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33章

作者:安化军

第22章 实验

  回到放物资的地方,杜中宵使劲跺了跺脚,看着白花花的芦苇荡,对身边的金书召道:“这一带芦苇太多,着实恼人。若是没有这些芦苇,开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涣河和汴河之间,特别是由于汴河河床较高,有许多水洼,长满了芦苇。这个年代,没有大型的机械,没有足够的动力,开发这种地形分外困难。

  金书召道:“官人要挖大沟排水,不如向西一些,选靠近涣河的地方。从这里挖过去,距离过于远了些,需要大量人力。可现在应募来垦的人数不多,只怕难以做到。”

  杜中宵道:“现在时候还早,汴河上船只众多,那拉纤的人家闲不下来。再等一个月,等汴河上没有向京师去的船,自然就会有人。我们只要备好粮米,不愁人手不足,现在最要紧的是做好准备。”

  说完,吩咐身边的随从收好绳尺,暂时先歇一歇。这个年代测量土地,多还是靠算步数,相当不精确。精确测量的办法当然有,唐朝就已经测过子午线长度了,不过代价高昂。杜中宵命人找了长绳,制成绳尺,用于这一带的工程测量。

  到不远处的铁匠铺子边坐下,杜中宵对金书召道:“孔目,这两日再找几个伶俐些的少年人,到这里来做学徒。要垦田,少不了农具,最好自己打造。买来的一是不中用,平时修补也不方便。”

  金书召答应,把杜中宵说的一一记了下来。

  几人喝了一会茶,杜中宵吩咐取出事先画好的布置图,指着与金书召商量怎么安排人员。

  一边的柴信看着突然道:“咦,新建的几个垦田庄子,恰好把马蒙的庄子围了起来。如此一来,从他庄上运东西倒是方便。”

  杜中宵默默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本来就是既定的策略,这一带只有马蒙一处庄子,庄里的人又不靠种地为生,当然要利用这种便利。而且马蒙很多不法的事情,都靠着那处庄子掩护。让垦田的新庄子把马蒙的庄子围住,相当于给狗拴上链子,本就是杜中宵早就想做的事情。

  所谓台田、条田,是在容易发生内涝的地方,每隔一段距离挖大沟,各沟相连,最终把水排到河里去。如此每块整治好的田地,要么像个高台,要么是呈长条。挖出来的大沟不只是排雨水,也可以降低土地的地下水水位。如果再加上灌溉洗碱,盐碱地可以慢慢恢复成良田。

  在这一带开垦农田,最大的工程量就是挖沟,是最需要人力的工作。

  看一个中年汉子在铁匠炉边试着新制出来的铁锨,杜中宵道:“以前做过农活么?”

  见官人问自己,史强急忙入下铁锨,上前行礼:“回官人,小的自小劳作,什么样的活都干过。虽然不曾种地,但浚河挖沙这些活计,往年都要做的。”

  杜中宵道:“好,你只要好好做,把这里的土地整治好了,便就安下家来。种地虽苦,却强似在河上拉纤,就连船工也比不过。河上讨生活风里来雨里去,着实不易。”

  史强连连点头:“官人说的不错,我们河上人家最是辛苦。若不是没有办法,谁会守着一条船过日子?一个不好,损失了货物,还要赔偿,那就更不要提了。”

  因为认得几个字,史强被任命为一个小头目,不只是有吃有住,每月还领几贯钱,比以前在船上的日子好得多了,这些日子干劲十足。

  聊了几句,杜中宵到一边坐交椅上,看着不远处汴河上的白帆想心事。

  在这一带垦田,建新村子当然不是杜中宵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目的的。除了对付马蒙这种祸害以安定地方之外,还有进行社会实验的用意。自己考了进士当了官,不可避免地踏进了政治旋涡。多了一千年的见识,当然不能只是为了当大官赚大钱那么低俗,而应该建些功业。

  这个年代,政治和经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农业和农村,杜中宵要从建立新的村子开始,慢慢摸索适应时代的治理方式。宋朝原来不抑兼并、对基层基本放任不管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凡是有识之士,几乎都在考虑农村改革的问题。一派以李觏等人为主,主张恢复井田制,平均土地。还有一派则力主不动土地等关键问题,而是以宗族为核心立乡约等自主治理。历史的教训告诉杜中宵,这些做法都靠不住,更不要说双方还打得不可开交,深陷党争之中。

  井田制不是复辟先秦的奴隶制度,而是一种半公有制的生产方式,或者可以说是集体经济和私人经济的结合。井田制的核心是均地和降低税收成本,主要目的是幻想用这种方法消灭地主阶层。历史进程已经证明,没有强大的组织,这种幻想不可能实现。

  杜中宵也曾经想过如果自己做主,要如何改革农村经济,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完美的办法。只好一切从头开始,把自己前世见过的,学过的,和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这个年代存在的,各种方法都试一试,看能不能磨合出一种合适的制度。暴烈的土改这个时代没有基础,这不是农村普遍破产的时代。其他的集体经济、大庄园、小自耕农等等,杜中宵都想试一试。没有哪种制度是最好的,历史进程中,其实几乎每种土地制度都破产了,农业的出路就是把其他产业发展起来把人转移出去。在这个发展转移的过程中,哪几种制度最合适效率最高而已。

  在这些新建的庄子里,杜中宵还想夹杂保甲、民兵等的实验,找出乡村合适的组织形式。这是个面临迫切改革的时代,真正经历过,有事实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比将来思想交锋时单讲理论可靠多了。不然真有自己主持改革的一天,总不能跟反对派说,这是一千年历史的总结吧。更加不要说,历史总结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即使正确也不一定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

  杜中宵记得,自己前世像一些基本国策,都会随着时间发展,在几十年的时间就不得不调头。把一些政治理念当成绝对真理,结果就是引发党争,未必会有什么好处。政治是人的政治,又不是宗教一样念经,怎么可以用口号式的教条指导,一切都要本于实践才行。

  做了这几个月官,杜中宵再想一想前世学的历史,结果发现其实用处不大。除了历史大势讲得明白,一涉及到细节就一无所知,特别是对这个时代的社会基础几乎是一片空白。拿着课本,找不到现成的解决办法,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

  (今天有事一更,见谅。)

第23章 物是人非

  顾知县说到做到,说要打断马蒙的腿,就真地打断他的腿。只是在牢里审查许多日子,一直找不到他当年侵吞陶家货物的人证物证,只好放了出来。

  一腐一拐地下了渡船,回到庄子,正看见一群青壮扛了面旗,提了面锣,正出庄子。马蒙在后面高声喊道:“卢大郎,你带着人哪里去?我从县里回来,速速摆个筵席!”

  卢大郎回转身,见是马蒙,急忙跑过来行礼问候,口中道:“大官人,今日我们当差,不能待在村子里,还是找别人去忙。待到晚上回来,再向大官人道贺。”

  马蒙奇道:“你们当什么差!我们这里自来规矩,只是交钱,没有差役。”

  卢大郎道:“大官人不知,最近州里在这附近垦田,我们离得最近,派了差下来。自从大官人在的时候重造了丁册,垦田那里便就日日点卯,去得晚了都有责罚。唉呀,时候不早,我们先去了。”

  说完,叉手行个礼,回去带着人出庄去了。

  “让庄里人当差,作什么怪!”马蒙嘴里嘟囔着,一拐一拐向家里走去。

  进了家门,只见冷冷清清,日常来来往往的庄客都不见,只有自己本家的人做一些杂活。

  见到庄主回来,看门的马三破忙迎上前来唱诺,扶着马蒙到了院子里。

  在交椅上坐下,马蒙问马三破:“刚进庄子,我见卢大带了不少青壮出庄,说是应什么差役。回了自己家里,也不似往常那样热闹。我且问你,这是怎么回事?”

  马三破摇了摇头:“大官人快不要说,你不在的这些日子,我们被欺负得惨了。住在巡检寨的那个推官,说是要在周围垦田,所有丁壮都造册,轮番出去做活。哪个不到,便有巡检兵士前来抓人。说是周围垦田是造福百姓的事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任谁都不得偷奸耍滑,任意阻拦。青壮出去应差,似我们这些不出差的人家,便要交钱粮,一分都少不得。”

  马蒙听了大怒:“这什么鬼话!我家里多少年都当着里正,最是重役,怎么说是不当差!”

  马三破道:“新官的新规矩,官人里正的役被除了,现在一应事物都是管垦田的金孔目在管。村里的丁壮则编入巡检寨名下,只有一个乡书手还由石二腐子当着,每月有几石米领。”

  马蒙的腿被顾知县打断,已经成了腐子,最怕别人在他面前提起这个字,听见石二腐子当差,不由恨得牙痒痒。他在庄子里便如土皇帝一般,作威作福惯了,此次回来听见什么都变了,不由气得直发抖。

  杜中宵当然不会放着马蒙庄子的人力物力不用,重新造了丁壮名册,便就摊下差役来,让丁壮每日出去开沟修路。至于没有丁壮,或者不想服役的人家,则摊派钱粮,有些募役法的意思。历史上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本就是从这样的做法中总结出来的,并不是那时候的发明创造。

  马蒙家里的人当然不会服役,加上他家里的人口又多,摊下来不少钱粮。开始还仗势不交,后来被寨主何昆带兵来扒了粮仓,便也就成了顺民了。

  如果马蒙在家里,这些事情不会如此顺利。把村里的丁壮全部组织起来,不说造反,软性对抗,官府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摊派差役逼反乡民,杜中宵也负不起那个责任。蛇无头不行,马蒙不在,一切就都简单了。只要定下了规矩,马蒙想再组织人反抗也晚了。

  听马三破说着这些日子的变化,马蒙只觉得头晕脑涨,气得两眼都鼓了出来。自己苦心经营了一二十年的巢穴,就这么被人破坏,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想了好一会,马蒙对马三破道:“那个姓杜的推官最不是好人!前些日子,我在酒楼里饮酒,不合说了些他的坏话,引得知县恼怒,打断了我的腿,至今不得痊愈。此仇不报,难消我心头之恨。万没想到他又想出这些龌龊法子,还搜刮我的庄子。任他这样下去,如何得了!他如此肆无忌惮,无非是仗着巡检寨的兵丁,乡民纵有不满,也奈何不了他们。”

  马三破道:“这一带只有我们一个庄子,再就是码头上有些人家,又不差役,巡检寨收拾起来可不就得心应手。官人总要想个办法,不然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马蒙沉吟良久,道:“这几日我找过去的几个老兄弟商量商量,让他们做些案子,给巡检寨找些事情做。不然,有巡检寨的兵丁在旁边看着,什么事也做不起来。”

  马三破连连摇头:“官人可不要这样做。现在不同往日,周围一有案子,何寨主便就差轮值的丁壮去,都是我们庄里的人。前些日子有个客商在汴河里被劫,庄里好些人吃了打。实在挨不过,他们把抢钱的人抓了起来,正跟那些好汉们闹别扭呢。”

  马蒙吃了一惊,没想到还有这种事,一时没了主意。

  杜中宵是按照前世的民兵连组织村里的青壮年,他们的职责可不只是巡家护院,而是作为基层力量维护治安的。周围一出案子,便由巡检中的小头目带着丁壮前去查案,误了期限惩罚也在他们身上。

  杜中宵也知道这样做有些不合理,但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先把马蒙庄上的人分化开再说。愿意跟着士卒巡逻的免劳役,发有禄米,总有人去做。

  马蒙跟周边的各种盗贼关系非浅,庄里的人总有风声,一旦跟马家切割,这些人掌握的信息可比官府丰害多了。在马蒙被关在牢里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汴河上的盗贼都远远避开这一带。

  坐在院子里,听着马三破讲着最近一段时间的变化,马蒙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杜中宵做的事情都冠冕堂皇,明明白白的官府行动,根本不给别人反对的机会。做大工程,按照惯例官府都会征用周边的人力物力,杜中宵摊派不多,已经算是体恤民情了。

  通过清点丁壮,摊派劳役差役,把马蒙庄里的人力抽走。再让不适合服役的人交纳免役钱,让庄上的人家为垦田出钱,汴河西岸这个惟一的庄子,也被卷进了垦田的工程里。

  马蒙心思百转,想着对付官府的办法。庄上的人力被抽走,很多事情就做不成,而一旦犯案,是自己庄上的人来查,风险倍增。他刚从牢里放出来,官府看得正紧,不敢做得太过张扬。

  想了半天,马蒙叹了口气:“民不与官斗,我且在家里养伤,不信这厮能废了我的庄子。”

  杜中宵对马蒙的庄子抽丝剥茧,这才刚刚起了个头而已。

第24章 晴天霹雳

  给面前的人碗里打满了粥,谭二娘随口道:“今日多放了几把米,粥稠一些,你多吃才是。”

  说完,抬起头来,正见到马蒙瘸着腿向码头那里走,不由脸色都变了。把粥勺向桶里一丢,谭二娘拉住身边的人道:“不是说马大官人被抓到牢里了么?怎么还在那里走,莫不是越狱!”

  那人无奈地道:“几年前的案子,又无人证,又无物证,可不只能关些日子放出来——”

  “怎么没有人证?我不是人证!明明是马大官人污了我们的药材,又不给钱!”

  见谭二娘一满激动的样子,周围的人都叹了口气,不说话。谭二娘这个人证太过虚了些,马蒙几次问审他的人,如果谭二娘认定自己吞了她家的货物,怎么不早早出来首告,还在他家里住了多年。这一点谭二娘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只是认定了马蒙抢她家的货,官府也无法断案。

  偏偏谭二娘是这么个人,没人替她做主的时候,老老实实在马蒙家里,任劳任怨。事情一出现了转机,便就认为苍天有眼,马蒙这个恶人要受到征罚了。至于她自己的态度,那是无关紧要的,她一个弱女子除了逆来顺受又有什么办法?正是认定了马蒙被抓是天意,谭二娘这些日子分外开朗,除了偶尔被叫到衙门里去问话,其余时间都在垦田工地这里帮忙。

  现在突然见到自己认为死定了的大恶人马蒙好好地从衙门里出来,谭二娘好像遭了晴天霹雳,怎么也不敢相信。见没有理睬自己,谭二娘有些崩溃,傻傻地看着马蒙,突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旁边有一样在这里做活,与谭二娘熟识的妇人,忙上前拉住她,耐心劝解。

  杜中宵站在不远处的高地上,看着下面忙碌的人们,热火朝天的场面,胸中不由升起一股豪气。也难怪低级官吏会抱怨案牍劳形,靠着诗赋策论中进士做了官,有了出身高人一等,实际做起事来,还是每日处理不完的公文。对上事情自己做不了主,对下处理公文不如公吏们熟练,难免一种失落感。

  杜中宵到这一带监督漕运,不参与判官厅公事,繁杂公务少了许多。手下金书召是积年老吏,干练老成,让杜中宵省了不少心力,可以专心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比如在这里垦田。

  正在这时,杜中宵看到下面坐在地上的谭二娘,对身边的金书召道:“孔目,那个妇人因何坐在地上?看她的样子,好似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

  金书召叹了口气:“此事正在禀报官人。州里行文,陶十七的案子朝廷已经同意,当街杀人,罪无可恕,判斩刑。这妇人或许是听到了消息,心痛儿子,才这个样子。”

  杜中宵沉默了一会,才道:“可怜,陶十七年纪还小,终究是不能法外开恩,留他一命。你找几个老成的妇人,看住谭二娘,不要寻了短见。等到她平静下来,寻个好人改嫁了,重新活过吧。”

  金书召应诺。陶十七闹得太大,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办法。

  看着远处马蒙的庄子,杜中宵沉声道:“知道是马蒙这厮谋财害命,可没有真凭实据,到底处置不了他。这厮也是硬朗,在牢里关了这许多日子,硬是没咬出其他案子来,好好回到家里。唉,等这周围的田地开垦起来,有了人家,总能慢慢掘他老底。若是苍天垂怜,这厮早些露出马脚,处置了让陶十七走得心安。那孩子在我面前犯案,不处置马蒙,总觉得亏欠了他。”

  金书召点头称是。他在地方为吏多年,这种事情见得多了,倒不像杜中宵那样感慨太深。地方上公吏和势力人家勾结,积弊太深,这种案子几乎各地都有,大家已经见怪不怪。

  这个年代对地方的治理方式,赋税制度,很容易造成两个极端。所谓的上等户,如果有钱无势,一旦在应里正衙前之役时运气不好,比如里正的灾年收不上税,衙前押运官物损失,就会被官府强行用家产赔偿,败落下来。那些有钱有势的势力人家,则可以利用当差的机会,把损失转稼到其他人家的头上,趁机兼并。自西北战起,民间的负担加重,这十几年间还保持家产不败落的,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这跟后世的士绅不一样,官户是不应里正衙前这些重役的,而且随着官品有一定的免役员额,不是兼并的主力。反而是像马蒙这种人家,黑白两道精熟,最有机会。越是社会败落,他们的家业便越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临颖,跟县衙公人勾结的吴家也是如此。一旦杜中宵考上进士,不用官府使用手段对付他们,只是让吴家正常应重役,家业便就迅速破败。

  对于里正衙前重役,官员和社会上怨言极大,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这不是因为官员们都是小地主,对小地主阶级感同身受,这时候的人没有那么深的阶级感情。而是因为这两种重役,害得破产的恰恰是遵纪守法的人家,违法乱纪的势力人家反而能扛过去。

  这一带只有马蒙一个庄子,杜中宵实际废掉了他们里正和衙前的重役,改用金书召这个有编制的公人管理,试探性的改革。从小处着手,一点一点总结改革的经验。

  被几个妇人从地上拉起来,看着马蒙的身影慢慢消失在了码头方向,谭二娘又招头看天。过了好一会,突然大声道:“怎么会如此!恶人没有恶报,苍天无眼吗!官府岂会如此糊涂!姓马的贼人必然是从牢里逃出来的,我去找官人问个清楚!”

  说完,大步向杜中宵这里走来。身边的几个妇人目瞪口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一气冲到杜中宵所在的小土堆下,谭二娘仰着头,指着马蒙消失的方向,高声问道:“官人,那个姓马的贼人骗了我家的钱财,不知做了多少坏事,抓到牢里该审问明白了,怎么还会逃出来?”

  此事杜中宵如何回答?哪个说抓到牢里去贼人就会老实招供的?马蒙咬死了不招,县里连他犯了多少案子都不知道,审也无从审起,不放他又能怎么样?

  见杜中宵有些尴尬,金书召咳嗽一声,高声道:“二娘,马蒙的案子没有确证,牢里吃一番苦头只好放出来,总不能一直押在那里。——这几日你得闲,到州里看一看你儿子陶十七。他当街杀人,罪证确凿,不日就要问斩。你放下手边的事,去送他最后一程吧。”

  听了这话,谭二娘一下怔在那里,好一会才道:“已经查清是姓马的贼人和陆虞侯合伙谋我家的钱财,害了我丈夫的性命,我儿为父报仇,怎么还要问斩!我在这里苦苦等着,就是拿了这贼,我好与儿子团聚。现在你告诉我,这贼无罪,要斩我儿子。坏人就任他逍遥,好人就要砍头,你们做的什么官!”

  说完,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望天,再不说一句话。

第25章 此何人哉

  杜中宵在院子里一个人站着,看着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如梦似幻。已是深秋,地上的草早已经枯黄,月光笼罩在上面,好似下了寒霜。

  韩月娘出来,对杜中宵低声道:“大郎,夜色凉了,还是回房吧。”

  杜中宵低声道:“没事,我心里烦躁,在外面走一走。”

  韩月娘走到杜中宵身边,叹了口气,低声道:“我听人说了谭二娘的事情,那妇人着实可怜,只是除了给她些钱粮,好好过日子,又能如何?这么多年她都在马家,也不去报官,也不留证据。等到官人来了这里,要处置马蒙了,忽然又一心以为自己大仇得报了。我问过别人了,事情哪里有那么容易。马蒙为人奸滑,做事谨慎,根本没有把柄被人拿住,谭二娘怎么就认准了自己的仇能报。”

  杜中宵沉默了好一会,才道:“谭二娘弱质女子,没什么见识,讲这些道理没有用的。若是什么案子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官员只要按常规办理一下就好,这官就当得太容易了。此事最让我过意不去的不是谭二娘,她天性懦弱,受人欺负怎么做都无可指摘。我心里放不下的,是陶十七。那日他不合当街犯案,手刃仇人虽然痛快,也堵死了自己的生路。陶十七不死,我可以从容收拾马蒙,终究能给谭二娘一个交待。陶十七问斩,这一切还有多大意思?”

  韩月娘不语,有些不理解杜中宵为何会如此说。

  多了一千年见识,杜中宵总觉得自己应该比一般的官员强才是。作为治下百姓,谭二娘应该有愚蠢的权力。不管她怎么糊涂,自己都应该有能力替她伸冤,而不是推卸责任。实际按杜中宵的布置,最后一定会收拾了马蒙,但陶十七他实在无能为力了。只是儿子死了,最后的结果对谭二娘还有意义吗?

  基层治理从来是艰难的,不要以为官小地位低就好对付。县乡势力盘根错节,官方的力量相对有些不足,很多时候只能求个平衡。不要说这个年代,杜中宵前世号称对基层管控最严的,还有许多城关镇五巨头的传说。没有上面的支持,坚定的决心,那个时代动地头蛇也不容易。

  马蒙跟县里的官员关系并不密切,他交往的主要是衙门公吏,州里县里都有。不能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人没有势力,官员说什么他们就会听什么,实际阳奉阴违,甚至挟制官员才是常态。只要想想,在杜中宵前世,一个地方上有财有势的大户,跟县里市里的大量科局级官员勾结,查起来有多难就知道了。抓了人要么找不到证据,要么永远找不到证人,很多案子往往就不了了之。

  当然,官员镇慑地方还有一招,就是法外施刑。只是面对衙门公吏的勾结,这一招不好用就是了。

  想起此案,杜中宵的心情就有些沉重。

  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这种结果,难免有些失望。

  重重地叹了口气,杜中宵对韩月娘道:“夜色凉了,你回房歇息去吧。我的心里乱得很,到外面走一走。月明星稀,去看一看汴河的夜色。”

  韩月娘理解不了杜中宵的想法,只好由他去,嘱咐早点回来了,自己回房去了。

  杜中宵唤了柴信,带了两个随从,出了巡检寨。

  天上一轮圆月高悬,天幕上稀稀拉拉地布着几颗星,看起来深邃而悠远。杜中宵月下漫步,不知不觉到了汴河大堤上。

  已近冬天,汴河水开始变浅,河面上的船稀少起来。船上挂了灯,三三两两布在河面上。

  站在河堤上,看着此情此景,杜中宵莫名生出一种感伤。来到这个世界,中了进士做了官,一直都有个问题困扰着他,那就是到底做个什么官。是在历史的洪流中随波飘流,利用自己前世的知识求一个顺风顺水呢,还是站上潮头,举一面旗做一个弄潮儿。甚至呼风唤雨,改变这洪流的流向。

  大河奔流终到海,可身处洪流中,却不知哪里是大海的方向,引导潮流又谈何容易。历史将向何处去,多了一千年的见识,就能找到方向吗?在杜中宵前世,曾经有数次人类以为已经到了历史的终点。欧美的资本主义者瓜分了世界,以为已经找到了历史的终点,把人类分为三六九等,肆无忌惮。可两次世界大战,一个红色帝国的崛起,告诉世界那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那个红色帝国以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可不足百年就轰然崩塌,人类历史又走到了另一条道路上去。

  站在河的上流,你不知道是否有一条正确的河道通向大海,还是流向泥泞的沼泽。哪怕你学到了千年后的知识,满脑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自由平等,依然茫然。照着前世学来的一鳞半爪,以为自己怎么做会引导社会走向什么方向,很可能会南辕北辙。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你就能分清这个时代的生产力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的哪些要素促进生力发发展,哪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别搞笑了,认为自己搞清楚了的,都无一例外失败了。这本来就是个相辅相成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挖好了河道让你向里面引水。

  看着天空,杜中宵突然想起了前世的一个问题: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从实践中来,而不是从课本中来。实践必不可少,教条只是镜花水月,一个美丽的幻影而已。

  正在这时,一声悠扬的琴声从河面上传来,宛如天籁,一下划破了夜的寂静。

  无论前世今生,杜中宵都是个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人,偶尔听听歌,也分不出好坏,分不清高雅低俗。到了这个世界,连小曲都很少听,他实在感觉不出那有什么好听的。

  可那一声琴声传来,却蓦然拨动了杜中宵的心弦,好似自己与这天地溶为了一体。

  天上月明星稀,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河上的点点灯火,点缀着这宁静的夜。清扬的琴声飘扬在夜色里,好似天地谱出来的曲子,连接着天地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