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22章

作者:志鸟村

  仔细去看,空白区域长十多公里,宽四五公里,像是条肥嘟嘟的白蚕似的趴在地图上。

  白蚕的头尾,恰是两个镇子。

  头部是章山镇,距离水库有二十多公里,尾部是李场镇,距离水库有三十多公里。

  章山镇属于清河市,李场镇属于建江市。

  “搬家了?”江远的脑海中,不由跳出这个想法。

第195章 七步之内

  柳景辉意气风发,指挥若定的做出了侦查计划,指出了侦查的方向。

  等他下台来,支队长沈飞鸿才上台,强调和安排起了具体事项。

  江远将画好的地图,悄悄的递给了柳景辉。

  柳景辉有点意外,打开来,就换成了目瞪口呆。

  自觉关注度过高,柳景辉急忙拿出手机来,发信息给江远,问:“你这是分析的嫌疑人的位置?怎么做的?”

  他大体能猜到一些,但还是得分析一下。

  江远于是打字略做阐述,最后道:“也没有确定的物证,但章山镇和李场镇应该着重考虑。”

  “确实。”柳景辉表示赞同,这原本就是他很擅长和习惯的分析模式。

  不过,柳景辉也没有打断沈飞鸿的话,而是重新扯了一张地图过来,仔细研究了一番。

  等他研究的差不多了,沈飞鸿也就差不多讲完了。

  沈飞鸿客气的道:“大家如果没有别的内容的话,咱们今天的会议……”

  “我补充两句。”柳景辉站了起来。

  与会众人都有站起来准备走的了,又无奈坐了回去。

  “江远法医,刚刚给我了这么一张图,我觉得很有指导性。”柳景辉将江远画的地图,直接贴到了前面。

  地图很小,后排的人都看不太清楚。

  柳景辉于是让人往后传过去。

  趁着众人传阅的过程,柳景辉道:“在生活和工作区以外进行抛尸,是一般规律。同时,在生活区和工作区以外犯罪,也是此类人群的下意识的反应……”

  其实也不用他解释,说的这些,在场的刑警哪里有不懂的。

  就有人直接问:“那要调整安排吗?”

  “调整一下吧,沈队长?”柳景辉向沈飞鸿客气了一下。

  沈队长对着柳景辉闷闷的“恩”了一声,倒是对江远笑了笑,道:“江法医的技术是真的好,手段多,方法也多……这次的尸源鉴定,多亏有您帮忙……”

  他冲着江远就是一顿夸,有点强行夸赞的尬味,但大家都陪着笑了。

  能破案,你就是神。

  为了破案,这里的粗汉子可以几天几夜的不睡觉,穿着一身馊味的衣服盯着路面十几二十天。穿白大褂的大学毕业生,也可以用铁网子筛38车的粪水,再将得到的固体物拿回去化验。

  相比之下,夸你一夸又如何。

  夸的尬又怎么样?

  沈飞鸿是清河市刑警支队的支队长,江远是宁台县刑警大队的法医,沈飞鸿日后需要江远支援的地方多着呢。

  今次的碎尸案是挺难的,但并不是最难的,保不齐过几天又会出一款更难的。

  而江远的实力却在不断翻新。

  这次来的12个法医,差不多就是清河市的全部法医力量了,说起来,江远基本上体现出了11/12的战斗力。

  有人说,11名法医发挥的集体力量,难道还比不过1名法医吗?一个城市何止如此?

  现代技术就是如此。

  别说一个城市的法医在法医人类学方面的技术水平不如一名法医,就是一个省的法医不如一人,也没什么好纠结的。一个学校的学生合到一起做一份奥数卷子,就能做出个银牌出来吗?

  给他们三年!

  一个城市找不到一名大学生的时代,还没过去多久呢。全城无人懂英语,全城无人懂会计,全城无人懂外科,全城无人懂无线电,全城无人懂电脑,全城无人懂CAD,全城无人懂Photoshop,也就是三代人的时间罢了。

  装作大家都一样,装作大学生都一样,装作985毕业的大学生都一样,装作同一个大学的学生都一样的,都是没遇到硬茬的。

  破案这种东西,有的案子是个人都能破,有的案子,能破的就那么些个。

  沈飞鸿这些天是安排着各队的民警不断出击,也是始终关注着江远和法医组的工作。

  他现在看着江远,嘴角都流着感动的泪水。

  清河市的最强法医就是王澜,那也是正经医科大学的法医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干了小二十年,解剖了几百上千具的尸体。但法医人类学这个东西,全国都稀缺,全国的法医的经验也就那样。

  数量堆不起来的情况下,可不就得用天赋来比较了。

  当然,像是江远这种天赋的也比较离谱就是了。

  沈飞鸿也就是支队长了,再进一步,也不指着刑侦这口锅了,否则,他说什么都要把江远留下来的。

  借着众人的面子,沈飞鸿对江远和颜悦色的说了几句,才换成严肃的脸,道:“那就改一下计划,章山镇,李场镇,两个镇子要作为重点,另外,两个镇子周围的空白地带,也不能掉以轻心。所有调查过的地段,都要标注清楚,绝对不能有遗漏。”

  柳景辉“恩”的一声,配合着道:“凶手作案这么长的时间,一定会有稳定的分尸场所,但这么长时间,也足够他做相应的隐藏了,单独的地窖,掩藏起来的设备,都有可能。而且,水库干涸到现在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有消息途径的,可能有收到消息,总而言之,搜查还得细致……”

  沈飞鸿此时也力挺柳景辉,同样强调道:“排查最担心的是漏过。老话说的好,你认真99次,放松一次就输了,这次一定要给各队的干警讲明白。这次一定要投入100%的精力……”

  一个会议室的人都是听着。

  道理,大家都是懂得,但能做到几分,就是考验各队战斗力的时候了。

  沈飞鸿说的话,既是给大家提醒,也是统一思想。

  会议一层层的开,思想也是一层层的统一。

  第二天,到了行动的时间,江远跟其他法医也是换上了警服,一同行动。

  清河局的民警肯定是不够用的,而且,作为不做业务的市局,清河局不论是编制规模,还是干部的战斗力,都相当存疑。

  搞宣传,清河局的实力还是可以的,但要是以清河局为主力,搞排查,那就相当于赶布偶去抓老鼠,也不是不能抓,但真的能抓吗?

  就怕遇到老鼠的时候,铲屎官,猫和老鼠,一起大叫。

  附近几个县局的干警,都被趁夜调派了过来。

  沈飞鸿又请动了一队武警。现如今,调请武警也没那么轻松了,沈飞鸿主要还是怕出事。

  除此以外,两个镇的派出所,也都是全员集合,配合行动。

  刑侦案不似治安案,通风报信的情况较少,但也是到了早上的时候,才通知具体的任务。

  章山镇和李场镇同时行动。

  这时候,就体现出行政区划的重要性了。还好清河市与建江市同属山南省,这要是跨省的话,协调行动都是个麻烦。

  江远选择前往本市的章山镇。

  从宁台县增援过来的民警,都被安排在了章山镇,江远吸取上次的经验,跟着牧志洋一起行动。

  这个案子的凶手,凶残程度绝对是不亚于“吴珑山野人案”的几人的。有没有枪,也很难讲。

  别看现在的涉枪案好像很少了,民间存有的枪支数量依旧不少。

  甚至说,本案的几名受害人,会不会是被枪杀的,也未可知。现在只有一具尸体因为在肋骨上留有刀痕,而判断是被刺死的,另外几人的死亡原因是不确定的。

  因为2号,3号都是正当壮年的重体力劳动者,单人单刀还是有困难的。倒不一定是打不过,但人类丛林和动物丛林其实是一样的,猎杀者通常倾向于选择自己不受伤的猎杀模式,但凡有可能受伤,哪怕只是轻伤,他们的猎杀意愿也会大大降低的。

  牧志洋看上去健康多了,胳膊腿的活动自如。

  他是正牌子的刑警,这次出来还给配了枪——毕竟是参与过实战的刑警,开过枪,射过人,受过伤,立过功,全都算资历。

  跟江远站到一起,牧志洋手按着枪,意气风发的道:“这次放心,我配的92,9毫米的,双弹匣,再来一辆装甲车,咱都能打。”

  “这么夸张的?”江远看看牧志洋,心道,男人果然是枪有多硬气,人有多硬气。之前拿着小枪的牧志洋,明显要怂多了。

  “我这次出门前,打了100发子弹。”牧志洋的手指摸索着枪套,吟诗一首:“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

第196章 装甲

  章山镇。

  这里是清河市的传统镇,就两条街道呈十字,40年前如此,今天亦如此。

  甚至说,比起20年前,今天的章山镇更萧条了一些。

  街面上的铺面,有一半都是关着门的。开门的店铺,也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

  江远等人步行到一家小超市门前,入内检查,那门帘给人的感觉,都是20年前的。

  就好像时光凝固了此处,又将它做旧,但却无人收藏,卖不出去的感觉。

  “老板,你家有后院吗?”牧志洋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严肃的询问。

  这时候卖笑,后面有的是卖笑的地方。

  小镇的超市店主,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样子,看看满街走的警察,问:“你们这是找什么呢?”

  “你要真想问,咱们就做个询问笔录。”牧志洋啪的拿出笔录的本子出来。

  “有后院的,你过去看吧。”店主连忙摆摆手。

  “三相电有吗?”牧志洋进去了,又循着电线看。

  他们要找的其实并不是凶手,而是凶手分尸的场所。

  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分尸的场所,一定是与凶手密切相关的。尤其是这种分尸分的很细的案件,凶手只有在一个自认为很安全的场所,自我掌控力较强的地方,才会如此做。

  因为这是需要花费时间,耗费体力的事。

  做到一半,要是被人给看到了,那可不就解释不清了,总不能像某案嫌疑人那样,说“人是我分的,但不是我杀的……早上起来发现老公死了,可能是昨晚安眠药吃多了……”

  所以,分尸基本都是发生在独门独户的场景里的。

  如果是跟人合租的房子,即使是独立卫生间,也不会用来分尸,至少不会是细碎的分尸。此处若有专家,当可论证,房价收入比越高,人均素质越高,分尸的比例越低。

  江远跟着走入超市后院,也没有看到适宜分尸的器械和场所。

  牧志洋还是询问了两句:“你这里有电锯吗……斧子呢……看一下……”

  一家看完,再看一家,进度很慢,颇为无聊。

  江远沉默的跟着看。

  本质上,江远是很反感类似的排查的。

  这就好像是数学里的穷举法,一点美感都谈不上。

  你就一个个的看过去,一个个的数过去就行了。

  整件事,最大的危机是范围不对,最大的错漏是漏!

  而最为难的地方在于,你几乎不可能成功的做出完善的检查。

  现在,决定权就好像交给了命运似的。众所周知,最不靠谱的东西。

  与小超市相邻的是是一家苍蝇馆子,再相邻的是一家卖苍蝇药和老鼠药的。接着就一连几家空着的店铺。

  能晒干水库的天气,让排查的警察们,很快浑身燥热起来。

  同行的另一名刑警忍不住念叨:“这么多店,都没有一家开空调的。不开空调怎么可能有客人?谁能在这种天气里坐着吃饭。”

  “舍不得的。”一队的镇派出所的辅警道:“这里人卖一碗面,都不见得能把空调费赚回来。”

  “哎,再惨也比咱们强……我去取点水。”天热的让人说话都嫌费唾沫,好在市局提供了大量的矿泉水,直接在马路两边设置了取水点。

  江远、牧志洋和镇派出所的辅警继续走,且道:“年龄倒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这个案子的凶手,首先得有杀人和搬运尸体的能力,几名受害者的体型体重都不小。”

  “那不是切开了吗?”

  “总不能就地分尸吧。”江远说着话,来到了前面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门锁着,门头贴着电话号码。

  辅警直接拍门喊:“老王!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