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少说也得这么多。”吴军凭经验道。
江远道:“那加起来就是1700毫升的样子,足够致死了。那致死原因,就是锐器刺破了主动脉,导致的大失血死亡?”
“嗯。”吴军看着江远弄清楚胸腔了,又指指尸体上的黑斑,道:“估个死亡时间?”
“大概8小时到10小时?那就是下午四五点左右死亡的?”江远按压了尸斑,有褪色但可恢复,说明尸斑已经发展到了第二阶段的扩散期,再结合尸体的尸温等情况,就给出了时间判断。
判断死亡时间是可难可易的事。像是今天的尸体,在常温的房间内,死亡时间又短,通过各种手段去判断,都不会太难。但如果死的时间再长一点,环境温度再复杂一点,死亡时间的判断就变成一门学问了。
同来的警员是二中队派来的小年轻,听着吴军的话,连忙给中队长发消息。
“死因记得说清楚。”吴军提醒了一句,又向江远道:“继续吧。”
江远“嗯”的一声,默不吭声的继续打开腹腔,再将内脏都刨出来称量。
刨着刨着,一颗亮晶晶的团子从肾脏中掉落出来。
亮晶晶的团子,江远此前已经触碰过一次了。
上一次,他得到的是十七叔的遗泽,LV3级的特种蛋炒饭。
老实讲,江远觉得实用性蛮强的,就算到了他这一辈,大家不用摆夜摊赚钱了,偶尔自己做做饭,也是很不错的技能。
而这一次……
江远轻触了一下那亮晶晶的团子,眼前闪过了系统的提示:
薛明的遗泽:露营(LV2)——这是薛明最喜欢的爱好,也是他最擅长的活动。每当驾驶车辆来到陌生的地方,薛明最想做的事,就是搭起帐篷,煮一壶普普通通的茶。然而,大部分情况下,驾驶是薛明的工作,他只能在脑海中幻想露营时的惬意。而在更换岗位之后,薛明露营的机会反而变的更少而已。薛明最擅长的工作依次排序为:利用各类工具点火,利用各种工具判断风向,利用卫生棉条止血,利用各种工具取水,利用各种工具搭建帐篷……
江远用手抚平薛明的腹腔,算是表达感谢。
转过头来,江远开始给死者开颅腔。
理论上,法医对于死因明确的尸体,是可以不做全尸解剖的。就好像今天的尸体,死因基本已经确定,就是锐器造成的主动脉破裂,失血而亡。按说开完了胸腔,最多再开个腹腔,就能完成任务。
不过,江远还是新人法医,做事都是照着规范来。
吴军也有心让他多锻炼,宁可多陪几个小时。
打开颅腔后,确认没有脑出血,没有颅底损伤,也就不必将大脑再像切鹅肝一样切片了。
即使如此,两人耗费的时间也是颇多,等几人从解剖室里出来的时候,天已大亮。
匆匆忙忙跨个火盆,几支中队也陆续的传回了消息——没有进展。
包括江远找到的特殊位置的特殊毛发,也都未能找到匹配。
刑警大队内部的气氛,陡然拉紧。
第23章 特殊玩法
午间。
在家洗漱浅睡片刻后,江远就立即赶回了刑警大队。
进到院子里,就能感受到凝重的气氛。
几名在家的二杠一,二杠二都是眉头紧锁,低声私语的沉重模样。路过时脚步匆匆,眼里也尽带着疲惫。
警衔不同于军衔,白衬衣以下和领导职位基本不挂钩,包括县局的局长在内,警衔代表的都是年资。
不过,对于普通民警来说,高年资往往意味着主力身份。
像是命案这种重案大案,交给一条杠的小年轻们,谁心里都没底。
江远自己就是一杠一的小年轻,连警局里的狗都没混熟,说过最多话的刑警弄不好还是大队长黄强民。
吴军还没回来,江远也不想回办公室感受压力,转头就直奔警犬中队而去。
同样忙活了一天的警犬大壮正趴在窝前,耳朵比往常耷拉的更低些。
李莉正背身在厨房里忙碌着,透过厨房的窗户,厨房的门,还有反射的阳光,都能看到优美的背影,典雅的动作,令人惊叹的细腰长腿。
“江远?”李莉终究是转过身来,罗纳威般的面孔,瞬间将前序的印象全部打破。
“汪。”真罗纳威大壮也叫了一声。
“大壮,坐下。”李莉挥挥手,再问江远道:“你们昨天也熬夜了吧?”
江远道:“早上睡了一个小时,不想吃食堂,想着过来做个蛋炒饭。”
李莉笑了,粗粗的眉毛很明显的甩了起来,道:“正好,给我也做一个。我做狗粮都做不过来了。刚才还想着要不要多烧个鸡腿算了……”
警犬大壮的眼珠子转向李莉的方向,须臾,又转了回去。
“我来炒饭。”江远说着撸起袖子就上手了。
十七叔的炒饭,不仅省材料,做起来还很快,有种夜市王者的赶脚。
江远迅速的炒出了一锅炒饭,还顺便用厨房里的茶壶泡了一壶茶。
泡茶的技能,来自新得的薛明的遗泽,不过,作为露营技巧中的一部分,泡出来的茶水实在是乏善可陈。
“等会,狗饭马上好,肉太多了,不好熟。”李莉解释了一句。
江远把炒饭放桌上,再喝两口茶,道:“能撸狗吗?”
“有可能被咬的,你不怕就撸吧。”李莉拉起袖子来,半是吓唬了江远一句。
单看胳膊不看脸,李莉的胳膊其实都挺好看的,有点舞蹈演员的味儿,白的发光,修长又有点肌肉线条,这让上面的几个疤痕颇为显眼,但仔细看看,伤的并不太深的样子,还颇有些诱惑力,让男人很想当几次二壮……
江远用法医的经验判断了伤疤的深度,安心了一些,道:“那我就摸几把。”
说着,江远就站到大壮身边,跃跃欲试。
李莉见状,只好喊一声:“大壮,给摸。”
大壮的耳朵瞬间垂下,身体趴展,尾巴慢慢的摇晃起来。
江远的手,旋即盖到了大壮的脑门上,微用力,就舒爽的闭上了眼。
有词曰:罗纳威,秃头狗,摸着油,搓着滑,毛虽粗,看着光,牙齿白森森。
“训练过的,摸着就是不一样。”江远赞叹有加。这狗凶起来固然是疾如烈火,温柔起来却堪比舔狗,秃脑袋一拱一拱的,时不时的还伸一下舌头,煞是可爱。
”吃饭了。”李莉双手端着一大盆的狗饭,走了出来。
与平日不同,今天的狗饭增加了大量的牛肉,每块都有核桃大小,乃是对警犬昨日工作的肯定。除此以外,鸡肉和蔬菜的配比也不少,一盆堆的冒尖,有种餐费超标的感觉。
“我去端炒饭。”江远自觉的端出了人均成本0.8元的炒饭,又给两人各倒一杯茶水,就吃着黄橙橙的炒米饭,喝着茶水,狼吞虎咽起来。
旁边的罗纳威一口一口的吃着自己的饭。看那样子,既不享受,又舍不得放弃,就像是一只付出了很多,或曾反抗,但最终被驯服的舔狗一样。
江远看着可怜,对李莉道:“我今天炒的饭多,给大壮分一点?就用了油和鸡蛋,调料都少的很……”
“你吃不了给我,炒饭不能给狗吃。”李莉一点都不嫌弃的拨走了江远多出来的炒饭,吃的很香。
江远只能摸摸大壮的脑袋,再吃完了自己的,起身回办公室。
吴军却是已经来了,正揉着眼睛,蹲在一个电炉子跟前,咕嘟咕嘟的煮着东西。
他年纪也大了,熬夜值班就非常累了,熬夜解剖就更难受了。
“江远来了。”吴军打了声招呼。
“我去警犬中队炒了个饭,您吃了没。”江远问。
“垫了点,不想吃。胃也不舒服。”吴军说着招招手,道:“也别整其他了,吃个红鸡蛋。”
他吹着气,用勺子捞了一只外皮染成红色的鸡蛋,放桌上,示意江远拿去。
江远毫不意外的问:“这是个什么讲究?”
“见过死人就吃个红鸡蛋,避避邪。没啥特别的。”吴军给自己也捞了个红鸡蛋,敲开了让立在桌子上。
等蛋凉一点了,江远也将鸡蛋敲开来,慢慢剥开,再吃掉。
普普通通的煮鸡蛋的味道,只是留下了一堆的红蛋壳。
“以前出现场有尸体的,食堂都会煮红鸡蛋的。”吴军吃着蛋道。
“现在怎么没了?”
“死的人多了,食堂嫌麻烦。”吴军道:“现在是命案少了,非正常死亡多了,动不动就是一个高坠,动不动就喝农药。”
吴军三两口吃完红鸡蛋,又道:“抓紧时间把资料整理一下,今天有的忙了。要是再找不到线索,晚上也别想睡了。”
“好。”江远的情绪沉重了一些。
饱受破案压力的刑警大队,此时的气压是最难受的。
命案有黄金72小时之说。说的是从案发到破案的3天时间最重要,也是破获命案几率最大的时间。
这里面也是有相当的科学依据的。
一方面,时间越短,保留的作案痕迹和物证就越多,越容易发现各种线索和案件的关联性。包括目击证人和案件的知情人,其记忆规律,也是在72小时内最清晰准确,之后就急剧衰减。
另一方面,发案的头三天时间里,案犯的活动也是最多的,心理也是最脆弱的。
不管犯罪前是否有准备,准备的有多充分,但真正犯案以后,案犯在头三天时间里的心理,总归是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考虑到可能的犯罪后果,案犯也许掩盖,也许藏匿,也许打问,都会与外界发生大量的联系,也是最容易被揪出来的时候,过了这段时间,罪犯的情绪和心理逐渐稳定,藏匿地点确定等等,即使确定了人,抓捕和审讯都会遇到困难。
此外,负责案件的警察的疲劳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叠加。
在现如今的环境下,破获命案的压力是层层下压的。直接参与案件侦破的民警,基本都是熬夜上阵的。如此坚持两三天的时间,疲劳基本就拉满了。
如果三天内能抓到人,那参战民警咬咬牙,继续坚持审讯也是能做到的。但如果抓不到人,一口气泄掉了,再想补回来,肯定得要成倍的时间。
对宁台县的新发命案来说,时间过去了24小时,却没有找到更新的线索,这绝对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
“毛发DNA送出去协查,结果不太好。”王钟最快得到消息,悄悄的就跑来了法医办公室。
江远和吴军都看了过去。
王钟低声道:“省城的DNA实验室比中的。但是有不在场证据。对方在KTV工作,被治安大队处理过,案发时间正好在外地陪客人。”
“人在外地陪客人,怎么会有阴悳毛留在受害人的裆里?”江远想了一下,问出了关键问题。
王钟呵呵一笑,低声道:“早上陪的受害人,拿了500块钱。然后开车去的省城。交警那边的照片也拿到了,是阴悳毛主人开车在高速上,而且,她身边还有目击证人……”
“不在场证据这么全?”吴军接着有点好奇:“她这是去送外卖吧,怎么还带着目击证人?”
“俩人,一人2000。”王钟伸出两根手指。
吴军啧啧有声:“县城跟省城就是不一样啊,身价暴涨到4倍了。”
“特殊玩法也要加钱。”王钟纠正。
吴军摇头:“人心不古啊,我现在跟小江搭档,每次出去也是俩人一起,工资一毛钱都不涨。”
王钟跟不住了,僵硬的回头看了眼江远,又道:“单位和居住所在的排查也都没啥结果,指纹,痕迹都没找到匹配的。死者居住的老小区,附近的监控也不多,视频没找到能用的,亲属这边没调查完,但估计也没什么效果……”
“那现在呢?”江远的关注点还是案件,这才是他经历的第二个命案,参与感还非常之强。
王钟沉默了一下,道:“我听说,现在的侦查方向,还是从死者的人际关系出发,最终结果很难讲……不过,到今天晚上要是还没结果的话,应该会全局出动了。”
宁台县公安局没有什么所谓的神探,或者牛哄哄的破案高手。面对案件,所用的手段都是常规性的手段。要说有什么大杀器的话,那也就是人海战术了。
放给大城市,即使有现发命案一时间难以侦破,最多也就是组建一个专案组,再借调一些人员,几十人上百人就顶天了。但在小县城里,现发命案就是天,需要的情况下,千人排查实属正常——不是排查千人,而是调派上千名工作人员进行排查,有必要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给一个大学的人做DNA。
这种时候,别说是刑警大队了,下至派出所,上至机关干部都会被派遣出去,有些警局还会从别的单位借人。
江远微微皱眉。
做排查就是基本劳动力了,而他有LV4的犯罪现场勘查,弄不好就是全县最强的现勘,理应选择一个更有可能出线索的方向。
“我们去做复勘吧。”江远主动提出来。
重复勘查是现勘们理所当然要做的事,而且法医重新去现场勘查也是基本要求。
江远回想起之前的现勘们的操作,心里已是有了打算。
同属刑科中队的现勘们,无论是技术还是敬业程度,皆是普通水平,江远以犯罪现场勘查LV4的水平去看,总归是能找到遗漏之处的。
虽然不知道这些地方是否存有线索,但在案件侦破陷入停滞的状态下,江远的责任心不自觉的就膨胀了。
第24章 从头开始
午后,稍稍拾掇一番,江远就和王钟,各自骑着自己的小电动车,来到了案发小区。
坐落在郊区的红砖小楼依旧颇有时代范,双向四车道的小马路,两边和中间都种着品种存疑的大树,稀疏的灌木证明附近的维护水平很是一般,但用时间栽种出的树木,依旧维持着居住区的基本品质。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