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66章

作者:志鸟村

  刘文凯提着普洱茶到客厅另一端的茶室,正好将之往旁边一放,笑道:“我前几天从家里翻出来的普洱茶,算起来还是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买的。想想我平时也不怎么喝茶,干脆给江队您留着吧。”

  “不用送礼给我的。你这提普洱茶值不少钱了。我也不能收。”江远一边泡茶,一边就将拒绝的话很正常的说了出来,像是聊天一样。

  对江家父子来说,拒绝人这件事,其实也是很熟练的。

  刘文凯反而少了点送礼的惊讶,有点不好意思的道:“也不算是送礼……不过,我听说这次为了给我申请二等功,您把自己的二等功都给划掉了……”

  “我能得二等功的案子多了,没必要抢咱们宁台县的二等功。”江远起身给刘文凯倒茶,很自然的道:“我今年破了这么多案子,哪里都不可能给我照着正常的标准给二等功,再说,立功评奖本来也不是就看破案这一块。这个二等功也该得是你的。”

  刘文凯摇头:“您这么说,我不能这么认了……”

  “这次的430案,要不是您逮住了大小周,又提前审出了那么多东西,后续说不定还有波折,放在哪里,都值一个二等功。”

  刘文凯笑了:“就是在咱宁台县,不能这么算。而且,这个案子都是你和柳处做的打头,我等于是捡了果子的……”

  江远摆摆手:“您要是想送点啥给我,帮我清点案子呗。”

  “这好办。你说。”刘文凯立即坐直了。他其实也觉得送普洱茶给江远没必要,他都穿着LV下厨了,钱对他的刺激性可能真的是不大了。

  江远示意刘文凯喝茶,再给他倒一杯,再道:“还就是我们小区周边。因为这边是城乡结合部么,又紧邻省道,还有高速公路,治安状况一直不是太好,以前还有抢劫的。后来好一些,主要是盗窃,尤其是入室盗窃和偷电瓶车的比较多。之前我找跟前的派出所清过一波积案,特别是把偷电瓶的,入室盗窃的给抓了一大批。”

  刘文凯郑重点头:“入室盗窃确实是一大问题,尤其是你们小区这边的情况。”

  “我们小区其实还好,因为小区现在的物业都是村委会负责的,请的保安也多,摄像头什么的都安装起来了。但小区外面,尤其是跟前商业街那边,还有再远一点的几个小区,租户也多,又有些小工厂什么的,最近又有点治安下滑了。咱们队里要是有余力的话,希望能再关注一下这边。”

  “这是应该的,咱们宁台县目前的治安形势很好,正应该重点打击城乡结合部的犯罪情况!”刘文凯义正言辞的表示,很有就任刑警大队长的感觉。

  江远赶忙表示感谢道:“这就最好了,我出门去办案,也少了后顾之忧。”

  刘文凯觉得,江远说的应该不是江家的后顾之忧,而是江远积案专班的后顾之忧。在他看来,江远的请托或要求,更可以理解为对新任刑警大队长的一次工作划界。

  江远积案专班接下来肯定还是要出县工作的,但宁台县的日常工作也不容忽视,作为宁台县的刑警大队,不能为了立功容易,就将精力放在外面的花花世界里去,更应该关注宁台县本身,即使县里的工作琐碎且优先级低。

  刘文凯缓缓喝茶,想透了这一点,他对接下来的工作,一下子就有了思路,并对江远刮目相看。

  有些人,你看着他普普通通的样子,平时似乎也不擅长说话聊天的样子,偏偏就特受夜场里的小姐姐欢迎,聪明的人注意到这种细节就应该猜到,此人要么有钱,要么内秀,或者两者皆有!

  午餐。二十几人围坐两桌。

  一桌是江父带着江村人吃吃喝喝,一桌是江远招呼同事朋友。大家各吃各的,各聊各的,都颇为开心。

  到了添菜的时间,牧志洋跟着江远一起进厨房,才有些好奇的问道:“你跟刘队讲了什么,我看他拉了好几个工作群了。”

  “就想让他把这边的案子处理一下,小区外面的商业街,最近丢了好几辆电瓶车了,再这样下次,就得我亲自勘察了。”江远摇摇头:“抓贼有时候还挺难的。”

第960章 第二现场

  咔咔咔咔。

  穿着崭新制服的警员们,从江村小区的门前路过,引得路人纷纷打量,并有人拿起了手机拍照。

  伍军豪挺胸抬头,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他的一中队还没有改组成巡警防爆大队呢,但步行巡逻的策划,他早就构思过好些年了,如今有了机会,伍军豪是迫不及待的用上了。

  步行巡逻对普通的刑事犯罪是有极大的震慑的,能够极大的提高治安水平,这一点,香港警署已经有相当的经验了。日本警署的经验也不少。美英等国则是因为生活状态的不同,更多的采用警车巡逻的方式。

  要说步行巡逻有什么不好,第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累,以至于各地都是采用剥削年轻人的方式,让新入职的警员做巡警,不愿意做的要么解雇,要么取消晋升让你自己离开,这样做,沉没成本也能尽量低。

  第二点,就是大量的资金消耗。步行巡逻是纯粹的开支,还会对警员产生一定的危险性,等于要给年轻警员就相对高的薪水才行。而警务工作是不产生直接的价值的。治安变好,并不会让刑事案件的成本降低的。

  总而言之,让警员在城市内巡逻,是非常有用和有意义的。

  要问以前的宁台县,或者国内城市为什么不推行这个策略,归根结底一句话,缺人缺钱罢了。

  等再几年,一些城市从财政泥潭中挣脱出来了,步行巡逻就一定会安排起来的。就像是宁台县这样。

  事实上,如果一个地方的警局真的想通过业务来提升,学港警从来都是一条捷径。

  伍军豪越走越爽,有种带薪锻炼的感觉。

  他其实不是很喜欢琐碎的刑警案件,尤其是最近些年,办案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文书工作纷繁,动不动就要补充侦查,但所有工作最后又都要表现在纸面上,这让伍军豪觉得很不痛快。

  当然,不痛快归不痛快,工作大部分都是不痛快的,要说的话,伍军豪也还是有上进心的,否则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精力练兵。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机会来的如此突然且幸福。

  伍军豪昂首阔步,从今天起,他也是一名实职副科了!

  江远在家又呆了两天,略做修整,王传星和唐佳就将最近审阅过的案子送了过来。

  如今全国各地都有邀请江远和江远积案专班的,这么多案子,让江远自己看已是浪费时间。尤其是有些重大案件,涉及到方方面面,还得看的非常细才行。

  王传星和唐佳就负责了初选的工作。

  江远特意挑选午餐时间,带着一大筐的肉,到刑警大队的食堂来。

  江家的肉是真的吃不完,江富镇的业余爱好就是烧肉和煮肉,他就希望家里的灶台里能不停嘟嘟嘟的煮着东西。

  现在江村人的条件都好了,谁家也不缺一口肉吃,所以江富镇经常要花大价钱搞宴会,或者将肉煮好了送人,才能将之消耗掉。

  至于开店什么的,江富镇是不考虑的,他既不愿意辛辛苦苦的装修店铺,更担心店铺弄好了又被拆迁了。

  这种事情也不是没遇到过。

  刑警大队的警员们,自然是不挑剔的,见江远端来的肉颤颤巍巍的,心里也不禁颤颤巍巍起来,一个个又是撒盐又是弄酱料的,忙的不亦乐乎。

  江远也切了一大块给自己,再弄了一碗阳春面,将大块的肉随便切切就丢进汤里,再加一勺子自己带过来的牛肉汤,就感觉像是回家了一样。

  “说说吧。”江远喝了两口汤,再吃块肉吃筷子面,舒舒服服的抬起头来。

  “我们筛选出来的第一起案件是分尸案。”王传星看看江远的表情,再接着道:“案件发生于20天前,是长阳市局在台河狮山路段的草丛边,发现的部分尸块。疑似第二现场。”

  “哦,被移过的?”江远果然来了点兴趣,吃了口肉,道:“细说说。”

  “是。”王传星发现第一起案件就引起了江远的兴趣,大为振奋,道:“尸块总重量大约40公斤,发现前两天,当地正好有大雨,台河涨潮,所以,初期怀疑是江水将一部分尸块给冲走了,但打捞无果。”

  唐佳此时已将案件相关的内部页面打开了,放在PAD里,展示给江远看,道:“尸块里没找到头颅,指纹等关键信息也没有。长阳市局提取了DNA,没有比中。”

  “就是说,尸源都没能确定?”江远并不意外的点点头,这要是确定了,估计也不会找过来了。

  “是,尸块腐败程度较高,又是在草丛中发现的,基本没有随身的衣物,加上大雨……”唐佳说着说着,眉头皱了起来:“这个案子,难度应该很大吧。咱们要接吗?”

  “要相信犯罪嫌疑人的智慧。弃尸在河边草丛里的犯罪嫌疑人,不会太专业的。”江远隔空说了一句,再笑笑道:“你帮我翻一下图片。”

  江远说着低头大吃一口面,再抬头看唐佳给自己一页页的翻着现场的图片。

  现场可以称得上是一片狼藉。当然,大部分的现场都是这样,要单人处理100多斤的同类,想要优雅是不太可能的,只能是一片狼藉。

  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现场只有一些头颅大小,或者两个头颅大小的尸块,说明凶手的体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切分的也很细致。

  再跟上一起案件简单的联系一下,猜想这个案件有两名凶手的概率就很低了。有两名凶手反而不必将尸体切的这么细碎,因为两人相对容易搬运尸体,反而是将尸体切的这么小的话,油乎乎黏兮兮的,都没个抓手的地方。

  就算是两个头那么大的尸块,其实也需要两只手来抱了。想象自家买肉买这么大一块的话,丢袋子里都得勒的手疼。

  江远一边看一边吃面,几筷子将面吃光了,再夹着肉,问:“有凶器和包装物吗?”

  “没有凶器,现场有找到一些布条和纤维袋,上面沾染有血迹,初步确定是包装物。”王传星手里也拿着PAD,此时立即翻到相应的照片,展示给江远看。

  第一张图就是对着尸块所在地方的远景照片,可以看到有五个绿色和蓝色的纤维袋半淹在泥水中。

  王传星道:“涨潮把一些尸块给弄走了,但散落的纤维袋里面灌进去了泥沙,反而淤在了边上。”

  “上家查过了吧。怎么说?”

  “都是比较普通的编织袋,市场上的用量很大,暂时没什么结论。”

  “袋子做微量痕迹,多取点。尸块也是,每个尸块都DNA,确保是同一个人的。”江远吸溜吸溜的开始喝汤。

  昌勒市局的案子带给他的经验就是,能用的高科技还是要尽可能的拉满的。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刚到宁台县时的小卡拉米了,黄强民的要价也不再是一辆二手车就能抵扣的了。

  所以,他如今面对的案件和案件的辖区警局,根本不在乎一次几百块的检测费用了。

  当然,表面上他们还是在乎的,但内心里,大家已经能够认同这种有点靡费的开销了。跟破案相比,跟江远领衔侦办的案件相比,这种检测开销也实在不算什么了。

  这就好像病人好不容易通过身边的强力人士,联系到了某某专家的医疗团队,并入院治疗,虽然他内心中希望治疗花费低一点,但对于医疗队开出来的检查项目,他是绝不会提出异议的,也不应该提出有异议。

  江远也是有意识的将这种检查前置。微量物证本来就比较费时间,不必等他到了再做。

  而就这个案子来说,一地西瓜大的尸块,又没有比中DNA,那能用得上的东西就已经非常少了,微量物证几乎是必用的。

  王传星也是毫不意外的应了,一边记录一边道:“我跟他们沟通一下,微量物证的点多取一些。不过这样的话,编织袋估计要被剪烂了。”

  “有logo的地方多拍照,剪破了就剪破了吧。”江远只点点头。物证也是有损耗的,对物证的检查,就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对物证的损耗,但这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既要又要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江远,也只能接受。

  已预定单人隔离真·小黑屋

  5月6号,预定了去医院做碘131,就是喝一口含辐射的药,据说也不怎么难受,属于很舒服的医疗手段了。这只是个引子。

  关键是,为了避免我辐射别人,我将被关在一间隔离的防辐射病房中,撒的尿都会被收集起来进废水衰变池。病房上下左右内嵌铅板等防护装置。

  自然的,该房间也禁止进出,而且也不需要接受其他的治疗手段,据说食物也难吃,大部分房间都无窗,就带电脑住在里面就行了。

  真·单人·防核·小黑屋。

  网文作者的劳作之地!

  码字的天堂!

  世界要是大灾变了,活下来的很可能只有领导和核医学科的病人!

  不过,五一是双倍月票,过了这个村,票可能就没了。

  先求一波月票打个底……

  求月票!

  求月票!

第961章 分界

  一辆挂着京A牌照的奥迪A6,带着一溜的中巴车,低调的驶入长阳市刑警支队的院内。

  黄强民率先走下他的A6,然后才是从中巴车里下来的江远等人。

  要说起来,长途旅行中的A6的舒适程度,是比不上改装后的考斯特的。不止是座椅的舒适度不如,就考斯特里坐累了,可以站起来走两步,扭扭屁股扭扭腰的姿势,就是轿车加长无数倍也比不来的。

  不过,A6对黄强民是有特殊意义的,尤其是挂着京牌的A6,就像是穿在黄强民身上的LV老花,即使油腻,依旧新潮。

  余温书面带笑容的跟黄强民和江远等人打了招呼,再笑道:“江远要做的微量物证,我们这边已经都加班加点的做完了,确实是有所发现,真的是巧合,哈哈哈哈……”

  “能确定尸源吗?”江远下车活动了一下手脚,听到这里颇感惊喜。

  余温书笑着摆摆手,道:“那倒不至于。啊,我说巧合,是因为我想起了一件事,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咱们当时合作的第一起案件,326绑架杀人案,就是谭勇案,那个自己挖地下室囚禁人的,当时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江远提出的,使用微量物证法,并找出了一个藏尸地点来。”

  余温书拍着手,摆出回忆的表情,道:“我记得我当时是这么说的,江远用微量物证找了一个藏尸地点出来,怪有道理的!”

  “那还真的是巧合!”江远和黄强民一愣,配合着笑了两声。

  案子他们大略都是记得的,如何破案的逻辑和证据,那都是印在脑子里的东西,但你要说大家见面的时候说了什么话,还能把原话一五一十的复述出来,不得不说……面对面的听余温书的复述,真的是有点恐怖的。

  “这就是过目不忘的能力啊。”黄强民实名点赞。

  江远也是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余温书,不得不说,这种技能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感觉,真的是让人如坐针毡。

  “我们余支跟老婆吵架,从来没输过。”长阳市刑事科学技术中心的副主任万宝明就非常有技术气息,说的话也让人不太确定是否在吐槽。

  而他显然是知道余温书的痒处的。余支甚至是略略带一点点的骄傲的摆摆手,道:“我这个不算什么,我只是看东西过目不忘,跟人聊天,说过的话记的清楚一点,但你如果问我当时的场景什么的,我就记不清楚了,比不上那种照片记忆的。”

  “还有照片记忆的?就是记事情像照片一样?”刘文凯跟着来了,主要是露个脸,混个脸熟。

  余温书郑重点头:“不少见呢……我读书的时候,有的人看一眼书里的表格,刷刷的就能在本子上重新画出来。像我们这种就不行了,只能苦哈哈的一个词一个词的去看,看完了还得理解理解,这样才能把关系图给画出来。”

  “所以啊,我们当年考试,就是跟这样的学生一起考的。”万宝明再用抱怨的语气捧一把余温书。

  余温书乐呵呵的:“现在这种考试,我们也不占什么便宜,最多文科的成绩好一点,你没见那种理科的天才,看一眼几何图,直接往外蹦答案,相当于,怎么说……他们脑子里就直接出答案了。”

  “这种人跟老婆吵架的时候,可就没什么优势了。”黄强民笑道。

  “结果都一样。过目不忘的,照片记忆的,数学天才的……”余温书满脸都是沧桑:“都要睡沙发!”

  “吵赢了,也睡沙发?”刘文凯有点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余温书郑重点头:“等以后你们就懂了。她可以不吵架的,就手一指,让你自己想错哪里了。说实话,记性太好了,是真能想起来错处啊!”

  余温书感慨万千,又一看刘文凯,皱皱眉,道:“文凯我记得也有40岁了吧。还这么没经验?”

  跟伍军豪一样才提了副科实职的刘文凯无奈的摸摸脑门,道:“我那个……我可能是哄的比较好……”

  “怎么哄的?”在场的几名已婚男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刘文凯身上。

  刘文凯:“就我那个……我以前不是经常去嫖……不是,去抓嫖什么的,就跟着练习了一些话术什么的,还有卧底,以前在一线工作的时候,当卧底,联系特情什么的,都是要哄人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