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77章

作者:志鸟村

  不过,两人的技术倒是不差,做现场勘查的经验也很足,所以……两人也向侯乐家建议请江远回来——如果在犯罪现场的开始阶段,你没扫到有用的指纹和DNA,那么,与其期待后面能扫到,不如指望有一名懂得血迹分析的现场勘查出现。比如江远。

  侯乐家倒是想要坚持的久一点,可现场的情况不容乐观,他也不敢放任黄金24小时哗哗的流走。

  “把来过现场的人的足迹都取一下,包括警察和公务员的。”江远先叮嘱了一步,接着才开始做尸表检查。

  “有发现吗?”侯乐家急切的凑上来。

  “看运气吧。”江远的意思是运气不好就要大排查,运气好的话,就能轻松一点。

  侯乐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觉有点失望。

  如果破案靠运气——虽然他也经常靠运气,但就是依靠的多了,他才知道运气有多不靠谱。

  “扫现场吧。”

  江远没有在现场发现能直接指正凶手的线索,那就只能按部就班的来了。

  LV4的犯罪现场勘查用起来,就算凶手做的非常注意,江远也有信心找到蛛丝马迹。

  就算是熟手作案,它的隐匿级别也是有限的。哪怕是多次进修过的犯罪分子,它的成熟度也是很慢的。

  这主要是训练的成本太高了。如果平均练习三四次,就要进一次监狱的话,一名犯罪分子想比警察的熟练等级高,是很困难的。

  另外,犯罪行为也是竞争行为,从这一点上来说,普遍低学历的犯罪分子,相对于普遍较高学历的警察,尤其是刑科人员,大概率是处于劣势的。

  特别是在一些大家都很认真的严重犯罪的状态下,有理论指导的刑科人员,总是发挥的比没有理论指导的犯罪分子要强的多。

  后者,才真正是依靠运气活着的。

  “给我再多拿几个棉签,还有证物袋。”江远扫着扫着,说了句话。

  侯乐家本来像无头苍蝇似的看着屋内,闻言立即走过去,问:“有发现?”

  “这个放首饰的抽屉里有汗渍,有可能是案犯留下来的。”江远指了一下首饰盒的边缘。

  浅色木纹的抽屉里,能看到两滴疑似汗渍的痕迹,并不是很容易发觉。江远也是端着装首饰的抽屉,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才确定了一处。

  受害人的主卧被翻的很彻底,包括一些冬天的被褥都被翻了出来。加上刚刚砍死了两个人,案犯的情绪相对亢奋,出汗几乎是一定的。

  而受害人的首饰都是放在衣柜下方的抽屉里,此时,里面还剩下一些大的首饰包装,里面的戒指项链等等,都不见了踪影。

  这种抽屉,其实是不容易拆卸的类型,案犯当时大概率是低头将首饰,一一捡入口袋中的。

  而剧烈运动后的静息,很容易就有汗水跌落。

  王钟取来了更多的棉签和小证物袋,江远就地润湿棉签,半跪着取了汗渍。

  侯乐家看着这一幕,又是开心,又有点莫名的悲伤,他辣么大一笔开支,多攒几年,说不定私人飞机都买起来了,就这?

第438章 心慌

  “江队,我帮您拿证物袋吧。”

  牧志洋本是现场一跟班,见江远收集到了关键证据,立即上前,帮他收了起来。

  他是做过派出所民警的,看侯乐家侯大队长的样子,总觉得他像是一些市井纠纷的主角,有种抢了证据转身就跑的特质。

  牧志洋不知道的是,黄局对侯乐家都是先收费的。论熟悉程度,谈生活和工作经验,黄强民也是曾经吃过亏,并因此增厚了大脑皮层的。

  江远将证物袋递给了牧志洋,再接着在抽屉周围捡毛发。

  这些毛发也不确定就是案犯的,但是,凶手如果不像是自己这样戴着头套,又不像是伍军豪的秃击队那样洁身自好,留下毛发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就像是捉奸者,都能从自己对象的车里找到其他人的头发一样。一个杀人犯,跟出轨的男人或女人比细心,他配吗?人家能天天出轨,天天打扫车辆和床单,又有几个杀人犯能天天杀人的?

  不过,单从外形来看,江远判断抽屉周围的毛发应该属于好几个人的,如果都是死者的家庭成员的话,暂且算了,如果不属于死者的家庭成员的话,此人是案犯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本案是陌生人作案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如果是熟人作案,以死者的社交圈,很难找到如此冷静的杀人者的。如果有的话,也不会为了一个农村家庭的三瓜两枣而翻箱倒柜,进而增加自己暴露的可能性。

  “这些。”江远将毛发分门别类的放了,再递给牧志洋。

  他的放置方式,比起其他的很多痕检已经非常严谨了。

  牧志洋再次收起来,回头看侯乐家已经不在于了,遂低声道:“江队,这个案子是不是就破了?”

  江远回头看看现场的混乱,道:“汗渍的DNA要能比中就简单了。汗渍比不中的话……”

  “汗渍比不中,还有毛发呢。”牧志洋很乐观。

  江远摇头:“毛发也可能是安装抽屉的师傅留下来的,也可能是偷情男女留下来的。”

  有些证据的存在时间过长,也变成了问题。尤其是犄角格拉的位置,像是大衣柜里面的毛发证据,证明有效就比较困难。

  欧美的法庭物证学在这方面就遇到了极大的困境,以前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在遇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往往是选择性的检验的。这也是因为初始阶段的DNA检测的费用昂贵。

  但是,随着各种律政剧的播出,采用陪审团体系的国家,主要是美国人的刑事科学技术观念,突然之间就领先于体制了,对证据齐全和完整性的要求,甚至一度超过了正常的美国实验室的能力,以至于很多案件的技术员甚至不愿意全面的收集证据。

  国内在命案证据的收集方面,尤其是侦破期间的证据收集,还是尽可能全面的。

  犯罪现场的勘查持续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

  等江远等人离开长信村的时候,第一批的证据结果都差不多跑出来了。

  江远就不用去管这些了,交接了证据,再收拾收拾,先去睡了两个小时,等睡醒了,正好清河市增援的法医也到了。

  江远于是带着翟法医等人,再去殡仪馆的解剖室,与清河市局来的王澜和叶法医汇合。

  别看翟法医带着8名新人法医,照道理,8名新人法医还都是可以自己独立工作的,但人家是省厅的法医带队,有自己的计划和工作内容,不可能为了给侯乐家省钱而白干活的。不是因为江远在,邀请都不行。

  王澜则是必须来的。清河市局的政策,重大一点的命案,比如惨烈的凶杀案,分尸案,焚尸案等,或者这种双尸案,都是可以要求市局法医支援的,有时候不接受支援都不行。

  于是,今天的隆利县的法医解剖室里,一口气塞进了12名法医。

  12个人围着一具尸体,尸体要是能说话,都得喊一声“太闷了”。

  法医们也都有点不好意思,大家都是习惯清净,习惯了独立生活的人,真的很少有这种“聚会”的机会。

  懂得人情世故的叶法医也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大家都有些放不开,于是想了想,道:“难得碰到一块,晚上一起吃夜宵吧。”

  “两具尸体,要想吃夜宵,咱们现在就得做起来了。”

  “能行。”叶法医说着抬头看向江远和翟法医,问:“您两位指导吗?”

  指导解尸,自然比直接做轻松的多。高端的法医,都是做指导的,像是翟法医这种,日常估计都很少做完整的解剖了,大概率是手底下人去做。

  翟法医果然点点头,江远却是很直接的道:“我做这个男尸。”

  他做解剖的实际经验并不多,开始工作到现在,也就解了几十具尸体,相当于一名工作三年左右的成熟法医的解剖数量,所以,哪怕有系统给的技能,江远还是有意识的积累一些解剖经验。

  再者,解剖尸体时不时的还能遇到技能,也是很不错的。

  选择男尸则是因为它是第一受害人,理论上,能够看到的信息更多。配合血迹分析,更容易理解一楼发生了什么。

  叶法医没想到江远这么干,啧啧两声,再转头道:“王法医,那咱俩做这个女尸?”

  他跟王澜是经常配合的,倒是不用客气什么。

  王澜应了一声,又笑道:“再来两位男士好了,难得今天人这么多,我就不搬尸体了。”

  她是很瘦削的身材,可能还不到100斤,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要搬尸体,就算很艰难,咬着牙也得上,现在变成资深法医了,其实还是得咬牙自己上。这也是她喜欢到各地出差的缘故,各县区都有自己的法医,她过去帮忙了,是增加了法医力量,本地的法医也不好意思让她一个人搬尸体。

  两具尸体分别在两张并列的解剖台排开,大家各自按照喜好,选了尸体开始工作。

  嗝……

  江远刚翻动男尸,它就发出了长长的打嗝声。

  打嗝持续了三四秒的时间,力道十足,还有点味。

  解剖室里的法医们尽可能的严肃,但还是有点想笑。

  人太多了,恐怖气氛根本起不来。

  “腰快断了,屁还挺长的。”翟法医撇撇嘴。死人的肠道还是会产生气体,不好从下面排出去,就要从上面排出来,当然,有很多不从现有的口子排,等法医中间切开了再散出来也来得及。

  “比死后分娩的好多了。”王澜摇摇头,道:“还是说点开心的吧,老叶,你刚才说是要请什么?”

  “肥肠猪肚鸡吧,咱们人多,味道也不错。”叶法医转身就将肥肠猪肚鸡的大砂锅从架子上取了过来,都:“要不想过去的话,就让他们送外卖,反正侯队出钱,我也多攒几个盆子。”

  “这盆子有两个就行了,弄那么多做什么。”王法医一边说着,一边将内脏往砂锅里放,又道:“你们侯大队突然变大方了?”

  “有江法医的面子在嘛。”叶法医当然不能说,黄局对餐标是有要求的,话锋一转道:“难得有机会用点公款,我觉得这个盆子挺好用的,准备给家里也备两个,烧汤也行,腌菜也行。”

  “也是,挺结实的,还大。”王澜敲敲砂锅盆,声音清脆。

  众法医纷纷点头。

  ……

  清晨。

  江远只睡了四五个小时就起床,到刑警队一看,楼里热闹的像是所有人都没睡觉似的。

  也确实都没睡。

  在命案刚发现的时间里,72小时不睡觉是刑警队的常态。晚睡早破案,早睡没春节。

  法医的生存状态稍微好一点,尸体剖清楚了,抽空睡睡觉,也没人念叨。江远昨晚连肥肠猪肚鸡都没吃,就跑去休息了。

  现在过来一看,隆利县的刑警队员们果然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看着比昨天还忙的样子。

  “抓到人了吗?”江远进门就问一句。

  “抓到了,就是当地人,在外地混过几年,犯过案子,在审讯了。”被问到的民警刚回一句,就见一群人又从楼上跑下来了。

  “江队!”人群中有侯小勇,见到江远了,连忙跑过来报告道:“我们准备去找凶器了。”

  “凶器都交代了?是个什么东西?”江远也是要印证一下自己的判断。

  “柴刀。从家里自带的,说是用布缠了把手,走的时候,埋到临近山坡的土里了。”侯小勇说的挺详细的,语气也兴奋。

  江远听的点头。柴刀是本地常用的工具,长柄厚刃,符合犯罪现场看到的痕迹。

  不管是从血迹分析学,还是尸体上的伤口去看,柴刀也都是符合的。

  江远再问:“动机是抢劫吗?”

  “是,从外地回来,听说受害人是做收粮生意的,还经常借钱给粮农,就想抢一笔钱。最后总共抢了两万多的现金,珠宝首饰的还没估价,他准备带到外地去再卖,正好做证据了。”

  “就为了这么几万块钱,要了别人的命,也要了自己的命,年纪轻轻的,比如出去打工。”江远摇头。就算不以江村人的观念去看,这笔钱也不值得杀人,有这份勇气和武力,还不如……从《刑法》找点惩处力度低的活计,比如……对吧。

  侯小勇听的笑了一下,道:“年纪轻轻就谈不上了,这厮52岁了,在外面找工作也是不好找了,除非愿意下工地,他肯定是不愿意的,这些人,说到底都是好逸恶劳……”

  “等下,52了?”江远打断了侯小勇的话。

  “对。”

  “那交代同伙了吗?”江远问。

  “没,他自称是独立作案的。”侯小勇看江远的表情严肃,小声道:“有问题?”

  “有。”江远并不讳言,回忆着自己昨天解剖尸体所看到的情况,道:“凶手的发力,肌肉力量,到52岁有点太勉强了。凶手的身体状况怎么样?很强壮?”

  “那……也不算很强壮。”

  “那你觉得他的身体,有足够的力量,把一号受害人的脊柱砍断吗?”

  侯小勇看过现场的照片,立即回忆起死在一楼的男性,趴在落地窗前,腰部几乎被砍断的景象,不由摇摇头:“做不到,就是个挺普通的男的,50多岁,有把子力气,但没那么强的爆发力了。”

  好逸恶劳的凶手,听着也不像是到了50岁还坚持健身的形象。

  “我给侯队打电话吧。”江远掏出了手机。

  就现在所知的情况,也不用去审嫌疑人了,首先要做的是扩大侦查。从现有的嫌疑人出发,查他的联系和人际关系等等。过时不候。

  侯小勇莫名的心慌了一下,想起自己在审讯室里,看到的嫌疑人痛哭流涕,如实交代的模样,这要是漏掉一名案犯,可就是大事了。

第439章 粗略推测

  侯乐家感觉自己头刚挨到沙发上,刚闭上眼想眯一会,就被电话铃声给吵醒了。

  再看一眼时间,还真的是刚闭眼。

  想骂点什么,可来电显示是江远的,侯乐家只能收起情绪,接通后,还有点担心的问:“江法医。怎么样了?没出什么事吧。”

  大中午的,接到法医的电话,搁谁谁不怕?

  江远道:“我刚刚听说抓获了一名案犯?是通过汗渍匹配到的吗?”

  “对。外地回来的,叫杜金福。一天到晚就想着发大财,盲流一个。能不能发财,他这些年还没搞明白怎么滴……”侯乐家一天多没睡觉了,刚睡下就被吵醒,脾气多少是有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