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沉默片刻,江远将第一箱拉了回来,取了桶面拆开倒水,再转身取了卷写有“警戒”二字的胶带,将桶面上的字迹全部盖去。
等面好,再过一会,四名法医也是洗漱干净,陆续走了出来。
江远则是穿戴整齐,进入到了解剖室。
清河市局的法医助理是个二十多岁戴眼镜的小伙子,见江远进来,礼貌的笑了一下。
“你怎么不去吃面?给你也泡了。”江远道。
“让他们吃了吧。”小伙子笑笑,又低声道:“面是我买的,整箱的就剩这两种了。”
第191章 美丑
编号5的尸骨,已经煮出来了。
白森森的骨架,没有头,就放在第一个解剖台。
江远就问:“1号收起来了?”
“对,因为解剖台不够用了,1号又做完了……”法医助理连忙解释。
要说做完,自然是不可能的。
根据尸体能够推断的信息很多,方式更多,不过,有些东西也是随缘的,就好像一道题的八种解法,中间很容易就陷入思维定式了。
解剖室的条件就是这样,4张解剖台已经很大了,警局也不可能把6具尸体的命案条件当做常规配置。
江远就问:“5号分析的怎么样了?”
“刚摆出来,没什么结论。”法医助理回答。
事实上,对普通法医来说,按部就班的将骨头摆出来,也得好一阵的时间。大家又忙又累,根本来不及做进一步的分析。
江远点点头,自顾自的看了起来,顺便给骨头们调整一下位置,摆的更好看一些。
美观还是很重要的,人最强的感官就是视觉,思维的发展也是以视觉为核心的。
比如天文学的开端,比如光学的开端,比如AV产业的开端,皆是如此。
那些著名的数学公式,什么阿基米德线,笛卡尔线,雅各布线,也都是以美著称的。
一些几何问题能不能解出来,核心就是画辅助线。
由此推之,一具尸体摆的美不美,也是很重要的。
而且,别看一些人生前长的丑,做事特别丑,坏到骨子里,但你要是把他给脱骨了,再摆盘漂亮一点,反而会脱胎换骨。
俗话说的好,有些特别的人,你只要给他一次机会,他就能脱骨而出。
“你记一下吧。”江远摆弄了一会骨头,再拿尺子量了量,就开始输出结果了。
最基础的判断,还是可以做的非常快的。
法医助手脱了手套,再洗了洗,才换了手套,持笔准备。
“女性。”
“身高160。”
“年龄……18岁左右。”
江远几句话,就将最主要的判断点说了出来。
法医助手做着记录,到最后顿了一下,讶然道:“这么年轻?”
“恩,18岁的女孩子失踪,家人应该会比较重视的。”江远说着,道:“稍等,我确认一下具体年纪。”
以法医人类学的技术来说,人体的很多骨头,都是可以各项判断的。但总有一些骨头,它做某类判断,是更具优势的。
像是长骨,用来判断身高就特别好用,准确度也高,难度反而低,普通小法医都可以准确的做出结果来。
腰椎则不同,推断身高也能推断,但准确度就要低了,难度更是超过新人的水平线了。
江远刚才判断的很快,是基于骨盆做的性别判断,同样基于耻骨联合面,做的年龄判断。
骨盆可以说是人类的宝藏骨了。
用骨盆判断性别,特征点极多,大到骨盆的形态,小到耻骨弓角的角度,都可以用来分辨男女。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各取一具男性骨盆,一具女性骨盆来做比较。很容易看到,男性骨盆整体上高而狭窄,上部大下部小。女性的骨盆低而宽广,骨盆腔短而宽,呈圆柱形……
实在不行,也可以照一张男性骨盆的X光片,一张女性骨盆的X光片来比较。只是如此一来,比较缺乏立体感和纵深感。
基于耻骨联合面来判断年龄的准确度也很高,也是最主要的判断方式。
越糙的耻骨联合面,意味着年龄越小,越光滑,则是年龄越大。
不过,所谓孤证难立,江远又去翻了一会骨头,再回头道:“18岁没问题。”
“好的。”法医助手应了一声,又多画了一个圈。
“这个死因,有可能是被刺死的。”江远又来了一句,有点出人意料。
法医助手好奇的问:“您是怎么判断的?”
“肋骨这里的伤痕,应该是刀刺的痕迹。分尸用的还是锯子。”
江远这边说着,外间的四名法医也吃完了饭,陆续返回。
江远看一眼,就发现四人的表情都不太好了。
“不好吃吗?”江远关心了一句。再怎么说,都是他泡的面。
现在想想,大骨汤面可能确实没有大骨浓汤面好吃,当时也许就该……
“我把外面的胶带撕开了。”法医小庄诚实的承认错误。
老叶一脸嫌弃的走进来,道:“撕就撕呗,撕完还念出来,搞的我就喝了一半的汤。”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就是看见有个塑料头在那里,就想扯一下的。”小庄一脸的无奈。他也没想到,警戒下面会看到大骨汤。
“听你说刀刺什么的?”老叶主动结束了话题。
“恩,第三第四肋这边,都有切痕。”江远将骨头拿了起来,翻到位置处。
因为都是从水库里捞出来的腐败严重的尸体,没煮以前的尸体,很难做辨别,煮了以后,骨头表面的情况也很复杂。
江远发现的切痕都很细微,仅以毫米计,估计是凶手入刀的时候,不小心蹭到的地方。
不过,别看切痕很小,能够从中读出的东西却不少。
比如说,凶手用刀的技术,要被降等,其身份,很可能与医生、屠夫之类的工作不相关。否则,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
几名法医的情绪立即好了不少,纷纷上来看肋骨。
两名年轻的法医,还在自己的胸前虚虚的比划两下。
“再一个。”江远继续检查着骨头,又道:“5号尸体,生前很可能学习过芭蕾,时间不短。”
叶法医愣了一下,连忙去看尸骨的脚部,才惊讶道:“少了这么多块骨头?”
“可能被剁去了。”江远刚已经看过了,并道:“凶手应该也发现芭蕾脚了,很可能跟头部一起处理了。”
学芭蕾的程度较深以后,开始换穿芭蕾舞鞋,就容易造成芭蕾脚,使得脚部变形。
就江远分析,5号尸体的芭蕾脚,也许还没有严重到影响骨骼的程度,但凶手看不到骨头,只能看到尸体的脚部变形,容易被辨认。很可能将之提前剁了下来。
但是,练习芭蕾舞留下的痕迹,远不止芭蕾脚一处。
凶手剁了脚,反而提醒了江远。
18岁,学过芭蕾,再加上一个失踪报案,很容易就确定尸源了。
第192章 从无序中找有序
做命案,最怕的是没线索。
只要有线索,人手是不缺的。
就好像有的人用枪搞出了灭门案,然后跑上山,地方上分分钟就能组织起上千人的搜索队。
许多命案的专案组,组织规模巨大的排查,某些时候,就为了将手里的人力资源尽可能的用出去。甭管充分不充分,必要不必要,至少让专案组的人员有事干。
无事可做,对专案组的士气的打击可是极大的。
江远这边将线索递交上去,724清河特大凶杀案专案组连夜就派人开始了调查工作。
18岁就是高三或者大一的年纪,学芭蕾证明家庭条件不错,所以,死者很可能还是一名学生。
将清河以及周边几个城市的失踪的学生的名单拉出来,再加上学过芭蕾的属性,哪怕前溯数年,名单也短的只有一个人。
张晓云。
建江市人,且是建江市一中的学生。
建江市相邻清河市,经济水平跟清河市相差不大,全市只有一家培训机构教授芭蕾舞,找起来很是方便。
但在DNA比对匹配之后,专案组成员还是有些后怕。
纯粹是因为芭蕾舞这个条件太狭窄,所以他们可以轻易的将搜索范围扩大到邻近几个城市……而这再次证明了一件事:
凶手并不是守着本地杀人的。
这就非常不符合现代潮流了。
现在的商业气氛,文化气氛,都讲究本地化,开始讲圈层了。
就连相亲的,都开始在有车有房的要求前面,加上了身份证号的前6位数了。
杀人竟然不看身份证号……
当然,做凶手的,叛逆一点,也是容易理解的。
但专案组成员不得不开始自我反省:
凶手杀人不讲究本地化了,那他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这不是纯粹开玩笑的。
凶手的杀人心理,是会根据环境而变化的。
有的凶手,他在外地会变的肆无忌惮,会凶性大发,但回到家里,依然可以唯唯诺诺,该吃吃该喝喝,被老婆打的,受领导气的,没有丝毫改变。
有的凶手,他就专门在一个地方杀人,而且,这种才是主流。尤其是喜欢分尸的,分尸地点多数在自己家里。
现实也经常以一种诡异的方式回应着这种选择。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讷河市的贾文革,他和自己的团队成员,在本地杀了42个人,干了三年多,引来了专案组,都啥事没有。
为了避风头,跑路去了杭市,才干了几单仙人跳,都没敢杀人,就被逮捕了,3个月以后,就被枪毙了。
724案的凶手,按说对水库熟悉,又常年抛尸于此,应该也是本地的。
但唯二的尸源,全不是本地的。
编号1的死者,是从山南省最西面的万相市来的。很可能是出差到了清河市,死在了清河市。但也有可能是死在了清河市外,比如建江市。
现在,编号5的死者,直接就是建江市的学生,移动能力有限,很可能就是死在建江市的。
那么,凶手住在邻近清河市的建江市?
专门弃尸到隔壁城市,也不算稀奇,有点反侦察能力的都知道这会增加侦破的难度,古代的土匪还知道选择三省交界之地呢。
而对专案组来说,难度好像真的就加大了。
一连两日,清河市局的会议室里,就是各种争吵的声音。
好在江远不用再去开会了。
他就憋在解剖室里,每天研究骨头。
这些尸体在水里泡的时间长了,大部分的皮肉都已经烂掉了,裸露在外的骨头,被大量的尸水浸泡,骨骼的颜色和纹理,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这种变化,对于一些基本的判断,是不成问题的。
就好像判断性别这种事,骨盆是最好用的,但也不是缺它不可,髋骨同样和不错,颅骨亦没有问题,下颌骨、胸骨和股骨都能用。
在此基础上,就算是骨头被泡久了,被一些微生物吃过了,也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可要想做进一步的判断尸体的来源,就显然的比较困难了。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