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永昌 第166章

作者:富春山居

一旁的李元胤听到这个结果还是很开心的,这说明他这段时间干的还不错,没被李自成给嫌弃。

第538章 财政

李自成重新走回厅内,对着起身站立的杨承裕、王则尧、周亮工三人说道:“坐下,坐下,咱们继续说。刚刚说到什么地方了?”

周亮工回道:“正说到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省的王庄清亩工作,总计约1690万亩。按照之前讨论的政策,除掉无偿收回的部分外,赎买部分土地总价越值800万两。”

李自成想了想回道:“都发银子是不可能的,300万两现银,500万两公债吧。不过不要按比例发,小额的发十足银两,100两以上的再按比例增加公债。这些土地是怎么分配的?”

王则尧道:“三分之一由原佃户赎买,三分之一分给退役军士,三分之一则组织民屯。赎买地价为每亩2-6两,分三到五年分期付清,年息2分。各地都没有什么意见。

分给退役军士的土地,三年不起科,七年内半科,可自由转让。至于民屯,土地归集体所有,每三十年按人丁均分一次,土地经营权可以在村集体内转让,但不得向村集体外转让,但是可以退出集体,只要交出宅基地及坟地之外的土地,并支付宅基地及坟地的地价。

预计,赎买土地最终能收回1500-2000万两白银。可安置军民15万户。”

这倒可以说是个好消息了,李自成一边想着,一边又向着周亮工问道:“这一仗打完,连犒赏算在内,朝廷欠了多少钱?”

周亮工在心里想了想,有些胆颤心惊的回道:“光是公债已经发行了3500万两,其中还有向银行短期借款1200万两。”

李自成听到这里忍不住赞叹了一声:“钱谦益和马士英确实都是国之良臣啊。”

杨承裕和周亮工都不知这槽该怎么吐了,在他们看来,钱谦益和马士英完全是被坑了。为了能够获得都元帅府的首辅任命,钱谦益说动东林党人购买了650万两公债,马士英、阮大铖则筹集购买了300万两公债。

但是现在看起来,李自成压根就没想让大明活下去了。这一次在徐州召集的大议事会,主要的目的就是讨论一个问题,推选皇帝。虽然两京一十三省还有云南没有派出代表,但是其他省份都已经派出了代表。试问,各省代表既然推选出了一个皇帝,那么大明还有必要存在么?

至于大顺,会不会设立内阁还得两说。当然,李自成倒是没打算把公债变成废纸,所以公债还是会以年息3%支付利息的,只是钱谦益和马士英筹钱的时候必然是有政治承诺的,要是拿不到这个首辅的位置,估计他们也是难熬了。

李自成感慨了一声后,随即向着杨承裕问道:“去年到今年8月为止,到底国库有多少收入?各个部门的预算弄出来了吗?我们的财政究竟能不能撑到秋收?”

杨承裕翻开了手中的笔记本看了看,便抬头回道:“陕西、山西、宁夏、甘肃四省,上年田赋400万石,税银25万两,盐课及商税、杂税15万两;湖北、河南、山东、江北四省田赋550万石,税银50万两,盐课及商税、杂税100万两;

海外贸易入账80万两,棉布贸易盈利100万两,没收财物550万两,江南漕粮250万石,饷银120万两…货币改铸300万银元,获利50万两;改铸100万元铜元,获利25万两。

另外,上月扬州出售济州岛、台湾岛土地55万更,每更为六亩,得现银15万两,收回土地债券40万两。我们一年的收入大约在2000万两左右,扣除所有支出,现在国库还有1200万两,支持到年底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年底之前恐怕还有发行一批公债,以支付到期的借款和公债,大约1000万两左右。另外就是水利工程和盐业改制所需,还要发行一笔不少于500万两的公债。从目前来看,当前最能增加财政收入的,还是货币改铸。”

李自成点了点头说道:“货币改铸的事,到时我再问问蒋臣。发行公债的事,我找席本桢谈。王参政,你一定要切实的抓好给各军的犒赏的发放,国家借了这么多钱用来犒赏将士们,要是还搞的将士不满意,老子可是要杀人的。”

王则尧神情严肃的回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好好盯着各处…”

谈完了钱粮的问题,李自成又向杨承裕询问起了黄河水灾的赈济情况,杨承裕对此回道:“黄河开封以下,一直到扬州,有多处被冲垮堤坝,说起来都是多年没有维修的原因。不过幸好陛下之前已经安排了袁宗第担任河道总督,对开封到归德一段的河堤进行了维护,而扬州去年冬天又开挖了一处入江的新河道,因此这些地方都减缓了水情,就目前来看,最严重的地方也就是曹县流离集一带的缺口。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一地区的水情虽然严重,但是因为战争迁移人口的关系,因此损失的主要还是田里的收获,人员损失并不多。至于湖边运河的被侵害,也因为当前运道不是那么的繁忙,损失也就不大。

今夏河南地区喜获丰收,因此粮食方面一点问题都不会有。唯一的问题是,大水淹没的曹县等地,恐怕今年都不会有收成了,为了防止灾民返乡后衣食无着,臣建议增加对于徐州等地的煤矿和铁矿建设,让这些灾民前往矿区安置。”

李自成点头应允,他返回徐州后已经去瞧了利国等地在建的牛拉铁路,不管怎么说,这种轨道运输都比原先的陆上运输方式先进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费铁,不大炼钢铁是不行的了。

这场谈话算是到此结束了,不过就在离开之前,杨承裕又突然走了回来,向着李自成小声的询问道:“陛下难道真的打算让那些议员推选皇帝吗?这恐怕不合适吧?”

李自成看着他说道:“规矩还是要立的,我说过,大顺不以天命而立,乃是以民意而立。要是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反对我当皇帝,我这皇帝又怎么当的下去呢?做人么,还是应该言而有信的。”

杨承裕这下是真不干了,他对着李自成说道:“臣等追随陛下开国,若是陛下不当皇帝,那么臣等如何自处?这议事会要是选出别人来,恐怕军队就先乱了。臣请陛下为苍生计,还是不要让议事会选皇帝了,只有陛下您坐在皇位上,这天下才能安稳啊,而且其他人又凭什么和陛下争呢?”

李自成看着他笑了笑说道:“你也说了,其他人凭什么和我争。既然没人能和我朕,那么我还怕什么选举呢?”

杨承裕苦劝数次,见李自成始终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他心里也不由狐疑了起来,终于放下了劝说告退离开了。李自成目送杨承裕离开了,阳光从厅外斜斜的照射在厅堂内,看起来倒是格外的耀眼。自从他宣布由议事会推选皇帝之后,来劝说自己收回成命的人已经多不胜数了,特别是军中将领几乎都上了书。

这些人其实也不是不知道,李自成当选皇帝的机会是很大的,毕竟大明太子现在还只是一个少年,还是在李自成的掌握中。因此只要不是想要害太子的人,哪怕投弃权票也不会投太子。但是这些人终究还是难以接受,皇帝能够被推选出来,要知道他们可是从小被灌输天子是神仙下凡的概念的。

一个被推举出来的皇帝,还能是神仙下凡吗?虽然也有人表示支持,不过基本上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既然李自成能够被推选为皇帝,那么其他人呢?难道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吗。

只是李自成并不想理会这些人的感受,他倒不是为了拥护民主什么的才搞什么推选,而是他需要一种更加广泛的认同,毕竟大顺其实并没有真正统一南方,长江以南几乎还在自治状态,论天命他真的没走到这一步,因为所谓天命至少要统一关内。

只有在各地议事会派出代表的投票推举下,他才算是在名义上满足了称帝的条件。有了这个大义,他才可以进一步整合南方各省,否则南方竖起大明的旗帜反对他,那么他还真的没法用大义去责备对方。但在推举之后就不一样了,他获得了全国民众的授权,自然就有权力下令剿灭反叛分子。

第二日,李自成在几名将军的护卫下来到了议事会的会场,面对坐满了廊下、庭院内凉棚下400余为议员,李自成站在台阶上巡视了一圈后说道:“召集大家来徐州开会的目的,大家应该也清楚了,要为天下推举一个皇帝出来。

老实说,朕对你们推举谁当皇帝其实并不关心,朕所关心的只有以下几件事,就是这个新的国家中人民有没有发声的权利?人民有没有反抗暴君的权利?人民有没有审判暴君的权利?

朕以为,这个新的国家首先应当保卫人民的利益,然后再谈皇帝的权力什么。朕的刀剑,正是为了保卫人民而设。所以,朕以为本次大会的第一个议案就是:国事应当付诸公论,帝国议员享有法律保护之言论自由,未经议长同意不得逮捕、审讯…”

李自成的开场白让在场的议员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有些搞不清楚,李自成到底是来威胁他们的,还是真的来等待他们的决定的了。

第539章 大议事会一

就在议员们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时,李自成已经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坐在他身边的刘宗敏有些担心的向他问道:“你就不怕这些人选别的什么人吗?”

李自成靠在椅子上,打量着下方庭院内的议员们,颇有趣味的说道:“北方各省的议员都是我们自己挑出来的,总不可能都是反对我的。南方各省的议员也许未必支持我,但是我知道江南地区的议员一定不会选别人,因为他们购买的公债还需要我来保证兑付。他们要是选个其他人当皇帝,对我来说也没啥区别,就算是皇帝老子,欠债也得还钱啊。”

刘宗敏不想说话了,他发觉自己是白担心了,所谓的民主推选,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戏。看着台阶下那些议员窃窃私语的样子,他脑子里更是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可悲的是,这里不少议员并不知道自己就是个戏子。

摇了摇头,把议会的问题抛在了脑后,刘宗敏向李自成询问起了自己关心的一个问题:“听说,陛下有意晋封公爵?”

李自成微微颔首道:“文件不是发下来了么,朕只是提议而已,还需要议事会先推选出皇帝,然后由新任皇帝颁布诏书晋升。”

刘宗敏已经不关心皇帝的推选问题了,他只是小声的说道:“这次一下要晋封11个国公,是不是有些滥了?”

李自成回头瞧了他一眼,看的刘宗敏低下了头去。过去李自成不封公爵,这些大将一个个愤愤不平,认为自己的功劳被低估了。现在他打算封公爵,这些大将又觉得封爵的人太多了。

李自成突然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老孔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这句话只适合对底层说,对于上层来说,永远都是患均而不是患寡,大家都有的东西,怎么能够彰显自己的尊贵和权力呢?

他笑了笑说道:“捷轩以为,把谁拿下合适呢?”

把谁拿下都不合适,刘宗敏心里只能闪过这样一个念头。要是名单没有公布,大家自然不会去想自己为什么能封公爵,可要是公布之后拿下来,就有人会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被拿下的原因了。那么他刘宗敏岂不是平白得罪了人?虽然他倒是不怕得罪谁,可是为了这种事去得罪其他人,会败坏自己的名声的。

看着刘宗敏久久不能出声,李自成才接着说道:“当然,虽然是封公爵了,但是公爵和公爵之间还是不一样的。朕决定给一些人加元帅头衔,只有拥有元帅头衔的公爵才能主持军务,这样公爵虽多也不会造成混乱。另外,除了咱们大顺的公爵要封,这大明有几位公爵也是要重新封过的,要不然怎么能叫合众为一呢?所以,捷轩倒是不用多想什么。”

听了李自成的话,刘宗敏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的说道:“不会,臣怎么会多想。不过今后国家的京城到底会定在哪…”

在李自成和刘宗敏在上面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时,庭院内就坐的议员们终于渐渐形成了几个统一的声音。一种声音是,陛下说的肯定是对的,所以我们只要赞成就好;一种声音是,陛下如此开明仁厚,我们当然应该接受陛下的好意;还有一种声音是,不管李自成想要做什么,这一条建议倒是没啥问题,应该赞成。

于是在各省代表轮流发言之后,代理议长李自敬宣布开始就李自成的第一条议案进行投票,投票的方式很简单,每个议员都有一根数字签,和自己的座位号相同,然后直接投在议长面前的大方盒内就成。议长面前有三个大方盒,上面分别是赞成、弃权、反对。

虽然除了议长本人外,其他人看不到投票的过程,但是议长李自敬是李自成的弟弟,在他的注视下投票,还是有压力的。第一条议案本身就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反而是对各位议员有利,所以虽然大家投票时有些别扭,但还是投了一个全体赞成票。

报出了投票结果之后,代理议长李自敬看了眼桌上的流程表,便结结巴巴的宣布道:“第二项议案是关于是否取消大顺和大明两个朝廷,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此项议案为直接投票项目,无需发言辩论。现在开始投票。”

重新拿到了签子的议员们有些人明显犹豫了一下,不过看着周边大多数人起身支持,这些人终于还是放弃了抗争。虽然不少人是希望能够重建大明和大顺划江而立的,但是这些人其实并不多,他们大多来自贵州、湖广、四川,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因此寄希望于江南地区的代表先进行抗议。

但是经历了弘光朝的划江而治后,江南地区的百姓对于划江而治就没啥好感了。江南百姓实际上支持的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南北朝,以长江为界就等于是打断了江南的运输大动脉,依赖长江、运河同各地进行贸易的江南手工业,是难以接受这种分治局面的。

因此在弘光朝退位,都元帅府恢复长江、运河的航运后,江南百姓已经接受了都元帅府的实际统治,他们现在所反抗的,无非就是不希望都元帅府恢复大明时对江南的严厉控制。简单的说,江南百姓其实更喜欢自己管理自己,中央政府最好离自己远一点。

不过在李自成打败了清军之后,江南百姓也知道想让都元帅府滚远点是不成了,因此不让战火蔓延到江南就成为了底线。去年江北四镇在扬州的作为,算是让江南百姓直观的了解到了什么是战争,这可比倭寇来袭还要更有破坏力,毕竟倭寇只能骚扰那些小县城而已。

再说了,要是议案是大顺和大明两个国家是否合并,还有人会提出反对,因为这至少还有一个国家在身后支持着自己。但是现在投票的是两个朝廷是否合并成一个,这意味着已经没有人会以大明的名义支持自己了,那么还公开反对个啥。

不过虽然没有人站出来公开反对合并,400多位议员还是有50余人弃权,40余人投了反对票。不过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议长李自敬宣布议案通过,随即提出了第三项议案,也是今日的重头戏,关于皇帝的推选。

这个议案倒是允许各省代表轮流上台发言,推出本省认定的皇帝候选人。这样的发言自然是有利于李自成的,虽然太子也坐在会场内,但是太子却第一个上台选择支持李自成,表示自己才浅德薄不应当成为新朝的皇帝候选人。

本就犹豫不决的一些议员,在太子的发言下更是情绪低落。哪怕那些坚持正统的议员,面对现在的场面也一时无计可施,因为李自成并没有阻止太子作为皇帝候选人,这就意味着他们也不能直接攻击李自成的资格,否则只会引来李自成翻脸,而他们能出现在这里,就是放弃了和李自成武力相见。

那些宁可和李自成刀兵相见也不愿意支持都元帅府的人,一开始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为了避免和李自成开战而采取妥协的议员们,自然不会在议会现场挑起一场战争。

于是第三项议案的投票,李自成的得票比例虽然只有三分之二,但是投太子和弘光帝的票数寥寥无几,更多的议员直接选了弃权。从推出候选人的角度来看,大明这边也是处于下风的,因为他们连统一的候选人都推不出来,一部分弃权票是既不想投太子,也不想投弘光帝。而大顺这边,意见则是统一的。

皇帝之位已经决出,在场的许多议员们也是松了口气,这意味着至少内战可以结束了。许多议员之所以来参加此次会议,就是为了避免战争涉及到自己的家乡,李自成就任皇帝,至少可以不用打仗了。当然他们并不认为这场会议真的可以推选出除了李自成之外的人当皇帝,因为他们只有投票权,而李自成手中却有一支军队,难道几百只木签能挡住数十万的大顺军的决定吗?

经过了这样一次投票之后,议员们心里也不得不承认,李自成现在是他们的皇帝了,因为他们投了票了。出尔反尔显然是让人不耻的行为,百姓们是不会理解他们的想法,只会问他们是否参加了今日的投票。

不过,看着皇帝居然经由自己之手获得了任命,议员们对于李自成这个皇帝倒是少了几分仰视,多了几分平视的味道。过去皇帝都是靠着自己双手打出来的,或是来自于血脉传承,根本不需要来自民众的认可,也因此从龙之功是相当难得的。

但是今天,这个皇帝是他们封给李自成的,隐约间他们似乎就比李自成高了一点,不再如从前面对大明皇帝那样的卑微了。有些人更是想多了些,既然今日他们能够给李自成戴上皇冠,那么他日是否也能给某个皇帝取下皇冠呢?

李自成此时却没有理会这些议员们在投票结果出来后的各种想法,他上台感谢了各位议员对自己的支持后,便开口说道:“新的皇帝虽然已经选出来了,但是这个新的国家还没有完成…”

第540章 大议事会二

钱谦益有些愕然的看着台阶上侃侃而谈的李自成,他不明白李自成到底在说什么,皇帝都选出来了,新的国家为何还会没有完成,须知道皇帝就是社稷本身啊。

坐在他身边的郑元勋不由小声向钱谦益发问道:“牧斋兄,陛下这是何意?”

作为替自己筹集款项购买公债的得力助手,和钱谦益的关系自然是相当融洽的,不过钱谦益也不想在对方面前表露出自己对于李自成的不了解,因此他故作深沉的伸出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不明所以的郑元勋,似乎会意的点了点头,继续的听了下去。

坐在距离钱谦益对面的阮大铖看着钱谦益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就觉得不大舒服。此前他和马士英一直关注的政治上的对手都是史可法,钱谦益虽然是东林领袖,但是性格却比较柔弱。比如史可法、吕大器商议推举监国时,钱谦益力主潞王,虽然因为史可法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但是钱谦益是潞王的支持者这个章却是盖上了。

因此福王登基之后,钱谦益惧怕被弘光帝清算,于是向马士英上书求情,马士英便推荐了钱谦益担任礼部尚书。应该来说,虽然钱谦益是东林党这边的,但是却成了马士英用来平衡东林党内部的棋子,因此自然不会把钱谦益视为政治对手。

但是之后的事谁也没有想到,李自成会携太子南下,并收服了江北四镇,这使得南京城失去了保护,弘光帝被迫退位归藩。可是这样一来,不管是拥戴福王的马士英,还是曾经试图拥戴潞王的钱谦益都算是站错了队。而这也是不少议员不敢投票给太子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之前已经站错队了。

于是乎,马士英和钱谦益在李自成面前倒是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此时的史可法、吕大器因为坚持不肯同李自成合作,在李自成击败南下清军后,这个试图保持大明的政治势力,其实已经算是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了。

因为史可法、吕大器这些人要保的不是朱家的大明而是士绅的大明,简单的说他们想要的是众正盈朝的泰昌帝时期,也就是皇帝垂拱而治,而国家大事由正人君子们来操持。

只是这些正人君子实在没有平息乱世的能力,他们想要的太平盛世需要有人先扫平乱世之后,再把朝政交到他们手中,那样他们或许还能过上两天众正盈朝的瘾。但是很显然,不要说他们搞不定顺军、清军,甚至他们连大明军队都搞不定,能把原本还能听从朝廷命令的军队搞成藩镇的,也只有这些正人君子了。

不要说江南的商民对这些正人君子大失所望,就连江南的士绅都对这些正人君子的能力失望了。因此,当李自成支持马士英继续执掌南京朝廷的时候,史可法、吕大器等人就失去了和马士英抗衡的能力,等李自成在北方击败清军的消息传回来,连黄得功都跑去扬州投诚去了,史可法、吕大器也就失去了最后一点能够掌握的武力的可能。

而在这个时候,马士英这边又暴出,史可法、吕大器等人曾经主张过联虏灭寇。这在弘光朝自然是政治正确,哪怕在李自成没有击败清军之前,私下里还是有不少人是赞成的,但是等到李自成打败了清军之后,这种主张自然就成了政治不正确了。

就连太子对于这种言论也发文进行了批判,太子在文章中说:“满人入关后便侵占宫殿和内城,把内城的汉人除太监外一概逐出,这是朋友能做的出来的事?我大明宗庙还被满人占着,你们这些大明的忠臣却还说要联虏,这是要让列祖列宗交给满人去祭祀的意思?”

史可法、吕大器看到了太子的文章后,虽然文章上没有点名,可两人也不得不宣布辞职。如此一来,马士英在南京城内的政治对手几乎已经都倒台了。但是让马士英没预料到的是,李自成为了支持战争,直接拿公债的销售情况来比较忠诚度了。

这种行为就有些操蛋了,就算过去朝廷撑不下去卖官鬻爵,可也不会拿首辅的位置出来拍卖。而马士英敛财的能力虽然不错,可要是比财势,他一个贵州人,哪怕有阮大铖支持,也很难同作为东林魁首,文坛领袖的钱谦益比人脉的。

特别是在史可法、吕大器这两位东林首领被迫辞职后,钱谦益成了东林党人和复社唯一能支持的对象了,虽然钱谦益有着不少毛病,但大家也只能选支持他了,于是钱谦益也就成功的在公债认购方面远超了马士英一系,从而成了威胁马士英继续担任首辅的威胁。

对于阮大铖来说,他和马士英的利益已经联系在了一起,要是马士英倒台了,他也就没什么起复的机会了,因此对于突然翻身的钱谦益倍感痛恨,认为对方是扮猪吃老虎。

不过马士英和钱谦益的争斗,很快随着全国议事会的召开而告一段落,因为李自成似乎又弄出了许多新花样,于是这大明还能否存在下去都成问题了。

在阮大铖瞧着钱谦益不顺眼的时候,李自成则终于说完了自己提出的会议第四项议案,就是要为新国家立个规矩,他这样对议员说道:“昔日刘邦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最后关中父老支持了大汉朝近400年。可见一个国家想要维持运转,就得先同老百姓约法三章。

当然,朕说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而是和老百姓约定国家的责任和人民的权利。假如国家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或是人民的权利受到了侵犯,那么我支持老百姓起来推翻这个朝廷,就像我起来推翻了不给老百姓活路的大明一样。

276年以前,无数汉人用自己的牺牲获得了这个国家的自由。17年前到今日,又有数百万人民为了自己的自由起来抗争,最终建立这个新的国家。所以这个新的国家不应当为少数人所有,不应当为少数人服务,不应当为少数人所统治。

我们应当抱有这样一种理念去建立这个国家,为了人民的自由,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虽然这个新的国家还处于战争和灾害之中,但只要我们抱着这样的理想去建设这个国家,那么我相信,那些为此而牺牲的英雄们,为自由和平等而战斗的士兵们,他们将不会为自己献身于这伟大的事业而感到后悔。

我和诸君站在这里,就是要把他们所奉献牺牲的伟大事业变为现实,不能让那些烈士们白白牺牲。这个新的国家就应当是:民有、民治、民享。并使之永世长存。”

李自成这段演讲让庭院内诡异的安静了数十秒,接着才有人迟疑的鼓起了掌,然后便带动了所有议员。郑元勋一边鼓着掌一边小声说道:“陛下就算不用军队,光凭演讲也足够获得一大批人的支持了。”

钱谦益听了只有苦笑,他其实对李自成还是有些了解的,而郑元勋似乎还不够了解,比如刚刚李自成说的人人平等,这里的不少议员包括郑元勋,一定会以为是李自成和他们平等,而绝不会认为是自己同奴仆也一样平等。

但钱谦益知道,李自成其实讲的平等是包括后者的。为什么他如此确定,因为他老婆在扬州和陈圆圆交流时,发觉对方一直都很关注江南的奴变。陈圆圆现在可不是那个秦淮河上只有艳名的女子了,她现在是掌握着都元帅府下相当强大的一个权力部门,被她所盯上的东西,自然就是李自成所盯上的。

而柳如是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妇道人家,这位过去就很喜欢谈论政治,随着过去的姐妹掌握了这样一个权力部门之后,她就更加热衷政治了。因此她还特意找了找奴变的情报,然后分析了一下。最后柳如是得出了一个结论,她是这样对钱谦益说的。

“江南的奴变事件近些年来爆发的越来越频繁了,规模也越来越大了。虽然这些奴变最终都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不少主人家也就此败亡了。不仅仅底下的奴仆要出路,就是缙绅之家同样需要一个能够安定奴仆们的方式,否则谁也受不了这样不断的暴动。

妾身看都元帅府在扬州一直都在规范主仆之间的相处关系,并禁止贩卖良人,对一些服务期限较长的奴仆要求转为雇佣制等。从这些举措来看,都元帅府应当不会再容许过去江南士绅对于奴仆的自由贩卖了,虽然士绅们会受到一些损失,可至少能够让地方上稳定下来…”

柳如是跟他说这些话的时候,钱谦益还有些不以为然,士绅怎么能够少了奴仆呢?没有奴仆他们就无法生活,因为许多士绅平生只会做老爷而已。更何况,大家族内有着许多不可对外人言之事,若是不用奴仆,那些雇佣的下人多嘴说出去,岂不是让自家成为外人的笑柄了么?

只是今天听了李自成这一番演讲后,钱谦益顿时想起了柳如是的分析,两相对照一下他就明白过来了,这段演讲正是为了解决奴仆问题的先声。只不过看着大家这么兴高采烈的样子,钱谦益自然也不会去扫大家的兴致。

原本还有些拘谨的议员们,随着这第四条议案的提出,一个个都活跃了起来。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清楚,自己该提出什么样的约法三章,但是能够为新国家立规矩这个事实,倒是真的激发了众人的兴致。而李自成则悄悄的带着刘宗敏等人撤了,因为他知道这条议案不是一两天能讨论出来的,自然没必要傻等了。

第541章 大议事会三

李自成的猜测并没有出错,在他离开之后,议员们总算是松了口气,李自成坐在这里的时候即便什么都不干都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变得谨小慎微了起来。

而在李自成离开之后,不少人觉得这下子总算可以不用看李自成的眼色,真正发表一些合自己心意的言论了。对于新国家描述,大家本来是没有印象的,北方代表现在只想着尽快恢复和平,哪怕回到万历朝都好,南方代表则主要是想保住自万历末期以来士绅所扩大的权力。

在万历之前,清流只能在朝堂上对奸党展开批评,并影响这些奸党在士林中的声望,总的来说,双方的斗争主要还是在朝堂之上。但是东林党成立之后,政治斗争的方式开始出现了变化,在野的士大夫开始操纵朝堂上的斗争,结成党团的士大夫们,不管在朝在野都形成了一体,对政敌进行了没有底线的攻击。

于是乡官和儒生的话语权开始压制住了地方官员,形成了一种江南特色的乡绅自治模式。任期不过两三年的县官,既不能和本地的大户比影响力,又不能抗衡对方在朝堂上友人的压力,自然也就让地方沦为了乡绅们的天下。

在没有经历过北方那种几次被战火洗为白地的遭遇,南方代表自然是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力,而支持一个强势的中央的。但是经历过这些苦难的北方代表,则坚持要一个能够保卫自己安全的强势中央。

李自成描述了自己想要的那个新国家后,围绕着他所提出的设想,这些议员们很快就形成了数十种不同的派系,但主要还是分成了南北两派。

北方代表支持人人平等,因为战乱告诉他们,不讲平等就要等着人家起来反抗,但是他们并不支持自由,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减少个人的自由,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大明就是太讲自由了,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乱臣贼子。

南方代表主张尊卑有序,他们现在的生活的好好的,凭什么要因为人人平等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支持自由,因为士大夫的自由是可贵的,没有自由岂不是又要变成皇帝的应声虫了吗?李自成可不是大明皇帝,他身上没有这么尊贵的血脉,因此大家讲一讲自由还是必要的。

钱谦益很快就成为了南方各派的代表,因为在场的代表中以他名望最高。阮大铖虽然是南方人,但是他没法支持钱谦益,这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确,所以便投向了北方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