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715章

作者:志鸟村

  当天夜里,收到消息的长阳市海关缉私局,就派员来到了宁台县。

  局长亲率黄强民等人,进行了超规格的接待。

  就县局层面来说,整个宁台县局跟缉私局都很少有打交道的机会。

  走私是一个大罪名,实际划分下来,毒品走私就归禁毒管,假币走私就归经侦管,涉黄物品归治安管,商品走私如汽车这样的,则归海关缉私局管理。

  宁台县也不临海,偶尔遇到一些走私案件,转给长阳海关缉私局就是了,双方往往都是公文往来,很少有合作的时候。

  除非是长阳海关缉私局眼馋江远。

  山南省是不存在山南省海关的,所以,长阳海关就是山南省内的海关最高管理机构,其下属的缉私局基本主管省内的一应缉私任务,妥妥的正处级单位,虽然也在警局的序列中,但相对独立。

  来的是侦查科的科长万泉,一口气带来了两车8个人,一看就知道,不是随随便便来拜访的。

  大家心照不宣的在宁台县的食堂里摆开阵势,一起铁锅炖!

  缉私局侦查科的民警们看着现场能围十几个的铁锅,当场就惊呆了。现在的单位食堂,可以这么浮夸吗?

  黄强民咳咳两声,站出来道:“这个铁锅炖呢,还是有来历的,是我们当时追逃到了东北,当地警局介绍的一家店,后来我们江远给他们提供了几次远程服务,当地警局过意不去,然后就给我们赞助了一个这个东西,我们考虑对方真的是一片心意,就收下了,你们看下面还有铭牌。”

  万泉弯腰去看,铭牌就在他的脚下:

  忠诚担当,热血护民

  ——鹤山市刑事侦查支队全体赠宁台江远。

  金属制作的铭牌,橙黄橙黄的,看着就特别真诚的样子。

  万泉倒吸一口蒸汽,这就是江湖地位啊!

  “咱们今天铁锅炖的方子,也是鹤山市刑警支队给提供的,牛腩和牛腱子的双部位牛肉,另外,特别说明,牛腩和牛腱子是江远父亲赠送给宁台县局的,一分钱没收不说,还帮我们切好,分割好了的。另外,锅里的菌菇是谷旗市局送的,黄酒是梅洋市局送的,贴饼子的玉米粉是赤雍市局送的……”

  “这也算是……百家饭了?”万泉也是知识型的警察,但他的知识,今天受到了冲击,说了一句不太合适的话,连忙找补道:“我的意思是,能让各方面都满意,真的是不容易的事。”

  “我们食堂常年都堆着各地单位送来的物资……”局长说着道:“我给你讲个故事,有次我们开会,特意让江远列席,我就看江远在跟前玩手机,当时就说,咱们正式开会啊,都把手机收起来,结果你猜怎么样?”

  万泉连忙配合:“怎么样?”

  “就说两句话的时间,领导就给我把电话打过来了,说江远正给他们解决问题呢,我这边文山会海的搞什么东西……”局长说着哈哈笑了出来。

  江远和黄强民互相看看,都没吭声,这个故事的原版肯定不是这样的,但局长选择性的说故事,自然也是没问题的。

  万泉听的心驰神往:“真厉害!”

  “厉害吧。厉害的是他真的给人家把案子破了,都没用一个会的时间,就我在台上发言的几分钟的时间,他就帮人家把案子给破了。你说说,我在上面叨叨的浪费了这么些人这么多个几分钟时间,江远的几分钟,就为那么多人省下了几天的时间……”局长感慨。

  “真厉害。”万泉的知识像是被打肿了一样,塞在胸腔中。

  “尝尝这个牛腩,非常软烂了!公筷哈。”局长用公筷给万泉夹了一块牛肉。

  万泉赶紧端碗接了,然后就陷入到了复杂的餐桌礼仪中。

  江远见状,默默地给自己舀了一大碗的牛肉,慢悠悠的吃了起来。今天难得有局长出面,各位中层干部都抢不到说话的机会,更不用他说话。

  不过,没酒的宴席,进行不了多长时间,转眼间杯盘狼藉,再重新清空,布置上了万泉带来的卷宗。

  该谈的,几个人在刚才炖铁锅的时候就谈的差不多了,此时才正式进入到专业的领域。

  万泉也换了一个表情,认真的道:“929汽车走私案,我们已经跟踪调查了快两年的时间了!”

  开局一句话,就让众人知道了水的深浅。

  两年时间,警察也没有多少个两年时间!

  万泉接着道:“为了这个案子,我们先后派进去好几个卧底,但目前所能拿到的资料,还主要是他们的走私和销售的下线,中上层的组织者,我们还是知之甚少。”

  “那辆车是大套的,进口证的来源,能不能查到?”黄强民提出了这个敏感问题。

  进口证对于一辆进口车来说,就像是一份出生证明,通过它就能给车办户口,从而让进口车拥有了完整的上路资格。

  不用说,进口证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但少不了漏洞可以钻。

  最简单和初级的,是自己的车自己套,买一辆进口车,再买一辆同款同色的走私车,把走私车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也改成相同的,那么,只要两辆车不同时上路,交警基本是查不到的。

  对某些人来说,这样做的性价比颇高,就好像经常两个城市跑的人,两城各停一辆车,到哪里开哪里的车就是了,因为都是自己开,那就不可能两车同时上路了。

  难度稍高一点的,是买一辆报废车,用它的进口证套一辆新的进口车,报废车不管能不能修,都可以退出系列了。

  再高难度的自然是平地抠饼,想办法从源头得到进口证,这是利润最大也最不好查的类型。

  但不管是那种模式,总归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找到一辆违规的进口证,总归是能上溯的。

  万泉却是令人意外的摇摇头,道:“对方主要是走私车辆,进口证都是交给这边的销售商处理的,基本全是靠买,大几万,十几万元一张的都有,这方面查不下去了。”

  江远点点头,揽过话题,道:“我第一次接触走私案,你们找我的话,有什么想法?”

  万泉自然是想过的,这时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就道:“我们在这边拦下来的汽车有几十辆了,我是这么考虑的,能不能请您做一遍指纹鉴定,把车里的指纹都比一遍,我觉得汽车走私的这群人,不见得会戴手套碰车吧。”

  “你这是大海捞针了!”黄强民第一时间反对,道:“别说是几十辆车了,就算几辆车的指纹鉴定,要扫那么多的数据库也快不起来,再者,人家不洗车吗?”

  万泉小意的笑了一下:“万一碰上了,这个案子就直接破了,因为据我们所知,该组织的负责人多有亲属在国内的……”

  “你们得先有他们的指纹记录,才有可能比中。这种人,有可能有指纹记录吗?”

  “说不定呢?而且,我知道各地警察一直在给渔民等人员记录指纹,走私大佬也不是第一天就做大佬的吧,早几年的时候,说不定就被采集指纹了……”

  “过于乐观了。你这些全是估计。”江远见万泉指挥自己的方案都想好了,不由轻轻摇头:“指望一个走私组织的高层在汽车上留下指纹,过于乐观了。”

  “走私组织的高层,有时候也蛮弱智的。”万泉小声道。

  “但他们杀人了之后,被迫也要提高智商了。”江远说出自己的方案:“我的建议,还是以熟悉的刑侦手段,先处理一下血迹和枪击痕迹的问题!”

第1258章 方略

  万泉望着江远,只觉得不明觉厉。

  同为警察,万泉只需要简单的思考,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仅凭一滩血和一点枪击痕迹,是很难破案的。

  但江远自信满满的样子,却使万泉不自信了。

  这可是“鹤山市刑事侦查支队全体赠宁台江远”的江远,是名字刻在铁锅炖上的男人,他说了“我的建议”,万泉还能说什么?说“我觉得”吗?

  “需要我们做什么?”万泉换了一个问法。

  “先缩小一下范围吧。坐。”江远招呼几个人坐下,开始发问道:“你们认为,犯罪现场在哪里?杀人的时候,那辆车大约在哪个位置?”

  “这个……我觉得要么是在路上,要么就是刚刚下船,因为在境外未登船的话,就不必把这辆车送过来了。”万泉说了一下,又停住了,略显尴尬的看了一眼江远,道:“当然,我这个推理可能不完全,他们如果是在境外杀了人,再把车送过来,可能也是个处理方案,其实如果是赃车的话,这种可能性还更大一点。”

  “下船是下在哪里?境外登船是从哪里登船?”

  “这一批车的话,据我们了解,应该是在田津港下船,从香港运过来的。”万泉稍微准备了一下,给了一个准确的回答。

  这种信息,海关缉私收集起来并不难。说起来,走私的路线都是明牌,跟毒品路线类似,常见的汽车走私,总结起来就是边境陆路渗透+沿海港口夹带+跨境灰色清关。陆运从缅甸老挝进云广,海运就是越南到防城港,或者港澳全线游走,还有少量从俄罗斯穿越冰面入境的。

  大部分走私团伙都是跟着既定的老路线在跟警方斗,谁要发明一条新路线的话,立即就能膨胀成大型的走私团伙。

  而对警方来说,路线是明确的,不代表就能准确的找到违禁的货品。

  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货品不一定能找到人,找到小喽啰不一定能找到大喽啰,层级越多越容易断线。走私集团完全可以将马仔当做消耗品来对待,自己则安全的呆在境外,一波波的组织人员做事。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论是毒品案还是走私案,都喜欢深入调查再一网打尽的做法。

  “我觉得可以先做一组简单的筛选。”江远现在搞这种小排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也是因为他掌握的技术太适合这些了。

  万泉连忙点头,并拿着笔做记录的样子:“您说。”

  江远:“第一,从地点上考虑,我们可以搜集田津港和港澳地区的尸体的记录,看看是否有中枪而死的尸体,以进行比对。”

  江远:“第二,走私集团内部死了人,总归是有点讯息的,或者不是确实的死亡的消息,只是有人失踪了,或者消失了,不再出现了,如果能将信息汇总起来,也可以列一个名单。”

  万泉记录下来了,但大为不解,道:“我有点不明白,说了您不要不高兴,走私集团处理尸体很容易的,推到深海里,很容易就找不到了,我们找尸体,很可能会无功而返。再者,就算找到了尸体或者某人失踪的消息,这个案子也很难侦破吧。”

  “讨论可以随意。”江远先说一句,再道:“我提的两点,其实都是为了确认死者的身份,我们做刑事案件的,确认了死者的身份,就有着力点了。”

  “抓手。”万泉似懂非懂。

  江远笑着点点头,继续道:“尸体如果找不到就算了,但如果是在近海或者港口杀的人,尸体就有可能留下来。其实最有可能的就是上下船的时候杀人,因为是死在走私车里的,对吧。”

  “是没错。”万泉连忙配合一声。

  “其次,找不到尸体的话,寻找某人失踪的消息这种事,也都是为了确认消息,缩小范围。走私集团的人,他毕竟也是人,我觉得,如果有一个失踪者名单,我们再尽可能的确认失踪者的身份,那我们是不是就找到了走私集团中的一名成员,我觉得很可能是重要的一员。”

  万泉听到最后一句一愣:“为什么是重要的一员。”

  “不重要的话,不值得拿枪打。”江远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总之,先找到人,破了命案,走私案的话,咱们随着案件的进程再说。”

  万泉唯有点头,他算是听明白了,江远就是奔着命案来办的,对走私案的兴趣不大。

  尽管如此,万泉还是规规矩矩的,因为他侦查这个案子已经很久了,始终没有结果,还不如看看宁台江远是否真如传说一般。

  “血迹本身是咱们最重要的证据了。”江远此时再调整坐姿,道:“我建议把血迹送到部委做Y染色体和家族检测。”

  Y染色体只有男性有,且是父系遗传不变化的。换言之,父亲的Y染色体和儿子的Y染色体,以及爷爷乃至高祖的Y染色体相同,与兄弟和堂兄弟也相同。

  所以,比对Y染色体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嫌疑人本人的DNA在库,而只要比中他家族内的任何一名男性成员的DNA在库,就能比中,虽然不能确认具体是家族成员里的哪个人,但已经大大缩小范围了。著名的白银案从80年代查到10年代,最后是凶手的一个堂叔犯罪,比中了Y染色体,继而被锁定的。

  家族检测指的是遗传谱系技术,这是二代测序技术,还要配合大数据,难度更高,但它可以查到女性,而且可以查到三四服的表亲,放到古代的话,什么赵氏孤儿根本跑不掉。

  万泉平时都是做走私案的,自然不是很需要做DNA检测这种事,跟部委相关的实验室也没怎么打过交道,有点不好意思的道:“直接送部委吗?这个,我们的渠道可能比较慢……”。

  江远摆手,道:“我一会打个电话。Y染色体和家族检测还是有必要的,我听说沿海的很多走私都是家族式的,那只要比中了,再筛起来就容易了。”

  “这是个好办法。”万泉自然是完全同意的,再听江远继续布置,隐约间竟然有种破案容易的错觉。

第1259章 情报

  田津港。

  江远带着牧志洋等人,在港口溜溜达达的晃着,前方就是各种高大的龙门吊,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巨型港口设备。

  万泉在跟前陪着,并积极的介绍道:“田津港的吞吐量是全球前10,每年5亿吨的规模。去年集装箱的吞吐量也超过2000万标箱了,他们这边走私的特点,就是汽车、冻品、电子产品和奢侈品。出口主要是钢材,稀有金属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品,非常有特色,货种是很集中的。”

  江远不懂缉私案,只在心里琢磨一下,道:“这么大的吞吐量,来一艘船,基本是搜不全的,是吧?”

  “小船好检查,大船如果临检什么的,最多就是查查船员自己的夹带。您看那边卸货的,应该是20万吨级的船,长度得有300米长,它卸的铁矿石,那一天大概能卸4万吨,20万吨也要卸5天。如果是粮食的话,卸的更慢,每天3万吨吧。但3万吨4万吨的量,怎么可能全部检查一遍。”万泉随便举了一个例子,就让江远明白了。

  “所以得靠特情之类的,有的放矢的调查?”江远问。

  “临检也要做,属于是积累线索,更多的是起到震慑的作用。但真正破案得靠背后的调查,有时候是有线索了,现场临检都找不到证据的。就好像我做过一起冻品的案子,嫌疑人把冷冻集装箱给改造了,前面三分之一是正常的合法冻肉,后三分之二隔断了藏走私牛肉,还不是普通的走私牛肉,是疫区的牛肉,我们用温度探头24小时的找,人都找废了,因为你不能无限期的扣押人家的货,尤其是冻货,失期的麻烦很多。”

  万泉说起走私案本身,就滔滔不绝起来:“单单就这边比较多的巴西进口商品,就有往普通木料里混紫檀木的,木头全部用药水浸了,狗都闻不出来。还有巴西大豆,他10万吨的转基因大豆里面,给你混两万吨的未获批的转基因大豆,不认识大豆的,查都没法查。”

  江远不由点头:“这么说来,各地的缉私局都得有针对性的人员和设备配置了?”

  “是这么没错。但是,各地的缉私局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就您看到的,田津港固然是缉私局的配置,可他们每年5亿吨的吞吐量,能有多大的精力投注到929案上,很难说的,就现在,请他们配合一下,都千难万难的。”万泉下眼药的途中,警惕的看了一眼左后方。

  那边,是田津海关缉私局的领导与长阳海关缉私分局的领导在谈话。

  “你们互相之间能理顺关系就好了。”江远去的地方越多,就越觉得地方的情况复杂,正常情况下,他都是希望将这部分内容外包出去的。

  万泉自然也愿意维持这种模式,连忙道:“没问题的,虽然我们辑私分局比他们低一级,但这个案子,我们跟了两年,两年间一直是我们侦查科的重点案件。说真的,他们现在就是接手过去,没有两个月的时间,都跟不上我们的进度,更别说同步调查了。”

  “这一点确实是。”江远的语气显得很满意,并以满意的眼神看了一圈万泉带来的几名手下。

  海关缉私局虽然也是警察的编制,但考入的难度可比地方警局,尤其是宁台这样的县局大太多了。

  换言之,万泉等一众缉私局的民警,起步都是申论强者,平时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学历都可圈可点,是能够跟王传星这种考入长阳市局刑警支队的强者一较高下的。

  尤其是他们掌握的知识体系,虽然跟刑警的区别很大,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咱们去看走私汽车的集装箱?”万泉再次提议。

  “走吧。”江远转身跟着万泉上了车。

  万泉向后使了个手势,下属们心领神会,纷纷上车,将现场的所有车都给开走了,只留了一辆没钥匙的福特150。

  田津港缉私局的人后知后觉,都看不到车尾了,才意识到对方很可能将自己等人甩了。

  ……

  田津港缉私局的人再见到江远的时候,已经是晚饭时间了。

  “咱们今天准备的是小火锅,海鲜火锅。”田津港缉私局出面招待的是侦查科长杭海川,对标长阳海关缉私分局并提一级,一口气来了4个人。

  杭海川安排江远坐在自己旁边,就拉着他,给介绍起了小火锅:“大家一人一锅,就涮各种海鲜和肉。很多人说起我们田津,就说煎饼果子和油条,其实田津的海鲜是极好的,尤其是近海的小海鲜,不太值钱,但是特别鲜。”

  江远听话的放了些贝类和小鱿鱼到锅里,看着咕嘟咕嘟煮的小火锅,一时间有点发愣。

  “怎么了,是想到什么了吗?”万泉碰都没碰一下火锅,只是看着江远略显激动。按照影视剧的节奏,名侦探此时就应该有所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