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永昌 第100章

作者:富春山居

在济南失陷后,青州乡绅联合了前大明青州卫指挥使黄桓、都司李士元对青州的顺军发起袭击,杀死了顺将姚应奉和益都县令等官佐,向建奴献城,从而导致了胶东半岛失去了屏障。孔有德、耿仲明、董学礼部深入胶东半岛,兵锋直达胶州、莱州等地,山东的顺军看起来自顾不暇,因此青州官吏不可能担忧在青州这样远离前线的地方还有顺军的队伍。

这也是他们顺着弥河河谷一路北上,始终没有被发现的原因。因为孔有德、耿仲明、董学礼部正忙着攻打安丘、高密、胶州、即墨一线的抵抗力量,根本无暇关注自己的大后方。

马岱走回村子,便径直走向了村子中唯一一座带有砖石围墙的大院,这里也是杨御藩临时驻扎的住所。大院的主人和家属被封闭在了后院,前面两进院子成为了军队驻扎的地方。穿过嘈杂的第一重院子,第二进的院子就安静了许多,马岱顺着雨棚走向了西厢房。

这里应当是原本主人的书房,不过一应杂物都被搬走或靠墙搁着,中间摆放了一张大圆桌,一边的墙上则挂着一张地图,东窗下放着一张书桌,杨御藩正坐在书桌前看着信件,西窗下放着一张床榻,杨衍正靠着被子闭目养神。

听到脚步声后,两人都抬头看了过来,马岱向杨御藩行礼后说道:“我刚刚在村子四周巡查了一圈,并没有什么异样。各处哨兵也回报,没有外人在村外经过。”

杨御藩放下了手上的信件,对着马岱点了点头道:“一切正常吗。行,我知道了。”

按理,若是没有其他事要汇报的话,马岱就该顺势告退,然后去前院找人赌钱喝酒放松去了。不过今日马岱却没有退下,反而站在原地发起了呆。

杨御藩有些意外的问道:“马兄弟可还有什么事吗?”

马岱想了想还是老实的坦白道:“大人,虽说我们冒险穿过了建奴的封锁线,但这里毕竟已经被建奴给控制了。我们在这里待着越久,恐怕被发现的机会就越大。

赵慎宽、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这些人,不是土贼就是乡间土豪,他们虽然能拉起上万人马,但不过是些乡间无赖或耕地的农夫而已,这些人壮一壮声势尚可,让他们真的去同军队对战,估计几百人就能驱散他们了。

属下以为,以我等三百马兵趁其不备偷袭青州城,尚有成功的机会。但是拉上这些人去围攻青州城,恐怕只会被拖累而已。

且这些人口口声声说愿意服从都元帅府的命令,但是建奴冲入胶东半岛时,可也没瞧他们站出来帮助顺军啊。他们也只是在建奴和大顺之间观望,看着形势进行下注而已,实在不是什么可靠的人物。”

杨御藩沉默了数息后说道:“马兄弟想说的恐怕不仅仅只有这些吧?咱们多少年的交情了,同生共死也不知几回了,你要是有什么疑惑,不如就全说出来吧。要不然,我总觉得你和我生分了。”

马岱和杨御藩对视了数息,终于坦然说道:“大人能够安然归来,我和兄弟们都很高兴,也愿意继续跟着大人征战下去。只是,我们现在到底是为大明打仗?还是为大顺打仗?不搞清楚这个问题,我总觉得脑子里一片糊涂。”

躺在床上的杨衍顿时翻身做了起来,对着马岱说道:“马大哥你想这个做什么?难道现在都元帅府对我们还不够好吗?当初我们替朝廷征战时,什么时候有过现在这样的待遇了。”

马岱涨红了脸道:“不是这个道理。我们替大明征战好歹也是精忠报国,为大顺征战算什么?那边都说,建奴入关是吴大帅请来剿灭贼寇恢复大明的,就好像唐时的郭子仪借吐蕃兵。我书读的不多,所以想不明白,这吴三桂到底算不算郭子仪。”

杨御藩伸手拦住了侄子,不让他继续说下去,然后笑着对马岱说道:“吴三桂算什么郭子仪,你见过郭子仪不肯见太子的吗?当日太子都到山海关下了,据说吴三桂还在府内宴请宾客庆祝其父归来,根本就没把先帝殉国一事放在心上。这样的不忠不孝之徒,能叫郭子仪?

而且,建奴入关后强占了北京城,将汉人都驱逐出了内城,并祭祀天地建国号为大清。这是来帮大明剿贼的样子吗?建奴的小皇帝登基之后,封赏明臣,吴三桂受封平西王。太子尚在,弘光重立,吴三桂却向建奴的小皇帝称臣,这是忠臣所为?”

马岱总算有些回过了味来,杨御藩则又接着说道:“即便吴三桂真的想做郭子仪,他引建奴入关也是大错特错。太祖高皇帝以驱逐胡虏而有天命,他引建奴入关恢复大明,这是太祖愿意看到的吗?我大明可不是后晋啊。”

马岱顿时恍然大悟,他点头回道:“大人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明白过来了,差点就被那些人的言词给迷惑了。只是日后我们真要成为大顺之臣了吗?”

第317章 青州二

看着马岱既有期待又有茫然的眼神,杨御藩知道,这才是马岱所真正关心的问题。他思考了许久,最终拿起了自己一直在看的信件递给了马岱。

马岱看着面前的信件有些不明所以的时候,杨衍已经吃惊的叫了一声:“叔父。”

马岱下意识的看了看杨衍,不知他为何如此激动。这边杨御藩已经开口说道:“这是陛下写给我的信件,刚刚你问的问题,我不知该怎么回答。不过我觉得你看过这封信件后,会有所领悟的。”

听了上司这话,马岱只是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接过了杨御藩手中的信件,略有羞愧的说道:“多谢大人。”

说完,马岱便就着门外的光线看起了信。这封信很厚,一张纸四五百字,这里至少要有近20张,足可以当成一本小册子来看了。而杨御藩也是细致的在边上用棉线缝了一道,真让这封信变成了一本可以翻阅的小册子了。

马岱一开始还觉得杨御藩有些过于重视李自成的话了,把李自成的信件放在身边有空就看一遍,这举动未免也太过谄媚了。等他看到了信中的内容后,他才觉得这封信确实值得花时间反复去看。也就是杨御藩还在边上等着,他也不好意思翻来覆去的看,但也足足花了近一刻钟才放下手上的信件。

杨御藩拿回了信件后说道:“你现在应该明白了,我们要不要做大顺或大明之臣,这由不得我们来选。我们能做的选择其实只有一个,要不要站在胜利的一方。”

马岱回味了一下信中的内容,也不由点了点头说道:“以城市治乡村,重在分化隔离,因为城市基本都处于交通要点,控制了城市也就控制了乡村的物资交换和人员往来;以乡村制城市,重在限制物资的流向,因为城市不能独立生存,没有粮食就没有城市。陛下这两句话确实大有道理,若是能够使用起来,则建奴必败。”

杨御藩也赞同道:“建奴立国几十年,就打了几十年的仗,其兵马之精,就算是我大明边军也有所不及。而我内地兵又远不及边军,如孔有德、耿仲明等东江兵,数千人就打遍了山东,需要抽调辽东精兵才能平息其乱。

昔日,我山东军全盛时尚不及东江兵,更何况是现在这四分五裂的情况下。我们之前想要从旁牵制孔有德、耿仲明对安丘城的进攻,但这两人都是积年宿将,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机会。我也是看到了陛下写给我的这封信,才发觉和孔有德、耿仲明等人马硬碰硬并不是上策,上策乃是断其粮道。

孔有德、耿仲明带领的人马再精,人数也是有限,但是他们想要从地方上获取粮秣、火药、铜铁等物资,就必须依赖那些投降的官军和地方乡绅,因为光靠他们自己去掠夺,既没有效率也失去了兵力上的局部优势。

我军的兵员虽然缺乏训练,但毕竟是本地人,天然能够获得本地人的支持。这一次我们顺弥河北上,绕过临驹等城镇,正是有赖于本地人的指引道路和掩护。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向建奴投降输诚的。

有了这些本地人的支持,我们就有了及时的情报网络,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摧毁维持建奴统治的地方根基。我们是打不过建奴和辽东兵,但是那些投降建奴的官兵和乡绅,难道我们还打不过吗?

陛下信中有一句话说的极好,不管在什么时候,压迫者总是居于少数,而被压迫者总是居于大多数。只要能够把被压迫者组织起来,那么少数压迫者就无法再把大多数人的反抗镇压下去。

赵慎宽、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这些人,他们所率领的义军是不能打,也或许对都元帅府心存二心。但是,只要他们能够替我们吸引住建奴的视线,替我们盯住那些同建奴合作的乡绅,难道我们还对付不了这些乡绅?

没有了这些地方上的乡绅给建奴提供物资,建奴就不得不分兵劫掠,当他们分兵的时候,就是我们消灭他们的时机了。一对一打不过建奴,十对一,一百对一,还消灭不了他们吗?

我山东有人口上千万,泰山以东至少有五六百万人口,这一地区的孔有德、耿仲明等辽东兵加上建奴最多也就5万,差不多1个人要管住一百人。可要是他们把兵马都派去对付老百姓了,我们这些军队他们又靠什么去抵抗?

他们若是不能分兵去控制老百姓,或是在地方上大开杀戒,最终都只会让老百姓都变成我们的支持者。而他们就会变成瞎子和聋子,甚至是瘸子。

所以,我们能不能打下青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赵慎宽、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这些人看到胜利的希望,让他们知道怎么去打赢建奴。只要老百姓看得到希望,他们就不会把自己的口粮老实的交出去,也不会乖乖的把头伸出去给建奴砍。”

马岱心里一下就亮堂了起来,杨御藩对于信件内容的理解,正同他想的没什么区别。他忍不住就说道:“这确实是能打败孔有德、耿仲明他们的办法。陛下对于建奴有这样的认识,看来西面建奴也讨不了好了啊。”

杨御藩沉默了数息后说道:“我虽然不清楚陛下会用什么方式对付建奴的两路夹击,但是山东这里一旦破开了建奴的局面,对陛下的计划肯定是有所帮助的。因为,这是阳谋。不管我们如何选择,都不会改变其结果。”

马岱顿时明白了过来,刚刚杨御藩所言,他只是选择了胜利的一方是什么意思了。沂州杨氏可也是大地主,信中能用在其他乡绅身上的手段,也一样能用在杨氏身上。而他们现在驻防的区域,左手是金声恒部,右手是高杰部,都不是好相与的。

马岱虽然不是出身大家族的,但也不是什么蠢人,看过了信件的内容之后,再反过来想一想山东的局势,他心里就顿时急促的跳了数下,李自成看似对杨御藩的重用,但也不是没有留下防范的手段的。金声恒和高杰显然是不会愿意让一个首鼠两端的人威胁自己的侧翼的,以高杰之跋扈,恐怕杨御藩在顺清之间稍稍有些犹豫,那边就要先打过来了。

当然,除了这些制衡手段外,底层士兵现在对于都元帅府的好感也远远高于大明,真要有什么变故,这些士兵中还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跟随杨家的。马岱心里思考着,口中却向杨御藩告退了,“大人这一席话,让属下茅塞顿开,属下不敢耽误大人的时间,这就先下去了…”

看着马岱离去,杨衍终于忍不住对着叔父说道:“叔父,陛下的信件给马大哥看,真的合适吗?”

杨御藩回头看了看侄子,微笑着问道:“怎么?你还想把它当成传家宝吗?”

杨衍迟疑了几息后压低声音道:“不是侄儿多想,只是侄儿真的觉得,这信中之言颇有诋毁纲常之意,若是流传出去,恐怕会坏了人心。”

杨御藩起身走到门口,看了看天井外的天色,这才长吐了一口气说道:“就现在这世道,还谈什么坏了人心,先把天下安定下来才是正经。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乡绅去投降建奴。

陛下确实看的很明白,地方乡绅以家族为念,并不在乎谁来当皇帝。底层小民以衣食为念,同样也不在乎谁来当皇帝。所以,假如乡绅不支持我们,那么就去寻找底层小民当我们的帮手,如何让底层小民帮助我们,只有土地。

建奴入关争夺天下,需要的是地方士绅的支持,因此必然会极力维护大户的地产家业,哪怕过去建奴多次入关杀戮劫掠,但只要不夺走乡绅的土地,那么这些乡绅就必然会选择同建奴合作。因此对付这些同建奴合作的乡绅最好的办法,就是夺走他们的土地,没有了土地的乡绅也就失去了支配底层百姓的力量。

所以,大顺和建奴的战争,最终都会体现到对于土地分配的权力争夺。选对了立场的人可以保留这一权力,选错了立场的人就会失去一切。

你觉得,陛下可能只把想法写在给我的信里吗?就算我们现在选对了,恐怕也回不到过去了。”

杨衍看着叔父的背影,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就在房间里突然安静下来的时候,一名亲兵过来报告,副将沈胤卫回来了,杨御藩立刻吩咐亲兵带他进来。

沈胤卫是原青州守将姚应奉的副手,在姚应奉被杀时他侥幸逃脱。这次杨御藩北上,正是派他先行过来联络青州附近的义军首领。这些义军首领其实就是山东地方的坐地户,并不是纯粹的农民起义领导者,纯粹的农民起义军早就被官军给剿灭了,因为山东有一条运河经过,朝廷是绝对不允许流贼在山东做大的,否则北京就先完蛋了。

这些地方上的豪强或山寨之主,虽然名义上服从于大顺,但几乎都是“听调不听宣”,和大部分乡绅一样,只在家乡活动,不愿出远门。虽然他们在地方上有势力,但是在官府中没有靠山,因此同样被地方乡绅欺压,只不过他们比平民多了一点自保能力,可以用武力对抗这些乡绅而已。

第318章 青州三

沈胤卫进门拜见杨御藩,便向其回报道:“昌乐、寿光等地的豪杰我都已经一一拜访,其他人尚在犹豫之间,不过赵慎宽、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等几位都愿服从将军之号令,他们还派出了亲信前来拜见将军,我将他们安置在了广福寺…”

杨御藩大喜的说道:“此次功成,沈游击你的功劳当为第一。杨衍,你带上几人和我去广福寺走一趟,去见见各路英雄豪杰去…”

劈山广福寺的建筑历史可以追述到隋朝之前,寺内最著名的建筑是隋文帝敕建的舍利塔,最宏伟的建筑则是如来殿。杨御藩选择这里作为接待各路豪杰的所在,一是此地地方够大,二则是在不能确定这些人到底是否真心要和建奴对抗之前,他并不希望把自己所住的地方暴露出去。

广福寺的和尚们虽然不想沾染兵灾,但是看着数十佩刀挟弓上门的武人,也只能把这些人当成普通上香的香客,给了他们一件偏僻的跨院,并禁止僧人接近。

因此杨御藩携带随行来到广福寺时,倒也算是波澜不惊,安静的走进了跨院内和被召集来的青州群豪见了面。受到邀请前来的各路豪杰的代表,约三十四人,其中杨御藩有所耳闻的只有秦尚行、葛东方,其他人的名字几乎都没有听过。

不过受邀前来的青州豪杰倒是都听过杨御藩的大名,毕竟这位可是平定了山东白莲教起义的杨肇基将军的儿子,也是曾经的山东总兵,过去他们连同人家门子攀交情的资格都没有。

山东人既重乡土之情,又钦佩豪杰,杨御藩差不多就等于是现在山东武人们仰慕的榜样了。哪怕是刘泽清这样见敌就逃的人物,在他们眼中也算是豪杰。因为刘泽清同杨御藩可都是有官身的,可不是他们这些草莽能相提并论的。

说到底,这些人并不是自愿成为豪杰的,要不是为了抵抗那些乡绅的压迫,他们可没想过要以武乱法。在大明把京城迁移到北京后,山东这个地方就成为了护卫京畿的羽翼,只要大明还没有亡国,朝廷在山东的力量就不会减弱。

因此,虽然这些人在乡里依赖武力和乡绅抗衡,但是他们自己心里也是很明白的,官府并不是没有力量对付他们,只是不愿意冒着乡间变乱的风险去对付他们。如果他们的行为超出了朝廷的容忍程度,就会遭到来自官府的无情打击,不过他们平日里如何义薄云天,面对官府都是以卵击石。

所以,只要有一线的可能性,这些地方豪强还是愿意向朝廷靠拢,当一个顺民的。当然,前提是官府不能压迫他们太甚。北京城被李自成攻下,旧的官府突然就失去了力量,对于这些地方豪强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平日里那些压迫他们的乡绅现在就无法利用官府的力量欺压他们了,这也是他们积极靠拢大顺的根源。

当李自成被建奴从北京城赶走的时候,虽然这些地方豪强们依旧向南下的李自成表示了效忠之心,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付诸行动,否则那些乡绅驱逐杀戮顺军驻守将领时,他们不可能收不到任何风声,要知道他们可是真正的坐地户,不是顺军那些外来户。

只不过这些地方豪强始料不及的是,当乡绅们迎来了建奴之后,立刻就利用建奴的力量建起了一个新的权力体系,并开始重新夺回对于地方上的控制权。

顺军摧毁了大明官府之后,对于地方乡绅主要是持打击姿态,这对于地方豪强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顺军同时又站在了农民的立场上,主张要给那些无地农民分田地,这又损害到了这些地方豪强的利益。

所谓豪强其实就是家中缺乏靠山的小地主,虽然他们平日里受到了乡绅的压迫,但同时也压迫着农民。顺军给农民分土地,实质上也是阻止了这些豪强在地方上的土地兼并行动。这就是他们口头上支持顺军,却不做出实际行动的根源。

但是在建奴替换了顺军之后,这些豪强们立刻就开始后悔了,因为建奴显然比大明朝廷要强势的多,也并不怕搞乱了地方。对于建奴来说,乡绅们是可以拉拢的对象,但是依赖武力对抗官府的豪强则非常的危险,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地方上的反清核心,因此打击豪强就成为了建奴治理地方的首要任务。

而在另一方面,建奴需要从地方征集粮秣物资才能养活自己的军队,现在的山东有能力拿出这些粮秣物资的,其实只有乡绅和豪强,普通平民几乎就在生存线上挣扎,很多人因为交不起租税都跑去山上开垦山田去了。

既然建奴把乡绅视为治理地方的依靠对象,那么征集粮秣的主要对象,自然就是这些地方豪强了。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这些之前冷眼看着顺军被驱逐的豪强们才发觉,没有了顺军在地方上打压乡绅,他们就真的成为乡绅餐桌上的鱼肉了。

哪怕杨御藩不派人来联络他们,这些地方豪强都快要忍不下去了,因为这么多清军南下,所需要的物资就是个天文数字,建奴对于地方上的压榨比大明所谓的矿监还要厉害十倍。而且,大明的太监再蛮横,地方上也还可以申诉,但是建奴对于不服从军令的豪强就只有一个杀字。

在建奴的帮助下,这些地方豪强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建奴不是大明天子,是不会顾惜他们的性命的。在建奴的治下,他们要么老实的顺从对方,任对方予取予求;要么就只能去死了。

杨御藩召集众人反抗建奴的讯息,自然立刻得到了这些地方豪强的响应,特别是那些家底不厚的小地主们,已经快要被建奴的摊派逼的家破人亡了,距离反抗就差了一根导火索而已。

假如其他人进行召集,他们或许还会犹豫一下,但是杨御藩发出的召集令,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信心的保证了。因为杨御藩家族是山东大族,现在又是大顺的山东总兵,他要是来带这个头,大家至少不用担心自己会上当受骗了。

而在杨御藩没有抵达之前,这些豪强们一见面就开始互相抱怨起了建奴的蛮横和乡绅的狠毒。当杨御藩抵达之后,他发觉自己都不需要做什么鼓动了,房间内来开会的豪强们人人都对建奴的暴行咬牙切齿,表示要跟着杨御藩去打青州城。

秦尚行、葛东方代表众人向着杨御藩说道:“只要杨总兵发号施令,我等即便是破家也会跟从的。这些建奴在我山东地方杀戮无数,我们难道还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继续荼毒家乡吗?”

杨御藩见状也就省略了前奏,开门见山的对着众人说道:“各位兄弟有这样报效国家的想法,非常好。建奴上次破关荼毒我山东地方,不知杀了多少万人,而孔有德、耿仲明带领的东江兵在十几年前也大掠我山东过。可谓皆是我等的仇敌啊。

现在有些地方乡绅不知廉耻,为了荣华富贵出卖同胞,委身于建奴,反过来欺压乡里,为建奴征集粮秣物资,还美其名曰保护乡里。这些狼心狗肺之辈装作不知道,建奴拿了粮秣物资就是要杀戮我中国之人的,所谓保护乡里,其实就是以邻为壑。

我召集诸位前来,确实是为了消灭建奴及替建奴做伥的走狗。除此之外,我还受了都元帅府的命令,要在青州重建官府,不能让百姓以为青州已经沦陷了。

陛下有言,青州眼下是敌后地区,短时间内恐怕都会被敌人所控制,所以青州地方的官员,不问出身,不问资历,只问功绩。只要谁能够在青州把大顺的官府维持下去,陛下就会授予他官职,文武官职都不做限制…”

在场的众人听了都有些发愣,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奖励。之前永昌帝南下,虽然召集了各地乡绅豪强见面,但也只是打算在各县府设立议事会,让他们参与管理一下县内事务。至于官职什么的,并没有给出几个,毕竟各地豪强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当个小官。

但是现在听杨御藩的意思,永昌帝这是打算让他们在家乡当官了,这许诺就有些诱人了。不过秦尚行还算稳得住,他知道这官位恐怕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杨御藩搞不好就是要让他们去拼命。因此他代表众人谨慎的说道:“陛下对我等的厚爱,草民等只有感恩戴德。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拿下青州,不知大人可有什么计划吗?”

杨御藩打量了秦尚行一眼,这才开口往下说道:“计划我倒是真有一个,只要诸位照着我的吩咐去做,那么那些青州其实倒也不难。”

众人互相望了望,心里有些不大相信,比如葛东方就有些怀疑的问道:“青州城好歹也是一座大城,不知总兵大人这次带了多少人马?”

杨御藩笑而不答,转而说道:“你们先听一听我的计划,觉得什么地方有问题就提出来。至于其他事么,你们就不必多管了。”

虽然觉得杨御藩似乎有些不信任自己,但是大家还是老实的住了口,倾听起了杨御藩的计划。小半个时辰之后,秦尚行第一个拍手称赞道:“大人这计划果然缜密,草民愿意听从大人吩咐…”

第319章 青州四

青州南阳城南门里西侧有一座富丽堂皇的王城,这就是衡王府。不过府中的主人衡王一家,在李自成的勒令下迁居到了扬州。

河南和山东的大明宗室,郡王以上者都被要求迁居到淮安、扬州两地。原先的王府属官皆被废除,王府所占王庄,也被限制在六十顷,超出部分被收归国有,并由都元帅府重新分配。

而郡王以下的宗室,有愿意南下随从太子的,给一份俸禄,不愿意南下的由其自便,给予一块田产自食其力,不再另外给予禄米,但也不再对这些宗室做出其他限制。

李自成打开了这些被圈养的金丝雀的笼子,有的宗室对其感恩戴德,也有宗室对其极为不满,甚至连带着对太子也颇有微词了,因为他们失去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不过在建奴占据了济南、青州之后,这些大明宗室们才发觉,李自成不管他们的政策真的可算的上是仁政了。因为所有的大明宗室,都被建奴集中看管了起来,这显然不是什么好兆头。

脑子还没有完全坏掉的宗室还是能看出来,建奴压根就没有恢复大明江山的意思。要不怎么会如此提防他们这些大明宗室,他们的血缘其实距离正支已经很远了,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去惦记那张龙椅的。

然而建奴并不在意这些大明宗室的看法,哪怕是些爵位低微的远宗,建奴也不允许他们脱离自己的控制,就连山东的乡绅都开始战战兢兢了起来,不敢再随意为这些宗室们讲什么好话了。

王鳌永的部堂辕门就在衡王府东北处的奇松园内,这里原本是王府东园之一角。衡宪王时以其府东北隙地,结屋数楹,入士大夫家,青琐绿窗,竹笠板扉,绝不类王公规制,盖如宋之艮月,元之西苑也。中有松十围,荫可数亩,尽园皆松也,故园以松名,景色相当的不错。

李自成入京时王鳌永试图投诚过,不过这些泥腿子不爱才只爱财,搞的他不得不借钱输银给大顺,这也就绝了他投靠李自成的心思。在李自成从山海关返回时,他就隐藏了起来,待到多尔衮入京他主动求见,向对方举荐山东籍人才达39人,得到了多尔衮的重视。

于是多尔衮任命其为户部侍郎兼工部侍郎,前往招抚山东、河南乡绅,试图获得这两地乡绅对于大清的支持。王鳌永对于为大清效力还是相当尽心的,因此很快就从安全的济南跑到了不怎么的安全的青州,为大清安抚胶东半岛的局势,可谓是绞尽脑汁了。

只是安抚乡绅容易,筹措大军的粮草就比较困难了。多尔衮令大军南征,虽然有先消灭李自成的打算,但也有减轻北京粮食压力的想法。

李自成不走山西返回老家陕西,反而沿着运河南下,对于满清来说确实是一个最坏的选择。因为这不仅让北京处于两面受敌,也失去了运河一线的粮食储备。断绝了北京从山东、南方获得粮食的可能性。

天津之战前,刚入北京的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就向多尔衮上书道: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多尔衮很快就接受了两人的意见,先以方大猷为监军副使招抚山东,之后又令王鳌永以户、工二部侍郎名义招抚山东、河南。

发布檄文说:“奉摄政王令旨,各调兵马前往山东等处。所过地方官民出郭迎接,违者以抗师治罪。”

又以平西王吴三桂的名义大张布告,称“摄政王简选虎贲数十万南下,牌仰山东等处速速投降”。欺骗加上恐吓,然后再以王鳌永树立榜样,使得山东士绅纷纷变节倒向了满清。

虽然还有一些士绅认为满清的助剿是骗局,应当效忠太子殿下,协助都元帅府把满人赶出中国才是正道,但是这种声音并不强烈,也没有形成士绅中的主流观点。因为范文程为满人策划的拉拢士绅政策,显然要比都元帅府给出的更有诱惑力。

因为范文程想要的就是让满人取代大明朱姓,其他一切并不做改变,对于地方士民来说就是回到过去万历时期的和平年代,这当然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想法。

而李自成所代表的大顺政权,不可能仅仅换上一个李皇帝就了事了,因为下面的兵将并不希望看到一个翻版的大明朝。这一点在大顺军进入北京之后,刘宗敏等将领和李自成产生冲突时,就已经证明了。牛金星给李自成策划的称帝流程,其实和范文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大顺兵马并不认可这一套,他们跟着闯王打了这么久的仗,可不是为了让那些士绅继续爬在自己的头上的。这也是某人穿越过来之后,立刻抛弃了恢复旧制的原因,因为照着牛金星和那些前大明官吏的策划,大顺军就不可能再继续支持他。

不过王鳌永虽然安抚住了山东的乡绅,但是却无法改变明末一直存在的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乡绅的土地兼并,一个就是赋税的不公平。当满人选择了拉拢乡绅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同时成为了农民的敌人。

特别是在满人还要同时应付对李自成的战争时,对于地方上的税赋就不可能有任何减轻。也就是说,地方上怨声载道的附加税,现在一样要交。

和以前有所不同的一点,无非就是过去官府的力量比较小,所以只能把目标对准最没有力量的自耕农。而现在有了满人武力的支持,凡是不和满人合作的人,都成为了附加税的征收对象,包括那些地方豪强及一部分反满的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