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724章

作者:志鸟村

  众人都心领神会,啪啪啪啪的开始鼓掌了。

  与此同时,听到声音的几名年轻警察,立即送入了大量的卷宗,并依序摆在了江远面前。

  局长面色一沉,批评道:“怎么回事?还没有叫你们进来呢!”

  为首的警察是名华人,有点意外的呆了一下,连忙立正道:“是我弄错了,对不起……”

  局长转头对江远说“sorry”,道:“我是让他们准备了一些卷宗,没想到他们现在就给弄出来了。”

  “没关系,反正上个案子也差不多结束了。”江远从善如流。走私案子虽然是大炮打蚊子,但对方给出的配合度那么高,每次又是公务机往返,说话也好听,江远也不可能真的就办一起案子就离开。

  当然,要是这起案子搞上一两个月什么的,那该走也就走了,但江远做的这么快,再多办两起案件感觉也会更合理一些。

  黄强民捅了一下身边的崔小虎,起身想:“其实上个案件也不算完全结束,当然,我们现在开始准备下一起案件也是合理的,你们有什么想法?”

  “哦,我们这边其实是有几起系列案的,我们请钟警官介绍一下。”局长立马将华人警官钟仁龙给推了出来。

  江远等人就点点头,开始听他讲早已准备好的PPT。

  钟仁龙激情澎湃,这是一个难得表现的机会,平日里,他能够接触到的大都是警队中层,当着局长和议员们描述案情是第一次,仅仅是刚开始的敬礼,他就对着镜子练习了不知道多少次。

  也是在尼查的支持下,钟仁龙才没有去一线抓捕,否则的话,这次的好机会都没有了。

  江远终结了碎尸案,表情轻松的端起了茶杯。

  大马人给他准备的是中式的绿茶,配超传统陶瓷杯,非常的有领导气息。

  江远就吸溜吸溜的喝茶,顺便听钟仁龙讲PPT。

  一刻钟的时间,钟仁龙的激情眼见着要开始消退了,他甚至有一点点的担心,怕江远不喜欢自己描述的几起案件。

  这时候,江远清咳一声,放下了杯子,道:“就刚才的华人在橡胶林里的案子吧,有多名华人死在了橡胶林里?”

  “是的,虽然死因各有不同,但我们强烈怀疑是同一名凶手所为。”钟仁龙暗自松了一口气,能够让江远选中案子,他的PPT就不算白准备。

  “那就这起案件吧,还是先看看尸体吧。”江远说着看向局长。

  “太好了,感谢江神对我们的支持。”局长赶紧上前跟江远握手,并露出满意的笑容。

  黄强民也主动上前,带着自己新雇的翻译,拉着局长的助理嘀嘀咕咕起来。

  嗡……

  尼查的手机震动起来,他立即接起,应了两声,抬头道:“嫌疑人已被捕,正在找枪。”

第1275章 橡胶园连环凶杀案

  两个华人家族赶到警局之后,让大马警局开启了一轮高强度的新闻发布会。

  本地的媒体亦是第一时间跟进,恨不得将案件的前世今生都翻出来热炒一遍。

  门当户对的少年伉俪,中年决裂,丈夫杀妻后,又碎尸弃市……

  对媒体来说,这个案子的噱头十足。

  丈夫意图杀人,偷藏枪械,还在自家农场开始寻觅埋尸地点。

  令丈夫意料之外的是,就在他刚刚开始准备杀人的时间里,妻子白思佳主动提出离婚,并且要求将岳家最重视的农场分给自己,否则就要将岳信鸿与小三小四的视频公开,让他在家族内失去颜面。

  令妻子意料之外的是,就在她准备用法律好好教训一番丈夫的时候,丈夫岳信鸿掏出了枪,逼着她站在塑料布上,并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讽刺的是,第一现场正是两人名下最值钱的资产,一栋位于市中心的整层写字楼,两人约好了与新租客见面,岳信鸿杀人后,旁若无人的与新租客签订了租约,然后独自逗留了两个小时,用车里后备箱带着的劈斧,加班加点的将尸体切碎,倾倒在了附近的下水道里,就迅速返回,参加家宴。

  也是在这场家宴中,岳信鸿有意无意的给出了“白思佳心情不好,出门旅游去了”的消息。

  在岳信鸿的设想中,他这一波达成了好几个目的:

  第一,他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资产,转头将农场卖回给家族,剩下的换成美元,出国以后自有逍遥之处。

  第二,他给自己创造了不在场证据。而警方在嫌疑人不在国内,证据又不充足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将案件搁置,等到几十年以后,他再想回大马,也不会没机会。

  第三,如果始终没有案发的话,岳信鸿就准备过个一半年的时间,直接让白思佳去“野滑”,最后编造一个失踪之类的故事,就算是结束了。

  可惜,他的计划尚未正式执行,就中道崩殂了。

  随着审讯的进行,一些消息渐渐传了出来。

  媒体和互联网上的讨论于是变得更多了。

  普通人并不知道案件详情,也无意深究。乌合之众真正能够进行的讨论的唯有情绪。

  这时候,大马警局却是主动放出风来,谈及“来自中国的法医专家江远”……

  私下里,这个说法很快变成了“来自中国的江神”!

  江远此前参加电视节目,以及参与网红死亡案件的故事,立即被挖了出来,并在各个电视台和自媒体传播。

  黄强民为此特意又找了一次大马警局的局长助理,回来以后叹口气,再安慰江远“人家也不容易”。

  此事就算是过去了。

  警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江远……江远自去橡胶林办案。

  何氏胶园。

  这是一片管理的非常好的林地。平整的地块被一条土路分割成了两大片,橡胶树排列的整整齐齐,每棵都在一人高的位置,被割去了头宽的树皮,像是美洲印第安树人一样。

  树与树之间的距离都是等宽的,树下的杂草仅没过脚面的程度,不用说,都是工人日日打理的结果。

  江远等人到的很早,草面上仿佛还有露珠似的,湿润润的,转念一想,就本地的气候来说,指不定一天到晚都是湿漉漉的。

  大马是一个年均降雨量2800毫米的地方,全东南亚第一,全球排名第八。作为对比,号称江南水乡的几个省份,年均降雨量在1400到1600,差不多是大马的一半。

  “今天下雨了吗?”江远抹了一把树干,问旁边跟着的本地警察。

  “有点小雨吧,应该算是昨天的,从昨天下到今天的,停了几个小时了。”本地警察回答。

  “一口气下了十几个小时的雨。”江远说的是中文,转头对同来的柳景辉道:“犯罪圣地了。”

  “东南亚本来就是犯罪圣地。”柳景辉的表情冷峻,配合中年瘦削的体型,和中年正经的装扮,显得颇有领导气质。

  “高温、高湿……种类繁多的分解者,空间上的隐藏处也极多。”江远眺望远方,在橡胶林的尽头就是野生的林木,参天大树中间缠绕着粗如儿臂乃至于粗如爹臂的藤蔓,林下层和地被层的植物也是长满的,没有刀斧,根本无法深入。

  同样的,藏在里面的尸体,也很难找到,并且容易快速分解,正如江远此前看到的3具尸体那样。

  就江远判断,这一系列橡胶林内的凶杀案,尸体的死亡时间都不是很久。

  第一具大约是4天,第二具大约是3天,第三具可能只有一天出头的样子就被发现了——第一起凶杀案之后,橡胶园就加强了自身的保安措施,虽然对于保护员工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发现尸体的速度加快了。

  尽管如此,哪怕是第三具尸体,其外表状态也只能用残破来形容。

  这是在温带地区很少遇到的情况。

  也就是江远开着挂,并不受地区的影响,否则的话,换一个常年在温带地区办案的法医过来,当场就要懵逼,起码得经过几场案子,才能稍微熟悉一下,至于法医昆虫学什么的,根本得推倒重来,等于是说基本不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医本身就是有地域限制的。

  同样从保存尸体的角度来说,在热带地区的野外杀人,可比城市里要复杂多了。

  当然,野外杀人向来是有独特的优势的,热带有热带的优势,寒带也有寒带的玩法。总得来说,一般人应该也不会跟陌生人这种荒郊野外的地方……吧。

  所以,从正常的角度来推断,互相认识的话,人际关系就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了。

  柳景辉整理了一下思路,转头看向钟仁龙,道:“这家橡胶园,应该是封闭经营的吧,有外人进出吗?”

  钟仁龙先是翻译给旁边的本地警察,再转头反刍道:“按道理来说是封闭经营的,附近距离最近的居民区都有十几公里,但橡胶林本身是没有围墙的,他们唯一控制的就是咱们进园时走的这条土路,路上有围栏,有岗哨,所以,如果有人不通过这条路来进出的话,橡胶园自己是控制不住的。”

  “橡胶园四周都是树林,不经过土路能进出吗?”

  “确实有些人能做到,大部分人做不到。”

  柳景辉没有继续纠结,只缓缓点头,再对江远道:“这么看的话,我觉得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否有外部人员进出,进而是否有外部人员杀人。第二部分,内部人员制造的连环凶杀案,嗯……这里其实是近乎全封闭的环境了,嘶……”

  他呲着牙,感觉很困难的样子,眼角却已是笑着挑了起来。

第1276章 何氏胶园

  何氏胶园已有百年历史。

  历经几代人的拓展和培育,胶园的面积有200多公顷,设备全面,技术成熟,雇佣有26名全职和兼职的员工——当然,现在只有23名了。

  橡胶园偏于一隅,生活简单,某种程度上,依旧维持着百年前的生活模式,甚至连橡胶园里的主要建筑都是百年前建起来的,只是内里历经修缮,多了许多的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生活物品。

  尼查、钟仁龙带了8名警员,一并本地的10名警员,出现在胶园,声势上就让人感觉很不一样。

  江远这边也带了8个人,也不是为了排场,而是有真实的需求。就好像江远身边离不开的牧志洋,以及温明和陆通达。身在国外,不带上三个人,黄强民根本不放心。

  柳景辉要来办案,卫师衎要来跟着学习,申耀伟带着枪随时准备出动,另外还得有王传星随时写公文和PPT。

  就某种程度而言,江远的队伍还称得上是短小精悍。

  不过,在何氏胶园的员工们眼里,多达26名警察的到来——跟胶园此前的人员数量一模一样,多少带着些威胁和挑衅。

  “胶园住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得分出来一些人去外面住。”胶园的生产经理站了出来。

  尼查等人立即看向了他。

  这是一名50岁左右的华人,脸晒的又黑又油,像是端午节用黑糯米蒸出来似的。

  面对警察,他的表情也不是太坚定,但还是不得不说出来的样子,多少带点本子味道。单就表情动作和外貌来说,有点黑AV里的高龄男主的感觉。

  钟仁龙皱皱眉,当着江远的面,只是好言好语的道:“我们是来取证的,如果往返城里的话,有点太浪费时间了,能不能请你们再挤一挤,多匀一点地方出来,我们只用几天时间,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搭帐篷吧。”

  生产经理犹豫了一下,求助的看向后面。

  “胶园的很多东西都是自给自足的,如果你们不要求单独的卧室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准备床位,但可能要4个人住一间房。另外,我们的食堂也不能一次做这么多人的饭,食物也不够了,你们不允许我们去采买。还有,我们平时是有种菜的,菜地的产出以前是够的,现在也不够了。”再次站出来的运营经理,同样是名晒黑了的华人,但年轻10岁左右,脸的黑度也轻了很多。

  尼查听他啰里啰嗦的,终于烦了,一拍腰间,用马来语道:“别说那么多了,吃住的问题之后再说,你们现在先排队做一遍笔录。”

  做笔录就是问话,虽然没有审讯那么严格,但是双方的地位是明显不对等的,经过这个过程,想必两名经理应该也就明白怎么做了。

  “我们已经做过笔录了。”

  “而且我们的生产工作怎么办?我们有日常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两名经理眼看着警察涌上来,赶紧说话。

  尼查无所谓的道:“你们配合我们工作,我们会给你们留出时间来做事的。”

  事实上,真正是否要留出来,他才不管那么多呢。

  何氏胶园就在吉伦坡附近,完全归属于尼查等人的辖区,要不是有外国同行看着,他都不会这么好说话。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首都附近,这个连环凶杀的案子才略显突出,反而让尼查等人更不会相信胶园职员的话,这间胶园剩下的所有23个人,都是潜在的杀人凶手。

  “江神,我们从哪里开始?”尼查等警员们各自捉对笔录去了,立即转向江远。

  他的想法很明确,就是指望江远来破案的,否则,此前的调查都已经进行过了,莫名其妙的再来一次,又有什么意义。

  江远咳咳两声,道:“我先去看看三次的犯罪现场吧,这边的调查工作,由柳景辉柳处来指挥可好?”

  “当然没问题,推理王柳警官,我们也很熟悉了。”尼查尽可能说着好听的,又对柳景辉道:“柳警官,接下来就要麻烦您了。”

  “我来帮你们整理笔录吧。”柳景辉主动承揽工作。

  他来之前已经整理过一次该案件的笔录了,也整理出了几张图表和思维导图。

  对于这起案件,柳景辉有不少的想法,单纯看笔录还很难确定,但有这些人在胶园里,他自觉是很有机会的。

  尼查自然很高兴柳景辉能帮忙,答应了一声,立即带着他去跟其他警员沟通。

  “最近这段时间,胶园的员工没有离职的吗?”柳景辉边走边问。

  “胶园都是工作很久的员工了,我们要求他们近期最好不要有人员的流动。”尼查回答了两个版本。

  柳景辉缓缓点头:“这样不能持续很久吧。”

  “当然。如果几个月内没有结果的话,我们就只能暂缓这个案子了。”尼查说到这里,觉得应该给大家多一点信任,遂道:“我们是担心抓不到人,罪犯还会再作案,如果是那样的话,放弃这个案子就显得太愚蠢了。”

  “是的,重头再来,只会损失更多。”柳景辉立即意识到了他们的担心。

  这也不奇怪,在凶手不明确的情况下,这种连环杀手往往是不会放弃作案的。

  尤其是不图财不图人,只想犯罪的连环杀手,他们的反社会程度往往比较深,不杀人则已,一旦开始了犯罪,反抗性都会很强。

  柳景辉再打量打量四周,问:“他们平时还会雇佣临时工吧,还有来送货,送物资的人,也应该找来问一下。”

  “没问题,我们都有记录的,回头给您先看看他们的笔录。”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尼查等人都是做过一轮的。

  柳景辉“嗯”的一声,他是一定要自己看过资料的,否则,这么大的胶园,光是割胶工等临时请来的雇工就不知道多少,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