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6章

作者:志鸟村

  魏振国反反复复的问了有大半个钟头,将废品收废站的焚烧案的时间线和证据链都捋了出来,才稍停喝了口水。

  这个案子依旧是个小案子,发生在西红区,也是吕鑫的老家。

  文乡是他外公外婆家。他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所以,手痒了就去文乡下面的河滩村镇点火玩,终于在烧了一个大的以后,拔腿跑路了。

  而在西红区,吕鑫大部分时间都比较乖,只是最近实在忍不住了,才下手烧了一个废品收费站,涉及到的财产损失可能只有千元。

  在警方层面,这样的小案子多如牛毛,一个废品收费站着火了,都不需要立案。

  现在有破案率的大棒举着,基层派出所先破案再立案的……魏振国反正是管不着的,就算让他当领导,他也不可能把一个说不清楚的案子照着“纵火案”去分类,那纯粹是给自己找难受……

  当然,案子若是侦破了,那该是纵火就是纵火,战力排行榜上该加的评分少一丝都不行。甚至因为是系列案,总分还要往上窜一窜。

  魏振国眯起眼,看着对面的年轻人,声音低沉的道:“除了这个案子,其他的案子也说一说吧。”

  “再没有了。”吕鑫低声道。

  魏振国呵呵一笑:“你以为我们就掌握了你一个案子?要是就这么一个案子,至于我大半夜的跑上百里路的去蹲你?”

  照吕鑫往常的性格,他这时候有八百种话怼回去。

  但当他动一动,手上的铁环就哗啦啦的响,脚踝始终都有冰凉凉的感觉的时候,往常习以为常的怼人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放火罪,最高可以判到10年。嗯……纵火在刑法里的罪名就是放火罪,你放了火,老实交代,进去几年,好好表现,说不定一两年就出来了,你要顽抗,拒不交代,我给检察院的说法就要变了,十年……你今年才刚20岁,10年以后,你就30岁了,人生最好的10年留在监狱里,你愿意吗?”魏振国审过的犯人比见过的女人都多,恰到好处的戳中吕鑫的软肋。

  他交代了小案子,就是为了以最小成本度过这次的审讯,但对魏振国等人来说,他交代了小案子,才是决堤的开端。

  就像一名诈骗犯,骗客户一笔小钱的目的,是为了循着这个口子,骗到更多的钱。

  吕鑫的表情已是彻底管理不住了,脑袋更是忍不住的向前窜动,悔不当初……只是不确定,当初是什么时间的当初。

  “说吧。”魏振国超压迫的声音,再次传入吕鑫耳中。

  “我……我确实还有一次……”

  吕鑫交代的声音越来越快,心情反而轻松了一些。

  有种靴子终于落地的高兴,以及对恐惧的释放。

  魏振国用深邃的眼神望着吕鑫,等他将第二个案子交代清楚了,再缓缓道:“继续说吧。”

  吕鑫挣扎道:“不是,我……”

  “这个案子记得不?”魏振国从厚厚的一叠照片中,抽出一张,再次展示给吕鑫看,这次,才是那拖拉机焚烧的案子。

  拖拉机的起火点旁,有吕鑫的指纹,这是相当有力的证据。

  吕鑫无力抵抗,又注意到魏振国刚刚拿出的那一叠照片,不得不继续交代起来。

  正如魏振国所猜测的那样,吕鑫多多少少是有些反社会人格的。从小就喜欢点火,从小就喜欢烧昆虫,长大以后,更是喜欢在野外放火玩,有意的点燃一些大件物品乃至于房屋。

  但也正是因为他放火都是出于喜好,所以,放火的时间地点和范围都趋于随机,使得案件难以侦破,他本人也从未被抓获过,难免胆子越来越大。

  不过,当他坐在冰凉的“老虎凳”上的时候,多年膨胀出来的胆量,瞬间如气球被戳破一般,迅速的萎缩掉了。

  ……

  晚间。

  魏振国打着飘儿出了审讯室,神情兴奋的黑脸都放油光,肚子更是饿的疼。

  纵火案是八大案之一,虽然吕鑫做的案子的案值都偏小,但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总计掏出了5个案子,四舍五入,顶一个排的初级罪犯。何况,人家还有一个案值百万的大棚纵火案。

  唯一可惜的是林区纵火案,貌似真不是吕鑫所为,加上证据不足,也是套不到他头上。

  但不管怎么说,破获一个系列纵火案,还是非常不错的成绩。按照战力排行榜的积分机制,文县的大棚纵火案,就值30个积分。其他的案子,根据案件的性质不同,起码也值20分。

  被捕归案的吕鑫,还能值个十分八分的。

  等于说,这一套案子办下来,魏振国理论上能为刑警大队增加五六十分的战力。

  实际上……因为各类案子都有封顶的限制,刑警大队的总分也许不会增加60分这么多,但也会非常可观。

  兴许比魏振国办一年的案子,收获的积分都要多。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考虑,今天都属于老天爷下馅饼,笑着张嘴接就行了。

  魏振国回忆起吕鑫的眼神都是温柔的。

  多乖的罪犯呐,要是罪犯都这么乖巧,警察这份职业得多受人欢迎。

  再看江远,魏振国的眼神就更温柔了:“江法医,回头麻烦把指纹鉴定书做出来啊。”

  “好。”江远一口答应下来,并看向旁边的王钟。

  “回头咱一起弄。”王钟看到江远的眼色,就明白的回了一句。

  魏振国乐呵呵的点头,又道:“本来应该请你们吃饭的,结果女儿已经给打饭送过来了。回头有啥事要帮忙的,一定找我,别客气!”

  “不客气不客气。”王钟赶紧回答,满怀期待的拉了一把江远,走远了两步,低声道:“你一会注意看,我真不是吹的。”

  不一会儿,一名女警快步而来。

  女警短发且干练,皮肤白皙,在一众糙老爷们的对比下,就好像乱石滩里的啤酒瓶底一样明亮显眼和锋锐。

  她一路走来,引人眼球,直直的走到魏振国跟前,喊了一声“爸”,就递出了一只敦实的大饭盒。

  “行了,下次别送了,我自己弄点吃的也行。”魏振国说归说,还是一脸幸福的打开了饭盒,并不在乎里面是食堂菜,反而得意的向众人笑笑,又拍拍脑袋,道:“忘了介绍,江远,这是咱们大队新来的法医,魏茵,我女儿。”

  “你好。”江远礼貌的向魏茵点点头。

  “是不是觉得不像?”魏振国一直注意着江远的表情。

  江远看着魏振国黑黢黢的脸,不由道:“可能皮肤随母亲……”

  “皮肤才是随我。”魏振国一把扯起上身的衣服,露出白嫩嫩的肚皮,道:“我脸是晒黑的。”

第33章 丢车

  傍晚。

  尊贵的沉重的巨大的传统柴火灶里,咕嘟咕嘟的煮着一只羊。

  江富镇同志生性慷慨,年轻的时候,打到野兔都愿意分一半给朋友,而今有了钱,请人吃羊之类自然不在话下。

  请的次数多了,江富镇同志的煮羊技艺,又是得到了格外的提高,于是又吸引了更多的朋友前来分享,恍惚间,竟是进入了一种近乎完美的正循环状态,除了花钱和时间,几乎找不到什么漏洞。

  江远一进家门,就闻到了羊肉的鲜香味。和外面追求效率的厨师不一样,宅在家里的江父总是有超多的时间来做各种前序工作,例如打血沫,许多人总是等着浮沫积攒起来了,再几勺子打掉,然后任由少量的浮沫与羊肉载沉载浮。

  江父并不是这么做的,他总是守在锅前,从一开始就打浮沫,产生多少浮沫就打多少浮沫。有时候,这个过程会持续半个小时之久。

  如此操作,不仅会让羊肉的膻味减少,还能控制熟嫩的程度,毕竟,煮一只羊虽然比烤一只羊简单点,可也是需要相当的技巧的。

  一羊大一鹅宽的大锅里,白里带红,红里带白的羊肉,轻轻的晃动着,漂浮着……只看这里,根本让人意识不到,这是正儿八经的居民家庭厨房。

  “远子回来了。”过来蹭羊的亲戚朋友随口打着招呼,有两位自带了碗筷调料,剩下几位都是不那么讲究的。

  “给你家里弄乱了啊。”也有人客气一两句的。

  江远很自然的摆摆手:“家里就俩男人,弄不了更乱。”

  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他也是常吃百家饭的,那时候各家不止是来吃兔子的时候带东西,没事都送东西过来,往往几家人送的东西,就凑成一顿饭了。

  江富镇也从厨房里出来看了眼,道:“回来正好,差不多能吃了,你今天剖人了没?”

  “今天没尸体。”江远道。

  “没尸体就可以用手抓着吃,剖过人就别动大盆的羊肉啊。剖没剖人,都记得洗手。”江富镇给江远画了条线,再过一会,就端了一大盆的羊肉出来。

  江远混坐在人群里,一样拿着筷子,跃跃欲试。

  “可以先吃肋排。”江富镇乐呵呵的,道:“咱们今天是32斤的羯羊,我估摸着,这边小排得好吃点。”

  江富镇的手在空中虚划了两下,等胳膊肘收回来的时候,小排就全到个人的碗碟里了。

  江远拿的就是碟子,一边撒上盐和胡椒,星星点点的白中混黑的盐粒名为椒盐,撒到羊肉上,鲜味仿佛都提升了起来。

  羊肉嫩而不软,有嚼劲而无韧性,第一口吃下去,鲜味直冲鼻腔而去,脂肪的满足感直冲脑门。

  “还是江叔的羊肉好,一点都不膻。又香。”有礼貌的百忙之中,抽空评价了一句。

  剩下人的都是埋头哼哧哼哧的先吃着。

  江富镇也只在厨房里笑,顺便折腾一下剩下的羊肉。

  他年纪大了,吃肉吃不了两块就停了,尤其是羊肉,偏肥偏腻,连吃两天的话,肠胃都要受不了。但他还是喜欢做,喜欢看儿子和村里人一起吃。这是他少年时就有的梦想,只敢在想象中存在的幸福感。

  江远就全然不同了,他今年才22岁,又是重脑力中体力的工作,正是能吃的时候。甭管是牛羊猪鸡肉,只要做的好吃,都是来者不拒。就是做的不好吃,也能吃个七成饱再停筷评说。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气氛颇为融洽。

  论起熟悉程度,今天在座的起码都是认识了一二十年的亲戚邻居了。许是因为太熟悉了,话题很快就转向了最近的新鲜事——法医江远。

  “江远,你现在做警察了,破了几个案子了?”花婶吃的不多,聊天的兴趣更浓。

  江远笑了两声,道:“我是做法医的,参与了几个案子而已。”

  “啥案子?”花婶立即追问,顺便起身舀了一碗汤。

  江远道:“案子的事,不能说。”

  “人家警察有要求的。”旁边有年轻人,很懂的说明了一句。

  江远点头表示同意,道:“案件内容要保密。”

  “对了,远子是警察了,帮叔个忙。”闷头吃了好几块羊肉的十三叔抬起头来,喝了两口汤,舒服的喘了两口,道:“我有个电动车丢了,丢了有半年了,报警了也没找回来,你能帮忙找回来不?”

  江村人自拆迁以来,就富起来了,许多人家都买了车。不过,就县城的道路条件和距离,许多人日常出行更乐意骑电动车。包括江远,上班也都是骑电动车的。

  而电动车盗窃案……向来高发且侦破率极低。

  江远放下羊肉,道:“十三叔,警察和警察负责的事情也不一样,电动车失窃的案件,一般是归派出所管辖。”

  “那也都是同事呗。”

  “我是可以帮忙问一下。”江远思忖着,若是找师父吴军帮忙的话,或许是可以给派出所打个招呼。毕竟,辖区内出现非正常死亡,都是要法医出动的,吴军认识的人总归是不少的。

  十三叔皱眉道:“问不问的无所谓,我就是想要我的电动车。雅时泰的,五千多,当时特意选了个好的,没骑多久就丢了。你婶埋怨死我了。”

  江远无奈:“不是当警察的就能帮人找到东西的。电动车的案子,是失窃案里面比较复杂的案子。”

  “我估计就是老来咱们这边的收破烂的偷的,要不你帮我查一下这几个人?”十三叔眉毛一动,灵活的道:“物业那边记着名字啥的,我问一下……”

  江远听到要查人,已经是一个激灵了,现在查人都不是违纪,直接是违法了。他连忙拦住十三叔:“别……别急,我帮你问一下。”

  找不找得到电动车先不说,帮忙查人可是大忌,还是新人的江远一点都不想话题进阶到这个程度。

  在楼下开洗车店的江永新吃着肉举手:“也算我一个。我丢两辆了。”

  “前年丢的算不?我前年也丢了一辆。”花婶一点热闹也不放过的样子。

第34章 我打个电话

  一只羊只吃掉四分之一,房间里的每个人,都诉说出了至少一个失窃的电动车的故事。或者自己,或者身边某某。

  若是平均到每年,这个数字也没什么奇怪的,自行车时代丢自行车的人更多。

  不过,总数仍然很多就是了。

  “咱们楼下的视频监控,有录到失窃过程的吗?”江远吃着羊,略微重视了一点。

  “有录到的,报案了,也找不到人。对了,你能不能找人做个人脸识别?”在楼下开洗车店的江永新毕竟是年轻人,一下子就想到了新科技。

  江远一脸木然:“我不知道,我在局里没见过人脸识别。”

  江永新有点失望,道:“咱们县里的条件还是太差了。”

  “市里也没人脸识别啊,国内火车站飞机场动不动几十万的人流量,人脸识别到什么时间去。”江远无奈。

  “那国外都有的,咱们国内不学着造一下?”江永新不信。

  “咱们国内搞也是搞步态识别……这个我们也没有,甭想了,就算有,也不可能用来给你找电动车。”江远在辣酱里蘸了蘸羊肉,有点腻了。

  对警察来说,侦破电动车案,比侦破一般盗窃案还要麻烦一点。因为电动车相当于能自己行走且托着犯罪嫌疑人行走的赃物,它的处置也比一般的赃物简单,实施犯罪和离开犯罪现场也普遍较快,操作足够谨慎的话,基本很难抓到人。

  就算是抓到了人,要固定证据并成功起诉犯罪嫌疑人,也很难。

  事实上,大部分的普通盗窃案,在报警以后,都是没下文的。用一个简单的描述即可证明此点——派出所民警自己的手机丢了,都是重新买一个来用。

  更进一步的说,普通人面对盗窃案的态度,也与警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