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713章

作者:志鸟村

  毋智夙本来都以为要再出血了,见黄强民真的要做体面人,心下一喜,连忙看向江远,问:“怎么样?那个钝器伤?”

  江远点了一下照片,赞同道:“确实是个锤子造成的。不过,死者的骨髓中有硅藻,所以应该是被锤子击打而未死,最终溺亡的。锤子没有找到是吗?”

  “没有。这个锤子的形态过于普通了。我们当时的调查方向主要是死者身上缠绕的衣物,特别是一颗纽扣,我们追查到了下面的裁缝店了,但还是没结果。”毋智夙并不是直接负责人,说起来依旧有点遗憾,说明确实是非常关注此案了。

  可惜,重视有利于办案,可并不绝对。

  江远点点头,将照片和卷宗往旁边一推,道:“那就还是先依照硅藻来调查。尸体落水点位于宁台县上游的范家村,你们有印象吗?”

  毋智夙认真的思考后,缓缓摇头,道:“我没印象了,稍等,我给一大队的张焱打个电话,他今天出外勤,早知道是这个案子的话,我就把人喊过来了。”

  他说着就拿出手机来打电话。

  电话接通,毋智夙听着张焱和江远说了一阵,才突然醒悟过来:“等等,你们都确定死者的落水点了?”

  江远点头:“因为比中了,在数据库里查一下,就知道相同的硅藻群落是哪里的了,也就因此确定了死者的落水点了。”

  “好好好……”毋智夙对江远还是和颜悦色的,转头看向黄强民,眼神中露着杀气:“这个硅藻的活,不是就干完了?”

  “体面人!”黄强民提醒毋智夙。

  毋智夙气的手指黄强民:“你老……”

  “老毋,有了落水点,就能破案吗?”黄强民把毋智夙的手给掰了下来。

  毋智夙果然迟疑了。

  确实,你知道人在哪里落水的,固然是多了线索,但也不见得就能破案。

  黄强民轻声道:“我们江远是一路到底的。咱们现在知道落水点,那就找落水点附近的线索,如果能确定死者的身份最好,实在不行,我们江远还有一手法医人类学,再不济,还有颅骨复原术,到时候直接复原死者生前的面容,面部识别或者散传单都行,这都不止双保险三保险了,你买保险不要钱的吗?这个保险你不想要的吗?”

  “唔……”毋智夙承认,自己被说服了,只呐呐的道:“那直接颅骨复原术好了。”

  “三个月。”黄强民看一眼毋智夙,淡淡的道:“全这么搞,台河工作小组一年破不了四个案子。”

  毋智夙咳咳两声:“那不管后续怎么样,咱们就还是按照之前的。”

  “嗯。”黄强民点点头,递了一支烟给毋智夙。

  毋智夙接过,掏出火机,先给黄强民点了。

  另一边,王传星将新搜集的资料分发给积案专班众人,一群人全都忙了起来。

  毋智夙抽完一支烟,情绪彻底放松下来,再喝一口茶,就准备跟黄强民再好好聊聊。

  这时候,唐佳拿起资料,道:“我这里有一份范家村的村民的报警资料。老婆失踪了5年,才报警,要求解除夫妻关系。按时间算的话,他老婆就是8年前失踪的。”

  “我看看!”毋智夙一下子激动了。

  黄强民吸完了最后一口烟屁股,在后面轻声道:“体面人!”

第1253章 审讯

  低毋,低毋……

  警车大声的叫着,送来了两车的群众。

  毋智夙在楼上看着,眉头紧锁,不确定接下来的场景,自己是否喜欢。

  案件的侦破固然令人欣喜,但如果侦破的太过容易的话,就会显得自己过于愚蠢——不仅仅是没破案的缘故,还因为黄强民的欺骗!

  堂堂刑警支队的支队长,被人骗算是怎么一回事!要是被局长啥的骗了,那也就算了,竟然被一名前刑警大队的大队长给骗了,实在是……大大的狡猾!

  毋智夙预期到了黄强民的狡猾,但他没想到黄鳄鱼是如此的狡猾……那么,面对如此狡猾的家伙,自己应该……

  毋智夙一边想,眉头一边就拧了起来……

  “毋支,你要旁听谈话吗?”黄强民脚步轻巧的走了过来,声音小的像是一块腐朽的老木头从河中飘过似的。

  “好啊,听一听也好。”毋智夙转头就是一个笑容,像是看到了班里漂亮女生的少年,笑的过于紧张以至于有点假。

  黄强民习以为常的递了支烟过去,再给两人点起,然后边走边道:“江远让人把受害者的子女和几个近亲属都给带过来了,先问话看看。嫌疑人的话,让在审讯室里再坐一坐,不着急。”

  “好。”这都是常规操作,毋智夙自然不会干涉。

  两人下到审讯中心,进入一间会议室里,就见房间内有十几个人,都冲着一张单向透明玻璃坐着。

  单向玻璃的另一边,是一间标准的谈话室的模样,里面有沙发,有茶几,有茶杯和小零食,此时坐着被害人的女儿和儿子,以及负责谈话的孟成标。

  而在房内观察者们的身后,另一张单向玻璃的另一边,则是一间标准的审讯室,里面有铁窗,有铁栅栏,有固定在地面上的审讯桌和审讯椅,以及最重要的全屋软包。

  “我去。”毋智夙给惊呆了:“你们县里都装这种东西了?”

  “哎,兄弟警局抬爱。”黄强民微笑。

  毋智夙无言以对,就讹的呗。

  “你们还装了两边?一个房间观察两间房?”

  “一个房间观察就观察一间房,那多浪费啊。老外的电视剧都是搞奢侈的。”黄强民先评价一番,再指指两边,道:“你看咱们这个,一边的询问室,一边的审讯室,用哪边的时候就看哪边的,声音也是麦克风出来的,平时都可以开关。中间不用的时候,两边也照常当普通的审讯室审讯。坐下看。”

  说着,黄强民拉着毋智夙坐第一排。

  后面还有三排。

  是的,中国特色的单向透明玻璃审讯室,隔壁用来观察的房间里,是摆着四排座椅的,随时可以将现场转化成小讲堂。

  黄强民考虑的很全面,之后肯定会有各级领导来宁台县视察工作的。特别是一些重案要案,领导过来看,能看什么?还有什么比审讯环节,直接让嫌疑人认罪更妥帖的?

  你说嫌疑人为什么要认罪?如果你一定要这个安全感的话,我们可以等嫌疑人认罪了以后,再重新审一次。

  毋智夙的脑海中,也一下子流淌过许多使用单向透明审讯室的好用法子,坐下之后,就忍不住左看右看的,像是40岁的中年男人,第一次走进商K的包厢……

  “你这个包厢……呸,你这个房间里还要隔音是吧?咱们说话对面都听不到吗?能挡多大的声音?测过吗?”毋智夙一连串的声音。

  黄强民笑了一下,想想道:“这么说吧,你随便骂人,对面都听不到。”

  “可以可以。”毋智夙连连点头,迟疑片刻,再问:“贵吗?”

  “正广局捐的……呸,对口支援的,估计有点浮动,我们最后谈的是这个……”黄强民说着在毋智夙耳边说了一句。

  “不便宜啊!”毋智夙嘶的一声,像是被咬了似的。

  “看你怎么想了,它对直接破案可能没用,但咱们搞警队建设,又不是只破案。要说没用,会议室也没用,还不是要建那么多。对了,还有这个……”黄强民递了一支烟给毋智夙,再给点了起来。

  “嘶……”毋智夙吸了一口烟,再看看光洁明亮的审讯室,不禁摇头晃脑:“你别说,你真别说……”

  “都来一根。”黄强民说着给身后的刑警们发烟,且笑道:“这不比窝在审讯室里强。”

  众人嘻嘻哈哈的接了烟,都说政委好榜样。

  毋毋毋毋……

  隔壁的询问室里,死者家属哭了起来。

  黄强民等人的表情一收,自然而然的安静了下来。做刑警的都知道,这才是戏肉的部分。

  “我爸爸说,妈妈是跑掉了,就跟刘家的,四叔家的老婆一样,是觉得太穷太苦了,去城里找别的男人去了……我不相信,我说我妈妈不可能这么走的……”死者的女儿已经是上大学的年纪了,此时哭的梨花带雨,已然从沙发上哭落到了地上。

  坐在对面的孟成标递了一张干净手帕给女孩,再道:“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是我妈妈吗?”女儿忽然抬头,看着孟成标,认真的道:“你们确定是我妈妈吗?”

  “确定。DNA也做了,都是符合的。”孟成标轻轻点头。

  “妈妈……”女儿大声嚎了出来。

  “妈妈走之前,有没有问过你们什么话?有没有说带着你们一起走。”孟成标循循引导。

  女儿使劲摇头,旁边的受害者的儿子也是忍不住哭出了声。

  “妈妈那天早上给我们做了饭的,等我们晚上回来的时候,妈妈就不在了。”儿子更是嚎啕大哭,他比姐姐还小两岁,脸上还长满了青春痘,又瘦又高,哭的极其难看。

  询问室里哭声一片,孟成标却是表情镇定。

  他也不催促,哪怕明知道隔壁有人看着,也是静静等待着,到两人的哭声稍歇一些,立即追问道:“爸爸说妈妈跑了,那妈妈有没有带走什么东西?衣服,钱?”

  “爸爸说带走了一包衣服。”姐姐小声道。

  “带了几件?是妈妈平时喜欢穿的衣服吗?”孟成标接着问。

  姐姐不答。

  孟成标于是换了一个角度,问:“妈妈走的时候,有带走首饰吗?”

  姐姐依旧没回答,这时候,儿子猛的抬头,问:“带走怎么样?没带走怎么样?”

  孟成标有意轻叹了一声,道:“如果是自行离开的话,通常会带一些随身的换洗衣物,当然,确实有些人走的时候头脑发热,随便塞几件衣服就走的。但如果决定一去不回的话,至少会带着自己的首饰,外面用钱的地方很多,一点钱都不带是走不了的。”

  “我们也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钱。而且,家里那时候就很穷,她也没几件值钱的首饰。”儿子争辩着。

  孟成标知道他没说出来的意思,此时根本不打哑谜,直接道:“你妈妈如果想给家里留点值钱的东西,假设她都决定离开了,还愿意这样做的话,她也许会留下金饰,但最起码,会愿意带走不值钱的喜欢的首饰,因为首饰很轻,更好携带。就比如说,你们有没有送给妈妈一些头绳之类的东西?”

  姐姐抬头,有些茫然的道:“我买过一个项链给她,是个红色的鸟,她挺喜欢的……她也没有带走,我以为……”

  姐姐说着,坐在地上,抱膝大哭。

  弟弟也是眼中含泪,不知道该说什么。

  孟成标这时候拿出一张纸,道:“这是法医报告的一页复印件,你们可以看到,死者在死前,有被锤子砸过,手部还有防卫伤……”

  姐弟俩人目光呆滞的接过那张A4纸,眼睛有点失焦的看着上面的字。

  “你们的妈妈是被谋杀的。”孟成标低声道:“她没有抛下你们,没有要丢下你们的意思……你们认为,凶手是谁?”

第1254章 范家村

  询问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孟成标将姐弟俩弄哭了之后,两人互相说着说着,就开始说出这些年的怀疑。

  “村里虽然也有其他女人跑掉的,但多数是没有孩子的女人,最起码,没有结婚十几年还跑掉的。”

  “离开的女人都是尽可能的带多一些的钱离开的。还有的人会借钱以后跑掉。没有金首饰都丢下的。”

  “其他人离开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都会跟子女告别的,一声不吭的跑掉的是没有的。”

  孟成标在此基础上,开始询问锤子的事,更多的是询问两人母亲离开那几天的情况。

  母亲离开的那几天时间,对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姐弟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日子,在孟成标的引导下,两人的回忆都变得清晰而具体起来

  没有人确定的将“父亲”说出来,但询问和回答,又都围绕着他。

  观察室里,黄强民等人一根根的抽着烟,都失去了聊天的兴趣。

  做刑警的时间久了,有些案子其实不用知情人说出来,都能猜得出七七八八,这就好像谈恋爱结婚离婚的事,固然有些奇葩种能做出些特别的操作并火遍全网,但大部分时候,普通人的人生经历就是那么普通,普通到街头大妈都嚼烂了的程度。

  但是,即使大家能猜到这些案子和事情的走向,可真的确定了,还是让人很是唏嘘。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给嫌疑人定罪的问题。

  警方办案是需要证据的。

  就目前的情况,即使是嫌疑人招供,证据层面上都显得过于单薄了。

  江远确定了死者的身份,并第一时间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了死者的丈夫——妻子失踪却数年不报案,明明是受钝器击打而抛入河中的妻子,在其口中却变成了抛夫弃子的女人,这些矛盾点,让他像是顶着灯泡一样明显。

  可所有这些证据都是间接证据。

  犯罪现场是不确定的——江远已经前往范家村去寻找了,但农村的房子和城市内的住宅是不太一样的,城市里摄像头林立,活动场所多在室内,杀妻杀夫案往往集中在建筑物里,若是没有重新装修的话,应用鲁米诺之类的试剂,能够相对容易的在室内找到血迹等证据。

  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大家往往喜欢在室外活动,杀人在院子或野外的情况也很多,在室内喷一遍鲁米诺,找不到血迹的话,其他地方的血迹基本也就没希望找到了。

  除此以外,时隔八年,凶器也大概率找不到了。

  杀人动机可以有很多,但也没有深刻到一定要杀人的矛盾,反而有不杀人的理由。

  因此,孟成标询问的目的,是试图找到一名目击证人或同案犯,最起码,是找到一名知情人——范家村里多的是同宗同族的亲戚,又都住在一起,以孟成标的经验来说,嫌疑人杀人后,很可能会找人商量,甚至找人帮忙,过后,也有可能会不小心说漏嘴之类的。

  这里面最容易发生的应该是说漏嘴,类似的情形太多了,“守口如瓶”这种事,其实是很困难的,尤其是有巨大的心理压力的情况下。

  孟成标在询问室里问着话,江远带着人,在范家村里溜达。

  范家村距离宁台县只有10多公里,村民往来方便,村里住着的还有四五百人。江远特意走了一遍河边,是条村村通公路时期修建的单车道,车道也主要通往附近的镇子,另有几条支路是往邻近村子的。

  根据数据库判断的抛尸点,距离最近的车道按直线距离算,可能有三四十米,但路很不好走,是落差有10米左右的坡道,中间是各种杂木,高的也有两层楼高,低矮的一米多的小细木也有。

  江远下车,顺着人踩出来的小路走了一遍,很自然的,小路是蜿蜒崎岖的,差不多是绕了一个S弯,再多一个转角的样子,才能抵达河边,总得路线超过了100米,而且,中间有两处的落差都超过了一米,同来的重装刑警如牧志洋,需要抓着旁边的树干才好跳下去,否则很容易就轱辘轱辘的翻下去了。

  “这没办法一个人搬尸体下来吧。”牧志洋走到河边已是一头的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