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江瑟瑟
”砰“一声,随着拉环被拉开,一股清新的麦芽香气逸散出来。
冰凉的啤酒入口,带着微微的苦涩和回甘,与根据地常见的土酿米酒截然不同。
李润石眼睛一亮:“嚯!这味道,够劲儿!比咱们的米酒清爽!”他又抓起一把酒鬼花生丢进嘴里,香脆麻辣的口感让他忍不住又灌了一口啤酒,“嗯!这花生配这酒,绝了!”
气氛很快热络起来。卫辞书的手艺确实不错,临沂炒鸡酱香浓郁,鸡肉紧实入味;小鸡炖蘑菇更是鲜美无比,尤其是那吸饱了汤汁的粉条,让几位平日里饮食极其简朴的首长赞不绝口。大家边吃边聊,话题从根据地最近的春耕生产,聊到保安城内供销社的新到货品,再聊到前线的一些趣闻轶事。卫辞书谨慎地扮演着倾听者和服务者的角色,适时添酒布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桌上的气氛更加融洽。李润石放下筷子,看着卫辞书,眼神深邃而温和:“辞书啊,我们都要感谢你的到来。现在红军医院那边的战士们已经喝上了奶粉,吃上了炼乳和鸡蛋。军队那边,一营的整训也在有声有色的进行。还有那些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泽民同志可是当成了宝贝,天天捧在手里研究!”
毛泽民闻言,放下手中的搪瓷缸(他嫌啤酒的罐子太小,就直接把酒倒在了搪瓷缸里)认真地点点头:“主席说的是。特别是那些讲‘宏观调控’和‘市场活力’的书,虽然有些概念还需要消化,但里面的思路,对我们解决根据地当前的经济困难,很有启发。比如……”他看向卫辞书,带着一丝探询,“建立五小工业这一方面,中央想在保安这边试一下。”
第四十三章 开心一夜
“五小工业?”听到这个词的 卫辞书一时间愣了愣神。
五小工业是二十世纪一段时间内的我国地方工业发展的策略概念,主要指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和文革期间,由地、县两级政府兴办的小型、分散、技术相对简单的工业企业。
这里的五小通常是指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机械厂,小水泥厂,小煤矿。
“是啊,五小工业。”坐在教员身边的毛二爷端起搪瓷缸中的啤酒喝了一口,然后对卫辞书开口说道,“虽然在原来的时间线上,五小工业是很落后的技术,但是非常符合我们红军的发展状况。”
“此前主席曾经向北方局下达过相应的指令,让他们在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寻找相应的专家,邀请他们到保安进行相应的工作,但是时间不等人,日军侵华的时间一天紧着一天。我们就想先办一些小点的工业试试手,正好保安附近有煤矿,有石灰石,还有延长油田。所以中央就拍板,利用后世的资源,先建设几个煤矿,发电厂,水泥厂和化肥厂。”
“在为未来的大型工厂积攒骨干的同时,也让咱们的组织有一定的……后世的话好像是,造血能力?”
听着毛泽民的话,卫辞书跟着点了点头:“明白了。这是好事,虽然现在很遥远,但说不定将来我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子弹的生产问题。”
“空间里有一大批工厂淘汰的二手设备,我查看过,虽然旧了点,但是能正常用,说明书什么的也在。请问要把设备放到哪里,我现在有时间。”
“先等一等。”周伍豪拍了拍卫辞书的肩膀,示意面前这个年轻人稍安勿躁,“具体的地址我们还在研究。而且关于设备的事情,当前我们正在组织战士们挖两个很大的物资储存中转基地。等到基地建成后,我们会分别将其称呼为一号仓库和三号仓库。”
“到时候中央需要什么物资,一般情况下就需要辞书同志放到三号仓库。到时候为了保护你的身份,也为了遮盖这些物资的来源,我们会一致宣称,这些物资来自于三号物资小组。”
听到周伍豪的话,卫辞书挑了挑眉,“所以三号物资小组根本不存在?”
“还是存在的,不过主要是辅助作用,都是对党忠诚的老战士,会负责清理掉后世物资上那些会露马脚的信息。”
“总理出手,事情肯定差不了,我敬总理一个!”
“哈哈哈。你这个小鬼,干!”
说到这里,两人相对哈哈一笑,随即将罐中的啤酒一饮而尽。
卫辞书的脸色一下子红了起来。
看到卫辞书的模样,李润石夹了块鸡腿肉放到卫辞书的碗里,“小鬼,吃点菜缓缓。”
“嗯,谢谢主席。”
“辞书同志,多吃点菜。”看着卫辞书红红的脸庞,总理开口提醒了一句。
“嗯。我确实,平时不怎么喝……当初在班里出去联欢的时候,喝不过东北的女同学。”
“丢人。”
“这哪里要得。”
“就是,就是。”
大佬们瞬间发来了嘲讽三连。
卫辞书一下子急了,连碗里的鸡腿都顾不上吃,赶快出声为自己挽尊道:“喝不过东北人很正常吧,几位首长。我是文化人,生活中那是之乎者也……”
紧接着在教员,总理和毛二爷尽量绷住的目光中,给自己壮胆的卫辞书说着什么举止得体,君子慎独,绅士风度要随时随地地保持等等。
然后被主席一句话杀死了比赛。
“小鬼,你再说一句你是哪里人?”
“……山东。”
“呵,丢人。”
“这哪里要得。”
“就是,就是。”
“哇,你们几个老革命欺负我这个小青年啊。”
“哈哈哈哈哈。”卫辞书的耍宝引起了几位首长畅快的大笑声。
等到众人的笑声逐渐平息,李润石随即正色对卫辞书开口说道:“小鬼,现在问你件正事,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如实回答就好。”
“主席您说。”
“关于给红军医院提供柴油发电机供电的事情,已经在今天的中央局会议上通过了。我在想,等到你说的那些医疗机器都安装好以后,能不能让子珍去做一次检查。”
“主席您的意思是,贺大姐想在咱们苏区进行手术?”
“对。昨天晚上,我抽时间看了看子珍的个人传记。在到达苏联后,由于弹片和身体组织长到了一起,已经无法进行手术。十七个弹片,就那样一直留在身体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年纪越大越……而且,这次,我也不想让她离开我的身边。”
李润石的话语结束后,卫辞书思考了好长时间,才终于神情严肃的开口,“现在做手术,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手术有风险,这一点我跟总理说过。至于我的水平,谦虚地说,在当前世界的神经外科方面,我绝对是第一档的存在。这样吧,明天我就去红军医院,把那些机器都准备好,然后和傅连暲一起弄几间无菌室出来。”
“今晚回去,主席就跟贺大姐说一声,让她后天来住院吧。”
“那就好。那就好啊。”听完卫辞书这么说,李润石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感觉身体突然一轻的李润石又开启了一罐啤酒,吨吨吨喝了一大口,然后又夹起一筷子鸡肉笑呵呵的吃了起来,“刚才心里挂念着子珍的事情,嘴里吃什么都没有味道。现在事情解决大半,要好好的享用一下佳肴啊。”
“哈哈哈哈哈……”
过了片刻,众人酒足饭饱,此时正值春末夏初,阵阵清凉的山风从远处吹来,舒适的感觉让小院内的诸位好不惬意。
卫辞书收拾完了桌子,切了水果端了上来。在小院内的枣树下,教员,总理,和毛二爷一起沏了茶,抽着烟聊天。
看到这一幕,卫辞书心有所感。只见他拿出手机,点开相机软件,将面前的这一幕隐隐的拍了下来。
“就是感觉缺了点什么。对,自拍角度。”
想到这里,卫辞书也到众人聊天的四方桌边坐下。
一边打开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一边开口说道:“首长们,咱们拍个照吧。”
“拍照,好啊。”
“可以。”
教员和毛二爷接连爽快的回答,总理也是笑眯眯地看着卫辞书。
“来来来,首长们,看这里!”卫辞书调整着位置,“主席,您往中间坐坐,对……总理,您往主席这边靠一点,好……二爷,您这边,肩膀稍微侧一下……好,就这样!”
小小的手机屏幕上,清晰地映出了四张面孔:李润石居中,目光深邃睿智,嘴角带着轻松的笑意;周伍豪在他右侧,温文尔雅,镜片后的眼神温和而专注;毛泽民在左侧,面容坚毅,带着一丝对新事物的审视;卫辞书则挤在最前面,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兴奋和一点点紧张。
“都看镜头啊……我说‘茄子’的时候,大家就一起说‘茄子’,这样拍出来表情自然好看!”卫辞书指挥道。
“茄子?”三位首长同时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呃……就是……说这个词的时候嘴角会上扬,像笑一样。”卫辞书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主要是图个吉利和好看。”
“哈哈哈,原来是这个讲究。”李润石恍然,随即爽朗地笑道,“好,那就说‘茄子’!入乡随俗嘛!伍豪,泽民,准备好了?”
周伍豪含笑点头:“准备好了。”
毛泽民也露出笑容:“行,听小鬼的。”
“好!一、二、三——”卫辞书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在虚拟快门键上,“茄子——!”
“茄——子——!”
“茄——子——!”
“茄——子——!”
三位首长带着各自特色口音(湖南、天津、湖南)的“茄子”声在小院里响起,带着几分生涩,却充满了真诚和笑意。卫辞书也大声喊着,同时按下了快门。
咔嚓!一声清脆的模拟快门音效响起。
“好了!”卫辞书立刻把手机翻转过来,激动地将屏幕展示给三位首长看,“快看!拍好了!”
三颗脑袋立刻凑了过来,挤在小小的屏幕前。
屏幕上,一张清晰度远超这个时代任何照片的彩色合影赫然呈现:枣树的枝叶在背景中婆娑摇曳,石桌上的茶具和烟灰缸依稀可见。月光和挂在树枝上的油灯的光亮勾勒出四人的轮廓。李润石笑容舒展,目光炯炯;周伍豪温润如玉,嘴角含笑;毛泽民神情专注,带着欣慰;卫辞书则咧着嘴,笑容灿烂,眼中闪烁着激动和自豪的光芒。
这是目前为止,卫辞书来到这里后,在失去原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过的最开心的一夜。
第四十四章 工作在红军医院
一九三六年四月十七日 夜
踩着洁白的月光,李润石带着警卫员回到了自己的窑洞。
窑洞内的贺大姐正在床上补着教员的衣服,听到“吱嘎”一声,木门推开的声音,贺大姐抬头一看是主席进了家门,但没有上前打招呼。
贺大姐是个要强的性子,就在昨天,她还因为主席阻挠自己参加革命工作的缘故和主席大吵了一架。此时两人正是冷战期间,所以自然没有了往日主席回家后的嘘寒问暖。
看到面前这一幕,主席将手里的饭盒放到桌子上,随即有些无奈的对正在专心补衣服的贺大姐开口说道:“子珍同志,我给你带了鸡肉,先下来吃一些再生我毛某人的气好不好啊?”
丈夫的面子,自己这个妻子还是要给的。看到自己的爱人主动服软,贺大姐也随即缓和了面色,拿了两只碗和两双筷子坐到桌子上。
“好多。”看着面前饭盒中满满的鸡肉,贺大姐不由得赞叹了一声。
卫辞书选的公鸡体格很大,一只鸡净重四斤多,再加上土豆蘑菇粉丝和杂七杂八的配料,喝了酒,又嚼了不少花生的四个人自然吃不了许多。所以在散货的时候,卫辞书去机关食堂找大师傅要了几个饭盒,把鸡肉热了热之后,就让三位首长各自带回了家去。
“那个小鬼做了两只鸡,我们几个人年纪大了,吃不了多少。刚才散伙的时候,小鬼就让我们打包,说让家属也尝尝他的手艺。”听到贺子珍的感慨,李润石呵呵一笑,说了句卫辞书的好话。
听到李润石的话语,贺大姐拿出一只碗,将一大半的鸡肉拨到李润石的碗里,然后用自己的碗装好剩下来的部分,“你们肯定又喝酒了。你肯定也没吃多少东西,这么多我也吃不完,天热了也放不住,咱们两个就一起把它解决吧。”
“唔,好吃!”夹了一块红彤彤的鸡胸肉下肚,贺大姐露出开心的表情对李润石笑道。
看着贺大姐高兴的模样,教员点上了一支烟,然后把自己碗里的大部分都拨到了贺大姐的碗里。
“子珍,我吃过了,你多吃一些。”
“我……”
“过两天就要做手术了,你把身体养得壮一些,到时候恢复的好了,组织也能给你安排工作。”
“润石,我能做手术了,我的弹片能取出来了!?”
“嗯,吃饭的时候,我问了辞书那个小鬼。他虽然说的比较保守,但信心还是有的。明天你去医院做个检查,没什么意外的话,就办理住院,准备手术好了。”
“真好。真好……”贺大姐这样说着,她逐渐低下头,声音也有些哽咽。
“我这段时间一直害怕,担心成为组织上的负担。在机关的时候,我听到有些人传闲话……”
把头靠进教员的怀里,贺大姐伸手抹着眼泪,“我也想为组织工作,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在革命事业的一线发挥自己的价值。”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卫辞书早早起了床,随即带着警卫员起马来到了红军医院。
“卫副院长。”
“卫副院长。”
”早上好。“
此时的卫辞书已经凭借自己顶尖的手术水平在医院站稳了脚跟,所以在前往办公室的门中,见到卫辞书的医护人员和出来散步的战士都主动向卫辞书打招呼问好。
“老傅。”大步走进傅连暲的院长办公室,卫辞书一边穿着白大褂一边开口问道:“一号仓库的设备都安装好了吗?”
“安装好了,你说的手术室也准备好了。无影灯,电刀都已经经过了测试。”
“那就开始安排手术吧。我记得还有几个重伤员的弹片比较深,这次应该全都能拿出来。”
“好,那就先给你安排三台。”
“我记得有五个病号啊?”
“可是,刚才有工作人员说,主席和贺大姐吃完午饭会过来。到时候你不在场……”
“你在场就可以了。如果他们非要我在场的话。”一边说着,卫辞书一边在值班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正对着傅连暲开口道,“那就让他们等一会儿。”
“走了,老傅。记得给我留一份饭。”
卫辞书话音未落,人已经像一阵风似的卷出了院长办公室的门,留下傅连暲对着空荡荡的门口摇头苦笑。
这位年轻的卫副院长,医术是神仙手段,可这工作上的性子……也太像他手里那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了。但傅连暲不知道,卫辞书这性子完全随他的导师和师爷,那是在整个中国医生的专科排行中名列第一的大掌门。
傅连暲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值班表,看着卫辞书龙飞凤舞的签名,心里盘算着待会儿主席和贺大姐来了该怎么解释。
手术室的无影灯下,气氛凝重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卫辞书已经站在了第二台手术的手术台前。伤员是位连长,腿部肌肉深处嵌着一块不规则的弹片,位置刁钻,紧贴大血管。汗水很快浸湿了卫辞书额前的碎发,但被无菌手术衣包裹着的他,眼神锐利如鹰,动作精准稳定,仿佛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止血钳、剥离器来去穿梭的细微动作在无影灯下完成着卫辞书的各种指令。手术室里只有器械轻微的碰撞声、麻醉师低声报着生命体征的声音,以及卫辞书偶尔发出的几个极简短的指令。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