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住汉江尾
收徒,意味着找接班人,也意味着未来会不会有人帮他养老送终的问题。
焦三爷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妇人立在原地,只是劝道:“别打了,别打了,孩子有什么错?”
“你个狗日的,屁用没有,要你有什么用?”
游本盛见焦三爷没开口,继续使劲抽,变本加厉一般。
游天鸣哭的稀里哗啦,站在原地不断地扭动着身体,试图躲开游本盛的抽打,期间视线和焦三爷偶有碰撞,很快转过身去。
焦三爷看了半响,许是被打动,也许是有所触动,终于出声了。
“行了,别打了,孩子留下,你走吧。”
游本盛一听大喜,连忙拽着游天鸣,提溜过来,按在焦三爷身前,让他磕了三个头。
……
周孝愚全程以一种第三视角的旁观者角度围观了这一幕。
他之前在系统空间看影视解说时,记得有那么一段,十多年后,在焦三爷肺癌晚期即将离世前,他看着病床前的游天鸣,主动解释道,“你知道当年我为什么收下你吗?”
“因为眼泪……当时你父亲跌倒在地时,你第一时间冲上来,担心也好关心也罢,你留下了两行眼泪,正是因为你的眼泪打动了我。”
“我想,一个有孝心的孩子,人品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周孝愚转瞬间就明白了焦三爷做出的选择。
人品即做人。
天赋即做事。
在做事之前,必须要会做人,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不然将来若是教出一个欺师灭祖的白眼狼出来,什么都完了。
人品过关,天赋差一点,属于可教可不教的范畴。
可以给一次机会,走走看。
若是人品一般或者有瑕疵,天赋出众,那多半也是不会教的。
焦三爷的此种收徒办法,看似普通,实则里面深藏着一个人半辈子的智慧,朴素无华,但实用。
……
从今天开始,游天鸣就住在焦三爷家了。
作为一名第一次离家留宿的半大孩子,他全程表现得很局促,呆在客房中一直不出来,直到师娘喊他出来吃饭为止。
到了第二天,焦三爷在院中用镰刀削了一根一米长的芦苇杆,吩咐他去村外河边吸水,必须一口气将水吸上来才算过关。
这是在让他练习气力。
即便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考验,游天鸣一直吸了十多天才算完成。
期间白天出去,到了饭点才回,中间几个小时一丝不苟的呆在河滩边吸水,吸的昏天暗地头晕眼花。
呕吐了好几次。
即便是周孝愚,也看的直摇头,气力确实不太行。
不过,他也发现了这游天鸣身上的一个闪光点。
师傅交代的任务一定要完成,不偷懒,不作弊,不耍小聪明,而且为人诚实,哪怕回去后被批评,也没有说谎。
半个月后,他手中的芦苇杆换成了一根两米长的,继续风雨无阻的外出吸水。
如此,时间过了接近一年。
游天鸣已经13岁了。
整个一年,他一直在练习吸水。
连唢呐的样子都没见过,期间焦三爷偶有出活也没有带上他,不过,他和师娘的关系倒是处的不错,师娘很喜欢这个老实听话帮忙干活的孩子。
有一天,早晨。
游天鸣还在客房酣睡,屋外的院子中传来一些响动,惊醒了他。
游天鸣抬起头,掀开被子,露出赤果的全身。
这边的农村睡觉都会烧炕,何况现在还是夏天,并不冷。
游天鸣光着身体趴在明亮的窗户边,好奇的看着外面一个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小孩正朝着天上吹气,一片鹅黄色的鸡毛随着小孩的每次吹气都被吹的老高,在半空中飘荡。
每当要落下来时,小孩就凑过去再次吹一口。
将这一幕看在眼中的周孝愚当下明白,他附身的时间点到了。
外面吹鸡毛的小男孩正是本剧的另外一个重要配角,也就是游天鸣未来的小师弟蓝玉。
果不果然,周孝愚身前突然出现了一股巨大的吸引力,将他整个人拖着朝炕上的游天鸣扑去。
再之后,眼前一黑。
等到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光着屁股躺在炕上。
窗外,那片鸡毛依旧被吹得高高飞起。
周孝愚不慌不忙的摸了一下身体上的小胳膊小腿,然后低头看了一眼下面的一条小蚯蚓,从这一刻开始。
他就成了游天鸣。
附身成功。
这种感觉十分新鲜,没有半点不适和副作用。
这一年,他等得委实有些憋屈。
属于太监逛青楼,干着急。
周孝愚很快就接受了自己成为游天鸣的事实,他对外面发生的一幕也了然于胸,不过,仍旧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心,想要亲眼目睹一下蓝玉拜师的第一现场。
想到这里,他飞快的穿好衣服。
也顾不得洗脸刷牙,直接一溜烟的来到屋外。
依旧是同一个屋檐下,同一张躺椅上,焦三爷气定神闲的坐在上面,师娘站在一边,两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院子中吹鸡毛的年轻孩子身上,脸色皆出现了一丝喜色。
这蓝玉的天赋,相比起当初的游天鸣,那可是强大太多了。
可不要小看了吹鸡毛。
那鸡毛飘在天上接近三四米高,而蓝玉此时只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身高就1米出头。
中间隔了两三米。
他持续吹鸡毛的动作已经有四五分钟,全程脸不红心不跳,这代表他身体十分健康,最主要的是,肺活量大,气力足,恰好这是吹好唢呐的前提条件。
周孝愚瞅了院中的父子一眼,一声不吭的站在师娘一边。
与当初的游本盛一样,蓝玉的父亲手上也提着一些礼品,其中还有一盒牛奶,在农村地区,这牛奶可是奢侈品,比当初的三斤土鸡蛋价值只高不低。
不过,蓝玉父亲的眼色就没有游本盛好。
焦三爷将手中的烟杆敲了半天,对方都不知道过来给他点燃。
没得法,焦三爷只得自己点上。
(下图,点烟的是游天鸣父子拜师时的场景,另一组是蓝玉父子前来拜师时的场景)
蓝玉父亲对自家孩子的表现也很满意,焦三爷虽然藏得住气,但是旁边的师娘已经出卖了内心的喜悦。
蓝玉父亲见状插话道:“焦三爷,我这娃是个学唢呐的料吧?”
焦三爷不置可否的耸了耸肩,起身看了师娘一眼,后者转身进了厨房。
随后焦三爷来到院子中逛了一圈,回来后手中多了一块木头。
那木头书本大小,大拇指厚,焦三爷将木板立在石凳上,示意师娘将葫芦瓢递给蓝玉。
焦三爷道:“含一口水,朝着木板喷过去,将木板喷倒。”
蓝玉正准备照做。
焦三爷再次出声打断道:“太近了,往后退,继续退,就这里,两米远,挺好的。”
蓝玉鼓着腮帮子憋着气,噗嗤一声,口中喷出一团水花。
那水花滋溜一声撞击在木板上。
木板应声而倒。
周孝愚将这一幕看在眼中,也觉得这蓝玉的天赋确实牛逼。
焦三爷心中的喜色再也藏不住,也不装了,挥了挥手道:“行了,过关了,孩子留下吧。”
蓝玉父亲连忙在一边道谢,“谢谢焦三爷,孩子就拜托给你了。”
游天鸣在这边住了一年,焦三爷平时都是冷言相对,严肃得很,极难露出喜色,这蓝玉还没见门,焦三爷就笑了一次。
不得不说,两人拜师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从明天开始,他要改变这一切。
第169章 我们华夏就是牛,一时间醍醐灌顶
其实焦三爷这个人是一个标准的外冷内热,有原则,一心想将唢呐这门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好人。
一个传统,有信仰的好人。
这一点,从他肯定游天鸣的人品后,一举改变了之前的偏见,坚定的将接班人的位置传给游天鸣,而不是天赋更好的蓝玉就能说明一切。
甚至为了不耽误焦家班的顺利交接,直接将蓝玉给赶走了。
最后,在得知自己肺癌晚期后,索性放弃治疗,让游天鸣将家里最值钱的那头黄牛拿出去卖掉,而卖掉的钱并不是给自己治病,而是嘱咐游天鸣一定要将乐队维持下去。
这是一个有责任心,对民乐传承看的比自己的命更重要的一个纯粹的人。
他现在之所以区别对待,是因为他相信蓝玉的天赋更好,更适合当未来的接班人,能更好的将乐队和唢呐传承下去。
说到底,焦三爷将唢呐和乐队的传承看的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这才是他偏心的原因。
周孝愚在以第三者旁观时,见识到了游天鸣的勤奋和笨拙,也提前知道了焦三爷的期盼,更是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受了一肚子的鸟气。
现在他已经附身在游天鸣身上了。
游天鸣就成了他。
让他继续受气下去?那不可能。
焦三爷现在身上的支气管炎还未恶化到肺癌,治病需要钱。
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焦三爷拖成肺癌晚期。
他也没有时间再这样继续浪费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在接下来的这段西洋文化全面入侵华夏的时代背景下,他如何以一人之力来挽救唢呐……亦或者说民乐呢?
以一人之力,和整个时代浪潮对抗,最后恐怕竭尽全力,也是落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最多只能暂时延缓民乐的衰败而已。
2012年,正是国内公知猖獗,‘西方的月亮比华夏圆’‘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都值得我们学习’的全盛时代。
周孝愚即便有系统,即便先知先觉,恐怕也无法扭转这个时代局势。
想到这点后,周孝愚一时间变得沉默起来。
这一幕落在师娘眼中,还以为周孝愚因为蓝玉的到来而生气,她悄悄捅了周孝愚一下,笑道:“你可是师兄哦,还不快带你小师弟回房间去?帮他把床铺铺好,今后你们两个就一起睡在同一张炕上。”
蓝玉父亲将铺盖递给蓝玉,期间朝着周孝愚点了点头。
接下来他和焦三爷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谈,那就是商量蓝玉的学费和伙食费问题。
而师娘则要出去买菜,准备今天的第一顿饭。
因为蓝玉父子的到来,今天估计要加餐了。
“师兄,你来这里多久了?”
蓝玉抱着铺盖腼腆的来到周孝愚身前。
后者看了看他,主动将铺盖接过来,“你跟我来吧,我先带你去房间收拾好,对了,我叫游天鸣,早你一年进门。”
上一篇:零零后当便衣,恐龙书包里掏手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