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住汉江尾
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作者:我住汉江尾
简介:
不乱搞,不塌房,不投资,不折腾,控制好个人野心和欲望,钱多的压根花不完。
坐看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
最后,他终于活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那个老艺术家形象。
这一年,他25岁。
(原创架空文娱,天才流,咸鱼人设,歌、舞、综艺、创作人路线,有系统,2-3个女主)
第1章 我叫周孝愚
2018年,四月的前海市,天气乍寒微暖。
位于中通大街的魔通大厦内,一时间莺莺燕燕好不热闹,仿佛来到了某大学的开学典礼大礼堂现场。
年轻的帅哥靓女济济一堂,怕不是有几百人。
今天是前海市知名经纪公司阳光传媒大规模招聘见习艺人的日子。
周孝愚穿着一套干净整洁的白衬衣牛仔裤和一双帆布鞋,背着一个乐器盒,正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排方凳上。
与其他叽叽喳喳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紧张或兴奋小声谈论的人群不同,周孝愚正神色淡然的拿着手机在低头刷剧。
其实像周孝愚这样的造型在前来应聘的艺术大学生和准艺人中毫不起眼,甚至略微有些寒酸。
不同的是,别人要么是学校老师带队,要么是跟随父母朋友一起,亦或者和好兄弟好闺蜜一起组队。
只有周孝愚孤零零一个人。
周孝愚与他们还有一个不同点,他脸上甚至没有一丝紧张或者期待的表情,就好似在进行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
“妈,排在我前面的一组刚刚进去,马上就要轮到我了,好紧张啊,万一一会我没有被选中怎么办。”
距离周孝愚两米远的一排方凳上坐着一对年轻母女。
母亲雍容华贵打扮时尚,女儿青春靓丽满面朝气,一看就是那种出自环境不错的家庭。
此刻小声抱怨的是这对母女中的女儿,她扎着一个朝天椒马尾头,上身套着一件宽松的米黄色毛衣,毛衣的下摆处堪堪盖住臀部,毛衣下是一双笔直且紧绷的大长腿。
看着约莫十八九岁,身形修长,面容较好。
至少也是八分的水准。
就是,心理素质不太好。
在周孝愚刷剧的二十分钟内,至少隐约听见她抱怨了好几次。
“小雅,妈妈相信你的实力,你爸爸今天之所以没来,是因为他约了张总,就在楼上的办公楼内谈事情,你放轻松些,应该没问题的。”
梁晓雅惊讶道:“哪个张总?”
梁太太悄悄指了指楼上,小声道:“还有哪个张总?自然是阳光传媒的张总,你爸爸通过一个圈内朋友介绍,这次专程为了你的事情过来,应该八九不离十,等下进去你只要正常发挥,大概率能签约阳光传媒。”
“要不是看你紧张成这样,我也不会提前将消息透露给你,这下安心了吧?”
梁晓雅咬着嘴唇连连点头,腮帮子紧绷,好似吞下了一颗鸡蛋大小的芝麻汤圆,那种惊喜幸福满足的神情再也掩盖不住,都快从脸上溢了出来。
她今年19岁,是前海市舞蹈学院大四的学生。
还在大一时,梁太太就悄悄叮嘱过她,在校期间专心学习,不要和一些稀奇古怪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要耐得住寂寞,用心上好专业课,这些都是你以后吃饭的本钱。
咋家有钱,毕业后如果梁晓雅还坚持进娱乐圈发展,到时候肯定会有机会。
至于未来发展成哪样,就看她个人的造化和努力了。
潜台词就是,不要接受什么稀里糊涂的潜规则或者暗示引诱,咱家有资源。
梁晓雅知道自家老爸是做房地产生意的,这几年国内大环境还行,生意做的顺风顺水,但是究竟赚了多少钱,公司达到了一个什么高度,她就一无所知了。
进了学校后她才知道,全国每年有大几万名从艺术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踏入社会,最终能成功挤进娱乐圈,吃上这碗饭的屈指可数,不到几百人。
其中一半背后都有金主捧。
没有金主,你连进入这个圈子的资格都没有。
剩下的无非是哪里来回哪里去。
不甘心的就去横店做一名日薪两百元的群演,慢慢熬,期待有一天机会能幸运的砸在你头上。
熬不住的就索性退圈,死心塌地去小公司应聘前台文员,亦或者去KTV夜场当一名陪酒公主。
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一种血淋淋的现实写照。
有了这颗定心丸后,梁晓雅原本浮躁紧张的内心瞬间安静下来。
这会才有一颗轻松旁观者的心态去观察周围的其他应聘者,很快就发现了坐在她旁边的周孝愚。
其实周孝愚半个小时前就来了,去工作台填好面试表后就回来专心致志的捧着一台手机,垂着头忘我的刷着剧,津津有味。
仿佛身处闹事,心中自安。
梁晓雅的视线之前就在周孝愚身上瞟过几次,看周孝愚的穿戴打扮,大概率是来自普通家庭,再看外形和相貌,倒是符合一个准艺人的标准。
其实这会出现在大厅中的其他应聘者基本上就没有一个丑的。
想要当艺人,第一关就是外形条件必须及格,即便先天差一点,现在医疗水平这么发达,难道不会来一波‘科技与狠活’?
你总不能指望粉丝去喜欢一个丑笔吧。
梁晓雅瞟了瞟周孝愚后背上的琴盒,猜测他肯定是某音乐学院的学生。
而且琴盒中装的大概率是二胡或者笛子之类的乐器。
此刻大厅中的应聘者大部分都带着才艺,滥竽充数企图蒙混过关的极少。
人家阳光传媒是一家新兴的大公司,又不是傻子。
仿佛是被周孝愚身上淡定自若的气质吸引,梁晓雅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心,偷偷朝这边移动了几步,来到周孝愚的侧后方。
她探出头,鬼头鬼脑的扫了一眼周孝愚手机屏幕上的画面。
当下噗嗤一声,再也控制不住的笑出声来。
多大的人了,居然还在看《圣斗士星矢》
而且看的津津有味,忘乎所以。
这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
“妈,你过来。”
梁晓雅拼命向梁太太招手。
碰到了这么一件奇葩事,自然要第一时间和自己亲近的人分享。
然后,梁太太也看见了周孝愚手机屏幕中的画面,只不过她站在对面,居高临下,画面是倒立的,不是很清晰。
知道是动画片就足够了。
梁太太诧异的打量着面前的周孝愚,暗道这孩子心态真好。
两人之间的小动作自然引起了周孝愚的注意,他抬起头,正好瞧见母女俩一起望过来的奇怪眼神。
周孝愚脸色有些尴尬,当下礼貌的站起身,腰肢挺得笔直。
“阿姨你好,我叫周孝愚。”
第2章 这孩子没救了
梁太太的视线随后落在周孝愚一米八的身高上,再然后是棱角分明且带着一丝幼嫩的年轻脸庞,最后则是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
“好清澈的眼神。”
梁太太当下顿了顿,面露一丝惊讶之色。
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眼睛是一个人的心灵窗口,作为一名前海市成功房地产商人的贤内助,梁太太这些年也接触过不少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糟心事。
生活阅历和看人的眼光基本不差。
像周孝愚这种清澈而干净的眼神,她只在不满5岁的幼童身上见过。
梁晓雅见自家母亲有些走神,悄悄推了推梁太太肩膀,友善的打招呼道:“你好,我是梁晓雅,这是我妈,你也是过来应聘的吗?”
周孝愚热情的回道:“是呀,说不定我和你是同一批,之前填写面试单时你就在我前面一点。”
“你身上背的是什么乐器?”
梁晓雅好奇的指了指周孝愚背上的琴盒。
后者大方的将琴盒取下来,拉开拉链,露出里面的一根火红色琴杆。
梁晓雅好似验证了之前心中的猜测,当下高兴的推了推梁太太肩膀,兴奋道:“果然是二胡耶。”
梁太太早就从之前的惊讶中回过神来,友善的夸奖了一句,“现在的社会环境,人心越来越浮躁,能专心钻研民族乐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小伙子,阿姨能问你一个问题吗,为什么你会选择练习二胡呢?难道没听过这样一句话,一年笛子三年萧,一把二胡拉断腰,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三弦拉一生。”
当初能支持自家女儿报考艺术类大学的梁太太年轻时也是一位艺术爱好者,练习过钢琴和芭蕾舞,眼光和见识一点不缺,一语点出了二胡的特点。
学习二胡无法速成,且越老越妖,耗时很长。
周孝愚年纪轻轻,竟然选了这么一个冷门且耗时长的民族乐器,怕不是选错了行当。
周孝愚礼貌的回复道:“阿姨,其实你说的笛子和箫,琵琶和古筝我都会,只不过不久前才开始学二胡,应付今天的面试应该够了。”
梁太太眉头微微皱了皱,一时间对周孝愚的印象分直接减半。
任凭谁都不会喜欢一个胡吹大气,不知天高地厚的穷小子。
周孝愚看着也就十八九岁,竟然大言不惭夸下海口将好几种常见的民族乐器都练会了,还口气轻浮的说应付今天的面试够了。
他知不知道今天的这场面试有多难?
梁太太因为丈夫关系的缘故,其实知道一些本次面试考核的机密消息。
每天前来面试的至少有两百人,一共进行三天,也就是说前后差不多六百人面试,而最终招进去的名额有几个?
一共就六个。
大概率是男3女3的配置。
而且女艺人那边保底会招三人,因为不久前阳光传媒公司的高层会议讨论通过,要成立一个三人的女子团队组合。
也就是说,留给男性艺人这边的名额可能是三个,也可能是两个。
假设六百名报名者中男女对半分,三百进三的难度可谓百里挑一,周孝愚竟然大言不惭的说应付今天的面试应该够了。
这是多么的无知且无畏啊。
但周孝愚在回答问题时的神态异常平静且真诚,不似作假,将梁太太口中的诸多疑问一下子给憋了回去。
两人毕竟刚认识,有些话也不方便细说,以免交浅言深。
至于要不要训斥一下周孝愚口气大的问题,拜托,梁太太又不是周孝愚他妈,就没这个必要了。
梁太太当下面色一缓,脸上挤出一丝笑意,直接选择结束了本次对话。
“有信心是好事,阿姨祝你和小雅马到成功。”
“谢谢阿姨。”
结束话题后,梁太太拉着梁晓雅回到属于自己的座位上。
周孝愚则大大方方的重新坐下,继续刷剧。
梁太太瞥了一眼这边,顿时摇了摇头,这年轻人,没救了,大抵只能走个过场,徒增笑耳。
安静的大厅中突然传来一阵电子喇叭声,原来是阳光传媒公司的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走了出来。
她举着大喇叭道:
“请参加音乐组考核,编号156-165的艺人来这边集合,马上要进去接受面试考核了。”
一时间,原本叽叽喳喳的大厅中出现了一股小骚动。
“妈,到我了。”
旁边,梁晓雅兴奋的站起来,朝着地面跺了跺脚,缓解心中的紧张情绪。
上一篇:零零后当便衣,恐龙书包里掏手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