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70章

作者:安化军

第17章 自寻出路

  二楼的阁子里,杜中宵从窗户看去,货场里是前来买毛皮或者闲逛的本地人,外围不惹人注意的地方,则是山积的毛皮,和忙忙碌碌搬运货物的工人。货场现在,显眼的地方还是本地商人,他们在空地上搭起台子,摆摊设点贩卖。冯原那些外地大商户,根本看不见影子。他们的货都在货场堆放,从生皮鞣成熟皮后,直接卖给中原来的客商。简单点说,本地客商做零售,外地客商做批发。

  几个在货场里生意做得较大的本地商户陆续来到酒楼,一一向杜中宵见礼。

  见人到得齐了,冷员外起身道:“难得今日杜官人得闲,到货场这里来查看,我们敬一杯酒!”

  杜中宵端起酒杯,与众人饮了一杯。货场的生意做起来,并州的毛皮生意一下就火爆了。不过本城的商户失了先手,别人吃肉,他们只能喝汤,各种不满。虽然当初杜中宵找他们,让他们提前把店铺开过来的时候,无人响应,致有今日结果,但杜中宵到底是并州的官,不能不听他们的声音。

  酒过三巡,冷员外道:“官人,城里的毛皮货场开起来,我们这些生意人着实得利。只是,现在大宗生意都被外地商人把持,钱财都被他们赚了去,着实不甘心!”

  杜中宵看着冷员外,想起两个多月之前,自己特意找这些人来,让他们提前占铺,就是这位冷员外带头不愿意。到了现在吃了亏了,又来找自己。

  见杜中宵望着自己,冷员外拱手:“官人可怜小的们,想个法子,也做些大生意。”

  见冷员外好似完全忘记了自己几个月前说的话,杜中宵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没法跟这些人置气。想了想道:“雁门寨有榷场,你们一样可以凑了本钱,到那里贩卖生皮,又有何难?”

  冷员外唉声叹气:“官人,话虽然如此说,做起来却千难万难。一则我们没有本钱,难到雁门寨做大笔生意。二者鞣务的作坊那里,都要预付定金,哪个能拿出如此多的钱来?还有一点,卖到北地去的轻货就那么几样,已经被那些客商把持住,我们到雁门寨也没生意可做啊!”

  这些商人规模不大,都是小康之间,缺少大笔资金,杜中宵是知道的。当然,最让他们为难的是第三点,就是缺少与契丹交换的东西。金、银、铜钱是不允许流出境外的,绢帛有定额,其余香药、矾之类的数量有限,本地商户凑出钱来也做不成生意。冯原等人已经形成了用熟皮换生皮的良性循环,别人想插一手,就要靠真金白银,而真金白银又不许带出去,成了一个死结。

  见冷员外几个人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杜中宵道:“并州这里毛皮货场初建,其实名声不显,不管是北地还是中原,来做生意的客商并不多。等到时间长了,名声传播开来,那才是赚大钱的时候。你们现在不需心急,只要稳扎稳打,在货场把铺子建起来,总有赚大钱的一天。”

  冷员外道:“啊呀,看着冯员外那些外地客商大把赚钱,我们却只能沿街叫卖,心如何能平!官人总要想个办法,让我们这些本地人也分一杯羹。不说别的,让鞣皮的地方少收些定金,多给我们鞣制一些皮子也暗好的。中原来的客人找来,我们也接些生意。”

  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这如何可以?鞣皮的地方开起来,是从军资库借了钱的,必须尽快连本带利还回去。初开的时候,收了冯员外等人的钱,当然要先做他们的生意。”

  见冷员外急得额头冒汗,杜中宵又道:“这件事情,你们失了先机,现在来找我,已经没有多大用处。求人不如求己,你们要自救,我倒是可以行些方便。”

  冷员外急道:“如何自救?官人明言!我们商量了一两个月,实在没有一点办法!”

  杜中宵道:“现在货场是怎么建起来的,你们都看在眼里,就不能自己再建一处么?鞣皮那里的匠人旬日一当差,一月还有二十日闲着——”

  冷员外一拍桌子,丧气地道:“官人不要说那些工匠,一说便就气破我肚皮!明明在官府场务里能熟制成千上万的皮子,一回到自己铺子,又推说天冷,又推说人累,就是做不了什么活!我听说了,场务里的工棚温暖如春,那些匠人待得舒服了,回家便就不想做活。官府发的工钱又优厚,不缺依食,那就更加懒了。现在并州的生意做得这样大,我们卖出去的货物却并没有多多少!”

  工匠们在齐孔目那里,习惯了分工序干活,不当差的时候,重新操起从前的手艺,诸多不习惯。依着杜中宵的意思,为了补偿初时工匠轮差的辛苦,给的工钱格外优厚,很多工匠一不当差,便就懒散了起来,不想做活计。当然,大多数人还是老实做生意的,还用了从场务学来的知识,效率提高了不少,这些鞣制的毛皮其实也比从前多很多,只是满足不了本城行会的胃口。

  杜中宵道:“我已经建了一处货场在那里,你们怎么还想着像从前一样做事?若要赚钱,当与鞣皮匠人联合起来,一起新建一处鞣皮的工场。那是你们自己建起来的,怎么做生意还是不自己说了算?本来有衙门的工场在那里,一时半会不许民间再建,念你们不易,我帮你们这一次。”

  “自己建工场?行么?”冷员外转身看着其他人,一点都没有自信。

  杜中宵道:“这就看你们了。路我已经指出来了,就连人都是现成的,能不能做成,看你们自己的本事。甚至于本钱,你们若是实在不足,我也可以从货场那里挪些借给你们。”

  一众商户听了这话,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们习惯了以前的生意方式,杜中宵突然建了处货场起来,已经让很多人不习惯,没想到现在还让他们自己建货场。

  见大家都不说话,杜中宵道:“建这种货场,其实最要紧的,一是存货的地方。这一点你们不用担心,当时之所以选在寿宁坊,便就是因为这里空地极多。第二个,就是工场。有了工场,便就有了进货卖货的商人。商人聚集,整个产业就起来了。我前面说过,其实现在并州毛皮在外面名声不显,生意其实算不上多繁华。等到名声起来,前来做生意的人必然更多,那时工场就赚钱了。”

  杜中宵的办法,其实就是他前世被用滥了的,各个地方建产业园的做法。不过在他前世,产业园过于泛滥,以至于后来不是做产业,许多成了卖地皮了。这个年代可不同,并州是第一个建毛皮产业园的大城,一下子占住了先机。而且北边有契丹的货源,南边有中原这个消费市场,天时地利人和。

  这种大型产业园,当然是产业越聚集越好,不要妄想一家垄断,不然容易把产业做死。官府握住一家工场,再让民间再建一处起来,甚至以后还会有第三家第四家,才能蒸蒸日上。

第18章 买空卖空

  杜中宵站在屋檐下,看着满天飞扬的大雪。八月来到并州,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月,看看就要过年。城中毛皮的货场生意兴隆,永利监的土盐有了去向,甚至就连制芒硝之后的白盐,也成了并州城里的紧俏货,大户人家纷纷购买。一举解决了两个难题,夏竦非常满意。

  正在杜中宵乱想的时候,陶十七带着夏贵从外面进来,叉手道:“官人,夏主管来了。”

  杜中宵道:“数月不见,主管一向可好?”

  夏贵拱手行礼:“好,好。自永城一别数月,我还真想念签判呢。”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到了不远处的花厅里。花厅里摆了一大盆炭,烧得通红,温暖如春。

  夏贵到了炭盆前烤火,口中道:“都说下雪天不冷,怎耐并州这里风大,这话却不顶用。”

  杜中宵一起站到火盆前,烤着手,与夏贵说些闲话。

  身子热了,杜中宵才与夏贵分宾主落座,对他道:“主管此次来,不知何事?”

  夏贵笑着道:“签判知道我为相公家里做生意的,这个时候来并州,巴巴来找你,猜也能够猜得出来。最近几月,并州这里毛皮生意红火,不知多少客商云集这里。我得了消息,初时还不在意,直到自己来了亲眼看到,才知道你们如此大弄。今天我到货场转了一圈,虽然下雪,依然热闹无比。特别是中原来的客商,都是一车一车地买货,大把赚钱,看着让人好生羡慕。”

  杜中宵道:“主管本钱不缺,也可贩些毛皮,回京城售卖。”

  夏贵连连摇头:“千里贩货,辛苦不说,又能赚几个钱?依我在货场的见识,那里最好的生意,是从雁门寨贩生皮,在那里熟制。熟制之后,再运到雁门寨去,卖给契丹人。并州到雁门寨,不过两三百里路,数日时间,本小利大,时间又短。”

  杜中宵笑道:“如果做这门生意,主管就要住在并州了。”

  “当然,我已得了相公吩咐,随他住在这里。相公说签判有无数赚钱法子,跟着你总不会错的。不过,做这门生意,我一个人觉得孤单了些。签判,你也不是大户人家,家里一样缺钱使用,何不从身边抽个人出来,与我一起做呢?若是我们两家联手,有人在雁门寨,有人在并州,便就完美了。”

  听了夏贵的话,杜中宵一时愣住。他从来没想过在自己治下做生意,不想为这点蝇头小利,耽误了自己的前程。虽然朝廷只是不许在治下置办产业,并不禁止经商,杜中宵还是不想沾惹。官员因为自己家的生意,在公务上惹出麻烦来着实不少。而且一做生意,很难避免被地方势力缠上。

  见杜中宵不说话,夏贵笑道:“签判少年,一心在公事上,少考虑家务事,没想过此事吧?其实游宦四方,分外辛苦,若不做些生意,着实可惜了。我看你府上的陶十七精明伶俐,若是让他与我一起做些买卖,定然能赚些钱财来。如何?”

  杜中宵想了一会,笑着摇了摇头:“若要赚钱,何必如此辛苦?相公是知州,我是签判,并州城里随便一句话,便就有大笔银钱入账。”

  夏贵吓了一跳,忙道:“签判,做生意赚钱没有什么,若是作奸犯科,相公可不轻绕!”

  杜中宵道:“相公不轻饶,我也不会做啊。我说的是,要赚钱,有比自己经商更容易的办法。就以并州的毛皮货场来说,只要有心,极是容易。”

  夏贵听了,来了兴趣,凑上前道:“还请签判明示。”

  “现在货场生意极多,便不管生皮熟皮,价钱多少是一笔糊涂账。外面摆摊卖给本城百姓的,有行会管着,还大约有数,商人大笔买卖,却都是私下交易,外人难以知道确切。既然是货场,这样终究是不行的,难把生意做大。我在想,应该公开交易,也好抽税。以前收毛皮商人的税,都是十抽一,直接收他们贩运的毛皮。以致今年军资库里,积压了不少毛皮。公开交易之后,可以直接收钱。”

  夏贵眨了眨眼睛,道:“就是公开交易,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从哪里赚钱?”

  “主管有本钱,可以直接对价格买低卖高,连生意都不需要做了。”

  听了这话,夏贵想了又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不懂。”

  杜中宵道:“此事我还在筹划,等到做出来了,主管自然懂了。在此之前,主管只管到雁门寨去贩运毛皮就是。从那里贩生皮到并州,再从并州贩熟皮过去,这生意做得。”

  河东路是铜钱和铁钱并行的地区,钱制极其混乱,在这里做生意其实是很不方便的。现在并州的毛皮生意,是以易货贸易为主,使用的现钱不多。比如从雁门寨贩运生皮回来,不管支付鞣皮的工钱还是交纳税款,用的都是生皮。熟制的毛皮,一部分重新运回雁门寨,换更多的生皮,另一部分则卖给中原来的客商。中原客商很少用现钱购买毛皮,而是使用绢帛、茶叶、瓷器、香药之类。这种交易模式,有很大的限制,让生意很快就会遇到瓶颈。

  在杜中宵想来,要解决这个难题,无外乎两个办法。一是学习益州交子务,发行交子,用纸币代替铜钱,使商业活动中的货币充足。再一个是建立交易场所,用计价的办法,让大量商业活动不需要实物货币。交子发行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以杜中宵现在签判的身份,很难做成。退而求其次,便就是建立一个公开的交易场所,利用衙门手里大量的毛皮存货,尽量减少交易过程中的货币需求。简而言之,就是用金融手段,部分解决货币不足的问题,让毛皮生意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由于生皮和熟皮的加工价格,由于时间、质量以及销售地区不同,会有价格差。这个时候,在交易所就有了利用虚假交易进行套利的可能性。杜中宵对夏贵说的,便是以夏竦和杜中宵的身份,连大宗货物的价格都能操控,从交易所中利用虚假交易赚钱就像喝凉水一样容易,何必再费力去贩运毛皮。

  杜中宵清楚地知道,金融手段是经济中的魔鬼,一旦放出来,后果难以预料。几乎必然的,金融手段会不断地重复,迅速吹大一个泡泡,再迅速破灭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体系中,大量商人一夜暴富,一夜输光,会成为常见的事情。但在这样一个时代,这种手段造成的后果,终究主要针对商人阶层。而且是会内爆伤害大宋,还是爆到境外去,也难说得很。而衙门一旦加入,就是最大的玩家,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经济问题。至于未来,只能用蒸汽机等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填进去了。

  中了进士三年多了,还是一个幕职官,杜中宵甚至看不到主政一方的希望。他实在没有耐心,在这样一个时代按部就班,在漫漫官途上浪费掉自己的一生。现在的大宋已经死气沉沉,生机不足,这也是改革迫切的原因,用些猛药也没有什么。

第19章 牙人为主

  冷员外看着货场门口的告示,愣了好一会,才道:“毛皮置场,不许私卖,什么意思?”

  旁边的人道:“听说以前商人私下买卖,多有偷逃税款的。衙门便就想出了这个办法,一切交易必须经衙门的牙人,不然不许交易。”

  杜中宵设货场的时候,并没有安排专门的牙人,以商人和商人直接交易为主。由于是现货交易,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现在要开交易所了,以前那种商业模式便就不行了,牙人的好处就显现了出来。现在的牙人,就相当于前世交易所里的经纪,由官府直接控制。

  冷员外道:“我合法生意,从来偷逃税款,怎么也会遇到这种事?以后全由牙人买卖,交的税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有没有个明白说法?”

  “告示说得明白,税款不变,只是牙人要收一些佣金。”

  冷员外摇着头向货场走去,想不明白前面生意做得好好的,官府为什么突然改成这样。他以前的生意规模不大,直到不久前跟联合行会的其他人建了货场,要做大意了,却遇到这变故。

  到了货场里,正遇到鞣皮行会的洪福通,急忙拦住,问道:“员外,看见货场外贴的告示了么?”

  洪福通摇头:“我天天多少事情,没有闲心四处走动,哪里去看告示。”

  冷员外道:“唉,不知官府想的什么,以后货场毛皮交易,全要经过牙人,还要交佣金呢。”

  洪福通听了,急忙详细问了一遍,跺脚骂道:“天杀的,定然是衙门里的看见我们赚了些钱财,觉得眼红,想出这办法来折腾我们!可怜我与你们才建了这么一处作坊,好多工匠来做活。”

  冷员外愣了一下,道:“不对啊,你又不买卖毛皮,改了与你们何干?”

  洪福通一拍脑袋:“对啊,与我们无关啊!别人到我们这里鞣制毛皮,工钱又不会少,他们怎么卖关我们什么事!你看我,最近忙得头昏了,只管说胡话。”

  一想明白了与自己无关,洪福通的心情又好了起来,拉着冷员外道:“员外,现在鞣皮的工棚已经完全建好了,都是照着衙门的那处工棚建的,一模一样。单等明日人凑得齐了,便就可接大笔生皮,过来鞣制。你上次说有十几个商户,一起到雁门寨去贩生皮,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冷员外心中有事,无心与洪福通去看工棚,口中道:“这几日就要回来了,你只管准备好。既然工棚先建好了,可以接别家生意,我们到时分钱就是。”

  洪福通喜孜孜地道:“这还要说,我已经接了两个商人的货了。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我们这里还在建的时候,便就有外地商人在这里转来转去,要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开工。员外,你与我们一起建这处工场可是做对了,现在并州城里,根本不担心没有生意。”

  冷员外随口应付了几句,道:“洪员外,既然工场里忙碌,你就回去盯着。我到那边寻齐孔目,问一问他,以后生意全要经牙人是个什么意思。这事情,对我可不是小事。”

  告别了洪福通,冷员外到了官府的工场里,径直找到齐孔目。

  行过礼,冷员外道:“孔目,我见外面揭了榜,说是以后毛皮买卖,全部要由牙人经手,不许商户私下贩卖了。这种大事,怎么不跟我们行会商量?这样可是不好。”

  齐孔目道:“商量什么?我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件事情是由知州相公定下来,只管照做就是。”

  冷员外听了不由低声埋怨:“知州相公怎么会管这种事情?我刚跟几个中原来的客商谈了生意,这可如何是好?不跟他们做生意,岂不失了信眷!”

  齐孔目道:“谁说不许你们做生意了?谈好的生意,只管照做,只是要经过牙人。你们买方卖方谈妥了,哪个牙人敢把生意搅黄?当衙门不管事么!”

  冷员外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便就不提此事。凑到齐孔目面前,低声道:“孔目,你是衙门的人,总知道些我们小民不知道的事情。且说一说,此次货场设牙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我总觉得,若是官府得不到好处,不该多此一举。”

  齐孔目叹了口气,被冷员外缠得没有办法,道:“我也是听来的,信不信在你。最近这些日子,我们并州毛皮生意的名声传了出去,各地货商都来。只是货商多了,钱却不足,难免令人烦恼。便如从京城来的货商,最喜欢带茶。人人都带茶到并州,茶价便就跌了下来。他们的茶价跌了,便就买不到预计数量的毛皮。还有其他带香药的,带绢帛的,都是一个样子。如此下去,这生意哪里还能长久?现在货场里必须要用牙人交易,便就是把所有商人带来的货物都揭榜出去,不只是交易毛皮,他们这些货物也可以互通有无。通过牙人中间作合,不至于价钱暴涨暴跌,让生意好做。”

  冷员外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孔目如此说,也有道理。我们这些商人,都是从雁门寨买生皮回来,再带熟皮回去卖。我也想来着,北地的生皮总有个限度,一张熟皮换两三张生皮,数目不对等,这生意总有做不下去的时候。只有其他货物的生意做起来,才是长久之计。”

  先利用牙人掌控所有交易,再以牙人为主建立起交易所,再让商人投资订单,交易所账面上的数字当作货币,以掌握的各种货物作抵押。杜中宵想用这样的办法,使毛皮生意形成一个产业链,能够不断成长,不至于混乱不堪。不然,依现在的交易方式,从契丹换生皮回来,再卖熟皮回去,很快会让契丹那里的熟皮过多,生皮不足,形成灾难。到时候,从并州官府,到民间都攒了一堆毛皮,价格暴跌,生意就白做了。必须有足够的交易物资加入到这个商业链条,才能健康成长。

  这生意如此麻烦,其中一个原因是毛皮是跨国贸易,宋和契丹都为了自己利益,对贸易进行诸多限制。比如两国都不允许金、银、铜钱和粮食出境,契丹禁止卖最受欢迎的物资马匹,大宋则禁止铁器等与军事有关的物资出境。并州不能把其他的香药、茶等交易吸引到城内,生意便做不大。

  看着冷员外离去,齐孔目叹了口气。其实他也想不通杜中宵是怎么想的,在生意正红火的时候,突然要加入牙人。佣金倒是小事,多了这些人,便多了无穷麻烦,不好管理。

第20章 见世面

  康成栋抖了抖衣服,跺了跺脚,抖落身上的雪,抬步进了毛皮货场的大厅。一进大厅,就有一个青衣青帽的人走上前来,拱手道:“这位客人哪里来?要做什么生意?”

  康成栋打量了一下来人,三十多岁年纪,甚是精干,问道:“你又是何人?这样探我底细,只怕不是什么好人。我自来这里闲看,莫要乱问。”

  那人笑着递上一张名刺,口中道:“在下是这货场的牙人何昆,这是名刺,并州衙门所制。依货场新制,凡是到这里做生意的人,必由牙人经手,摄和交易。”

  说完,指了指进口处旁边的一处白壁,上面贴了榜文。

  康成栋将信将疑,拿了名刺,带了随从,到白壁前观看。现在的榜文比先前的告示更详细,明定了北地商人和中原商人到这里做生意要各自遵守的规条,各种禁忌,以及货场提供的服务。特别是不再像其他地方的货场一样,要商人摆摊设点,而是把要买卖的货物通过牙人,报知货场的监场官。当然,商人可以选择公开和不公开这些信息,可以选择匿名,但不允许私下交易。

  看过榜文,康成栋对身边的人道:“作怪,这才多少日子,便有如此多的规矩,跟先前听人讲的完全不一样。罢了,先去跟那牙人谈一谈,到底这里的生意要如何做。”

  说完,拿了名刺重又回到何昆身旁,对他道:“你既是货场衙门允许的牙人,对此地交易的规矩必然是极熟的。且说一说,与其他地方有何不同,是方便还是不方便。”

  何昆笑道:“方便,当然是方便,并州这里是全天下最方便做生意的毛皮货场。不拘是哪里来的客商,到了便可以找我们这些牙人。你有多少货物,要卖多少钱,换多少其余货物,只要告诉我们,转眼间便就可以为你找到适合的生意。不必在这里虚耗时间,也不必担心在这里上担受骗,一应交易全部由并州衙门作保。只要经我们手的交易,便就尽可放心。”

  康成栋听了大笑:“说什么大话,这里的商人如过江之鲫,什么生意都有,难道你们知道每个人要买什么卖什么?就是知道,还有成色不同,价钱不同,如何作得数!”

  何昆面上微笑,抬手道:“看来员外是初次来并州,对这里一无所知。无妨,且随我来,看过之后你便就知道,我们这里生意是如何做的。”

  康成栋看了看四周,厅里的人或悠闲或焦急,有的静静坐着,有的转来转去,口音杂乱,竟是天南海北,哪里的人都有。奇怪地是,这里没有任何货物,却集中了大量商人。

  随着何昆进了大厅里面,一转角,就看见侧边摆了一个大台子。走上前,原来台子里摆了各种各样的货物,有茶,有瓷器、漆器,有香药,其至还有珍珠宝物,各种各样,

  无所不有。台子旁边,站了一身戎装的军人,不言不笑,好似木头柱子杵在那里。

  领康成栋上前,何昆道:“员外且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分等级,后面的价格每日随行就市,日日不同。你要买什么货物,要什么成色,只要记下这里等级就好。”

  领着康成栋大致看了一圈,又转到了另一边。只见并排数块宽大白壁,上面列了各种信息,不过都是挂的牙人名字。每个牙人名下,分买卖两项,从生皮熟皮,到香药茶绢,各分等级,无所不有。

  让康成模看完,何昆道:“员外明白了吧?你只要告诉我有多少货物,买什么卖什么,我从这白壁上很快就能帮你把生意做成。成色等级,是衙门派人,与我们这些牙人一起定的,决无虚假。”

  康成栋看着白壁,目瞪口呆。他经商多年,沿边的榷场走了数处,还没见过这样做生意的。本来以为,自己这次带了近两千张羊皮,是了不得的大客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交易完毕。没想到这白壁上,两千张生皮根本不算什么,何昆说的不错,顷刻间就可以交易完毕。

  定了定心神,康成栋找到何昆的名字,见他名下还有一百余张生皮要卖,另外香药、瓷器等货物不少,甚至还有五百多张熟皮待售,不由觉得心惊。这人一点不起眼,却不想名下的货物,价值几乎是自己的十倍之多,岂不是并州城数得着的大员外?

  当下收起轻视之心,向何昆拱手道:“不想你名下有如此多的货物,我经商多年,这样大本钱的员外也是少见。刚才得罪,万莫向心里去。”

  何昆笑道:“员外说笑,名下的货物是客人的,我只是帮着卖而已。若是你也托我代卖,我名下立即又添许多,何足为奇!”

  康成栋道:“话不是如此说,你没有家产作保,衙门又如何许你做这样大的生意!”

  “官人误会了,我本就是衙门的人,为交易作保的就是衙门。我们这里与别处不同,一切交易都要由衙门监察,没有空子可钻。我们这些牙人,只是帮你们摄和生意而已。”

  康成栋还是有些不明白:“若是我的货物挂在你名下,要如何做?难道不怕我说的,跟我实有的货物不符?或是你摄和了生意,我却已经卖给别人了。”

  何昆连连摇头:“没有的事。官人要挂在我的名下,需与我签一张契约,那边衙门用印。契约签了之后,我会与你一起把货物送入货场。那个时候,自有衙门的人与我们一起,清点货物数量,定货物的成色等级,然后入库。此后交易,员外只需在买卖契约上画押,连货场也不需去了。等到交易完毕,一起到货场领你欲买的货物,我们便再无瓜葛。”

  康成栋听着,张着嘴巴,瞪着眼睛,没想到还有这种交易方式。夸张点说,自己只要何昆签了牙人契约,带的货物就算卖出去了。只是很难领到现钱,要买其他货物而已。以这里货物的充足,这个过程用不了多少时间。反正成色等级是定死的,省了无数功夫,定下数量就可以很快提货。

  花了好长时间,康成栋才把交易过程想清楚。长出了一口气:“原来并州这里是如此做生意的,委实方便。只是这次我带的货物不少,又是第一次来,不敢仓促就定下来。且容我等上两日,清楚了此处的规矩,再与你定契如何?放心,若是此次生意顺利,以后我来这里都找你!”

  何昆一直面带微笑:“无妨,初次来的客人,很多都是这样。员外若要住下来,我外面有相熟的客栈,介绍你如何?我是熟客,那里有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