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江瑟瑟
命令刚刚传达下去,西北方向突然传来沉闷的爆炸声,连绵不绝,显然是重炮群在齐射。山田迅速判断炮击方向——是主力所在的保定北线。
几乎同时,东南方向也传来爆炸声,但更为密集尖锐,还夹杂着密集的自动武器射击声。
“联队长!后卫部队遭遇袭击!”通讯兵急匆匆跑来报告,“至少一个团的敌军,装备大量自动火器,还有坦克配合!”
山田心头一凛:“和我们距离多远?”
“东南方三公里,王各庄一带。敌军利用村庄和树林掩护,突然杀了出来,我们的退路被截断了!”
这时,前方也传来枪声。
“报告!正面发现支那军队的防御阵地,至少营级规模,配备重机枪和迫击炮!”
山田迅速走到电台前:“接师团部!我部在王各庄一带遭遇敌军优势兵力伏击,请求战术指导!”
通讯兵呼叫片刻,抬头报告:“联队长,无线电受到强烈干扰,联系不上师团部了!”
山田的脸色瞬间大变。他意识到支那人为他准备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先是故意放他的联队深入,然后切断退路,四面合围。
“命令各大队,立即向联队中央靠拢,组成环形防御阵地!炮兵中队迅速设立发射阵地,轰击东南方向敌军,打开撤退通道!”
然而下达命令的时机已晚。
红军第一野战军第三师主力早已在第四十一联队的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在东面,三师十三团依托王各庄构筑了坚固防线,六辆五十九D坦克隐藏在村内建筑的废墟后面。十六团从南北两翼包抄,切断了日军退路。十五团则在前方高地设伏,堵住了日军前进路线。
三师师长周昆站在高地观察所,冷静地看着日军联队像无头苍蝇般在包围圈内来回调动。
“报告师长,各团已进入预定位置,包围圈已经形成。”
“炮兵团准备好了吗?”
“152榴弹炮团已完成诸元标定,随时可以开火。”
周昆点头:“命令炮兵,集中火力轰击日军集结区域。十三团、十六团从东西两翼压缩敌人空间。十五团坚守阵地,不许放跑一个鬼子。”
五分钟后,红军炮火如同疾风骤雨般落在日军阵地上。152毫米榴弹炮的威力远超日军装备的75毫米山炮,数十门火炮的齐声怒吼把日军的阵地炸的地动山摇。
鬼子 的第四十一联队顿时陷入混乱之中。来不及挖防炮洞的鬼子兵慌乱地寻找掩体,但开阔地带无处可藏,只能趴在地上等死。试图组织反击的日军部队刚刚集结,就遭到新一轮的炮火覆盖。
山田铁二郎在警卫小队掩护下,躲进一个弹坑之中,无线电依然无法接通。他看着周围不断倒下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绝望的情绪。这支支那人军队的火力、战术和装备水平,完全超出了他对中国军队的固有印象6
“联队长阁下,东南方向支那军的攻势十分猛烈,第三大队快要顶不住了!”一名满身是血的军官爬过来报告。
听到那名军官的话,山田咬牙开口:“命令所有部队,向西北方向突围!那里支那士兵的人数应该是最少的!”
然而山田的判断错了。西北方向正是三师布防最严密的地方。当日军的残部向西北方向突围时,遭遇了十五团最密集的火力阻击。六辆五十九D坦克从侧翼杀出,一边开炮一边向日军的大部队直接碾了过去……
战斗持续了两小时。日军第四十一联队被彻底分割包围,各自为战,最终被逐个歼灭。
黄昏时分,枪声渐渐平息。田野上遍布日军尸体。山田铁二郎大佐在最后突围时被坦克追上,整个人横过来被碾成了两截。
周昆师长走下高地,巡视战场。参谋报告战果:“报告师长!此次战役,我军歼敌约两千八百人,俘敌一百二十人,缴获完整75毫米山炮六门,各式枪支一千余支。我军伤亡约两百人。”
“部队迅速打扫战场,救治伤员,补充弹药。”听到参谋的报告,周昆嘴角一勾,然后开口命令道,“同时向野司报告,就说第五师团的饺子,我们已经包起来了。”
第一六二章:先要拿下华北的天空
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夜山西太原 中央军委前指
作战室内的众人正在忙碌着手头上的工作。
林育蓉站在巨大的华北态势图前,正看着地图上的保定区域嚼着黄豆。
进到指挥部的通讯参谋将刚译出的电文递到林育蓉手中:
“报告总指挥!一野急电:我军第三师已于满城东南王各庄地区全歼日军第五师团第四十一联队,联队长山田铁二郎大佐已经被我军击毙!目前第五师团主力收缩于徐水至保定间狭长地带,其战车部队已丧失突击能力,步兵依托村落固守。彭德怀同志请示发起总攻,力求全歼该敌。”
林育蓉接过电文,迅速浏览后递给身旁的作战参谋:“标注到态势图上。第五师团现在还剩下多少兵力?”
“据航空侦察和无线电侦听的综合分析,其战斗兵员应在八千至九千之间,配属炮兵约三个大队,残存的坦克已经不到十辆。”听到林育蓉的问题,作战参谋立即开口回答,“但根据情报科的资料来看,第五师团构建的防御体系十分完整,而且获得了第十师团的部分炮兵支援。”
另一名参谋也跟着开口补充:“在地面部队失利之后,日本人的飞机活动十分频繁。今天上午,一野和二野的多支地面部队都遭到了日本人九七式飞机的袭击。虽然日本人的这些空袭没有对同志们造成太大的伤亡,但部队的机动性和隐秘性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听完几位参谋的汇报,林育蓉走到一旁,嚼着黄豆思考着什么。
片刻之后,后林育蓉走到通讯区,拿起直通延安的专线电话:“我是林育蓉,接军委作战部。请主席、老总听电。”
短暂的等待后,电话接通。林育蓉简洁汇报了前线态势和彭德怀的作战请示。
在林育蓉话音落下后,主席带着方言的声音随即从电话中响起:“第五师团号称是日本人的精锐,全歼其对华北战局意义的很重大。但必须速战速决,避免陷入僵持局面。老彭要打,我不反对,你们前指是意见?”
“我建议批准一野的总攻请求。”林育蓉语气平稳的开口说道,“但前提是要先解决制空权的问题。今天前线部队打下了日军的七架飞机,但我们的部队也产生了相应伤亡。如果不能彻底压制日军的华北航空力量,把我们的总攻部队暴露在日军飞机的枪口下,这对我们的战士,以及装甲集群和炮兵阵地,都将遭受重大威胁。”
“你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朱老总开口插了句话。
“二十四小时。一野需要时间完成总攻部署,炮兵前移阵地,后勤保障到位。我建议,让我们的空军利用这个窗口,彻底摧毁日军在华北的空中力量。”
“可以。”李润石决断道,“电令彭德怀:中央军委同意总攻方案,时间定于二十九日拂晓。前指负责协调空地协同,务必确保总攻发起的时候,华北的天空在我们手上。”
“收到。”
放下电话,林育蓉转向空军联络参谋:“接航空兵司令部陈赓同志。”
通讯兵迅速接通频道,将话筒递给林育蓉。
“陈赓同志,我是林育蓉。”
“林总指挥,请指示。”陈赓的声音伴随着飞机划过天际的呼啸声从话筒对面传来。在战争开始后,陈赓几乎住在了机场。
“前指的决心已定,总攻时间定于二十九日拂晓六时整。你部核心任务:在未来二十四小时内,彻底消灭日军在华北的空中力量,确保总攻期间我方掌握绝对制空权。”
“明白。”陈赓的语气立刻变得凝重,“日军在天津、南苑、丰台机场集结战机约百架,且可能获得关东军航空兵支援。我北霸天第一大队现有可出战歼一战斗机四十八架,第二大队可出动歼一战斗机二十四架,初教-6改装对地攻击机二十四架。”
“总部已命令各前线飞机的转场行动由你指挥,另增调两个高炮营加强机场防空。”林育蓉看着手中的实力统计表,“你部必须在明日黄昏前,瘫痪所有日军华北主要机场,消灭其有生力量于地面。总攻发起后,提供不间断战场遮蔽和对地支援。”
“是!我立即组织作战会议,拟定突击计划。”陈赓略作停顿,“我部将会采取多波次连续突击,优先使用改装初教-6携带炸弹攻击日军的机库和机场跑道,歼一梯队负责夺取制空权并清扫残敌。”
“具体战术由你决定。”林育蓉批准道,“注意:日军必然强化防空,且其飞行员素质不容小觑。务必周密准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明白。我立即下达预令,让所有飞行员和地勤做好出击准备。”
“预祝胜利。”林育蓉结束通话,将话筒交还通讯兵。他转身看向地图上标注的各个日军机场位置,对作战参谋道:“将航空兵突击计划纳入总攻时间表,同步下发一野及后勤单位。”
“是!”
一小时后 山西 太原军用机场 航空兵司令部作战室
作战室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在北墙悬挂的大幅华北航空照相图上,天津、南苑、丰台等日军机场位置被醒目的红圈标出。
陈赓站在图前,手中的教鞭依次点过这几个红圈:“总部命令。二十九日拂晓,一野将对保定地区日军第五师团发起总攻。我部任务:在未来二十四小时内,要从鬼子手中拿下华北的绝对制空权。”
听到陈赓的讲话,在场的飞行员们呼吸一滞,然后面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日军华北航空力量主要集中于此,以及天津、丰台。侦察情报和无线电侦听显示,敌可用战机约百架,主要为九七式战斗机和九六式攻击机,以及部分的九二式侦察机。其中的大多数飞行员参加与过四年前的淞沪作战,实战经验丰富,所以虽然我们的飞机好,但是到战场上,也千万不要轻敌。”
看着在场的飞行大队长、中队长以及地勤、通讯等各部门的主管,陈赓严肃开口说道:“这次我们要进行多波次的连续突击,瘫痪鬼子在华北所有的机场设施,尽量将敌机在地面消灭。第一波,由第二大队二十四架歼一,以及二十四架初教-6改装攻击机执行,挂载250公斤爆破弹和子母弹,超低空突防,重点攻击跑道、机库、油料库。出击时间,明日凌晨四时三十分。”
第二大队大队长站起身:“明白!目标,南苑、丰台主跑道。”
陈赓点头,教鞭移向天津:“第一波攻击后,日军必然警觉,天津机场敌机可能升空或加强疏散。第二波,由第一大队第一、第二中队,共二十四架歼一,挂载副油箱,突击天津机场。时间,五时四十分。任务:压制防空火力,摧毁地面目标,并准备迎击可能升空的敌机。”
第一大队大队长沉声应道:“收到。优先攻击停机坪和指挥塔台。”
“第三波,”陈赓的目光扫过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中队长刘顺,“第一大队第三、第四中队,二十四架歼一,挂载标准空战武装,于六时整自忻县前进机场起飞。任务:战场巡逻,清扫南苑、丰台区域的残存敌机,并为后续可能的地面支援任务提供掩护。”
刘顺站起身,利落回答:“第三中队明白。”
“气象部门报告,明日华北地区天气晴好,能见度佳,午后可能会有薄云。方便飞行,但也方便了日军的目视观察和高射炮瞄准。”说到这里,陈赓放下教鞭对众人开口,“各大队、中队,立即细化攻击航线、高度、目标分配、以及备用方案等问题。地勤部门,务必在凌晨三时前完成所有出战飞机检查、挂弹、加油等维护任务,确保每一架飞机都处于最佳状态。通讯部门,确保与各机场、前指的频道联络畅通。散会!”
军官们迅速起身,快步离开作战室,奔赴到各自的岗位。
刘顺回到第三中队的待命室,十二名飞行员已接到通知在此等候。墙上小黑板已画出简单的航线示意图。
“任务明确了。”刘顺拿起粉笔,在南苑和丰台区域画了两个圈,“我们第三、第四中队,第三波。六点整,忻县机场起飞。挂载标准空战配置:六挺十二点七毫米机枪,满弹药。高度三千五百米,航向先东后北,覆盖南苑、丰台空域。”
“第一、二波攻击后,鬼子机场应该乱成一锅粥了。但我们不能大意。肯定会有漏网之鱼起飞,或者从其他机场赶来的增援。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苍蝇拍死在天上,确保一野同志们总攻的时候,头顶上干干净净。”
“中队长,遇到敌机,打法有要求吗?”一名分队长问道。
“老规矩,双机编队,互相掩护。优先攻击敌轰炸机和攻击机,其次是战斗机。别贪功,别冒进,盯紧六点方向。咱们的歼一比鬼子的九七式快,也比他结实,稳着打,吃亏的不是我们。”说到这里,刘顺语句暂停,抬头想了想,然后补充了一句,“但如果发现小鬼子试图拿地上的老百姓泄愤,那就不惜代价的它打下来。”
“明白!”
“回去检查飞行装具,抓紧时间休息。凌晨四点地勤开始准备,我们五点半前到达起飞线待命。对了,遗书……记得也写一下,写完了交给指导员,统一管理。”
“是!”
飞行员们散去。刘顺又和第四中队中队长对接了汇合点、通讯频率、协同信号等细节。
走出待命室,夜风带着寒意对着刘顺扑面而来。机场跑道两侧,指示灯向远处延伸。机库里灯火通明,地勤人员正在为第一波出击的初教-6挂装炸弹。加油车在机坪间穿梭,空气中弥漫着航空燃油的特殊气味。
刘顺抬头望了望天色,墨蓝的天幕上星辰稀疏。远处,太原城的灯火已大多熄灭,只有延河方向还有零星光点。回到飞行员宿舍,他和衣躺下,却毫无睡意。闭上眼睛,脑海里过滤着明日的航线、可能遭遇的敌机型号、战术动作、紧急处置预案。这不是他第一次升空作战,但如此大规模、有组织地主动清剿敌方空中力量,还是头一遭。
凌晨四时,尖锐的哨声划破寂静。刘顺和第三中队的飞行员们迅速起床,穿戴飞行服,检查伞包,佩妥手枪和救生用品。食堂提供了加餐,热气腾腾的面条、鸡蛋、水果。
没人多话,都在默默进食,食堂一时间分外安静。
四时三十分,飞机热车的声音开始传来。
第一波的战斗机群和攻击机群开始依次升空,装满子弹的歼一和挂满炸弹的初教-6发动机声音沉重,完成编队后向着东南方向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刘顺和队员们登上通勤卡车,前往机场。五时整,他们到达第三中队机库旁的准备区。十二架银灰色的歼一战斗机已整齐列队,机身在晨曦微光中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地勤队长跑过来报告:“中队长,所有飞机检查完毕,油弹满舱,状态良好!”
飞行员们开始进行飞行前检查,绕机一周,确认操纵面、轮胎、枪口盖、座舱仪表。机械师紧随身旁,随时解答问题。
五时四十分,第二波歼一攻击机群轰鸣着升空,扑向天津方向。
刘顺套上皮质飞行夹克,戴上缀着红星的飞行帽,坐进座舱。机械师帮他系好安全带,确认通讯线路。他逐一检查仪表:罗盘、高度表、空速表、发动机转速、油压、油量……一切正常。
检查完成后,雷霆按下无线电测试钮:“雷霆呼叫塔台,通讯检查。”
耳机里传来清晰的回应:“塔台收到,雷霆信号良好。”
陆续,其他飞行员的通讯检查声也在频道里响起。
一段时间后,塔台下达指令:“第三中队,启动发动机。”
刘顺熟练地操作点火开关, 由苏区自己生产的R-1830发动机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随即运转平稳,排气管喷出淡淡的青烟。整个中队十二架战机的引擎声汇成一片巨大的声浪,震动着周围的空气。
“第三中队,按预定序列,滑出!”
听到塔台的命令,刘顺松开刹车,轻推油门,战机缓缓滑出停机坪,转向跑道。另十一架歼一紧随其后,如同银灰色的利剑,在逐渐亮起的天色下排成整齐的队形。
“雷霆中队请求起飞。”
“允许起飞。祝行动成功!”
刘顺将节流阀缓慢前推,身后的发动机嘶吼着咆哮起来,战机开始加速滑跑。跑道两旁的指示灯飞速向后掠去。速度表指针持续上升,他轻拉操纵杆,机头抬起,战机脱离地面,昂首冲入渐明的天空。
他收起起落架,保持爬升角度。通过舷窗向下望去,另十一架歼一也已相继升空,正在编队。太原城和机场在身下迅速变小。
“第三中队全体注意,保持编队,高度三千五,航向零九零。”刘顺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遍整个编队。
十二架银灰色的歼一战斗机组成严整的队形,引擎轰鸣着,向着东北方向的战场疾驰而去。
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晨 华北空域 高度三千五百米
刘顺右手轻搭在操纵杆上,左手调整着节流阀。
银灰色的歼一战斗机保持着巡航速度,机身下方是逐渐明亮的华北平原。编队以双机为单位呈梯次配置,覆盖了广阔的空域。
“雷霆,这里是鹰眼。前方净空,未发现敌机活动。”耳机里传来预警机的通报。那是一架由运输机改装的空中指挥平台,部署在战场后方。
“收到。继续保持监视。”刘顺回复。他的目光扫过仪表盘:空速四百二十公里每小时,高度三千五百米,油量剩余百分之八十五。
就在这时,僚机“闪电”突然呼叫:“雷霆,十点钟方向,低空,有烟柱。”
刘顺向左下方望去。南苑机场方向,数道黑色的烟柱正在上升,偶尔有爆炸的火光闪烁。显然同志们的第一波攻击已经得手。
“各机注意,保持高度,警惕可能逃窜的敌机。”
片刻后,无线电里传来第二波攻击队的报告:“天津目标区已被覆盖,遭遇轻微的防空火力阻拦。我军击落敌机三架,均为试图起飞的九七式战斗机。”
刘顺刚要回复,预警机突然插入通讯:“警报!丰台机场上空发现敌机群,高度两千,正在爬升。数量十二,识别为九七式战斗机。”
“全体注意,转向零三五,下降至高度两千八。准备接敌。”刘顺推动操纵杆,战机开始转向并下降。编队紧随其后。
目视接触建立,十二架日军的九七式战斗机正在爬升,试图抢占高度优势。九七式绿色的机身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
“保持编队。第一、二分队从左侧切入,第三、四分队右翼掩护。优先攻击领队机。”
“明白!”
激烈的空战瞬间爆发。刘顺瞄准领头的一架九七式,在八百米距离上按下扳机。六挺十二点七毫米机枪同时怒吼,弹道划破空气。日机试图翻滚规避,但明显为时已晚。随着发动机和驾驶舱被凿出密集的破洞,飞机立刻拖着黑烟向下坠落。
上一篇:红楼:左拥金钗,右抱五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