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这里是县域的远郊,但因为附近有一些工厂的缘故,反而比县里的许多地方更繁荣。
当然,只是繁荣而非繁华。放眼看去,一片片的旧时的住宅小区,以及新时的临时建筑,令环境始终维持在老旧工业区水平。
小卖铺小店铺是附近的主流商业模式,小店的门脸也多是老旧的款式,很难激起人们消费的欲望。
而这些连门帘都懒得拾掇的店铺,同样没有安装摄像头的欲望。
市政建设到了这里,仿佛与时光一起停滞了。旧有的道路交通还维护的很好,但大约也就是维护到当年的程度,而更新或许更好的东西,几乎都没有出现。
案发小区显的比同一条路的其他小区更萧索。只有正门,聚集着几个老头,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周围的一切。小区的另外两个大门,如今都被大锁链给铐了起来。这些原本属于便民措施的举动,如今则被视为罪魁祸首。
“做什么的?”见江远和王钟骑着电动车要进门,一个老头勇敢的用身子将路给挡住了。
“警察。”两人都是换了便装过来的,于是掏出警官证给看了一眼。
老头皱眉:“我听说,现在有专门做假警官证骗人的,你是不是骗子……”
“不相信就打110。”王钟说了一句,又道:“我们是来复勘现场的,你们愿不愿意当见证人?”。
老头都掏出手机准备打110了,听的一愣:“啥子?”
“我们进去看看现场,找一下还有没有证据,你就站里面看着,到时候签个字就行了。”王钟言简意赅的解释了一句。
中国的刑事案件现场勘察见证人制度,要求侦查机关必须邀请第三方自然人,对犯罪现场的勘验、检查活动进行见证。这一点,与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美国司法制度是截然不同的。
美国采用的是警察自证方式,规定了现场录音制度,要求警察自证现场勘查的公正性和规范性。相比之下,日本和俄罗斯采用的也都是现场勘察见证人制度,只是各有不同。
简单来说,有见证人制度的国家,在制度上,要求每起案件的采证,都有案外人看着,以此来尽可能杜绝伪证的出现。而如美国这种没有见证人制度的国家,要求每名警务人员自我约束,一旦出现伪证则可以怀疑该警察所办的全部案件。
尽管实践中经常有不完善,但作为小警察一枚,王钟和江远都按照规范来执行。
事实上,随便找一名或两名路人,依旧不是很符合现场勘查见证人制度的精神,从根子上说,这种制度是要求寻找对现场有一定了解,对刑事勘察有一定理解又与案件无关的人员来做见证的,若是能够全程多次的见证勘查现场,那就更好了。
但是,在群众不了解,见证人没有经济补偿,警察忙的不可开交,司法体系要求不高的当下,这样的要求显然是不实际的,而警方更愿意找的是听话懂事不妨碍侦查且不会泄露情报的见证人。
两位不到退休年龄却因企业衰败而提前开始退休生活的老大爷就挺好的。也比用辅警当见证人合规的多。
门口的几个老大爷或许是闲的孵蛋,或许是对小区内的凶案充满了来了兴趣,好一阵的询问后,才依依不舍的目送两个年轻老头,一起进到案发现场所在的楼。
王钟从办公室里拿了钥匙,随手掀开警戒带,直接开门入内再锁门换装。两个年龄未满实则退休的老头则被他要求站在了角落里,不许说话,不许动,更不许拍照。
“咱们从哪开始?”王钟本来是不准备来的,他也没什么自信过来做复勘,但江远有想法,他还是跟着来了。
江远四周看看,缓缓道:“从头开始吧。”
随着他话音而来的,是系统徐徐展开的半透明界面:
任务:从头开始
任务内容:对薛明案现场做重复勘查,以获得线索和证据。
江远盯着系统界面看了几秒,到其消失。
“从头开始?”王钟则是听的有点傻,接着贴近江远,低声道:“有必要吗?”
“试一试。”江远说着,摆开装备,再拿起门口鞋柜处的一只玻璃杯,用棉签粘了点水,轻轻的擦了起来。
虽然认识的时间段,自己的资历还更深一点。但骨子里,王钟对江远是信服的。如指纹这种技能,实力的差距太容易显现出来了。
而在呆立片刻后,江远的动作,更是看的王钟说不出话来。
普通的现勘擦杯子,或者说,宁台县的现勘们擦拭杯子的时候,直接是用棉签沿着杯口擦一圈,这种做法,虽然也能擦到可能存在的DNA,但从来都只是一种简略的做法。或者说,是一种能力不足的常用做法。
江远的擦法,却是王钟只在很少数情况下见过的。只见江远先是将棉签蘸水,再捏一捏,到半干不干的程度。擦拭的时候,他也不会大面积的擦动,而是就选杯口的一个位置,上下搓动棉签,力度均匀的擦三到四次,力求擦到上面可能存在的DNA。
一个点擦完,江远再隔一段,就某个点位再次擦拭,如是多次,方才完成一个杯子的DNA的提取。
如此做,自然比环绕一周擦要费时间的多,但提取到DNA的概率也要高的多。
王钟以前虽然没试过江远这种擦取DNA的方法,但就江远表现出的种种细节,王钟就知道江远的段位,是真的高过队内的现勘的。
比如说,半干不湿的棉签,就要比干搓的棉签容易转移DNA,也比蘸饱了水的棉签容易转移DNA。所谓不和泥,不沾水。
用北方人理解的方式举例,棉签就好像搓澡巾,用干巴巴的搓澡巾搓干巴巴的皮肤是搓不下来多少东西的,蘸饱了水的搓澡巾也只会滑来滑去,搓不走多少泥垢,就得用半干不湿的搓澡巾,搓半干不湿的皮肤,效果才是最好的,才能搓走最多的东西。
而用非北方人理解的方式举例,棉签就好像舌头,把舌头擦的干巴巴的去舔干巴巴的皮肤,也是舔不下来多少东西的,舌头上润饱了水的效果也不好,就得是半干不湿的舌头舔半干不湿的皮肤,效果才是最好的,才是摩擦力最佳的状态。
同样的,江远确定一个点位的擦拭方法,也比环绕一周的擦法有效的多。照旧用北方人理解的方式举例,这就好像用搓澡巾定点搓,和用搓澡巾拉大锯,搓下来的东西不可以道里计。而用非北方人的理解方式举例,舔一个点要比满处乱舔要有效果。
江远真的有东西,王钟也就不啰嗦了,干脆跟着江远,给他打下手。
在刑科中队的痕检岗位上做了好几年之后,王钟早就明白,有些东西,你看到的时候觉得理解,甚至很好理解,不代表你就能想得到,想得到也不代表你就用得对,用的对也不代表你就用得好,用得好也不代表你就用得快。
用一个参加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理解的方式举例,欧里几何总共就5条公式,牛顿三定律总共就百十字,正常人听了课都能理解,但看到题,不见得想得到用哪个公式,想到了也不见得用对,用对不见得就用得好,用得好不见得就用得快。
王钟也是常年出现于现场做勘查的,见江远能做的又细致又好又快,根本是惊讶都来不及。好在做指纹的时候,他就习惯了给江远打下手,一回生二回熟,渐渐也是顺溜了,做着做着,甚至感觉还挺舒服的。
第25章 狂擦
擦完杯子擦玻璃,擦完玻璃擦镜子,光的擦完擦粗的,粗的擦完擦细的,细的擦完擦软的,软的擦完擦硬的……
勘查的活,从大的方面去看,形形色色,但从细处去看,都是细细碎碎的小事。
警察都说案件侦破是资源堆出来的,这在现勘期间就能体现出来。
就比如擦DNA和指纹,外行人往往以为,犯罪嫌疑人只要在现场留下了DNA或指纹,就会被现场勘查人员找到,但实际上,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先进的仪器,能够准确的发现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指纹和DNA
像是指纹,首先就分显性、塑性和隐性三种,前两者是能看到的,后者顾名思义,需要一定手段才能看到。而这些手段,还要根据指纹所在的位置材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案。或粉末,或管线,或烟熏,或化学试剂,或不同的化学试剂,或不同的化学试剂……
鉴于此,现勘或痕检人员,要得到一只指纹,首先需要判断哪里可能存在指纹,然后观察,观察的方法可以是肉眼借助光线或角度进行,也可以在光滑表面上哈气观察,同样可以采用放大镜或紫外线观察。等确定了指纹的位置以后,才是刷粉提取指纹,或者采用碘熏或硝酸银或其他试剂来化学提取。
因此,若是真的有个蜘蛛人爬过了天花板,那做现场勘查的人,大概率是不会发现天花板上的指纹的。
DNA的麻烦程度比指纹有过之而无不及。
指纹毕竟是能看到的,DNA某些时候能看到,某些时候就只能靠猜了。
像是常见的,从受害人的牙刷上提取DNA,做提取的民警自然是看不到什么的,无非就是猜测牙刷上有大概率存在DNA。
换成没那么高概率的物件,比如衬衫、床单等贴身衣物,又或者水杯、瓷碗等物品,上面是否有DNA,完全就是靠猜。
做现勘的能力强弱,这时候就体现的很分明。有的现勘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思考,猜测对方的行动起卧,从而寻找到可能存在的蛛丝马迹,有序的去刷粉;有的现勘,只是一股脑的将衬衣,床单之类的打包回去,要么就是随便剪下来几块,也不管是否真的有用……
但是,总的来说,参与勘查的人多一点,能力强一点,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一些,发现线索和证据的概率就会高一些。
江远的操作手法,在王钟看来极强,但也就是在命案期间,他觉得较为合适,换成是一起盗窃案,也像是江远这样操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做一管DNA的成本,仅试剂就要小100元了,单位时间里能做的次数更是有限,很可能排队到生物检材长毛都排不到……。
“我们再擦一遍卫生间。”江远将卧室处理了一遍,天色已是昏暗了下来。
王钟听的拍拍脑袋,指指一大箱的物证袋,道:“不如明天再来,这些都有上百份了,全给实验室,他们都要疯掉的。”
江远解释道:“这里面有一大半,估计提不到DNA,也就用不到试剂。凶手搞的太干净了,你看卧室里,好多地方的指纹都被擦的干干净净的。再加上受害人流了这么多血,凶手肯定得花不少时间在卫生间里,涮抹布,甚至洗澡洗衣服都有可能。卫生间提到DNA的概率很高。”
“小胡他们也是这么猜的,也都仔细擦过了。”王钟道。
“擦的还是太粗了。”江远对付尸体的时候,就注意过小胡等人的操作,此时也没什么忌讳的。
“唉……好吧,今天陪你加个班。”王钟以前不觉得,此时却也开始意识到,队里的几个现勘,水平确实有些随意了,就像是自己做指纹的技术一样,最好的评价,大概也就是“能用”。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几个小时里,江远找到的那些个遗漏的指纹,虽然不见得能破案,但已经证明了他和老严的“能用”力不足。
“那个……”门口的老头呆不住了,道:“我们得回家吃饭了。”
“签个字回去好了。”王钟其实也没指望老人家能呆多久。见证人都是这样,要么干脆不愿意掺和,要么就是乱走乱说,要么就是没有耐心。
王钟也没有教育他人的想法,直接拿了现场勘验笔录过来,翻到签字的页面,让两人写了名字,就开门放了出去,只叮嘱道:“你们今天看到听到的,只有在法庭或相关部门询问的时候才能说,平时不能泄露出去,否则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俩老头出门,不耐烦的点头说“知道知道”。
王钟习以为常的点点头,关门回屋,继续帮着江远擦DNA和指纹。
卫生间里的灯光不佳,擦起来更费劲一些。
江远却擦的很起劲。
犯罪现场勘查LV4提高的不仅仅是他的操作能力,也包括了认知水平。
而各种犯罪理论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罪犯在犯罪现场呆的时间越长,做的事情越多,露出的破绽也就越多。
像是今次的凶手,看似周密的清理了犯罪现场,甚至镇定的给自己洗了澡,但就江远的理解,这只不过体现了凶手的业余和狂妄罢了。
现在的DNA技术,甚至能从汗液中鉴定身份信息,妄想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卫生间清洁到毫无瑕疵,是绝不可能的事。真要是稍微专业一点的,起码应该把卫生间裹满塑料,到时候直接带走塑料,掩埋或焚烧了,泄露出来的物证信息会少的多。
不过,那样一来,现场有会有胶带或粘黏的痕迹……
江远其实也不确定,哪个地方能擦到凶手的DNA。他就是年轻,体力好,狂擦。
擦。
擦擦……
江远还处于新手兴奋期,刚刚拿到犯罪现场勘查LV4技能的他,真正勘查过的现场,也就是眼前这个了。自然是尽情的尝试和练习。
现勘的技能里,技巧固然是非常重要的,细致则是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体力精力和专注力等能力,则是更上一层楼的关键。这就好像薛怀义失宠于武则天,是因为他的经验丰富了,技巧提升了,反而受嫌弃吗?显然不是。同样的道理,张氏兄弟也不会因为年轻莽撞,膨胀冲动而失宠。
以上多种,王钟欠缺的也不是一点两点,不过,他虽然有点倦,但被江远带动,也是勉力支持。
江远尤其悉心的擦了卫生间的顶棚和墙角。
越往后,他反而做的越细心,做的越自信。
这间房子没做干湿分离,但卫生间的面积本就狭小,洗澡的时候,墙面和顶棚溅到水珠的概率并不低,更不可能短时间内彻底清洁。唯一的问题,还是能否擦到DNA的问题。血迹很可能都被冲走或破坏了,但想冲走所有DNA痕迹,这位多半还是外行。
普通人,非计划的杀人,正常是不会提前学习相关技能的。就算学,也不见得努力认真,不见得学的精通,那就理所应当的有大概率被努力认真又学的精通的警察揪出来。
入夜。
江远和王钟拖着大包小包,返回了警局,直奔DNA实验室。
现如今,利用DNA直接破案的案例越来越多,警局在DNA实验室上的投入也是日益增加。哪怕是穷县宁台,也在各种补助和政策的指引下,按照部委给出的标准,建出了DNA实验室。
这里也是警局的吞金兽单位,总共三个人的实验室,每年吞噬警局10%以上的经费,且时不时的还要增加。
不过,与王钟预期的不同,DNA实验室只是默默的收下了成堆的物证袋,并没有提出异议。
他们甚至都没有仔细的检查和挑剔江远和王钟送来的生物检材。
“DNA的老钱,怎么变的好说话了。”王钟直接跟着江远去了法医办公室,并念叨起来。
法医办公室里,吴军也没回家,跟大部分刑警们一样,坐到办公室里,整理着白天做下来的资料。站起来揉揉眼,吴军缓缓道:“下午的时候,大队长还发脾气呢,现在的问题是没线索,DNA实验室巴不得你们送检材过来,免得无所事事。”
江远听的乐了:“晚上不工作就算无所事事吗?”
“大队长都没回家。”吴军道:“再检不出点什么东西来,他们自己都要去复勘了。”
王钟看看江远,啧啧两声,道:“他们去了也白去。就他们现勘的水平,不是我说,一般的案子也就算了……”
吴军打断王钟的话:“你当他们自己不知道吗?”
“呃……”王钟无言以对,默默回了自己办公室。
江远倒是颇为心满意足,收拾收拾,直接在办公室里铺开了行军床。
直到喧闹声,将熬了一宿的民警们都吵了起来。
“DNA比中了一个人,刘队带人去了。”王钟第一个冲进办公室,眼角还挂着分泌物。
第26章 再接再厉
“谁比中的?”江远从行军床上爬了起来,喝了口水,顺便用手接着杯子水,洗了一把脸,才觉得清醒一些。
王钟笑两声,道:“看你昨天挺有信心啊。”
“他们先擦的。”江远回答的很自然。现场勘查,先做的肯定是有优势的,若是做的足够仔细的话,说不定就没后面人什么事了。
再者,能不能擦到DNA,甚至擦到了能不能检出,都是有概率的事。
DNA技术刚出来的时候,犯罪分子都不懂,大滩大滩的血液流在现场,大坨大坨的精斑落在地上,大把大把的毛发留在床上,成功率自然高。现如今,纯傻的犯罪分子是越来越少了,依靠“微量”来做测试的DNA,就没那么轻松了。
再者,DNA实验室内的检测,也是相当有讲究的,宁台县的技术远达不到令人放心的程度。
王钟却是自豪的一笑:“甭谦虚,是咱擦出来的。”
吴军瞅瞅王钟:“咱?”
“我昨天跟了一天……唉,我就爽一句。”王钟说着重重的叹口气,道:“你不知道,昨天的感觉和今天的感觉真不一样,昨天就像是用一天的时间补寒假作业。今天就像是老师严查寒假作业,而且赏罚巨大的那种!”
江远也挺爽的,而且,他的爽不仅是因为比中了,还因为新获得的技能体现了价值。想想日后还有机会获得各种技能,忍不住大喝一杯水,接着问道:“比中的是哪里采集的检材?嫌疑人有前科的?”
DNA的数据比指纹的数据少的多,直接在库里就比中了,大概率说明是有前科的。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