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
消息,传的飞快。
不到半天的功夫,红头文件的照片,都开始在一些私密群里流传。
不知有多少盗墓团伙的老大,放下了怀里47K的临时女友,捏着手机,陷入了沉思。
……
“有没有人愿意主动自首的?”
丽思卡尔顿套房里,麻脸的马叔赤裸裸的躺在床上,手机上开着腾讯会议软件,声音阴沉的像是从墓里发出来的一样。
一群盗墓贼开着小号蹲在软件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他们今天都是来参与交易的,结果到了会议的尾声,马叔将宁台县发的《关于深入打击文物犯罪专项工作方案》的红头文件给大家读了一遍,当场将有点热烈的现场给干沉默了。
“这不是开玩笑的事,谁愿意自首啊。”一个中年人的声音传出来,同样是声音凝重。
马叔“嗯”的一声,道:“不自首,江远就要扫盗墓案了。”
“让他扫呗。”有人呵呵的笑了两声。
“花豆子没来。”马叔突然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问:“谁知道他去哪了?”
“说是要来的。”有人小声说了一句。
马叔嗤的一声,道:“说是要来的没错。我也是这么听说的。但我今天晚上听到的消息,是他的事犯了。”
“啊?花豆子犯事了?你哪里来的消息?”会议软件里,一下子有好几个头像都亮了起来。
马叔撇撇嘴,道:“老辉找他收货,差点就没回来。宁台的警察直接上门抓的人。”
“啊?”
“啥?”
会议软件一片闪亮。
“真当你们一群老农做事天衣无缝呢?人家只是抽不出时间来。”马叔顿了顿,道:“我听说宁台江远的那支队伍,现编的就有好几十号人,花豆子的老舅和侄儿子也要进去。”
“这……”
“太快了吧。”
“不至于吧。”
马叔坐了起来,缓缓道:“我有个建议,既然在座的各位,都没有盗过那个墉王大墓……咱们举报吧,谁有相关的线索,把他给举报了!”
“这……”
会议软件里,突然一下子沉默下来。
“我起的头,我先说吧。”马叔早已有了决定,咳咳两声,道:“我记得两年前,见过一个瓷器,跟墉王大墓是一样的形制……”
第912章 除三郎
“王队,又收到两封电子邮件,我打印出来了。”守电脑的实习民警将两份文件递给了王传星。
“举报信?好东西。”王传星哈哈一笑,结果文件看了看,又将电子邮件拉出来抽了一眼,赶紧将电子邮件转发到了工作组,接着就拿着打印好的文件去见江远。
两封举报信里的内容,都以文字描述为主,要说证明力什么的,绝对是不充足的,但它们都将嫌疑人指向了名为“韩三郎”的首脑及其团伙。
而同样的名字,在此前的举报信里也都出现过,并且已经派员开始调查了。
王传星于是写了一个备忘录给江远,然后就打电话给前往调查的警员。
电话接通,就听到耳机里传来呼呼的风声,以及许多人的喊叫。
“喂?你们那边情况怎么样?”王传星有点担心。这要是贼窝的话,己方就派出了四个人,八成是要吃亏的。
“撞进贼窝了。”电话另一头的警员翁方“昂”的一声,接着就听“砰”的一声枪响。
“开枪了?翁方,要不要支援?你们在哪个位置?”王传星刷的一下子就坐起来了。
翁方“嗯”的一声,声音却是不急不躁的,道:“没事,对天鸣枪了,现场有点乱,不能让他们再跑了。我们没事,当地警方派了一个大队来帮忙的,态度都很好的。开枪的也是他们的人。”
王传星这才松了口气。其实就国内的环境,警察如果真的愿意开枪,以一敌百夸张了点,以一当十是确实没问题的,小砸炮打不死人是人民警察照着不致命的位置打了,真像是老美的警察那样,先是胸前三枪打出一个品字形,看看状况再照头三枪,小砸炮也能送人去殡仪馆。
与此同时,就听翁方继续道:“这个韩三郎的团伙,规模不小,犯的事儿估计也不小,刚刚要不是这边的刑警大队长果断开枪,得让人窜出去了。他们是真的敢反抗。”
“首先保证安全。”王传星依照黄强民的传统教育模式说了一句,再问:“现在抓到人了吗?还是需要攻坚抓逃什么的吗?”
“盯着主犯呢,小喽啰弄不好要跑几个,我们的人比他们多不了几个。”翁方说着顿了一下,道:“不说了,我们这边也该上去了。”
“好的好的。”王传星放下手机,想了一下子,给已经在旁边听着的唐佳等人说明两句,再赶紧去隔壁的会议室里,找江远报告。
翌日。
清晨。
李教授拥狗酣睡中,就被熟悉的闹铃声吵醒。
“汪!”李教授接通电话,狗先叫了一句。
今次打电话的是李教授的研究生,属于不太熟悉长老的外门弟子,听到对面的声音,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大量非法网站的画面来,压抑着震惊感和分享欲,道:“教授,接到江远的通知,说是要提前召开项目的讨论会。时间在1个小时以后。”
李教授愣了愣:“他干脆当我们老板算了。”
“我这么回吗?”对面的学生不确定社会上的人,是怎么交流的。
李教授一口老痰卡的难受,“啪”的拍了狗屁股一巴掌:“你当然不能这么回。算了,我起来了,你给他们说我从外面往过赶,可能要稍微迟到一点。”
“是。”
“还有,江远为什么要开项目讨论,讨论什么?他法医的活不是干完了吗?”李教授一边说,一边慢悠悠的穿衣服。
学生马上道:“他说是……带着疑似墉王大墓的失窃物品来学校,帮助完善……”
“你刚才怎么不说这个话?”李教授气的开了免提,将手机丢在边上,一边快速的穿衣服,一边道:“你给他们讲,我尽快赶过去,尽量准时到。”
“啊……您也不要太赶了,路上注意安全。”学生自以为关心了教授。
李教授气得又给了狗屁股一巴掌:“你是想把我送进去吗?”
……
山南大学考古系。
几张长桌拼在一起,各自放上了几尊文物,有瓷器,陶器,亦有银器铜器,还有焚帛炉,石柱等特殊些的物件。
陶孙李张四名教授各站一张桌子前,或是细细翻看,或是退后两步仔细端详。
考古系的教授,大抵也是不懂得文物鉴定的,最起码,他们懂得的文物鉴定,仅仅局限于断代分类等很少的范围,不是亲手从墓里刨出来的物件,他们也是不敢买的,就跟考古系的教授对人类学的了解差不多。
不过,在假定这些文物出自墉王大墓的前提下,四个人很快对这些文物做出了分类。
陶雅洁兴奋的眼角都压不住了,道:“形制看着是对的,这么一来,咱们最后的短板都补齐了。”
“我赞成,这些物件出现在墉王大墓里,是一点都不出奇的。”李教授是赶在开会时间前抵达了,此时看着这些明显经过了清洗的文物,小声道:“江……江老师,我能问一下,这些文物的来源吗?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知道它的这个流传的情况。你知道,咱们讲究那个传承有序……”
他解释的有点尬,但另外三名教授也好奇,所以都没吭声。
江远倒是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遂道:“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批呢,主要是一个名为韩三郎的盗墓团伙盗走的,他们得手后,回到酒店分赃,其中韩三郎分到了1号到4号,共4件古董,其他人也各自分得二到四件不等。共计盗走42件文物。”
桌面上摆放的文物共计28件,这么一算,就有聪明的同学回答道:“有14件文物被卖掉了?”
“全卖掉了。只是走了不同的销赃渠道。”江远顿了一下,道:“韩三郎盗墓团伙已经全部被捕,下家的贩子抓获了一部分,通过这几个文物贩子,我们又抓获了几名购买了赃物的嫌疑人,这些是现场收缴回来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是贩子又卖给了贩子,有的可能倒了四五道手,这种就要花些时间才能追回了。”
“这么快?”陶雅洁惊讶的说了一句,又笑道:“据我了解,一般的文物相关案件,追索起来都比较费时间,有的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恩,一般的案件是这样。”江远也不去评价其他单位做事,大家首先在资源上就是不对等的。国内虽然有专门的文物稽查大队,但他们是行政系统的,却不是刑侦系统的,大家在强力程度上都不一样。而刑警系统内,对于文物犯罪的投入也是比较少的。
江远的积案专班进化到今天,早已是江远自己挑案子的模式了。他要做韩三郎的案子,那就是几十号精兵强将参与。
事实上还远不止如此。因为韩三郎的案子根本就是被举报出来的,所以,江远积案专班只出了4个人,配合当地警方就把韩三郎的团伙给灭了,其他联系人其实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只要有人交代出地点人物,江远一个电话打过去,当地刑警就会第一时间出动,帮江远人赃俱获。
说起来啰嗦,实际上,这些工作也就是过去两天完成的。
要不说天下刑警是一家,正常情况下,大家对于外地过来办案的刑警,都会行个方便。赠送两个人,陪同一两天时间是基本操作,也就是少数几个地方专注于收费。相应的,大家所期待的也就是异日到别的省市去了,也能得到相似的待遇,期望熬夜多日的案子能有所得。
可放在江远身上,这就不叫正常情况了。
江远现在已经给差不多10个省份的刑警队办过案子了,微信和电话里回答过的人,那就不计其数了,说是遍布全国,根本不叫夸张,那就叫陈述事实。甚至在刑警领域,说一句“天下无人不识君”,也不算是过分。
这种状态下,江远打电话摇人,当地刑警肯定都是尽心尽力的去办的。
说是还江远的人情,办的也是自家地盘上的案子,根本没有不顺畅的理由。唯一的反抗就是犯罪分子本身的反抗,但这部分对警察来说,最不重要了。
几位教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北鼻,互相看了一眼,就开始现场点赞:
“不愧是江老师!”
“应该说,还得是江老师!”
“这样的话,我们的进度就很快了……”
江远摆摆手,又道:“现在审讯还没完成,回头等审讯完成了,应该会有一份他们下了墓道之后,盗走各个文物时,不同文物的大致的摆放位置……”
“这个可太好了!”陶雅洁和孙教授对视一笑:“我刚才还和老孙聊到这一点,真的是太好了墓葬内的随葬品的位置,摆放的地方,有时候比它们的价值,更能说明墓葬主人的身份地位,说明当时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江远也是恶补过相关知识的,等他们说完,顺手掏出自己的PDA,笑道:“说到这里,我说一下最近几天的研究结论。”
“您说。”四名教授立即乖巧的坐在了会议桌两边。
其他学生一看,哪里还敢冒头,都乖巧的坐在各自的教授身后,按照内门、外门弟子的顺序排好。
反而是两名明显是本科生的女生,手拉手的坐到了江远对面,拿出手机像是自拍的样子,悄悄的调转了镜头,对着江法医拍了好几张照片,回去可以炫耀,没有想到大佬不仅仅摸尸摸的好,长的也挺好的,很上镜。
第913章 宾主尽欢
会议室里,四名教授坐的板板正正,学生们也都是仰着脖子,不能说是渴求知识,至少是不反对知识流过脑仁的样子。
江远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他漂泊十省,许多地方的刑警虽然听从命令,遵守纪律,但对于知识真的是不太热爱,这一点,在日常的破案中倒是没有什么影响,就是有点影响知识输出者的心情了。
江远点点头,道:“回去以后,我在仔细检查了这些尸骸后,第一个发现是较为普遍的上颌窦的骨形态改变。有一半的尸骸的上颌窦有这样的情况,疑似是长期的上颌窦的窦炎。”
上颌窦的窦炎就是最基本的鼻炎了。但在今天的会议上,江远很自然的就用了人类学家们常用的精准名称,而不用特意翻译成鼻炎。
同行间的语言黑话是很自然和必要的,它们比通用语会更准确更简单。这就好像是玩游戏的时候会说“333”,而不会认真的打字“请撤退”,时尚男女在电音节会组个CP,而不会赤果果的说什么临时约炮几天过后互不干涉的友好协议。
另外,鼻窦是有四个腔的,说清楚是上颌窦也是有必要的。
在座的教授陶雅洁“咦”的一声:“有一半这么多吗?我都没有注意到。”
“有几个比较隐蔽,但是明确的骨形态改变了。”江远示意王传星展示他昨天熬夜写的PPT。
PPT里,江远将多只颅骨的照片放大了之后,还贴心的画了红圈出来,让人一看就明确了骨形态改变的情况。
包括王伟清等学生,都发出恍然大悟的“哦”的声音,并且忍不住低声讨论起来。
就有学生忍不住发言,道:“有大量的个体出现窦炎的情况,是不是能说明当时的气候比较寒冷干燥?”
“当时会有空气污染情况吗?”
“有可能是官宦人家用煤或者炭取暖,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据说明朝皇子夭折率高,就跟进贡用的木炭有关系。”
“也可能是当时有流行性的疾病之类的……”
江远等人任由学生们讨论,这些都是教科书里,或者前人的论文中总结过的论点,此时用来做第一轮的基础佐证也是不错的。
随着学生们的讨论,几名教授,以及同组的其他老师,也开始陆续加入了讨论。
江远本人更是很乐意有人将后续的分析部分完成。对人类学来说,发现大部分的人有鼻窦炎这件事,就相当于做几何题的时候画辅助线。题目是面向所有人的,图也是面向所有人的,但在有人画出正确的辅助线之前,这个题是解不出来的。
而在辅助线画出来以后,后续的解题步骤又是较简单的,甚至可以说,辅助线画的越好,解题的步骤就越简单。
江远等于是几句话就说完了鼻窦的问题,但相关的讨论,却是很自然的进行了下去。
陶雅洁有点犹豫,间中问江远道:“会不会太浪费你的时间?”
毕竟,这位抓一群盗墓贼,也没用多久。
江远摆摆手,道:“我也正好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
他说的也是实话,到大学来参加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因为他感兴趣,否则的话,他直接不参与就是了。
陶雅洁笑着点点头:“年轻人的讨论虽然比较浅,但是想法都挺好的,很多时候也是有创新点的。”
“对我来说正好。”江远稍稍谦虚了一下子,同样也是实话。大家讨论的不仅仅是人类学的话题,更多的还是考古相关的内容,刚好围绕着人类学,也能让他了解一些相关内容,后续若是有必要学习的话,也好有的放矢。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