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永昌 第154章

作者:富春山居

听了这话吴兴倒是没敢接口,毕竟这题目太大,似乎不是他一个书吏能插嘴的。宋献策收回了看向石桥的目光,转而瞧了吴兴一眼,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吴书办,我看你这个人的面相还是不错的,今后必然不会屈居于这一县之内,有没有兴趣正式调来我身边做事?”

吴兴先是露出了一脸的喜欢之意,但很快就诚惶诚恐的向着宋献策拜倒说道:“兴卑鄙之人,若蒙大人不弃,自然是愿意附骥尾的,只恐自己才能不足,不能好好侍奉大人。”

宋献策哈哈一笑,但很快就出声纠正道:“以你的才能,侍奉我未免可惜了,终究还是要侍奉陛下为好。我大顺新立不久,到处都在缺人,只要你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一定会有一个适合你的位置的。”

听到宋献策的许诺,吴兴心中也是一片火热,作为胥吏世家出身的他虽然娴熟于衙门内的事务,但是因为国初太祖朱元璋曾经下令:“科举初设,凡文字词理平顺者,皆预选列,以文激劝。惟吏胥心术已坏,不许应试。”

到了大明中后期,不仅胥吏不得参加科举,甚至连胥吏的子孙都被官员默认不取了。科举第一步的童生试,几乎就是知县看谁顺眼就能点取的,因此看到试卷上的祖孙三代履历,知县直接刷下你,几乎都没有说理的地方。

因此大明的胥吏几乎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精通衙门中的各种明暗规则,甚至连正印官都能玩弄于鼓掌之中,在百姓面前更是威风十足,可是在官员面前却连奴仆的地位都不如。

吴兴虽然有才能,但是连科举考试都参加不了,自然也就无从发挥了,而读书人是不愿意和胥吏交往的,自然他也没法靠着自己的文才替自己扬名了。所以,成年后的他只能接了老爹的班,继续当着丰县衙门的书吏。

在这样的乱世中,吴兴能够竭力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已经很不错了,自然就更加不会想着寻找什么上进之路,毕竟离开了丰县谁还认识他。能够被宋献策看中,这对于吴兴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特别是在顺军击败了阿济格军后,眼看着大顺已经稳住的一个基本的地盘,当今天下最终会被谁一统已经露出了曙光,他自然是希望能够在大顺朝有个新开始的,因此吴兴在宋献策面前不能不表现的激动。

看着吴兴喜不自胜的样子,宋献策的心情也很不错。如果是在从前,他其实不会这么直接出面招揽对方,最多也就是给某位将领推荐一下吴兴这个人而已。

作为一名江湖术士出身的军师,宋献策其实并没有拉帮结派的需要,因为他之前在李自成面前展现出来的才能都偏向于神秘性,毕竟一个算命先生身边并不需要多少随从,身边的人一多容易被人看破了手脚。

但是自从李自成把他这个军师变成了参谋总长之后,宋献策顿时发觉自己有些势单力薄了。因为总参谋部可不是考算命吃饭,而是靠着统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吃饭的。因此手上能用的人才越多,他这个参谋总长才当的越舒坦。

只不过宋献策的江湖术士出身,令他很难获得那些读书人和前大明军官的认同,这使得总参谋部内形成了以韩霖为首的技术官僚派、原毓宗为首的文官派和以左勷等为首的将领派,结果他这个参谋总长反倒是变成了孤家寡人,这样的感觉当然是不大好受的,因此宋献策也开始了寻找人才,培养得用的人手了。

像吴兴这样办事能力不错的胥吏,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象,因为对方和他就是一个社会阶层出身的,其他人根本不会选择他。因此他提拔了对方之后,对方也就只能依靠他了。

想到这里,宋献策不由想起当年汉高祖手下都是沛县的老相识,这难道是天下没有英雄豪杰了吗?显然不是,因为只有沛县这些人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汉高祖,而其他人遇到危难时未必还会留在他身边了。

想到汉高祖,宋献策又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李自成,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原本大顺在山海关下丢掉的运气,似乎又被李自成重新抓在手中了。这样下去,大顺成为新朝的迹象也是越来越明显了,这个时候他也不由为李自成该如何处理同前朝的关系忧心了起来。

以眼下的局势来看,击退这次满清的南征应当是没什么大问题了,但是在击退了满清军队之后,如何对待前朝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这个时候,不管是杀了太子或是放了太子,都会留下后患,哪怕是宋献策也想不出李自成到底会怎么做了。

看着宋献策似乎陷入了沉思,吴兴想了想不由大着胆子问道:“大人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不知小人能否为大人解忧?”

宋献策思考了数息后,终于对着身边这个刚刚收揽到的亲信说道:“倒是有两件事让我放在心上。第一件事么,我就是想着这满人到底什么时候才会退兵。”

军事上的事情吴兴是不大熟悉的,不过他转动了眼珠子思考了片刻,便大胆的说道:“要小人说,这满人距离退兵应当不远了。”

宋献策有些惊奇的看着他问道:“你如何敢这么断言?”

吴兴道:“因为跑到本县躲避战乱的百姓实在太多了,连满人控制区内的士绅都跑出来了。满人乃是关外小族,若是为了土地的话,关外有的是土地可供他们分配,因此为了争夺关内的土地而耗费本族人口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满人入关的首要之务就是控制关内的百姓,只有控制了关内的百姓,他们才能征税征发劳役以供养满人。而控制关内百姓的根本,就是控制地方上的士绅,因为这些士绅才是地方上真正的控制者。假如没有士绅的支持,那么满人就很难从地方上获得稳定的物资和人手支持。

此前满人入关时北直一带的士绅几乎立刻投向了满人,所以满人很快就把北京等地安定了下来。但是现在满人在京城四郊大肆圈地,又对辖区内的士民加以重税,连这些士绅都不得不抛弃家业南下了,可见满人和北直的士绅已经快要水火不容了。

满人若是还想在关内呆下去,就不得不给北直的士民以喘息之机,至少不能耽误了今年的春耕。这样一算,满人最迟不会超过三月就要撤退了,否则今年的春耕就要耽误了。”

对于吴兴的分析,宋献策还是满意的,也只有这样的洞察力才值得他开口拉拢啊。于是接下来,他对着吴兴吐露了自己真正担忧的问题。

“你分析的很好,回去之后不如写上一篇分析满人将要退兵的报告,我会帮你转呈到陛下面前的。不过你再听听我忧心的第二件事,顺便帮我分析分析。

总参谋部对于这场战争的判断和你刚刚的分析结果其实差不多,也是认为满清快要撤退了。不过对于如何结束这场战争,总参谋部内外却有着几种意见,连我都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首先总参谋部内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当趁着清军准备撤退的时候发起追击战,争取一次击破清军把满人赶出山海关去;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当见好就收,我们尾随清军撤退而进,把能收回的地方都收回,直到清军展开防御姿态为止,然后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和清军决战的机会。

至于总参谋部外的声音也有两种,一种也是主张见好就收,结束战争准备进行春耕,先稳定住河南、山东两地的人心,再图后效;另一种则是主张应当就此同满人达成和解,然后把南方完全的掌握在手中再说,因为现在的南方虽然名义上保持着和都元帅府的合作,但他们承认的是太子而不是陛下,若是出现什么意外,南方很可能就脱离了都元帅府的掌握,和残破的北方相比,南方才是不容有失的那个…”

听完了宋献策提出的四种意见,吴兴也是迟疑了好久,这四种主张他其实已经听说过三种,至于那个和满人讲和,然后先统一南方的主张,他倒是今天才第一次听说。但除了第一种主张太过冒险,完全是拿着大顺的国运在赌博外,他觉得其他三种主张其实都是可行的。

第497章 丰县二

不过吴兴刚要开口,却又收住了,他突然觉得这个问题太过简单了,以宋献策的能力不应当看不出自己看到的这些问题,他转而一想便明白了过来,重要的不是这几种主张的可行性,而是提出这些主张的是什么人,就和衙门里不同主管的表态一样,下面的小弟只能选边站队。

想到了什么的吴兴于是改口说道:“大人觉得,陛下会喜欢那种主张呢?”

宋献策楞了一下,终于缓缓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不错,重点还在于陛下的选择,其他人的主张并不重要。吴书办,我确实没有看错你啊…”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一名军官匆匆走上了城头,他四处张望了一下,看到宋献策的身影后便赶紧快步走了过来,向着宋献策行礼后便喜气洋洋的汇报到:“大人,好消息。张洪所部在高庄伏击了一队清军,斩首46级,另外还俘获了数十俘虏,清军一名甲喇额真也被当场击毙…”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消息,宋献策于是召集了丰县的将领一起检阅了张洪送来的人头,并对来人询问了这场战事的经过,之后宋献策又同这些将领进行了开会讨论。

对于刚刚抵达丰县不久的官抚民和马化豹来说,之前接二连三传来的胜利消息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对于满人的敬畏心理。虽然清军突破了定陶、城武一线,但是在他们看来不过已经是强弩之末,因为清军并没有打下单县。

现在一队含有近三分之一满人和蒙古人的清军居然被自己这方的新军加上乡兵所击败了,这也令两人再一次看低了清军的战力,特别是马化豹,作为刚刚投降大顺不久的新人,他急欲在李自成面前做出一点成绩,以表明自己向新主效力之心。

因此在检查完了送来的人头和听了这一仗的经过后,马化豹就在会议上慷慨激昂的说道:“这些头颅确实是真鞑子的头,由此可见这些鞑子也确实是士气衰落了,连这样的战斗都能死伤这么多人。这个时候我们当然不能在这里坐等鞑子自行退去,总要收复一两块失地,让百姓和陛下知道我等的忠勇吧?”

听了这话,官抚民对于马化豹表现出的急迫的立功心理是不以为然的,这些从淮扬一带调动到徐州的前大明官兵正是在他手下整训的,当日陛下刚刚率军北上的时候,这些江北四镇的将领一个个都忧心忡忡,觉得李自成的行动过于冒险了,在各路传来不利消息的时候,李自成应当坐镇徐州坚守才是老成之举啊,毕竟清军要是打不下徐州终究还是要撤的。

等到李自成这边势如破竹的击败清军,连阿济格都被赶回河北去后,这帮人就一改之前心事重重的模样,整日里为李自成歌功颂德了起来,似乎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对于李自成的忠诚之心。从惧怕满人到现在的信心满满,马化豹的表现无非就想要趁着战争结束前为自己捞取一些功劳,好在新朝站稳脚跟而已,并不是马化豹真的具有了和满人对战的勇气,他这只能叫想打落水狗了。

不过作为带着部队前来增援丰县的主将,他现在和马化豹的立场是相同的,功劳他也想要啊,作为一个在山海关投降了吴三桂,之后又趁乱逃出归来的人,官抚民觉得自己突然之间就矮了别人一截,因为其他人都没有这个糟糕的经历,官抚民又不能把自己的遭遇推给丢下自己的李自成头上,因此只能在战场上为自己挽回脸面了,那么还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吗?

所以官抚民思考了片刻,便接着马化豹的话头说了下去,“马副总兵说的不错,清军在这场战斗中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战斗意志,特别是我军在村外设置的疑兵发动后,清军居然丢下了自己的长官和同僚逃跑了,这是过去很难看到的场景。所以马副总兵说,清军已经士气衰落这一点,我是赞成的。

我们这个时候确实不能坐失良机,畏缩于后方不敢出战,否则就是给了清军以调整的机会。要我说,当前我们的目标不能放在收复几块失地上,而是应当把目标放在清军一部上,若是能够趁其不备歼灭其一部,那么清军就更加不能坚持下去了…”

宋献策听了两名客将的主张,便把视线转向了本城的守将贺大成身上,在宋献策的注视下,这位丰县守军思考了片刻后便开口说道:“陛下说过,这场战争是我军同清军的对抗,不是我家的一部同清军一部的交战,所以战或守都要考虑全局。

官旅长手下有四个团,加上两个炮兵连及一些辎重部队,总的兵力也就五千余人。以这样的兵力守丰县有余,但想要出击则不足。除非陛下能够下令,从曹县到单县的人马都配合官旅长作战,牵制住清军其他地区的军队不能行动,否则官旅长的出击计划就不可行。”

贺大成的反对让官抚民、马化豹大为不满,因此两人就同贺大成争论了起来,可贺大成牢牢抓住一点,就是出击必须要征的陛下的同意,否则他就坚决反对出兵,这令官抚民和马化豹的任何说辞都变得苍白无力了。

宋献策又把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参谋吴昌胤,向他询问道:“吴参谋,你对此是什么意见?”

吴昌胤,31岁,原徐州卫百户,听到上司的问话,他顿时起身恭敬的回道:“下官以为,几位将军说的都对。”

听到这种和稀泥的回答,贺、官、马三人显然都是不满意的,三人都把目光转到了他身上,宋献策还是比较维护自己的部下的,他当即就拦在几人之前先问道:“怎么说?”

吴昌胤现在脑子里理了理思路,这才接着说道:“清军士气低落这是事实,但说清军没有还手之力,恐怕并不如此,因为清军在定陶一带的主力还没有动弹。所以,若是我们贸然出击,风险还是很大的。

眼下我们同清军之间的对峙是整体的对抗,不是某部对某部的对战,任何一点发生了变化都会牵动全局发生新的变化。所以贺将军说的是正确的,没有陛下的亲自首肯,没有整条战线上的各支部队的相互配合,我们的出击不过是脱离了大局的盲目一击,未必能对大局产生好的影响。

而且陛下也说过:战争不仅是军队和军队的对抗,同样也是人和人的对抗。所以,想要赢得战争就得先消灭人,我们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就必须做到两点,不能让清军消灭我们的人,尽可能的消灭清军的人。从这两点出发,出击也当在整条战线的配合下进行,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达成出击的目的。”

贺大成满意的收回了目光,对着宋献策点头说道:“吴参谋说的,正合我的意思。”

马化豹虽然还有些不满,但是看着身边的官抚民保持了沉默,他也明智的闭上了嘴。另一边,宋献策听完了在座几人的看法,也大致了解了这些将领各自的立场。如马化豹就是想要捡便宜,官抚民则颇有证明一下自身的意味,贺大成则保持了对于李自成的忠诚,至于吴参谋则是站在了总参谋部的立场上做出了解释。

他只是思考了片刻就知道吴昌胤的说法是最符合自己的立场的,因为对总参谋部来说,一两只部队的军功其实没啥意义,他们追求的是整体上的胜利。此刻让官抚民、马化豹出击,就算赢了一场,也未必会对大局的胜利增添什么优势,可要是失利的话就可能导致局势失去控制了,因此他思考之后决定支持吴昌胤的说法。

想明白之后,宋献策便咳嗽了几声,吸引了几人的注意力后,他就说道:“清军的士气已经动摇了,我们当然要趁着这个机会继续打压清军的士气。因此,主动发起一场对清军的进攻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是贺将军和吴参谋说的也是实情,这是两支大军的交战,不是一部分军队对一部分清军的交战。因此我们还是需要从整体的战线去考虑自己的行动方案,请求陛下的准许和各部队的配合也就是必然之理。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一点,假如我们只是向陛下提出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那么从何处发起反击就是陛下的决定权力了。只是现在更适合发起反击的部队,其实就是我们丰县的部队,至于归德的部队应当用于反击之后的预备队才是最稳妥的。

所以,为了确保我们能第一个发起反击,我的想法是,先弄出一个正式的反击方案出来,说清楚我们要进攻的目标,打算如何发起反击,从而让陛下更容易确定由我们发起反击…”

宋献策的话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因此在座的诸人倒都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大家只求自己的功绩不被别人抢,确保了这一点之后,各自的立场也就趋同了。

当宋献策问吴昌胤,到底从什么地方发起反击毕竟适合,其就对宋献策回道:“丰县以北是金乡、鱼台两城,西北是单县。

现在金乡已经为清军所占领,清军正围攻湖滨的鱼台城。鱼台距离定陶最远,而金乡不仅是单县和鱼台之间的连接点,同样也是通往济宁的必经之路。

若是让清军攻占了鱼台城,那么我们同济宁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了。如果我们出兵北上夺回金乡,则清军就不得不停下对于鱼台的进攻,也等于是粉碎了清军试图切断我们同济宁联系的图谋。那么清军也就失去了继续和我们作战下去的意义。

因为攻不下鱼台的清军,既不能威胁济宁的侧翼,也不能和我军在此地长时间的对峙下去…”

第498章 钢铁一

吴昌胤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在场将领们的认同,就算是贺大成也并不是不想立功的,如果能够得到李自成的首肯,那么从丰县发起反击,他自然也是能分到功劳的,毕竟他现在是丰县大营的主将。

宋献策于是决定让吴昌胤今晚把反击计划写出来,然后明日和他的信件一起送往归德,请李自成亲自裁断。处理了这件事之后,他又给徐州留守的原毓宗写了封信,询问利国铁厂的火炮铸造进度,要求将已经完成的大炮运送到丰县来,并再调拨一批火药、炸弹及火器上来。

宋献策的信件在第二天一早就被送到了原毓宗手中,原毓宗于是叫来了办公厅的秘书长杜依中,向他询问起了军器监的情况。

杜依中倒是很快就理出了头绪回道:“火药我们自己生产的数量,大约为每月14万斤,主要产地为徐州及淮安;另外每月还外购6万斤,主要来自南京、福建和广东等地。我们自己生产的品质最好,外购的火药品质参差不齐,只能用来装填火雷及用于三眼铳、虎蹲炮之类的旧火器。

按照我们对于前线作战的评估,一场三万兵力左右的会战,一日大约能用掉近2万斤火药,20万斤火药也就是维持2个师十天的会战用量。按照宋总长的要求,我们调拨到丰县的火药至少不能少于十万斤,且不能是外购火药,这样的话恐怕会影响到向其他方面的火药赔给。”

原毓宗认真思考了一下宋献策在信件中提及的反击方案,还是下定了决心说道:“优先保证宋总长这边的供应,他们那边也许是结束这场战争的关键。那么火枪和大炮的问题呢?”

见原毓宗已经做出了决定,杜依中便略过了火药问题,对火枪和大炮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如果是三眼铳和虎蹲炮这类旧火器,那么从南京等地运来的存货还有许多,宋总长要求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但如果是最新设计的火绳枪的话,我们现在一个月的产量也就300支,威力更小一些的鸟铳每月倒是有千余支,不过大多来自扬州及南京。不过后者对于穿着棉甲的士兵几乎没什么杀伤力。

至于大炮铸造,利国铁厂倒是铸造了一批,只是成功率才三成,三十门大炮最终合格的也就9门,剩下的21门大炮,有14门完全不能用,剩下的7门有着各种问题,估计只能出售给商船用以威慑下海盗。

军器监面临最主要的两个问题,还是燃料及铁料的不足,除了民政部门要求保证一部分铁料用于制造农具外,前线对于铁丝网的大量需求也挤占了不少铁料的份额。另外就是,利国铁厂那边还动用了不少铁料修筑什么铁轨道路,或者,可以要求他们先停下修筑铁轨道路,把铁料用在武器制作上。”

对于利国铁厂花费了大量铁料修筑地上的道路一事,原毓宗是知道的,他更了解这是李自成提议的,利国铁厂不过是遵从了李自成的建议而已。如果是在平日,那么他自然是不会想起阻拦这件事的,没必要为此惹得李自成不快。

对他或其他人来说,在地上修筑铁路来运输物料确实有些难以置信,在他们看来,如果真的要增加运力的话,那么挖条运河都比修建什么铁路要有用的多。只不过修筑运河需要看地理、地质情况、水源及相当大的人力,现在的大顺还真没余力去考虑这个问题。

原毓宗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问道:“柳泉镇到三毛山铁矿的铁路上个月是不是修好了?”

杜依中点了点头回道:“是,不过通车第一天就出了车祸,之后又重新对车辆做了修改,这两天应该在重新试验运行了。”

原毓宗于是下了决心说道:“你叫人备上马,我去柳泉镇看看,如果铁路还是不大行的话,那么就该先停下来,把铁料用在更要紧的地方。”

杜依中答应了一声就走了出去,为原毓宗安排出行去了,这边原毓宗也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后间换了一套适合骑马的箭衣。当他走出自己的院子,一队骑兵已经等候在了大门前,原毓宗对着送行的杜依中吩咐了几句,就上马带着卫队出了东门。

今日是个阴天,骑在马上驰行被迎面风一吹还是有些冷冽的。不过原毓宗也注意到,黄河边的柳树已经长出了嫩芽,路边的桃花也有几株开放了,春天确实已经到了。看到这些春天的气息,原毓宗并没有放松心情,反而颇为忧虑。

他并不是担忧这场战争会输,打到现在这个样子,根据各处汇集来的情报,他很清楚满清已经无力打下去了,退兵只是迟早的问题。他现在担忧的是,满清要是不肯承认失败,硬生生的把大顺也拖的延误了春耕的话,那么对于大顺来说也是一大问题。

作为负责整场战事的后勤计划制定者,原毓宗比任何人都直观的面对了,这场战争消耗的物资有多么的庞大。李自成对待战争的方式和大明朝廷是完全不同的,大明的朝堂对待战争的支出一向是能省就省,甚至有时都指望着军队饿着肚子为朝廷效力了。

大明朝堂之所以如此对待军队,因为朝堂上的官员和军队没有利益联系,他们对于军队进行克扣并不会遭到什么人的报复,但如果他们为了满足军队的支出而向百姓加税,则必然要遭到其他官员的指责,因为这些官员既担心朝廷会把税加到士绅头上,又想着为家乡做点好事,以提高自家在乡里的声望。

这样一来,大家一提加税就会发生争执,但是一提减少对军队的支出却没人站出来反对,虽然明眼人都清楚,这种苛待军队的做法必然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的,但是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没人愿意站出来让自己利益受损。

而从藩王上台的崇祯对于政治几乎就是一个门外汉,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军队才是大明王朝存在的基础,对于军队的苛刻待遇,使得他失去了军方的效忠。而没有了军队的威胁,士绅们根本懒得理会他这个皇帝发出的命令。

但是对于李自成,不管是现在还是从前,都是把军队当成了自己的根本,现在这个更是把维持军队的日常供应提到了高于一切的地步。凭借着军队优先的政策,李自成南下之后投降大顺的大明官军几乎很快就认可了自己的新身份。

这也是李自成率领军队北上时,那些被将领胁迫投降的士兵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士气,在李自成击败了满人之后,他们立刻就倒戈回来了。也许军官们对于大顺的军纪有所不满,但是对于普通士兵来说,顺军的军纪虽然严格,但是李自成能让他们吃饱饭,这点就比大明朝廷强太多了。

至于满人虽然也能让他们吃饱,可却要他们自己去平民那里抢,抢劫虽然能发点小财,可如果满人打不过李自成的话,那么他们宁可回来吃饱饭了。毕竟劫掠的大头都被军官拿走了,为了一点小钱和顺军拼命就太不值得了。

从顺军的士气维持来看,原毓宗不否认李自成的先军政策是卓有成效的,但是他同样也认为,如果这样经营一个国家的话,显然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军队并不能生产任何物资,军队所需要的各种物资都来自百姓的供给,而以顺军现在的规模,光是维持这支军队都快要把相当于大明一年的收入给花光了,那么朝廷还有什么钱去治水和做其他事呢?

大顺的财政之所以还没有崩溃,是因为李自成把未来十年的收入都抵押给银行了,通过银行向百姓借来的钱,其实是大顺未来几年的收入,除非李自成打算赖账,否则今后大家只能喝西北风了。李自成倒是没什么怕的,依旧大把大把的花着借来的银子,似乎他花的是大明宝钞而不是真金白银一样。

但是,如原毓宗这些官员依旧开始胆战心惊了,他们一点也不希望大顺破产,也不希望李自成赖账。因为他们现在坐着大顺的官,大顺倒台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没什么好处的,另一个则是他们自己也买了不少国债,要是李自成赖账的话,他们也要蒙受损失。

所以,都元帅府内的官员们现在都希望尽快结束和北面的战争,然后把南方各省真正的掌控起来,因为只有掌控了南方,他们才能对南方各省加税,从而补上大顺的财政窟窿。毕竟大顺的朝堂内主要还是北方人,因此对于向南方加税还北方人的国债,这些官员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特别是李自成在前线打的越好,这种声音在徐州就越响亮,因为前线不断传来的好消息意味着大家不要担忧生死存亡的问题了,现在大家想的都是,我们打退了满人之后,大顺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当然,大顺不管做什么,都得先照顾了他们的利益,好歹他们也是为大顺出过力了,总应该有些回报吧。

只不过像原毓宗这样的人还是分得清主次的,不管大顺在战争结束后该做什么,首先要做的是先结束战争,毕竟不结束战争,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在战争的威胁下,李自成是不可能和他们讨论战争之外的事务的。

原毓宗也不得不承认,也只有这样固执的李自成才能击退南下的满人,因为在他的坚定意志下,都元帅府上下现在只围绕着一件事在运行,根本不允许发出其他声音。如果是过去的大明朝堂,现在必然会有人跑出来刷一波百姓的好感度,比如对于百姓的税赋过重,小民怨声载道什么的,但是在现在的大顺,这种声音根本就不被允许公布出来。

第499章 钢铁二

柳泉因泉边植有大批的柳树而闻名,此泉四季流淌且清澈见底和东面的贾汪大泉都是徐州闻名的大泉水,不过在石山驿没有撤除之前,柳泉这里不过只是个风景不错的小村子,虽然距离石山驿植有五里,但是却没有分享到驿道带来的好处,反而要为驿站提供人力和粮草,可谓是苦不堪言。

不过在石山驿被撤除后,柳泉人花了近十年功夫打通了二郎山山口,和原本驿道经过的驴山山口相比,二郎山山口地势平坦且道路笔直,于是一下就获得了过往行旅客商的青睐,柳泉于是便热闹了起来。等到隆庆六年时,柳泉村几乎已经取代了石山驿,成为了南北往来行旅的必经之地。

当时的徐州知州刘顺之看着南北往来的官员客商都喜欢走柳泉,而柳泉作为一个小村子又很难有合适的地方接待贵客,于是就干脆把人烟稀少经过的石山驿站的建筑给拆了,在柳泉建立了一所公馆。这一举动虽然极大的刺激了柳泉的发展,但是随着崇祯年间的战乱不断,南北客商往来断绝,柳泉的繁华又衰退了下去,直到李自成带着大军南下。

柳泉这个地方虽然被山丘环绕,但是因为水源充足,光是山水聚集而成的河流就有七条,加上地势又高不会遭到黄河水患,因此本地确实是一个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

在顺军清理了徐州周边的土匪和山寨后,柳泉周边的治安迅速获得了好转,原本断绝的商路被再一次打通了。顺军从北方携带南下的人口也为本地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使得柳泉周边迅速的建起了不少新的村子。

不过和社会治安的好转及人口迁移这两件事相比,都元帅府重建利国铁厂的行动,算是给柳泉从村寨升格为镇打下了最后一根基石。柳泉周边的山丘中发现了煤炭、铁矿和石灰石,特别是在贾汪更是发现了适合于冶炼钢铁的上好煤炭,这样一来柳泉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平地区,一下就变的重要了起来。

当原毓宗骑着马赶到柳泉的时候,突然发觉这个村子比上个月又扩大了不少,和去年夏天只有百余户人家的模样相比,现在至少增加到了近千户,这种人口的增长速度,对于他来说真是难道一见,估计也只有明初重建北京城,迁移江南富户北上才能见得到这样的场面了。

柳泉村升格为镇后,这里这就设立了守官,原先的柳泉公馆就被征用了一部分,用于衙门的办公。原毓宗在公馆门前下马的时候,镇长梁二和驻本镇的军器监主事汪勇听到消息后便匆匆走了出来迎他。

原毓宗拒绝了两人邀请他入内接待的请求,直截了当的对着两人说道:“我还要去利国铁厂,不能在这里久待,你们准备一些饭食,并喂一喂马匹就可以了。另外,我还想看一看柳泉现在的情况,你们陪着我去村子里转转吧。”

梁二和汪勇当然不会反对,两人赶紧走在了原毓宗身前,一边带着这位上官观看本地正在营建的作坊区、居民区和商业区,一边汇报着这些建设的进度和开销。

绕了大半个村子,不管是对本地的建设进度,还是对于两人的汇报,原毓宗都感到了满意。虽然冬天并不适合施工,不过工匠们还是想出了不少办法加快了建设,而随着天气的转暖,建设的进度再一次加快了,这显然是一个好迹象,因为建设的越快,就能节省不少费用。

至于梁二和汪勇的汇报,几乎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并没有弄一些不着调的东西来糊弄自己,这也让原毓宗颇为满意。要知道在大明朝的话,大家一般都不会认真做事,而是挖空心事想着这么招待上官和同僚,只要能够让上官和同僚满意,那么就是一个懂人情的好官了,刘顺之拆了石山驿修建柳泉公馆,不也就是想要让那些经过柳泉的官员们住的舒服些,从而念着自己的好么。

当然,如果在大明朝,原毓宗也不可能一下马就询问工作的事务,至少也要先亲近一下本地的乡老,瞧一瞧本地的风景,然后写上几句诗文,先宣传一下自己的辛苦再说。要是不宣传,朝廷怎么知道你做了什么?

刘顺之修了柳泉公馆后,还写了一篇小文纪念公馆的建设经过,免得住在柳泉公馆内的同僚和贵人们不知这是谁的功劳。当然这也同大明朝的官场潜规则不无关系,或者说历代王朝的潜规则不无关系,毕竟圣天子在朝,天下海晏河清一片和谐,官员又怎么可能有事情可做?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地方官员的权力虽然大,其实还真没什么实事可做,比如地方官最重要的两个主要职责,征粮和断案,征粮这种事情一直都是地方士绅控制的,地方官要是过于干涉征粮事务就会被视为是苛吏,得罪了本地士绅根本划不来。至于断案,大明朝治理地方的好坏是以没有诉讼为上,你断案再出色也只能说明你治理地方不行,所以老百姓一点都不和谐。

去掉了这两个主要职责,地方官员还能做的事情不过是:治水、教化和接待同僚了。治水需要花钱,而大明的地方财政收支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很难增加一笔额外的开销,不是每个地方官都有海刚峰的本事,能够勒令士绅出钱,百姓出力为地方治理水患的,所以几乎没什么地方官员会给自己找这样的麻烦,更何况治理水患没有几年功夫完不成,也就是说你出了力,但成果却是后任的,这就更加让人没有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