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永昌 第171章

作者:富春山居

不过此时的士大夫们并不了解这一点,在他们看来,李自成现在做的一切都在加强了士绅的力量。比如马士英就很开心,大明的首辅其实更类似于皇帝的助手,负责帮助皇帝拟定政务上的对策,皇帝要是不管事,那么也还有司礼监和内阁争夺权力,皇帝要是管事,内阁就只剩下对皇帝的建议权了。

而在李自成的改组下,内阁总理大臣的职务就比大明首辅强多了,因为内阁总理大臣有了一定的人事建议权。过去这个权力是分散给百官的,也就是说各部门都可以提出人事上的建议,只在于皇帝愿不愿意听。但是现在,朝廷人事变成了内阁总理和皇帝之间讨论的事务,和其他官员没什么关系了。

对于一个正打算从头组建内阁的总理大臣来说,拥有人事建议权自然是美妙极了,这意味着马士英可以不必如在南京时那样,被那些清流官员扯后腿了。

马士英虽然在弘光朝的政治斗争中战胜了史可法、吕大器等东林党人,但是因为他借助了勋贵和军队的力量压制了文官,破坏了大明官场的潜规则,直接导致了他这个首辅的命令出不了南京城。最终还是依赖李自成的军队威慑,才算让那些江南士绅做出了退让。

但凡有正路可走,马士英也不会去搞这些歪门邪道,他又不是不知道纵容军队夺权会有许多后遗症,但是天启之后的政治斗争本就是你死我活的,马士英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支持自己的人考虑,要知道他倒台可不是就倒霉自己一个。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坐在天宁寺内的马士英此时正和阮大铖商议着新政府的内阁该怎么安排,阮大铖想了想就先把自己摘了出去,“瑶草,这次的入阁名单就不要写上我的名字了。”

马士英甚是惊奇的看着对方问道:“圆海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圆海兄觉得我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伪君子吗?要不是你鼎力相助,我也不能在陛下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么就算有这个机会,陛下也不会考虑我的。对于圆海兄的恩情,我是不会忘记的。”

阮大铖一边给身边的炭盆加炭,一边神情平静的回道:“我和瑶草之间也就不说两家话了。过去我想着复起,主要还是不甘心。老实说,要不是咽不下这口气,我又何必自讨苦吃,这个乱世当官难道还能比燕居在家舒服?我家资丰饶,不当官日子也一样过的去。”

听了这话,马士英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他也觉得老友想要复起确实没啥必要,要是他和对方换一换身份,那么他是宁可在家享受着乡居生活的,每天编排一下小曲,然后让家妓演了给自己看,这日子谁不羡慕?

但是谁让阮大铖得罪了东林党人,能不能复起已经成为了阮大铖是不是阉党的问题,阮大铖自然硬着头皮也要复起了,因为他不能任由东林党人这么污蔑和诋毁自己的名声,他需要以正视听。

阮大铖接着又说道:“大明已经亡了,现在当新朝的官并不能洗刷我的屈辱了。而且现在东林党人重新聚集在了南京,我若是入阁恐怕会让你难做。相反,我若是留在议事会内,倒是还能助你一臂之力。而且,我也不希望议事会今后被东林党人所占据,但是内阁是没法干涉议事会的组成的。所以,我不愿意入阁。”

马士英思考了一下后说道:“圆海兄如此高风亮节,那么我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不过圆海兄若是不想入阁,可有什么人要推荐吗?”

阮大铖思考了一下后说道:“老实说,我不太主张瑶草推荐太多的自己人入阁。这新中央政府毕竟是第一次组建,重要的是先树立权威,要知道你下面还有西安和南京两个分支,要是他们不听你的,你这新政府不就被架空了吗?

陛下给了你这么多权力,结果你还摆不平这两个分支,你觉得陛下是否还会支持你?你不要忘记了,内阁总理有七年任期,但如果帝国议事会觉得内阁不可信赖,提出不信任案的话,那么陛下是可以下令解散内阁重组的。”

阮大铖不想进内阁也有一大半原因就在此,他当议员倒是不用怕那些东林党人,可要是入了内阁就有可能遭到东林党议员的阻击了。他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新政府首任内阁被解散,那就是真正的笑话了。

马士英防范头上被浇了一盆冷水,一下就清醒了不少。确实,他战胜了钱谦益拿到了新政府内阁总理的位置,但是这场战斗可还没有结束。清醒过来之后,马士英就立刻发觉事情有些不大妙,因为他夹袋里的人实在太少,老实说阮大铖还是少数能拿得出手的几个之一。

他现在的情况其实和李自成没啥区别,自己手中的人才太少或资历不足,全用自己人虽然是拿住了权力,可却会让所有势力都把自己当成敌人,因为他们的上进之路被堵死了。可一味的用外人,又会导致大权旁落。

马士英于是抛弃了最初的人事名单,开始重新和阮大铖重新探讨起了新政府的人事名单起来了,阮大铖想了想便说道:“虽然不知道陛下对于西安那边是怎么想的,但是都元帅府的几个主事者显然是要加以考虑的,既然陛下能任用他们,说明他们至少还是能够同西安说的上话的。

南京那边,陈名夏你就别指望了,这个人野心不小,连史可法、吕大器都是不给颜面的,他估计现在只想坐你的那把椅子。倒是钱谦益性格温顺,若是能够和他建立起联系,至少东林党内部就不是铁板一块了。”

马士英也是连连点头,阮大铖的分析确实有道理。两人一聊就聊到了黄昏,这个时候阮大铖也就顺势起身告辞了。

送走了阮大铖之后,马士英也是松了口气,如果不是对方自己主动提出来,他还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那么到时新政府被清流攻击几乎是一定的事了。这对于想要在新朝重新开始的马士英来说,真的是一大难题。不过现在么,老友总算是又帮了自己一个忙,他接下来想着,也许是时候让南京的几位亲信过来帮自己了。

第555章 新政府二

看着马士英递交到自己面前的内阁人事名单,李自成觉得马士英确实还是知道进退的,至少他没有试图搞成一言堂,否则的话他倒是不介意让帝国议事会行使下刚刚到手的权力。

他可不是崇祯,对于正人君子有着特殊的癖好。不过话说起来,把天下视为私有物的最自私的皇帝,有什么能力让一群正人君子做自己的奴才?真正的正人君子不是在造反的路上,也至少是在民间反对皇权维护民权的人,所以能够为皇帝服务的,只有一群伪君子而已。

伪君子和真小人,谁比谁更高贵?所以,当皇帝的人,只要看大臣有没有用就足够了,根本没必要去关心大臣的道德。窃取了人民革命果实的人,却大言不惭的要打击腐败,自以为是猫,其实不过是天下最大的老鼠罢了。

他需要马士英,因为马士英能够给自己办事,这点已经足够了,如果对方还知道进退,那么就是相当难得的人才了。

思考了一下后,他在内阁名单上修改了几个字,又加了几个字,然后递给了马士英说道:“虽然新政府沿用了大明的内阁制度,但是新政府的内阁和大明的内阁还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马士英立刻坐正了身体,认真的倾听起了李自成的治政理念。对他来说,这才是他第一次和李自成进行真正治国思想交流,之前只能说是接触而已。作为一名臣子,不了解君父的思想,那么做什么都不会顺畅的。这样的交流,自然是相当重要的。

李自成思考了一下后便说道:“大明的内阁是皇帝的助手,简单的说是皇权的延伸,所以离开了皇帝之后,内阁就毫无权力。但新政府的内阁是国家事务的主要管理者,议会是内阁权力行使的监督者,皇帝不过是两者之间的平衡者,这就是朕对于这个新国家的设想。也许在我这一代,皇帝还会对政事进行干涉,但是从下一代开始,我希望皇帝只是这个国家的一个象征,而不是什么国家的主人。”

马士英有些诧异的看着李自成,他有些不太相信自己听到的话,他用眼神反复探寻着李自成的神情,发觉对方并不像是在说笑,他不免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陛下这话,臣有些不敢苟同,为人臣子架空君上,这恐怕不是长治久安之道…”

李自成看着他笑了笑说道:“长治久安?一个造反上台的皇帝,如果只是为了自家的富贵去追求长治久安,我看这个王朝也是活不久的。我这个人比较知足,只要过好我这辈子就行。这就是朕选你而不选钱谦益的原因,因为他还想着以后,而你和朕一样,只有这辈子。”

马士英发觉自己根本没法反驳李自成的话,因为李自成说的就是大实话,他现在可不就只剩下这辈子了么。毕竟他现在已经是清流眼中不折不扣的小人,要是再干不出一点成绩来,哪他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看着马士英沉默了下去,李自成便把话题转回到了内阁的组织上来,“正因为新政府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国家而不是协助皇帝管理国家,所以内阁的组织需要更细致的分工。

我认为过去大明的内阁设置过于泛泛,完全不能理清权责,也无法和六部进行对接,而且六部对于现在的国家来说,也已经不够使用。所以,整个组织体系都需要进行改变。

这就是你当前的首要任务。总之,你需要做的,就是为这个新的国家树立一个新的规矩。当这个新规矩建成之后,至少后世之人就不会再把你当成是奸臣小人之流了。”

马士英看着手上的名单,发觉李自成划掉的并不是人名而是对内阁阁臣的负责内容进行了一些注释,正如李自成刚刚说的,他对于谁来当这些阁臣其实并不放在心上,他所关注的是这些人都负责一些什么样的工作。

马士英接受了李自成的治国思想,这次真不是屈从,而是真心的认同,因为他觉得这条路对他来说是最合适的。他放下了名单后向着李自成说道:“陛下说的有理,臣回去后再仔细的推敲一下,再来向陛下汇报内阁组织的事情。”

李自成结束了这个话题,随即又向马士英问道:“那么关于四川方面,王应熊、马体乾之间的矛盾,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马士英思考了一下后,稍稍修改了一下此前自己的看法对李自成说道:“四川为群山环绕,内里可谓是自成一统。

张献忠入川之后,四川就成为了两方势力对峙,如果加上我军在汉中的力量,那么四川应当可以说是三分势力。我方此前虽然统合了大明的力量,但是四川当地的大明势力并不十分认同大顺。所以,对于大西军和我军,他们都是保持警惕的。

但是当我军放弃了进入四川的意图的后,四川就变成了大明势力和张献忠之争。对于我军来说,这双方应当保持平衡才是最有利的,任何一方独大,都有可能让四川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反倒是令人头疼了。

王应熊和马体乾之争,看起来不过是四川本地势力的内讧,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次渗入四川本地势力的机会。王应熊也好,马体乾也好,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王应熊向我们提出了请援,而马体乾却一直试图保持远离都元帅府的姿态。

因此,臣以为应当支持王应熊,申饬马体乾,则四川本地势力必将四分五裂,而我们就可以将之重新整合,从而归于新政府的管理之下了。”

李自成听完之后没有立刻表态,只是向他问了一个问题:“王应熊说马体乾纵兵劫掠百姓,你说这件事是真的吗?”

马士英并不意外的说道:“以官军素来的作风来看,这种事应当是难以避免的。毕竟官军不是我军,没有这么严格的军纪,也不能按时发放粮饷,每次打仗都是他们捞取外快的时候,不劫掠的官军,反而让人觉得奇怪了。这也正是陛下能够获取天下的根源,因为唯有陛下不是把百姓挂在嘴边,而是放在了心里。”

不得不说,和马士英这样的人共事还是比较舒服的,既能做事还不忘吹捧你几句,这要是遇到那些清流,除了指挥你做事之外,还整天挑刺嫌你做的不够好。

李自成笑了笑,对着马士英说道:“马先生这么恭维朕,那么朕就为四川百姓说上几句。当前新政府要考虑的是四川的人事吗?朕以为恐怕不是。当前新政府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向四川百姓告知,新政府成立一事。

要使民知其国,这个国家才算是真正成立了。要是国不知其民,民不知其国,那么这皇帝究竟姓朱还是姓李,对于四川百姓来说,又有什么区别?”

马士英这下是真的有些搞不清李自成的想法了,作为大明的官僚,他整天琢磨的都是人事,虽然他也知道那句著名的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是他从来没法去了解水是怎么思想的,他也不觉得水能决定船的方向。

琢磨了半天后,马士英还是坦诚的向李自成询问,对于四川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才合适。李自成想了想便说道:“既然百姓受到了劫掠,那么现在最要紧的难道不是救助百姓吗?王应熊也好,马体乾也好,除了互相攻击之外,他们到底对受到劫掠的百姓进行了救助了没有?我从来没有在双方的奏章上看到过。

新政府要做的,难道不是先要求双方对受到劫掠的百姓进行救助吗?虽然这是大明官军做的事,可我们既然合并了大明,自然也要把责任负担起来。对王应熊和马体乾应当一体申饬,令他们对受难百姓进行救助,此款项可以从国库出,但是我们应当派人到当地进行调查,让百姓知道这笔钱是谁出的。”

马士英瞬间就明白过来了,李自成这一招可真够毒的,一旦新政府对官军的劫掠行动进行赔偿,那么不管王应熊和马体乾都没法再自称为自己是四川百姓的利益保护者了。

王应熊之前攻击马体乾,其实就是想要把自己塑造成四川百姓的保护者。按照他的办法把马体乾打压下去了,四川本地势力固然是四分五裂,但是对于新政府的向心力也不会建立起来。

可是按照李自成的方式去做,四川百姓的人心一下就归拢到新政府这边了,因为只有新政府才真正想着他们。这样一来,王应熊和马体乾都没法继续获得四川本地百姓的支持,四川也就能够被慢慢的纳入中央政府体制之下了。

马士英向着李自成点头致意道:“陛下深明远虑,确实是臣所不及也。臣以为,这样处置是最为妥当的…”

第556章 新政府三

李自成之后又向马士英说道:“四川对于新国家来说还只是手足之患,真正的腹心之患还在于江南。此次我军北上作战能够击败清军,虽然有赖于将士用命,百姓支持,但最最重要的还是来自于江南的财富,若是没有江南百姓大量的购买公债,那么都元帅府早就因为财政破产而自己垮台了。

这一仗清军不是败在了我军之武力,而是败在了都元帅府之财力上。我之所以要把新政府的中心放在扬州而不是徐州,就是希望能够确保江南之稳定。

当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南方迁往北方,是因为北面的蒙元余孽才是大明的首要大敌,而今日定都于扬州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国家之稳定就在于江南之稳定,江南若是不能稳定下来,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稳定下来的。

而导致江南不稳定的因素其实就是几个:人多地少,交税的百姓太少,士绅太多。不解决掉这几个问题,朕是很难下定决心发起北伐的。”

马士英心头也是一紧,不过他很快就镇静了下来,对着李自成恭顺的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此前也给陛下上过奏章说过,江南士绅太多,读书人太多,市棍太多,所以江南的官府就很难有权威。那些士绅和读书人仗着朝廷给的特权,一边欺凌胥吏和官员,一边又和市棍勾结欺压百姓,都已经成为江南的毒瘤了。臣以为,对于江南士绅和读书人进行甄别处理,免除一部分人的士冠,方能一杀当地的风气…”

李自成听了一下,马士英给出的答案和上报给自己的并没有什么大的出入,还是主张用强硬的方式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士绅和读书人。

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强硬是要强硬的,不使用强硬的手段,就不能震慑那些心怀叵测之辈,但是也不能一味强硬,毕竟我们是要整顿江南的风气,不是要毁了江南的经济。

我觉得,首先,官府打击的重点应当放在那些有组织的和黑恶势力勾结的人员身上,比如勾结市棍、打行欺压良善,以谋取利益的。这些人必然也是受到当地百姓的厌恶的,打击他们既可以获得百姓的支持,也能够清理掉地方上不稳定的暴力种子。

其次,乱世要用重典,除了民怨极大的罪魁祸首要处死外,那些从犯也不能让他们留在当地,把他们送去台湾或海外其他地方,正好可以用来拓殖海外荒岛。

最后,教育制度应当进行改革,官学不能成为养闲人的地方。扬州的小学和师范学校不是开设的很好吗?我看应当向其他地区推广。学校应当改为学年制,拿了奖学金的中学生,毕业后没能升入高一级大学,那么就把他们分配到乡下去教书,不能让他们无所事事。

对于读书人的优免一概取消,对于贫穷学生发放补助,对于优等生发放奖学金。学生和教师一概免役,但是只限于自身。官员和退休官员的优免保留,其他在乡士绅的优免一概取消…”

马士英听完了李自成的主张后询问了几个疑点,然后一一记了下来,这场谈话一直持续到黄昏,李自成挽留了马士英在山上吃了饭,才让人送马士英出了寺门。

永昌三年很快就到了,江南百姓的家中已经开始挂上了扬州产的崇祯新历,这部徐光启主持编修的新历法,在大明亡后终于面世,只不过上面印的年份成了永昌三年,不过老百姓却并不在乎这个,他们此时也在日常生活中改口,称现在是永昌几年几月,而不再讲大明的年份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江南人都已经忘记了大明,一些士绅还是保持了在家中以大明年份计算时日,不过有的用的是崇祯计年,有的用的是弘光计年。只是前者一般是瞧不起后者的,认为后者完全是瞎胡闹,弘光登基都不足一年,怎么能算是正统?后者人数虽然不多,可却也坚持者,因为这些人一般都是弘光帝的支持者。

不过这些人之所以敢这么大胆的坚持使用大明年号,因为帝国议事会规定过,只要不是在公开场合主张大明年号煽动反对大顺的,在家里自称不做追究。按照某人说法,只要是在自己家里自娱自乐,就是关起门称皇帝也不能算违法,但是强迫或利诱他人称呼自己为陛下、殿下、阁下则是违法的。

虽然改朝换代了,但是江南政治上的自由氛围并没有改变,史可法、吕大器和复社在苏州办了一张清议报,天天批评政府,主要是针对马士英当选内阁总理一事,认为其中大有猫腻,但是也没人管他们。李自成懒得理,马士英忙的顾不上。

倒是清议报批评了几句同为党人的陈名夏,认为其去南京接任了马士英的位置后居然没有拨乱反正,实在是有害名声,结果却让史可法接到了来自陈名夏的来信指责,认为他这是纵容一群复社小辈来和自己为难。

面对陈名夏的指责,史可法也是无语,倒是吕大器颇为不平,吕大器对史可法说道:“陈百史和钱牧斋都缺乏风骨,居然和李自成合作,我们应当就此和他划清界线才对。”

但史可法却没有同意,因为在弘光帝退位之后,太子表示东林党在弘光登基一事中形迹可疑,直接导致了东林党内部的分裂。吕大器、史可法一派、钱谦益一派、陈名夏一派,一共分为了三派。

钱谦益和陈名夏两派因为获得了李自成的接纳,东林党人纷纷前往附庸,而吕大器、史可法这几位因为站错队,眼看着已经很难起复了,因此跟随在他们身边的党人已经越来越少。史可法虽然迂腐一些,可也没有到刚愎固执的阶段,他很清楚一旦和陈名夏决裂,那么可不是他们把陈名夏开除出东林党,而是陈名夏要把他们开除出东林党了。

在史可法的反对下,吕大器也只能作罢,毕竟这张报纸主事者是史可法不是自己,因为史可法的人缘比他强,那些复社成员都是为了史可法而主动上门的。

不过,过了正月之后江南的气氛又开始为之一变,大顺时报上突然开始长篇累牍的刊登起了江南各地百姓对于黑恶势力不满的来信。一开始,清议报还跟风出了几篇文章支持,因为清议报在苏州,大顺时报上刊登的不少案件都发生在这里。

史可法和吕大器觉得匡正一下社会风气也是一件好事,不过他们很快就嗅到风头有些不大对劲了,因为大顺时报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批评那些表面上的恶人了,开始挖掘到底谁才是这些恶人的保护伞。而这一挖掘,矛头就指向了士绅和读书人,这也是很现实的,没有这些士绅和读书人的庇护,这些恶人早就被官府抓起来了。

清议报虽然是一班清流办的报纸,但是史可法和吕大器其实都不是善于经营的人物,他们办这份报纸主要是为了有一个发声的渠道。自从都元帅府办了大顺时报之后,报纸这种舆论工具很快就得到了读书人的青睐。

史可法和吕大器辞职之后还想要保住在士林中的影响力,那么办一张报纸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不过两人想要办的报纸,面向的对象主要是读书人和士绅,因为对于报纸上的文章还是写的相当认真的,这也就使得清议报有些曲高和寡,除了一些地位较高的士绅,其他人都不爱看,因为上面找不到他们所喜欢的东西。

大顺时报在李自成的指导下,已经变成了一份相当通俗的报纸,不仅有小说和新闻,还有着各种商业信息。哪怕是读书人也愿意买一份大顺时报而不是清议报消遣,所以清议报还需要一些商人的赞助才办的下去。

而这些商人,就很有一些士大顺时报所批评的黑恶势力。当大顺时报把矛头指向包庇黑恶势力的士绅、读书人时,清议报就不得不为这些人辩护了,因为这些人几乎都是清流的支持者。

清议报的这一行为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帮助,反倒是让不少市民生起了反感。因为他们很难理解,名声这么大的史可法和吕大器为什么会替那些幕后黑恶势力出头。

清议报终究只是一张名声不显的小报,难以抵抗住已经成为江南百姓接收社会新闻的渠道的大顺时报。很快,江南市民的不满开始越来越向身边的黑恶势力集中了。这个时候,正在搭建各级议事会的议员们也受到了许多市民的情愿,于是向李自成做出了请求。请求打击这些黑恶势力,还社会以宁静。

于此同时,正在完成司法独立组织建设的检察院和最高法院,也接到了李自成写的一封信件,要求司法部门派出人员和军队一起前往江南地区进行专项的黑恶势力扫除。

于是从2月中旬开始,江南各地城镇开始了大范围的扫黑行动。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朝廷采取了共同下手的手段,就是在攻击目标时也对周边地区的目标进行清理,确保一个人都不放过。

虽然李自成并没有调动直属于自己的部队过江,但是由前明军改造而成的军队,对付武备松弛的江南还是手到擒来的。于此同时,衙门里判案的速度也在加快,大批被抓起来的人员几乎很快就被判处了流放台湾的刑罚,除了流放几乎就没有其他较轻的惩罚了。

第557章 新政府四

江南是大明的财富源泉,广义的江南指的是江南八府,狭义的江南其实只有扬州、松江、常州、镇江、苏州五府,而江南的核心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苏州。除了扬州因为两淮盐业和位于江北的关系,隐隐有独立于苏州经济圈之外的样子,其他江南各府的经济其实都是从属于苏州的。

之所以苏州会成为江南的经济核心,一在于其处于南运河和长江出海口的交接处,二在于太湖平原之富饶。从唐代开始的持续开发,太湖平原已经从沼泽区变成了天下最富饶的农业区,苏州以全国不到百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田赋,就是这种开发的结果。

由于农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苏州自然也就迅速的建起了太湖平原上最大的城市。而城市人口一多,手工业就会发展起来,到了大明中后期,苏州不仅成为了天下第一等的大城,也是大明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嘉靖之后,苏州城甚至已经容纳不下城市人口的聚集,开始向着城外的乡村扩张了,城市周边原本的小村子都渐渐变成了专业的市场和手工业集中区,光是米谷市场在苏州就有十多个,而染布的作坊集中于一个村子后就立刻成为了聚集数千人的小镇。

城市街区沿几条主要通航河道向外呈放射状延伸,最远处距离城门(阊门)已经超过10华里。人称“凡四方难得之货,靡所不有……天下财货莫不盛于苏州”。

这样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必然会带来很多城市管理上的问题,因此苏州府也就成为了天下一等一难管的地区。在其他地方当个知县,也许城市里住的还不到3000人,但是在苏州城一条街道上居住的人都不止3000了。

人一多纷争就多,更何况苏州还是一个手工业、商业集中的生产和商业中心,这也就使得市民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复杂化了。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其实很简单,因为假如不是碰到特别大的事情,人和人之间基本不会发生经济联系,但是手工业和商业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就是从经济联系开始的,有经济联系就不可能不出现经济纠纷。

所以习惯了清静无为的封建官僚们就觉得苏州人太喜欢诉讼了,而经济上的纠纷有时又不会只牵涉到一两个人,因此就会变得相当的复杂,对于只学习过四书五经的封建官僚来说,这种经济案件是最难判断的,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经历,自然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判决,从而让自己被案件的双方所埋怨。

后世之所以不让警察直接插手经济纠纷,其实原理就是一样的。拥有权力但不专业的警察,在经济纠纷中很容易被人绕进去,最后反而成为了引发政府和群众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于是苏州虽然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但却没什么人喜欢来苏州当官,因为这地方当官不仅累,还容易翻船。而官员一旦开始逃避责任,那么他所拥有的权力并不会就此凭空消失,而是会被其他人所窃取。因为权力就代表着利益,对于苏州这样一个商业文化发达,且读书人众多的城市来说,并不缺乏想要投机取利的聪明人。

脑子聪明又考不上进士的就会去当讼师,笨一些的人就开始拉帮结伙搞黑社会了,按照大明的说法就是打行和市棍。这些人在官府之外建立了一套民间秩序,算是填补了公权力管不到的地方。这种民间秩序当然不会是积极向上的,就像官府要收税来养活官员、军队一样,组织了这套民间秩序的人自然也是要收税养活自己和帮手的。

帮助官府收税的胥吏们尚且不肯放弃盘剥小民的机会,这些凭借着暴力向商人和手工业者收取规费的社会人士,自然就更加的不会和蔼可亲了。因此,当新政府发起扫黑除恶行动的时候,一开始苏州市民还处于冷眼旁观的立场,因为他们不清楚新政府到底想要做什么。

江南百姓一开始对于流贼是痛恨的,虽然朝廷也算不上好,对着南方拼命的加税,还迫害南方的士人。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之所以江南百姓会站东林党这边,当然不是所谓的支持正人君子的玄幻说法,一个商业化程度这么高的地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崇高的想法。

江南百姓之所以支持东林党,是因为东林党人给江南减税啊。东林党人在江南当官,商税一年只收十几两就不收了,叫不与民争利;有的东林党人就在城门口放个木箱子,过往商人选择自己交多少税…这样的事情简直说都说不完。

而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动不动就要向江南加税,江南百姓能不拥护东林党人?至于北方百姓的痛苦,他们是不管的,因为这是朝廷的责任。

可不管这个朝廷再怎么烂,至少还是维护住了江南的利益,一年的漕运就不知养活了多少人,更别提天下太平时期,江南货物销往全国各地,大家的生意都是做的很舒服的。但是战乱一起,北方的商路断了,江南的手工业也就开始衰退了。所以和流贼相比,他们还是支持朝廷的。

正是抱着这样的念头,在弘光帝初登基的时候,江南百姓还是弹冠相庆的,认为战争至少不会波及到江南了,朝廷总能把流贼挡在长江以北吧?

只不过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打仗是要钱粮和人的,过去朝廷统治的南北方,所以至少还有个北方能和他们一起分摊这些支出。但是现在北方都完蛋了,这战争的负担就全落在他们身上了,他们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比从前更重了。

更加糟糕的是,弘光帝上台后确实起了以长江为天险的念头,但是江南百姓发觉长江作为南北交战区完全不合理,因为南京把长江航线和运河南北航运都截断了,南京朝廷的备战方式首先打击到的却是江南地区。

经济已经开始走向商业化的江南根本不能承受农业时代的战争方式,到了这个时候,曾经为弘光帝上台欢呼雀跃的百姓,对于弘光帝的退位都是大大的松了口气。于是等到大顺吞并了大明的消息传来,江南百姓基本保持了不关己事的态度,因为前面几次的大事件已经把他们的热情给消耗光了,现在大家只想着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在意皇帝到底姓啥了。

不过等到新政府开始对江南的黑恶势力下手,并开始单独设立司法系统,设立民众的代言机关议事会,和允许市民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去后,原本冷眼旁观的市民阶层立刻投向了新政府的一边。哪怕代表着东林党人的清议报对新政府的行为进行驳斥,也没能改变这些市民的看法。

因为新政府的行为保护了市民阶层和平民阶层的利益,作为没有能力发出声音的群体,他们不得不忍受这些和士绅官员搭上了关系的市棍对自己的压榨。而这些市棍几乎垄断了运输业和贸易中介的行业,平白给苏州人增加了不少负担。

比如2月份的扫黑行动开始之后,苏州市场上已经突破3两一石的大米迅速的回落到了3两以下,因为运输业和中介行业中的垄断行为被打压后,一些规费被免除,粮食运输也顺畅起来了,粮食价格自然也就开始下跌了。

当然,这其中新政府也是做了不少努力了,马士英还是知道这些江南士绅的秉性的,知道这些人要是受到了打击不会不反击,而他们反击的方式也就那几种,不是上书弹劾自己,就是煽动百姓闹事。

上书弹劾自己这条路现在走不通了,因为他们在新政府里没有关系,李自成显然是不会理睬这些人的。不过煽动百姓闹事,十之八九是会出现的,而煽动百姓闹事最好的办法是抬高粮食价格,把粮价的提升说成是新政府扫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