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39章

作者:志鸟村

  年轻人回头就看到瞪着狗眼的LV中年人,不觉一怂。

  魏振国哈哈一笑,招呼罗威纳过来,道:“你们看能不能嗅出来这货的东西,到时候给他定个重的。”

  他是把这厮当突破口了。

  在场的这么些个人,只要有一个吐口的,其他人再坚持,都只能被判的更重。

  这个道理,不止魏振国,几个嫌疑人都是懂的,但都只能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身着黑色作训马甲的大壮“汪”的一声,像模像样的在赃物中搜寻起来。

  李莉牵着大壮,一脸严肃的将东西挑出来。

  旁边的年轻人的表情越来越僵直。

  魏振国又装模作样的感慨:“我们以前还老在夜市里见到销赃的贼,现在真是不一样了啊,直接朋友圈里卖起来了,还自带记录的,对了,回头查查他的收款记录,销赃金额都能直接跳了。”

  剩下几个中年人,才是农家院的主人,这会儿也是听的青筋暴起,满眼的迷茫。

  是啊,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

  当贼都当的这么随便了?

  朋友圈里放贼赃,真以为这辈子都不会被逮了吗?

  魏振国看着他们的表情就乐了,道:“没想到吧,你们还琢磨着怎么掩饰呢,人家就大鸣大放的在朋友圈里卖起来了,我敢说,回去我翻翻手机,绝对能找到他承认是贼赃的对话。说不定就能扯到你。”

  他是对着穿LV的中年人说的。

  LV中年艰难的道:“我和他确实不认识。”

  “新模式,聊天记录就足够了。”魏振国举了一下手机。

  LV中年表情极难看,他和这个小年轻确实不太熟悉,但今次的交易,确实是通过微信确认的。

  要说的话,他还是有些反侦察的准备的,但就眼前这么一个年轻人,直接能把他拽进监狱里好些年。

  魏振国脑海中突然想起女儿前几天说的话,不觉一笑道:“都说现在的年轻人,是来净化职场的。我看可以,就用朋友圈,扫平你们这些蝇营狗苟……”

  在场的几名真的年轻人都将目光落了过来,净化职场是这个意思吗?是这么用的吗?

  ……

  出门时的整整齐齐,到了回去的时候,就变成了邋里邋遢。

  总计7名嫌疑人,就用七辆车给运回去。专业的囚车什么的是不存在的,后座来两个人,中间夹一个戴手铐的嫌疑人,就是非常标准的姿势了。

  有经验的老警察就会挑肥拣瘦,将瘦弱的嫌疑人带去自己的车里,再在两边一坐,胳膊肘一夹,只觉得浑身舒坦。

  如牧志洋这样的年轻人,就不能选来选去了,等着老刑警们选好了,剩下的甭管肥瘦,拉上车,窗户一开,眼神放空,心静自然凉。

  江远在农家院里留的时间更长。

  他是将现场先给擦了一遍。

  照江远的想法,这边既然长期作为销赃的场所,那来过的人,就很有可能是案件的相关人员。

  他擦到的指纹,此时可能是比对不中的,但没关系,这些人如果在异地犯案,或者只要再有一次不谨慎,就很有可能因为这里存留的指纹,而露出马脚来。

  做指纹做的时间长了,渐渐都会有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感了。不崇高也不行,你收集的指纹,处理以后存进指纹库的指纹,不见得就能当场匹配到。而你匹配到的指纹,十有七八来源于别人储存的指纹。

  而指纹高手们做完了本地指纹,不可避免的要去做外地的指纹,到最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人人了。

  王钟和严革,以及多名现勘,也都乖乖的帮江远擦着指纹。

  他们以前遇到类似的案子,现场处理的都很草率,这也没什么好说的,实力如此,能力局限,处理的好一点坏一点,对他们来说,区别都不是太大。

  但是,江远是真的有处理指纹的能力的。

  而且,江远处理指纹的能力也到了一个高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仅仅是60分的高手,那也不过是能够艰难的完成工作,要说主动性,肯定强不到哪里去,而且,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60分的高手处理日常的案件其实都做不全,再在一些不必要的案件上做投入,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就是70分的高手,以为准确率有限,对于这样的小案子,也不会去搞大批量的比对的。

  只有到了江远的层次,一打眼过去,不用做,首先就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出来,也只有到了这个级别,在小案子上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才是值得的。

  当然,王钟和严革不会考虑那么多,他们只知道江远能做,现在也愿意做,那就行了。

  而在所有人都开始刷指纹的时间里,江远的操作,也是慢慢影响到了众人。

  以往的时候,像是王钟这样的小痕检刷指纹,就是银粉刷刷,磁性粉刷刷,有时候甚至是胶带沾沾。

  但江远在现场的情况下,第一次听到有人“刺啦”一声撕胶带的声音,江远就走了过去。

  “这是收藏的金属盘子?加膜了?”江远瞅了一眼,就道:“直接沾不好沾吧。”

  “也能沾下来,就是容易沾的残一点。”现勘的小伙子有点不太好意思。他也是半路出家做技术的,知道自己做的普通,但也不知道怎么做的不普通。

  江远只谈技术,不扯别的,稍微观察了一下,道:“先用紫外线照一下吧。”

  “紫外线反射能显出来吗?”现勘的民警根本没想到这个茬。

  江远道:“差不多,如果手印是以汗液为主,吸收率不同,反差就会比较大。不行的话,再用磁性粉,荧光粉,或者502。不过,因为紫外线是无损的,所以先用紫外线。”

  “哦……这样子。”现勘民警有点学到的感觉,又不好意思说,就先照做。

  旁边几人也都是光看不吭声,一会儿,见紫外线照出来的手印果然清晰,都暗暗记了下来。

第79章 祥和气息

  午后。

  阳光撒在院子里,一片祥和的气息。

  只有六名刑警,为了将七个人以及更多人送进监狱,而艰苦卓越的忙碌着。

  “磁性粉可以。”

  “还是先用紫外线。”

  “这个……茚三酮吧。”

  江远在犯罪现场呆了几个小时,很轻易的就获得了犯罪现场的话语权。

  有几位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太适应,渐渐地,也就开始熟悉江远的做事风格了。

  这时候的犯罪现场,就好像是一个车间,或者一个办公室,技术强人的存在,最终会让大家导向一个相同或者相似的技术指标,否则,工作也是无法做下去的。

  单以指纹来说,宁台县的现勘们扫出来的指纹,就是给严革和王钟去做的。后两者的要求大约就是清晰和准确,做不出来,也不会多说什么,只当是自己能力不济。

  江远在这方面的要求就极为不同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做到哪个程度,那对于用于比对的指纹,对于这些需要入库处理的指纹,江远的要求自然就更高了。

  不过,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江远能够给出明确的方案,从而得到清晰的指纹。

  好几位现勘民警,在离开学校以后,还真的都没享受过这样的“教导”了。

  就好像茚三酮显现指纹,这本该是最常用,包括书本和课堂,以及许多犯罪现场都会使用的技术。

  它是一个化学反应,本身的机制比较复杂,但就效果来说,茚三酮法是能够清晰的显现浅色纸张,票证乃至于木制品上的潜指纹的。这是一套非常好用又牛逼的方案。

  但在现实的犯罪现场,刑警们都是很少用这种方案的。

  毫不夸张的说,绝大多数的现场勘查,最常用的,用的最多的,甚至唯一会用的方案就是粉末法。

  “一把刷子走天下”是大部分刑事勘查的日常状态。

  还不换粉末种类。

  今天做现勘的都是刑科中队的技术员,在很偶尔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会用茚三酮和502熏显的。但今天是全员出动的状态,才会有这么多的技术员出来。

  平时的话,许多小案件都是出警的刑警和派出所民警当场就扫了指纹入库的,而他们中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茚三酮和502熏显怎么用。

  事实上,因为用的少,刑科中队的技术员,用茚三酮和502熏显用的也不是很熟练。

  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一个人每天上班走的都是相同的路线,而且都能顺利的到达单位,那除非今天出现了意外情况,此前的线路实在没办法走了,否则,为什么要改走其他的线路呢?

  宁台县的技术员们就是这样,但凡能用粉扫出来的指纹,那就绝对是用粉扫的。

  大家甚至连粉的种类都懒得换。

  除非是非光滑表面了,纺织品了,用粉实在没办法显出来的指纹,还得是重要的指纹,才有技术员用茚三酮。

  这就等于是刮风下雨,只要路没冲毁,没因为突发事件堵瓷实了,基本就是不换路的节奏。

  然而,以前面对指纹,需要解析指纹的是严革和王钟,现在则是江远。

  江远就像是一家要求上班时间的单位,一家要求不断降低 通勤时间的单位。现场的技术员们,如果想要达到这个标准,选择合适的路,就变的非常重要了。

  当然,重要的是,大家也愿意降低通勤时间,或者说,愿意配合江远提高入库指纹的质量。

  在刑事科学技术中,这就是武功秘籍,既是能安身立命的本钱,也是能够自我提高,以及提高自我的工具,做事都是做事,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做好一点的。

  而任何事,想要做好,其实都是有点难度的。

  就比如茚三酮,但凡在警察学校里读上三四年书的,都能大喇喇的说“这个我熟”。

  但真的问:“你一般用哪种茚三酮的配方”的时候,八成人就得哑火掉。

  只有王钟这种,真的用过茚三酮的技术员,才能轻松的拿出1g茚三酮和100g无水乙醇的配方,并道:“我们以前用丙酮比较多,现在管理的比较严,丙酮也不好拿出来太多……”

  江远则是给予毫不留情的回应:“建议加乙醚。”

  “咦,要加乙醚的配方?加……60g?”王钟现想配方,果然不是很清楚的样子。

  江远道:“要2g的茚三酮,然后加33.5g的无水乙醇,然后66.5g的乙醚。因为现在要做的这个潜指纹是在胶质物体上,加了乙醚之后,会明显的显示的清楚多。你刚才用的一比一百的乙醇配方,用在纸上还可以,用在胶质物体上,效果不会好的。”

  “你说我这个脑子,以前也学过的配方。”王钟拍拍脑门,他学是学过了,但这么几年只用,根本是想不起来的方案。

  王钟说着,就现场配好茚三酮,再刷到一只牛皮纸袋上去。

  江远动动嘴唇,没有进一步的做要求。

  茚三酮的显色时间是一到两小时,但也有别的办法可以提速,只不过,现在时间依然充裕,江远也没必要吹毛求疵。

  没有人再提问,江远就找不光滑的客体,自己做了起来。

  刑警们的固有认识,是在光滑客体上找指纹。或者说,就大家的技术水平来说,能把光滑客体上的指纹弄清楚,就不容易了。

  江远则是从现勘箱里,拎出了一把胶枪。

  只见他将粉末撒到要提取指纹的LV老花皮包上,再举起胶枪,呲溜溜的喷出浓稠的胶状液体,用吹风机加热。

  旁边几名现勘都给看呆了。

  “咱们还有这个装备?”做现勘的满脑子的冒问号。

  “仓库里面找到的。”江远举着胶枪,开始四处横行,且道:“估计买的时候,是成套买入的吧。”

  “那肯定,现在都是打成包的……”现勘看着倍感无奈,突然感觉自己对局内的情况一无所知。

第80章 滚刀肉

  汪。

  江远推开警犬中队的大门,就听大壮兴奋的招呼着自己。

  至于院内工作的六名刑科中队的民警,依旧低头忙碌着,脑袋都不抬一下。

  因为烟店抢劫案和销赃案涉及到的证据太多,在大队长黄强民的协调下,刑科中队干脆到警犬中队来办案,等证据固定了,该拍照的该提取的弄完了,再回办公室。

  江远这两天都是直接来警犬中队上班的。

  大壮也因此特别开心,每天都等着江远似的,来了就是一大声叫。

  江远摸摸罗威纳的头,赞道:“懂事的,回头多给你两块鸡腿。”

  “不能给它吃太多了,最近提高了训练量,才勉强维持了身材。”李莉也是听到了大壮的叫声,才从里面出来。

  江远看看李莉,确实,要说维持身材这件事,李莉绝对是刑警大队的翘楚,就是在养大壮方面……

  “你又把大壮的鸡腿吃了,忘了给它补?”江远准确的做出了判断。

  李莉和大壮的眼角同时耷拉了一点,再道:“你同事也吃了。”

  江远再摸摸大壮的头,叹口气道:“没事,咱们多弄点牛肉和鸡蛋,一样好吃。”

  大壮“汪”的一声,充分体现了对江远的放心,对李莉的吐槽,对狗生的期待,对人类社会集体转向的忧虑,对资本世界的发展的警惕,对科技产业前途的不确定性,对现代金融体系的茫然与不安,对国际局势的认知与判断。

  江远再拍拍大壮的头,走进院子里,就见一排几个人都是弯腰低头的模样。

  “做的怎么样?”江远问最年轻的王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