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91章

作者:志鸟村

  不过,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的有凶手存在。

  本案必须是一起他杀案,而非自杀案。

  否则,就是一次疑神疑鬼的丢人现眼罢了。

  而仅仅是一盏灯,并不足以证明这些。

  江远想到此点,只点点头,道:“先看尸体吧。”

  “不急,先打电话给黄队。”吴军手里拿着手术刀,身上也沾着各种液体,就站在门口,示意旁边粗壮的民警打电话。

  江远迟疑了一下,道:“我刚才还只是猜测,至少再去现场看一下……”

  “再到现场再遇到怎么办。”吴军说完,用很郑重的口吻道:“我今天用师父的身份跟你说说,就算猜错了怎么样,猜错了就猜错了,每次案情分析会,不都得有几个人猜错吗?谁还因为猜错了就受嘲笑吗?”

  稍停,吴军又道:“多大的脸,都没有命重要。咱们是做警察的,不是做英雄的,全队上下上百号人,全局几百号人,通宵达旦的做案子呢,现在你有了线索不报告,还自己去现场看一下,合适吗?”

  江远被说的无言以对。

  确实,他现在的心理,是有点怕猜错,怕做错。

  他先前猜了,那也是做了一定的心理建设以后,才说出来的。

  而今,才几个小时的时间,自己不仅没有证明任何事,反而又提出一个新的揣测来证明先前的揣测……

  换一个场景,这种情况,也许要被喷出血来。

  黄强民的电话接通。

  吴军也将手术刀放了回去,再解开手套,隔着一两米远的距离,通过免提道:“黄队,我是吴军,江远刚到解剖室,我们怀疑,他在起坠现场遇到人了。”

  “什么人?”黄强民同样机警,声音微变。

  “现在还不确定……”

  “说重点。”

  “也许是凶手重返犯罪现场。”吴军将这个话说了出来,情绪反而放松了许多。

  现在,压力转移到了黄强民这边。

  黄强民明显的卡壳了一下,才重新组织语言,道:“你详细说下情况。”

  “我让江远给你说。”吴军将位置让给了江远。

  江远刚才一直在回想此前的情况,这会儿简单扼要的将情况说清楚,就不再啰嗦了。

  黄强民这会儿只想了很短的时间,即道:“你们所在的位置安全吗?”

  “安全。”

  “恩,自己注意安全,就呆在那边,我现在派人搜查旺河大厦。”

  “我想过去。”江远也理清了思路,忙道:“不要让人上到28楼的消防楼梯。我想先看看,能不能找到足迹。”

  依然是众所周知的洛卡德原理的实践,如果有人想要重返犯罪现场,他固然能够消灭一部分的证据,但他也会留下新的证据。

  江远才刚刚用足迹的方式破了一起积案,证明了自己比一般的足迹专家还强的能力。

  黄强民立即反应过来,道:“你等一下,我派人去接你。”

  “好。”江远也不矫情。

  虽然凶手再出现的概率很低,也不见得敢于袭警,但现在的刑警队,应该是不缺人手的。

  江远现在拒绝,更大的可能是将身边的粗汉子带走,留下师父吴军一个人面对尸体。

  趁着黄强民派来接应的民警没来,江远套上衣服,跟师父先解剖尸体。

  倒不是为了帮忙什么的,就是为了先期了解一下尸体的情况。

  高坠的尸体,外表其实并不一定很可怕。

  尤其是这种没有二次回弹的尸体,它的受力是局限在一侧的,而且,用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该侧的表层受创并不一定严重。

  严重的是内脏和骨骼。

  这就好像给鸡去骨的时候,你要先摔它,摔完了,鸡皮还是完整的,里面的骨头先移位了。

  这具尸体也差不多,肩颈部位的脊椎都戳到另一边去了,脖子和胸部的皮肤都还看得过去。

  脑袋也吸收了大量的势能,头骨碎成了好几块,切开了头皮才看清楚了。

  江远回想起坠现场的玻璃,死者生前应该是扒着窗户的,但是因为自杀而松手,还是意外而松手,或者被人以某种方式影响了……

  江远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看尸体的样子,死者的死亡还是非常迅速的,在空中也没有调整太多的姿势。

  “对了,还有其他的视频吗?”江远直接问吴军。

  从他所知的信息来看,死者生前在玻璃上挂了有一两分钟,不可能只有一个视频的。

  “还有3个。有的人估计听说要收手机,就不愿意提供了。黄队正在让人扫朋友圈和微信群。”吴军虽然呆在解剖室里,但消息还是灵通的。

  “死者呢,家属这边是什么样的。”江远知道吴军见到家属了。

  “普通农村家庭吧。父母都有些木讷,听说儿子死了,他老妈哭的很厉害。”吴军摇摇头,道:“听他们说的意思,家里面还有负债,以前也是死者在还钱。”

  江远边听边洗手,接着又重点检查了死者的衣物,黄强民派的人就差不多到了。

  两名一米八的壮汉,夹着江远,返回了旺河大厦。

  江远直奔28楼的消防通道。

  没人没声的时候,灯果然是熄的。

  江远一言不发的往地上喷了足迹喷显剂。

  这东西说穿了,就是一个灰尘的固定剂,喷了以后,就可以给它刷粉末上色了,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看得清楚。

  而消防楼梯里,正好有少量的灰尘蓄积。

第154章 脚印

  宁台县局购买的灰尘固定剂,是用加松香的酒精溶剂制作的。

  这是很老式的固定剂了,透明度略差,晾干固定的时间也长。

  江远在楼梯间喷了一排的固定剂,后面的都喷完了,前面的脚印才渐渐显现。

  这时候,普通的现勘或痕检,通常会撒粉末来显影。江远不需要这个步骤,就端详一番脚印,品味其中的原味。

  但也只是大略的看一看。

  大部分的脚印,应该都是保安留下来的。

  旺河大厦的保安都穿皮鞋,系小领带,没什么用,但看着还挺正规的样子。

  江远继续喷固定剂,并将透明的勘查脚踏,放到没有脚印的位置,一步步的往前推进,直到27到29楼的楼梯全部被喷完。

  接着,江远再摆上特意运来的现场勘查足迹光源。

  “现场勘查足迹光源”听起来像是一个很专业的设备,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功率的LED灯。配置了外壳,使之具有相对合理的高度和旋转角度。

  当然,锂电池必不可少,既能保证在外面使用时的便携要求和电量要求,也能保证价格和利润。

  宁台县购买的足迹光源的功率100W,色温6000K,基本能模拟自然日光。打在地面上,刚刚喷涂过固定剂的足迹,顿时给人纤毫毕现的感觉。

  找足迹,找指纹,找微量物证,用的其实都是一类的东西。

  东西确实是挺好挺方便的,但在此之前,江远都懒得拿它过来。

  像是今天在起坠现场,也就是相隔十几米外的地方,江远白天用自然光,晚上用一个便携式的小光源,就找到了很多的微量物证,感觉上也不需要这么大的光源。

  不过,现在的情况,假如真的遇到“重返犯罪现场”的罪犯,那自然是有什么装备用什么装备了。

  普通的命案,或者说,正常警察能够遇到的命案,基本都是初级罪犯,多次犯罪的老手,大部分警察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

  但是,假如真的有一名“重返犯罪现场”的罪犯,那肯定不能以初级选手来面对了。

  任何一个人,做到这一步,大抵都可以用从容不迫来形容。

  而凶案现场的从容不迫,往往意味着痕迹稀少。

  足迹光源的照射面宽大约1米,深度倒是很大,江远于是一片片的扫过来。

  同来的王钟看着江远搬动了两次光源,立即跑过来,主动接手了光源移动的任务。

  江远于是道了声谢,再站到一个透明脚踏上,扶着腰,一边休息,一边观察着面前的诸多脚印。

  比“从容不迫”,警察又怎么可能输给罪犯。

  论技术,警务系统从来就没赢过。

  技术领先这种事情,警察们是很少拥有的。

  大部分时候,警察有的就是“从容不迫”,就是水磨工夫和铁脚板,是组织度和执行力。

  江远克制着自己迅速做出判断的欲望,就一个一个的脚印看过去。

  保安的脚印最多,但优先级也是最低的。

  一些保安的脚印还是踩着前面的脚印的,看得出,这是巡逻的方向。

  江远这时候也庆幸通知了大队长,否则,他自己过来,保安提前踩踏了现场不说,后续也很难阻止保安往来巡逻。

  如果凶手是保安的话……

  江远摇摇头,还是首先将目标放在保安皮鞋以外的足迹上。

  这里有三套足迹,两套足迹比较淡,一套足迹比较深。

  两套淡足迹的年龄大约是30岁左右,正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走路的行迹。

  深足迹是自下而上,就地徘徊数个脚印,又自内而外的走了出去……

  其实不止江远,在场好几个人,都注意到了这一行看着就显新的足迹。

  一般的案件,其实都是普通刑警或者刑警配合现勘取的,也就是说,取足迹和取指纹一样,都属于刑警们的基本功。

  而且,在一般的案件现场,刑警们也都是有选择的取指纹和足迹的,否则把房间里的指纹和足迹都取来了,没有几个技术员能承受得了。

  也就是命案现场能这么豪奢。

  至于现在,面对脚下的这行显新的足迹,大家都看出问题来了。

  这是目前看到的,最有可能是凶手的足迹。

  足迹的走向,也很能说明问题。

  此人自27楼走进来,在28楼呆了一阵子,然后又推开28楼的消防门,走了出去。

  再到27楼的消防楼梯去看,就能发现此人是从27楼的消防门进来的。

  就奔着28楼,要不是凶手的话,那就太巧合了。

  “门把。”王钟小声的提醒江远,让他先找指纹。

  江远点点头。地上的足迹有多个,一会再取也来得及。

  江远就踩着脚踏来到消防门前,打着灯,先看门把手。

  一眼看过去,就是干干净净的不锈钢门把,特反光的那种。

  “擦过了。”江远低声说了一声。

  王钟一愣:“这么仔细?”

  江远点点头。

  虽然很想找到证据,但不得不说,现在要找到指纹证据,是越来越难了。

  思维缜密一点的作案者,都会采取各种手段避免留下指纹想。最简单的是戴手套,也有的是时候擦拭触摸过的位置,还有的直接烧灼自己的指头的。

  王钟有点失望的样子,江远尚能接受。

  他看着地面的足迹,略略有些发呆。

  当时在场的,如果就只有自己一个人,这家伙再走出来,手上戴好手套,帽檐压低,再戴个口罩……

  “足迹能看出年龄身高吗?”黄强民站在外围,喊了一声。

  江远连忙收起心来,再看一眼足迹,道:“男性,年龄45到 49岁,身材中等,身高大约170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