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75章

作者:志鸟村

  江远从图侦支队回来,就见崔启山等人已经在做相关的布防了。

  看看时间,距离嫌疑人逃跑,已经过去了12个小时。

  “他要是一直跑的话,有可能已经出城了。”崔启山略微有点不安心。

  “只要没跑出国,都一样。”柳景辉摆摆手,给崔启山上了一点情绪价值,再对江远道:“江远,你去过隔壁省吗?”

  江远摇头:“没去过。”

  “这边我也没来过。”柳景辉再看向崔启山。

  崔启山苦笑:“我有认识的。都给得罪了。”

  “没毛病。”柳景辉一笑而过,道:“那就继续打江远的旗号了?或者你们单位还有合用的人?”

  “如果是江队的话,效果更好吧。”崔启山赶紧给江远解释:“江队,咱们这边的图侦的数据库什么的,都跟隔壁省的不关联的,您要能打个招呼的话,那就最好了。”

  “我打招呼有用吗?”江远知道崔启山的意思,但有点迟疑。

  “您打电话肯定有用啊,太有用了!”崔启山陪笑道:“就您现在的名声,知道是您的案子,大家肯定愿意行个方便的。”

  国内的很多系统内的数据库,或者高新技术的应用,都是以省为单位的。这里有历史的沿革,也跟经费和管理有关。

  大家当年启动建设的时候,都是以省一级乃至于更低的层级做准备的,全国性的数据库少之又少。

  造成的结果,就是A省的数据和B省的数据是各自独立的。放在好几年前,就是DNA和指纹的数据都是各省独立的,有重要的案件的嫌疑人,也是递到部里去,再下发到各个省。

  如今有一些省是互联互通了的,但很多省依旧未能完全并网,这样一来,假如人跑到了隔壁省,你想查数据,直接查是查不到的,必须找到隔壁省的相应部门去查。

  虽然说,部里是可以帮忙行文调查的,但只要不是外宾就知道,不,如果是欧盟或者美国人的话,就应该更理解州权的限制了。

  总而言之,就算是警察,遇到这种情况,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强过冷冰冰的公函一万倍。

  江远倒是不介意动用个人影响力,做专家的,名声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故而道:“打电话我没问题,但我不认识人,也没有电话号码。”

  “您放心,我回头都安排好,到时候电话拨通,您给说两句话就行了。您放心,咱们京局别的没有,会搞这一套的爷们有的是。”崔启山说着话,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当过刑警的都知道,擅长做业务的刑警有两种,一种是铁脚板型的,就是靠艰苦卓越的努力,勇敢的战胜一切困难。另一种就是关系型的刑警,多数都是资历比较久的老刑警,在市外乃至于省外都有熟人。

  这里的熟人,就不能仅仅是认识就行了,得是互相认可,能够一个电话敲定一件事的程度。

  比起前者,关系型的刑警自然更稀缺。许多刑警队的刑警队长,都是这个类型的。

  崔启山既不属于铁脚板型的,也不属于关系型的,因为他本质上就不是一个擅长做业务的刑警。

  但崔启山只要有江远在身边,就足够了。

第978章 同路人

  “陈支,您好,我是江远。”江远背着满满的情商,手握着座机话筒,面带笑容的道:“是的,我们这边有一个案子,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支持……谢谢……好的,回头咱们再联系。”

  江远结束了通话,放下话筒,崔启山赶忙恭敬接过来,一手递上茶水,且笑道:“江队辛苦,您稍等,咱们接下来是浦山市局的刘局……刘局今年45岁,也是刑警出身的,喜欢身先士卒,经常上一线,他开会的时候经常提到您的……”

  江远点点头,再喝点茶,用眼神示意崔启山开始。

  崔启山连忙拿起旁边的分机拨号联系,等电话接到了地方,忙道:“刘局您稍等,江远跟您通话……”

  江远拿起话筒,脸带情商:

  “刘局,您好,我是江远……对的,我是宁台县局的法医……哈哈,现在还是小法医一名……是的……崔大队长是正广局刑警支队的,我之前配合他办了好几起案子,这次也是一个案子卡住了……好的,麻烦您了……”

  三四分钟的通话,江远就结束了电话,再向崔启山点点头。

  崔启山连忙拿起笔来,在打印出的名单里找到刘局,再打上了对勾。

  卫常学在会议室的角落里,一边在面前的笔记本上敲字,一边小声道:“就真的打一个电话,就搞定一个城市了?”

  “宁台江远的电话,你开玩笑呢。”牧志洋也等在跟前,面前同样放一个笔记本,一边点点新闻看,一边道:“江队以前都不直接联系人的,这次也是为了救你俩。”

  卫常学使劲点头,再小声道:“我懂得的。”

  “你懂了什么?”旁边的萧思看卫常学一眼。

  “我……我应该懂什么?”卫常学看向师父萧思。

  萧思略作沉吟,叹口气,道:“无以为报,就只能以身相许了吧。”

  “师父你又搞笑。”卫常学有点笑不出来。

  萧思转过脸去,问:“你看我笑了吗?”

  卫常学愣了愣,想了一会,低声道:“师父,虽然说,我当初进刑警支队的时候,以为我师父就是江队这样的,但我现在已经是您徒弟了,我也不能去跟江队了……”

  “你想的倒好。那不是变成奖励你了?”萧思瞪了卫常学一眼,再缓缓道:“总之,你以后就是江远的人了,就是你不想承认,你这个标签也打上了,做事警醒点。”

  他是当着牧志洋的面说的。牧志洋面无表情,像是没听到一样。

  卫常学有点憨,但是不傻,不禁道:“那您呢?”

  “我是你师弟呗。”萧思使劲瞪了卫常学一眼。

  卫常学明白了,嘿嘿的笑了两声不再吭声。

  一个半小时后。

  视频电话会议继续拉起来。

  崔启山将一整张名单全部打了勾,再重重的吐了一口气:“就算这小子脚程快,他也插翅难逃了。”

  “要是坐上高铁的话,半天的时间可就出包围圈了。”柳景辉的头在屏幕里晃。

  崔启山微微皱眉,道:“高铁没那么好进吧。”

  “看他愿意冒多大的风险。他要进高铁站的话,肯定是危险的。”柳景辉顿了顿,再道:“不过,敢越狱的,胆子肯定是大的。”

  崔启山缓缓点头,认真咨询道:“那应该怎么避免呢?”

  “等等看吧,也不见得是坏事。”柳景辉道:“要坐高铁的话,就得准备一点钱了,衣服什么的也得换一换,这得有人帮忙才行。”

  “也是。这样的话,他就有可能要联系亲戚朋友了。这人好像也没什么活着的亲友了,那估计就是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了。”

  “恩,所以,该放出去的风声还要继续放出去,能施压的施压起来。”柳景辉道:“特情最能发挥作用的时间,也就是这阵子了。”

  其实特情的效力还是能持续好几天的,尤其是类似的案子,嫌疑人刚逃出来,惊魂不定,很可能会延后联系认识的人。但对崔启山来说,这最初的24小时或者36小时就最重要了。

  “行。我再去打几个电话,咱们就看谁耗得过谁。”崔启山咬牙。

  “恩,这个时间,可以把这个嫌疑人涉及的案子再拿出来捋一捋。”江远来都来了,肯定是要发挥主动性的。

  崔启山一直等着江远说这个话,连忙招手:“卷来!”

  立即有人去抱了大大的纸箱过来,并开始在会议桌上铺卷宗。

  后面的人连绵不绝,抱的都是成箱的卷宗,自然都是早已准备好的。或者叫,蓄谋已久?

  卷宗铺开来,也只够铺开两个案件的,剩下的卷宗就堆在墙角。

  很快,这间会议室就显得像是一个专案组了。

  “这边就是嫌疑人张伟力做的最后一起案子,是一起入室盗窃的系列案,案值最大的一起,受害人没关保险柜门,被拿走了一块浪琴表,一块……格拉苏蒂原创,12件黄金首饰,黄金总克重不到大约150克不到,另有铂金首饰,翡翠……”

  崔启山做了个简单的汇报,这个案子他最初是没有跟进的。就案件的级别来说,这样一个系列案,交给萧思这个年资的刑警也是差不多的。归根结底是盗窃案,虽然入室的情节严重一些,但调查方式和流程并不需要补充太多人进来。

  江远则是听的比较认真。他的任务毕竟不是仅仅破案就行了,他是希望通过破案的过程中,助力抓逃的进行。

  因此,在仔细的听取了崔启山的报告后,江远就进入到了认真阅读的状态。

  嫌疑人张伟力是一名独行客,所以,破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确定某个案子的作案人是谁了,正常来说,自然是张伟力无疑。

  但另一方面,张伟力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独行客。

  谈收入和目的,他需要人帮忙销赃,否则,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的系列案,赃物都有点难以处理。

  谈作案实施和准备,张伟力也需要开锁工具和交通工具。最起码,他不能是骑着共享单车去偷东西的。

  这么想着,江远的面前已是跳出了系统的界面:

  任务:肃清他们!

  任务内容:罪犯张伟力一往无前的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将他的同类人一起送进去吧。

第979章 线索

  “江队,这是我们技侦的报告,您签一下字,您只能在这里看。看完了,我得带回去。”一份盖着章的文件袋放江远面前,穿着警服的技侦男的表情柔和,但语气略显生硬。

  江远趁机将情商收回来养着,再点点头,当场打开了技侦的报告,然后再拿出旁边的另几份报告对比来看。

  嫌疑人张伟力的盗窃并不是无迹可寻,恰恰相反,要调查清楚他的行迹,是非常容易的。只看值不值得。

  这里不仅是警力配置的问题,还有各级权限的应用级别的问题。

  像是技侦的权限,通常来说,就是刑事案件的最高级了,但一般也不会用满。最典型的就比如电话监听,一般的案件根本不会启用,批准的等级也很高,也别指望批准的有多快,有的单位的要求,甚至是在案件符合规范的条件下,用尽其他一切手段后,才可以启用。

  类似的,还有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不到一定的级别,就只能拿着公函问问题,跟问chatgpt似的,效率还低。现在搞的如火如荼的“大数据侦查”,基层能用到的,允许被用的数据都不会太大。

  而在权限方面,江远因为做了多起部属的案件,还做过禁毒和国保的案件,且数次出国办案,系统内给予的级别已经非常高了,所以,崔启山根本挨都挨不到的情报,江远就可以得到。

  这些东西用在盗窃案里面,就不是杀鸡用牛刀了,纯粹就是杀鸡流水线。

  第一波被筛出来的就是6名收赃人。

  虽然跟商场不太一样,但收赃的人毕竟是打开门做生意的,总得让一部分人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才有赚钱的机会。

  而他们的防火墙,也不像是普通的犯罪分子那样以销声匿迹为主,主打的还是一个“仅道内人可见”,不管是微信里收东西的,还是开门市部的,或者弄个二奢牌子的,核心都是指着证据不足,起诉困难。

  另外,现在搞职业销赃的也是越来越少了,多数也是游走型和兼职型的。要说有什么共通性,也就是警察来了的时候,装作我不知道的销赃者是越来越多了。

  这种人,固定证据和起诉的成本都更高,加上他们的社会危害性相比入室盗窃或者抢劫这种刑案本身不是特别大,被抓捕的几率也就比较低。

  警察大部分都是有空了,碰上了,或者有专项行动的时候才抓。

  但这次是江远办案,内耗的问题自有人去消化,江远只需要念出二字真言即可:我要!

  他要,就会有。

  这也是江远比较熟悉的人生剧本。

  就是被逮捕的几名销赃人有点懵逼。

  ……

  审讯室里。

  涉案金额最高的赵老板一脸的冤枉:“政府,我销赃了,我承认。但我真的都准备跟你们联系了,我手机都拿起来了,想着弄点证据了好说话,我正准备着呢,你们的特警就冲进来了!您看我的通话记录,绝对有一个你们的电话,我就是没等通,给挂了!”

  崔启山亲自审讯,问:“就是说,你想举报同行,但电话没通就给挂了。”

  “是自首,我是想自首!”赵老板坚定的喊。他是懂法的,所以知道自己人赃并获,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就想争取一个自首。

  崔启山撇撇嘴,自然不相信他会直接自首。打电话倒是有可能的,但多数也是为了举报同行。崔启山遂道:“电话没打通,就相当于没打电话。”

  赵老板急了,带的手铐哗啦啦的响:“不是……我真的是想自首的……我真的……我冤枉啊。”

  “坐好了,乱动什么?”旁边的刑警断喝一声。

  “你确实销赃了,你冤枉什么。”崔启山哼了一声:“行了,你要想减刑,就多举报几个,抓到人了,我就给你算上,自首情节你是别想了,你再这么拖延下去,其他人先举报了,别怪我不算给你。”

  “举报,我举报!”赵老板赶紧回答,再琢磨了一下,道:“我知道安锁子最近过来了,我知道他住哪里!”

  赵老板说着看看旁边的警员,道:“我这边正式举报他,要给我算是啊。”

  “算。但必须是根据你的情报抓到的人,要是有人抢在前面了,我也没办法。”崔启山语气温柔许多,道:“你应该也知道我们这个案子是谁在做。”

  “知道的。”赵老板忙点头:“宁台江远,凶焰滔滔。”

  崔启山微微颔首:“开始说吧。”

  赵老板赶紧开始举报同行。

  一个举报完了,再举报一个,中间喝了点水,他又点了两个老客户。

  反正都要去坐牢了,回头等出来了,这些老客户估计也都完蛋了,还不如现在举报下来,还能给自己减个刑。就算老客户不完蛋,他们也会滋养活下来的同行,那就更不能留了。

  赵老板这么想着,又心安理得的点了两个人。

  隔壁审讯室,差不多时间被抓回来的李老板,也在争分夺秒的供述着。

  一抓一串是现在警方的典型做法。最常见的就是贩卖管制品,以及卖淫嫖娼的案子,只要抓一个回来,接下来就是一串串的联系人被逮捕。

  以前车马很慢,账簿易毁,一生只够做一票案子,自从犯罪分子开始使用微信群,警察的主要工作就从破案转为办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