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69章

作者:志鸟村

  图侦大队的大队长反正已经开口了,立即道:“说起来,我们确实有些图像需要增强……”

  “拿来看看吧。”江远也不管其他人,优先解决提出问题的。

  图侦大队的大队长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打开来,将几段影像分别展示给江远看,再道:“这辆车走的路最偏僻,而且,它从云集路过去,正常应该下吕中路的,结果又从麦山路开了出来,等于是开了一个三角形,嫌疑度还是很高的。”

  江远低头看影像,就见发糊的视频里,只能看到是一辆面包车,具体的车标型号都不太能看清楚,典型的老旧摄像头在夜晚的表现。

  长阳市是很早就安装了摄像头的城市,算起来的话,20年前就在城市的主要路口开始安装各种监控设备了。到了现在,随着城市界面的更新,别说是摄像头了,监控系统都更新了几代了。

  但偏僻地段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的。大部分城市的偏僻街道,都是配合某一次的监控系统的革新安装了摄像头,然后十年如一日的用下去,不到坏是不会更换的。

  像是江远现在看到的麦山路的摄像头,可能安装时间至少在七八年前了,当年的技术水平就差一截,视频分辨率等等都有限,晚上拍不清动态实属正常。

  江远大略的看了看,点点头,道:“可以做视频增强,到下午吧,下午差不多能做出来。”

  “那可太好了,有江队支持,我们图侦大队就放心了!”图侦大队长成筐的情商往外倒。

  马继洋不屑的瞥他一眼,等他说完了,再上前道:“江队,我们这边走访前科犯的过程中,整理了一份名单,我现在的想法,是不是可以跟其他战线的名单对一下。”

  “可以。”江远立即同意了。

  另外几名大队长情愿不情愿的开始喊人更新名单。

  这个案子对江远积案专班来说,算是中等程度的案件,但对长阳市局来说,已经是年度重磅案件了,进到专案组里的刑警,也都是憋足了劲,想要将之拿下的。

  江远没来之前,大家的劲头可能还没有这么足,因为案件的难度很高,不是用劲就能解决的。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在江远重新调整死亡时间,并且确定两次抛尸之前,这个案件根本是无处着手的。

  当时的情况,就好像粪嵌顿的患者,一指粗的门,用力扩张到两指粗也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将外面嵌顿的硬块给击碎了,取出来了,再行用力才有意义。

  曹楚军等人也接着做了汇报,各自刷脸后,再行起身开始今天的工作。

  几个大队都是纸面工作,合并现场调查的模式。

  这也是现在的大要案最常见的调查模式。靠技术指路,再线下深挖。

  国内的犯罪分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主要是能形成团队的少。在这种情况下,擅长线上的犯罪分子,往往是类似老美的白领犯罪类的,有很多人的技术极好,甚至能大大超过在警方供职的技术员的水平。

  但这些人的线下应对能力就弱多了。反之也是一样,很多线下耍横,很擅长跟派出所玩滚刀肉的线下帮,遇到高级一点的技术民警,三两下就被固定证据了,而一旦有了决定性的证据,铁拳很轻易就能砸烂滚刀肉。

  江远自行起身,在办公室里溜达了几步,再点了根沉香,放在办公桌前,顺手捞出今天戴着的文殊菩萨的挂坠,大家一起闻香,让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王传星这时候将几个战线的名单整理了出来,问道:“江队,名单是打印出来,还是发电子版的?”

  江远道:“电子版的吧。打印也太长了。”

  “好的。”王传星一边发送文件,一边又道:“他们都搞了重点名单,单打重点名单的话也不长。”

  “哦,都搞了重点名单,长阳市局的风格是这样的吗?”

  “应该都有点着急吧。”王传星特别能理解这种立功心切的感觉。做刑警的遇到大要案,整夜整夜的熬,情绪压力也很大,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每年能遇到的大案要案就是那么几起,也是难得的机会。

  做警察的不像是罪犯,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做案子,也无法选择案子的规模和程度。

  所以,遇到重大案件,对刑警来说,也是职业上的一次契机。尤其是有望侦破的重大案件,大家都是以对待高考的心态来面对的。

  对某些人某些时候而言,一起重大案件的发生,可能就是一次不亚于高考的人生巨变。如果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人生投胎,那一起重大案件,就是一名刑警的第N次投胎,不亚于第一次小蝌蚪马拉松比赛。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市局,排着队来接受黄强民的压榨。事实上,大家只是表面痛苦罢了,短暂的肉疼之后,是绵长的幸福和快乐。

  江远点开王传星发送的文件,就看里面密密麻麻的人名,以及性别,年龄,学历,前科等等信息,一并长长的备注。

  不同的大队整理的文件风格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江远于是点开一份重点名单,就见里面的信息含量更多,许多信息还用不同颜色标注,代表着不同级别的核实。

  江远大略的扫了一遍,再点开另外几份重点名单。

  要说的话,他也赞成这种重点名单的做法。

  几条战线进行的其实都挺顺利的,现在就是一个迫近的过程。运气不好,可能要不断的调查很长时间,运气好的话,可能很快就有结果出来。

  但都没关系,这个案子的时效性没有那么强,凶手搞成这样子,想必还是为了逃避侦查,那就说明潜逃的意愿是比较低的。这种情况下,一个多月前的命案,再调查一个月的时间也是能够接受的。

  而就这些名单的长度来说,一个月的时间,无论如何都要出结果了。

  江远这么想着,再拉出一份名单,准备仔细看看,桌面上的电话响起。

  接起,就听余温书打了声招呼,道:“江远,我看到邮箱里发的名单文件了,我随便扫了一眼哈,不过,有个人名在三个名单上都有哎。”

  最一个最持久的男人

  今天特意到星巴克来码字,果然效率攀升。

  我看有的读者以为我已经进小黑屋了,还没有呢,后天才进。

  今天窝在星巴克,一直熬到要闭店了。确定是该店最持久的男人了!

  店员在催我了。

  不说了,该走了。

  快打张月票吧。

  店员等急了!

  求月票!

第967章 绝处逢生

  “我是怎么找到人的?哈哈哈,真的就是随便一看,脑子里一对,哎,这个人名它就跳出来了。辛胜泗,姓也挺少见的,任何人看一眼,都能记住这个姓吧,哈哈哈哈……”

  余温书来到会议室,立即被下属问到了这个核心问题,一下子被挠到了痒处,忍不住就多说了两句,并叉腰笑了几声,并喝几口茶掩饰了一下下,并忍不住又哈哈笑了几声。

  一群精英刑警,就像是才想到似的,一个个做恍然大悟的样子,纷纷称赞:

  “余支总是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给我们解决问题!”

  “绝处逢生了!”

  “单单是看名单察觉不到,交叉一下,对吧!”

  “过目不忘,这就是过目不忘啊!”

  此时此刻,众人好像过目就忘似的,反复提及余温书的过目不忘。

  余温书也从面带微笑,变成了仰天长笑。

  大家依旧使劲的表达着钦慕之情。

  多少次的尝试已经证明,挠这里是最舒服的,那客人再来的时候,你接着挠这里就是了。

  不用瞎尝试,等别的技师找到了新G点,大家接着抄作业就是了。好点不怕按的晚,就怕按错了位置。

  “前科犯名单,菜刀的网购记录和编织袋的交易记录,三者叠加,就凸出了个辛胜泗的货车司机。还得是余支看得准。”黄强民上楼的时候得知了大略过程,这会儿从侧面赞一句,但也还是要说明江远的功绩的。

  要是不看级别的话,余温书发挥的作用约等于一名文员操作Excel表一刻钟的样子。但他是支队长,那功绩自然是不同的。

  当然,余温书也不抢功,这个案子侦破了,自然有他的指挥若定的功劳在里面,反而是具体的案内指导,对支队长一级的干部来说,意义不大。只不过,这个案子实在是太贴合余温书的天赋技能了,让他忍不住想炫一波。

  什么?炫过了?哪个清华的毕业生,一年不念三五千次的清华啊。

  “江远呢?”余温书爽了好一会,才意识回归,看看四周。

  “来了。我查了一下辛胜泗名下的车,正好是辆五菱宏光。二手购入的。”江远也就进门几分钟。

  他也不用再做大手笔的影像增强了,就从现有的视频中选一帧比较清楚的,稍微做一下增强,虽然还看不清具体的车牌,但车型对上了,车的挡风玻璃处的贴的一排标志的数量也对得上,车后门的一片损伤也对得上。

  马继洋不禁道:“如此一来,辛胜泗先生就在四个名单中都出现了。”

  江远点点头:“咱们去他家里抓人,再派一队人去服装市场,他是长期在那边揽活的,附近的仓库很多,也有一些休息室和炮房,辛胜泗也可能在这边分尸。”

  “是。”马继洋等人士气高昂的答应了。

  现在,案件已经有了巨大的突破了,剩下的步骤都可以简化成常规操作了,这还犹豫什么,冲就是了。

  辛胜泗显然未曾预料到这样的结局。

  或者说,即使他意识到了这样的结局,他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辛胜泗只是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就像是很多曾经有过前科的人一样,他找工作是极不顺利的,几乎每家公司招人都要“无犯罪记录”,哪怕是他很喜欢的蛋糕店也不例外。

  没办法,辛胜泗只能拿着监狱里劳改赚的3000块钱,以及上次犯罪后藏起来的4万块,买了一辆二手的五菱宏光,做起了货拉拉的生意。

  而今的货运生意不怎么好,但也不差,尤其是在服装市场里,经常有搬货的要求,货主多多少少会加一点钱,这就比单纯的车费赚一些,又不像是做搬家那么苦。

  唯一有点困扰辛胜泗的,就是他的脾气不太好控制。

  在监狱里的时候还行,周围都是膀大腰圆的狱友们,辛胜泗算是里面好脾气的犯人了。

  可在服装市场上,有时候被娇滴滴的小姑娘命令来命令去,再在钱数上来往几个回合,辛胜泗往往就忍不住发火了。

  但效果挺好,一般来说,当他真的怒气上涌的时候,货主通常都会偃旗息鼓了。

  就是名声不好听,但也就是那么回事。服装市场来来往往的,常住户和大户都有固定的司机,叫零工司机的本来就是散户小户的货主,有的在市场里还呆不了一年就撤店走人了,而新加入的直播带货的大军源源不断,辛胜泗有的是活干。

  特别是那些不在服装市场,而在其他地方租房子的货主,他们跟市场里的联系更少,就更不了解货车司机的事情了。这些人往往也不在乎。

  辛胜泗舔舔嘴唇。他最近是有意收敛了脾气的,还意外的收获了两个长单客户,竟是有点做起来了的感觉。

  莫非,真的是要用血冲一下,才能鸿运当头?

  辛胜泗哼着歌,摇摇摆摆的将车停到了楼下。

  啪。

  辛胜泗没急着下车,而是点燃了一支烟,准备抽一根再上楼。

  吱……

  辛胜泗将车窗降了下来。

  就在玻璃窗消失的那一瞬间,一只长而有力的胳膊,像是猿猴偷桃似的,自下方悄无声息的伸上来,一把抱住了辛胜泗的脖子。

  刚刚吸了一口烟,还没来得及吐出来的辛胜泗,突然就觉得憋气的不行,并迅速惊慌起来。

  “唔……”辛胜泗嘴里发不出声音,只来得及翻手,将燃烧的烟头戳在勒着自己脖子的粗胳膊上。

  那精黑的胳膊颤了一下,然后就稳如泰山的继续勒着,都没有加力。

  被勒的和勒人的都知道,再勒紧的话,很可能就当场勒死了。

  “警察。”

  另一边的车门被拉开,进门的警察第一时间将车钥匙给拔了。

  紧接着,几名警察一拥而上,动手动脚的,将辛胜泗给搬了下来。

  辛胜泗本能的感觉不对劲。他上次被抓是因为盗窃,就来了三个警察,一个搂着脖子一个上铐子,第三名警察就拎个甩棍看着,都不带动手的。

  上车的步骤也不一样,他上次是自己在警察的命令下走上车的,这一次,警察叔叔们就没有给这样的选项,是将他给抬下车的。

  辛胜泗今早称的重量是75公斤,整整150斤,三个人搬也蛮重的,但三名警察竟是任劳任怨。

  挂在辛胜泗脖子上的胳膊离开了,辛胜泗深吸了一口气,却是更加使不出力气了。

  “叫什么名字?”有点熟悉的问话传来。

  辛胜泗不吭声。他上次回答了,结果就被摁头了。

  “叫啥名字?”抓捕的民警又问了一句。

  见辛胜泗还不回答,直接把他的头提起来,拍了个照,再现场取指纹,放警务通里对比。

  “回去给你抽血做DNA,保证弄不错你的名字。”负责抓捕的刑警说完,抬头看向大队长的方向。

  马继洋微微摇头。这种连名字都不愿意说的,算是犯人中的死硬分子了,现场突审就没必要了。

  但不管怎么说,抓住了人就好。

  定罪的方向多的很,更别说,还有江远在。

  哗。

  一辆考斯特驶入停车场,门开,一口气下了一排的穿着白大褂的技术民警。

  所有都是精神抖擞的模样,在江远的带领下,特意在辛胜泗面前晃了一圈,才上楼去。

  第二现场,最初的怀疑就是凶手的自宅,辛胜泗租住的是服装市场附近的老破小,装修可能还是30年前的,破破烂烂的水泥地面和脏兮兮的大白墙,在阳光的照耀下,像是时光回溯了一样。

  江远随便瞅了眼地板,道:“水泥地面偏新,污渍也都是新的,上面原来是铺着东西的吧。问房东。”

  手机号码都是准备好的,本地的刑警立即打了电话过来,须臾,回转道:“原本是铺着地板革的,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