧根深厚,但毕竟年轻,……如何能代表我少林与武当论道?”

  玄慈目光深远,淡淡道:“佛法无边,岂在拳脚高低?乔天要论的是道,是法,是理。虚竹心思纯净,佛理通透,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况且……”他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挥了挥手,“去吧,依令行事。”

  众僧见方丈心意已决,不再多言,纷纷合十领命,退出禅房。

  禅房内,只余玄慈一人。他走到窗前,望着少室山层峦叠翠,目光幽深。乔天此举,绝非一时意气。

第108章 剑指少室山

  洛阳,丐帮总舵,一处偏僻厢房。

  烛火摇曳,映照出两张心怀鬼胎的面孔。全冠清与马夫人康敏相对而坐,空气中弥漫着阴谋与情欲过后特有的粘稠气息。

  康敏一身缟素,却难掩其天生媚骨,她眼角含春,又带着一丝刻毒的恨意,纤纤玉指在全冠清胸口画着圈,声音柔媚入骨:“全长老,那乔峰仗着武功高强,坐上帮主之位,何曾将你我这些老人放在眼里?他一日在位,这丐帮,终究是他说了算。”

  全冠清抓住她那不安分的手,眼中闪烁着野心与警惕:“夫人,乔峰声望正隆,武功更是深不可测,欲要动他,谈何容易?”

  “容易?”康敏嗤笑一声,挣脱他的手,站起身,从床榻暗格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在其眼前一晃,“你看这是什么?这是我那死鬼丈夫马大元珍藏的,前帮主汪剑通的亲笔手书!里面清清楚楚写着乔峰的身世——他乃是契丹胡虏!”

  全冠清瞳孔骤缩,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康敏继续低语,如同吐信的毒蛇:“不仅如此,我已暗中联络了当年雁门关的‘铁面判官’单正,其兄死于那场血战,他对契丹人恨之入骨!还有那装疯卖傻的赵钱孙,以及智光大师……届时,在天下英雄面前,由他们指证,我看他乔峰如何狡辩!这少林大会,正是天赐良机!”

  全冠清脸上闪过一丝挣扎,随即被狠厉取代,他猛地将康敏拉入怀中,低声道:“夫人放心!为了丐帮的基业,为了除去这契丹隐患,我全冠清,义不容辞!此番少林大会,定要叫他乔峰,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武当山,天柱峰巅。

  乔天负手而立,一身玄黑道袍在猎猎山风中纹丝不动,仿佛已与脚下这座巍峨青山融为一体。他目光平视,遥望西方少室山的方向,眼神平静,其下却似有熔岩奔涌。

  在他身后,三人静立,气息渊深,正是他亲传的三名弟子。

  “都准备好了吗?”乔天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风声,落入三人耳中。

  立于左侧的夭夭上前半步,清丽的面容上一片肃然,声音如玉磬般清脆而肯定:“回禀师尊,依照您的指示,当年参与雁门关之事的人员名单、过往行踪、以及我们能搜集到的所有间接证据,均已整理成册,随身携带。”她轻轻拍了拍背负的“九霄环佩”古琴,所有卷宗皆密存于琴匣夹层之中。

  右侧的金吒,嘴角依旧带着那抹疏狂,但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青霜剑,抱拳道:“师尊,武当内门精锐弟子五百零八人,由我亲自挑选,皆已在山下集结完毕,马匹、粮秣、一应俱全!只等您一声令下!”他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与战意。

  居中的黄裳,依旧是那身青衫,气质文弱,但此刻眉宇间却多了一份身为掌门的沉静与担当。他微微躬身,声音平和却不容置疑:“师尊放心,门内一切俗务,弟子已安排妥当。有师祖与师伯祖坐镇武当,犹如定海神针,万无一失。您……只管前行。”

  乔天听完三人回禀,缓缓转过身。

  山风骤急,吹得他袍袖鼓荡,黑发飞扬。他目光依次扫过自己这三名性格迥异却皆堪大用的弟子,最后望向那云雾缭绕的西方,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那不再是平日的温润笑意,而是一种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

  他一声清叱,如同惊雷炸响于峰顶。

  “那就出发——”

  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斩断一切犹豫的决绝,与引动风云的豪情:

  “随我去会一会那千年少林!去会一会那所谓的……天下英雄!”

  话音未落,他身形已如一只巨大的玄鹤,自峰顶纵身而下,掠过层层云雾,直向山下投去。夭夭、金吒、黄裳三人互望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坚定,随即身形晃动,紧随其后。

  武当山,最高处的观云台。

  无崖子与巫行云并肩而立,遥望着山下

  山风卷起巫行云如血的红裙与无崖子霜白的发丝,两人静默良久。

  终于,无崖子轻轻叹了口气,这叹息声中带着几分不解,几分惋惜,更有几分看透世情的沧桑:“天儿……智勇双全,天赋异禀,本可带领武当走向前所未有的辉煌,可他此番倾力而出,不惜与千年少林正面抗衡,搅动整个江湖风云,竟只是为了一个……并无血缘、甚至出身契丹的养子兄弟。如此性情,虽重情重义,却未免过于不计代价,非是开创万世基业的枭雄所为。

  一旁的巫行云闻言,却是冷哼一声,凤眸之中锐光一闪,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反驳道:“师弟,你这话,我不爱听!”

  她目光依旧追随着队伍消失的方向,语气斩钉截铁:“正该如此!”

  “若他乔天今日为了所谓的大局、所谓的基业,便能坐视与他一同长大的兄弟被人构陷、身败名裂而无动于衷,那他才不配做我巫行云的师侄,更不配执掌这武当门户!”

  她猛地转过头,盯着无崖子,眼中仿佛有火焰在燃烧:“人若无情,与顽石何异?武功再高,地位再尊,若连身边至亲都守护不住,这辉煌,这基业,要来何用?!我看他这般,快意恩仇,不畏强权,才是真豪杰,真性情!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算计来算计去的伪君子,强过千百倍!”

  无崖子被师姐一番抢白,微微一怔,看着巫行云那因激动而更显逼人的艳光与毫不掩饰的欣赏,不由得摇了摇头,失笑道:好好好,你说得对。是师弟我错了! 他言语间,那份不以为然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与淡淡的感慨。

  巫行云这才神色稍霁,她嘴角勾起一抹近乎护短的傲然笑意:

  “这才像样。我倒要看看,这天下,谁能挡我武当”

  武当山下,官道之上。

  大地微微震颤!

  百余骑清一色的雄健骏马肃立,马上骑士,皆身着玄黑道袍,背负长剑,面容肃穆,眼神锐利,周身气息凝练,赫然全是内力有成的好手!他们沉默无声,唯有马匹偶尔喷出的响鼻与不安刨动的蹄声,汇成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

  乔天身影如电,飘然落于为首一匹神骏的黑马背上,缰绳一抖。

  命令简洁有力。

  “轰隆隆——!”

  五百余骑同时启动,如同决堤的玄色洪流,沿着宽阔的官道,向西奔腾!马蹄声如闷雷滚地,尘土冲天而起,形成一道绵延里许的黄色烟龙,气势惊人。

  道路两旁,行人商旅纷纷驻足避让,面露惊骇之色。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手里还举着吃了一半的糖葫芦,被母亲紧紧拉着,睁大了乌溜溜的眼睛,看着这支沉默而威严的道人骑兵从眼前呼啸而过,卷起的风吹动了她的发梢。

  她扯着母亲的衣袖,小嘴张成了圆形,发出稚嫩的惊呼:

  “哇——!妈妈,你看!好多人,好多马呀!他们……他们要去哪里呀?”

  她的母亲连忙捂住她的嘴,眼中同样满是震撼,低声道:“别吵,那是武当山的仙长们……他们要去……要去办大事了。”

  队伍最前方,乔天迎风而行,目光穿透尘埃,直指少室山。在他身后,是武当新一代的菁英,是足以撼动江湖格局的力量。

  风云,因他而动。

  铁蹄铮铮,踏碎秋日宁静。

  玄甲洪流,直指少室山!

  江湖的帷幕,由此彻底拉开

第109章 上少林

  乔天一纸战帖,如惊雷裂空,震动九州!腊月二十二,少室山,不再是佛门清静地,而是即将被天下英雄热血浇灌的宏大舞台!

  江湖四海,闻风而动!

  · 吐蕃法驾,佛焰嚣狂!

  官道之上,梵唱震天!十六名红衣喇嘛内力鼓荡,竟托举两顶华美吐蕃轿辇离地三尺,御风而行!轿辇四周,经纸如金色雪花漫天飞舞,后方吐蕃武士高举鎏金牌匾:“吐蕃国师”、“大轮明王”、“佛法无边”、“威震寰宇”!鸠摩智端坐前轿,宝相庄严,眼神睥睨,视中原英雄如无物。后轿之中,玄澄披头散发,扣着脚趾,看着这喧嚣排场哈哈大笑:“好玩!好玩!小智啊,这场面够劲儿!” 这怪异而霸道的组合,引得沿途群雄纷纷侧目,既惊且骇。

  · 南慕容,北乔峰,际会风云!

  官道之上,慕容复勒马远眺,眼中野心灼灼:“少林?武当?好!此等盛会,正合我之威名!出发,转道少室山!” 他身后,王语嫣恬静相伴,段誉更是如影随形,只为能多伴王语嫣一程。暗处,慕容博黑袍翻飞,目光如鹰隼:乔天小儿,究竟意欲何为?

  · 大理段氏,王爷亲临!

  镇南王段正淳手持英雄帖,朗声一笑:“有此盛事,我段氏岂能缺席?诸将听令,随本王北上,会一会这天下英雄!” 王者气度,尽显无疑。

  · 恶人聚首,各怀鬼胎!

  塞外风沙中,叶二娘面目扭曲,近乎癫狂地抓住段延庆的铁杖:“老大!少林!我必须去少林!你若拦我,我便死在这里!” 那凄厉决绝的姿态,连岳老三与云中鹤都为之噤声。段延庆面色如冰,最终默许,四大恶人化作四道凶戾之风,卷向少室山。

  · 旧日冤孽,无处可逃!

  “铁面判官”单正,面色沉痛,奔赴少林。智光大师手持念珠,默诵经文,踏上的却是一条忏悔与直面之路。谭公、谭婆、赵钱孙……这些被时代遗忘的名字,都被一股无形的巨力推动,走向命运的审判台。那份由马夫人康敏出示的汪剑通遗书,便是敲响这场审判的钟槌。

  · 魔影纵横,死志已决!

  萧远山立于山巅,三十年恨意冲天而起!“孩儿他娘!等着!所有仇人,我要他们在天下人面前鲜血流干!今日之后,我便来陪你!” 他长啸一声,身影化作复仇的狂雷,直奔少室山,此去,不为生还,只为血洗恩仇!

  · 丐帮浩荡,豪情助威!

  乔峰手持酒囊,昂首痛饮,听闻兄长已率武当弟子前往少林,要与天下论道,胸中豪气直冲云霄!

  “哈哈哈!好!兄长有此雅兴,做兄弟的定给你捧捧场!!丐帮弟子,随我同上少室山!为我兄站脚助威!”

  他声若洪钟,豪迈无双。他不知晓兄长真正的目的是他自己,万千丐帮弟子轰然应诺,汇聚成一股草莽洪流,气势雄浑,直扑少林。

  千年少林,山门洞开,钟声长鸣,似要涤尽这漫天杀伐之气。知客僧肃立两旁,迎接这前所未有的八方来潮。三山五岳的好汉,名门正派的精英,邪魔外道的巨枭……龙蛇混杂,皆汇于此。

  风云已至,雷暴将临!

  这一刻,少室山吸尽了天下的目光,也汇聚了三十年的恩怨!

  一场空前绝后的江湖史诗,即将以最激烈的方式,轰然上演!

第110章 圣僧,虚竹

  腊月二十二,少室山。

  寒风卷过苍茫山脊,古刹檐下铜铃清响,一声声荡入云际。少室山的巨大广场上,早已聚了数千豪杰。有的锦袍佩剑,气度雍容;有的鹑衣百结,风尘仆仆。三山五岳,正邪各派,此刻皆屏息凝神,目光汇聚于北面那座白石高台。但见少林方丈玄慈大师白眉低垂,宝相庄严,端坐如一口亘古洪钟。身后达摩院、戒律院、般若堂诸院首座各按方位肃立,气息浑融一体,暗合佛法阵势,肃穆之气笼罩全场。

  忽听得东首人丛中一声带着哭音的娇呼:“誉儿!我的誉儿!” 众人侧目看去,只见一个道装女子疾步冲出,云鬓微乱,眼角含泪,正是镇南王妃刀白凤。她身后跟着数人,当先一人紫袍玉带,面含忧色,正是镇南王段正淳。

  段誉浑身一震,回头望去,叫道:“娘!爹爹!”抢上前去。刀白凤一把抓住他手,颤声道:“你这孩子……这些日子去了哪里?叫娘担心得日夜难安……” 说着语音哽咽。段正淳沉声道:“回来便好。江湖风波险恶,此次便跟我们回去吧!” 话虽严厉,眼中关切之色却掩藏不住。

  便在此时,西南角上传来一声冷哼,不大,却清晰地钻入每个人耳中。众人望去,却是四大恶人悄然而至。段延庆以铁杖点地,身子凌空虚悬数寸,双目如冷电,直射段正淳。

  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却是数百丐帮弟子之前那条大汉。但见乔峰抱臂而立,身形雄健如山如岳,虽一言不发,那股豪迈干云、睥睨天下的气概,已压得周遭群雄呼吸为艰,不敢直视。

  正当万籁俱寂,气氛凝滞之际,山下忽传来一声长吟,震得松枝上残雪簌簌而落:

  “吐蕃国师,大轮明王,法驾少室山!”

  只见一行仪仗浩浩荡荡出现在山道尽头。前方是八名身形魁梧、气息沉凝的红衣喇嘛,手持经幢、香炉开道。紧随其后的,是十六名精壮喇嘛,以内力共同托举着一顶极其华贵、缀满金铃与五彩璎珞的吐蕃轿辇,轿辇离地三尺,平稳如履平地,缓缓“滑”入场中。轿帘以金丝绣着繁复的曼荼罗图案,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轿帘无风自动,向两旁掀起。

  一道身影自轿中缓步而出。

  来人正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

  他身披一袭绛紫色镶金边袈裟,头戴尖顶僧帽,面容宝相庄严,肌肤隐隐有玉光流动,一双眸子开阖之间,神光湛然,令人不敢逼视。他手中持着一串晶莹剔透的琥珀念珠,步履从容,仿佛踏着云端而来。

  他目光如温和的暖玉,先徐徐扫过全场数千群雄,将在场所有人的震惊、好奇、敬畏尽收眼底,最终定格在高台之上的玄慈方丈身上。

  鸠摩智双手合十,执了一个标准的佛礼,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令人心折的磁性:

  “贫僧鸠摩智,乃吐蕃国师。今日闻得少林宝刹,召开此旷世难逢之英雄盛会,天下豪杰,十亭中倒来了九亭。如此盛况,可谓百年罕见,足见少林为中原武林泰山北斗,领袖群伦,威望隆重。”

  他先捧了少林和在场群雄,言语极尽礼貌,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