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对基层民警们来说,大部分情况下,涉枪指的仅只是涉及枪支,很可能都没到动用枪支的程度,更别说由枪击致死的案件了。
就算是涉枪,其实也是分级别的。不算2焦耳的玩具枪,现在最常见的是仿真枪,再是气枪,然后是自制的铁砂枪,高级一点的是自制霰弹枪,再高级……
一般来说,就不能再高级了。最多最多高级到老枪,就已经会引起极大的重视了。
可以说,一旦触碰到“真正的”枪支的时候,各个警察单位都是命案程度的重视。
以上,指的还都是涉枪。
“真正的”枪击,在许多地方,有些年都听不到了。县局刑科中队的枪弹痕迹检验的报告书都放黄了,技术员更是早早兼职做内勤去了。
但江远取出的这枚子弹,可是货真价实的子弹。
所以,吴珑野人案即将变为一场货真价实的枪击案。
江远收好证物,再站到火堆对面,做了一个单手瞄准的姿势,指向对面。
根据子弹嵌入的角度和位置,江远分析,凶手应当是以站立的方式,击穿了坐姿的李三秋的腹部。
子弹由此嵌入了距离地面30公分的洞壁,接着碎裂。
江远轻叹一声,再在子弹周围寻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更多的证据。
这里的洞壁上,是有土层有石头有植物有虫类有真菌或苔藓等各种东西存在的,短时间内想搜索明白,也不现实。
江远收好了三脚架和摄像机,再走出洞穴,向不远处的柳景辉喊了一声。
柳景辉是登高望远去了,旁边的向导倒是过来了,被江远用手势阻止。
他也没做解释,刑警稍微做久一点,在保密方面的自觉性就非常高了,尤其不愿意跟圈外人透漏信息。
柳景辉看着近,走回来也用了十多分钟的样子,中间还摔了两跤,衣服脏的看不成。
尽管如此,柳景辉到了江远跟前,还是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衬衫,才问道:“你发现了什么?”
“进来说。你们在外面等吧。”江远单独将柳景辉带进了洞穴。
从洞外入内,视觉忽的一黑,得一会儿才能适应。
江远这时候拿出了装有子弹的证物袋,托在手上给柳景辉看。
柳景辉的瞳孔都瞬时放大了,像是被洞内外的光线给玩坏了一样。
“你刚刚找到的?”柳景辉的表情却是很平静,做出了一副我早猜到的模样。
福尔摩斯之类的推理狂都是这样,只允许他们用甩出令人意外的言语,不许其他人提出逻辑以外的证据……
江远道:“取证过程都用摄像机拍下来了。”
江远打开摄像机,展示给柳景辉。
柳景辉只看了子弹所在的位置,就将摄像机递还给江远,也是站到了火堆对面,跟江远一样,视线越过火堆,比划了两下,缓缓道:“凶手是站姿射击的。”
“恩。”
“那在场的就还有其他人。”
“恩?”江远看向柳景辉。
“李三秋是文化人,喜欢隐居但有礼貌的。如果只有凶手和他俩人,那凶手走过来的时候,他应该会下意识的起身迎一下,至少做个欠身的动作。”柳景辉猜度着,道:“只有身边还有人,正在说话的状态下,凶手进来才能居高临下的面对他射击。”
江远不置可否,他是更愿意用证据说话的。
看看柳景辉,江远问:“现在怎么办?”
“你的建议呢?”柳景辉被打断也不生气了,他现在对江远的观感实在太好了。
这么重要的证据,吴珑野人案启动三次都没找到,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了。
江远却没什么得意的,就道:“我的建议就是喊支援。再找多一点人,人数不同,方案就不同。”
“你是想要多一些现勘?还是痕检?或者是枪弹痕迹检验方面的?”
“有熟悉枪弹痕迹检验的现勘是最好的。这个子弹肯定得送到下面的实验室去检查,我也不会。”江远顿了顿,又道:“人数多寡看你了,多少的做法各不同。”
“要听话的?”
“能干活就行。愿不愿意听话,你说了也不算吧。”江远此时很清醒的,他的级别太低,资历太浅又年轻,也不熟悉本地的情况,上来的技术员愿意听他的自然最好,不愿意听,其实也不影响,自己勘查就行了。
而本地做现场勘查的刑警,能力估计也是一般。就像是宁台县的现勘们一样,卫生间里的证据都可能擦不出来,也不能指望他们在山里的复杂情况下,依旧兢兢业业的做到100分。
许多人,一辈子都未曾得到过一次100分,而原因显然不是因为他不想。
柳景辉轻松猜到江远的想法,却是正色道:“你想要什么样的人就直说,我尽可能的帮你找过来,不用考虑其他的因素。现在是涉枪命案,咱们有的是资本要资源。”
“那就多找几名听话的现勘,找一到两名懂枪弹痕迹的,把洞穴里外都翻一翻。再到山涧那边找一下。另外,还可以再找条狗,寻尸犬之类的,看看四周,有没有可能有别的尸体,或者散碎的尸块之类的。”江远环视四周,依然没有提出多复杂的要求。
从江远的角度来看,就这么大的洞穴,一天一夜的时间,已经找的非常细致了。虽然还可以再花两天的时间,找的更细致一些,甚至掘地三尺,但都有子弹这种关键证据了,现在应该寻找的方向,本身就该发生改变了。
不过,这种都属于是侦查方向的问题了,属于柳景辉的天然权力,江远轻易也不想去触碰。
柳景辉也是就此理清了思路,一点头,就去拿自己存在洞里的背包,接着扯出一只卫星电话来,就招呼向导帮忙一起找信号。
不长时间,柳景辉返回,点点头,道:“晚上就能有人上来,厅里现在组织人手,明天后天还能来一拨人。”
“晚上来的……不会是山下的派出所吧。”江远问。
“不会,我特意说了,要能做现场勘查的。立元市就在跟前,他们从市局和区局抽人很快的。”柳景辉说完,有点振奋的问:“接下来呢?你准备做什么,要不要我帮忙?”
“我再搜一下山洞的底部。下午看发现尸体的地方。”江远刚刚找到的子弹,就在山洞下方的位置,用城市家庭的住宅来类比的话,相当于踢脚线上方,墙面插座以下的高度。
这个位置,普通人日常路过,都是不会去仔细打量的。而且,因为阴冷潮湿的缘故,山洞底部的位置,更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
柳景辉“恩”的一声,站在山洞最核心的火堆处,静静观察起来。
“中枪以后,李三秋或许是踉跄着跑出去了,或许是被人拖出了洞穴。来到这边就知道,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没有洞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凶手大约也是不愿意让尸体,血液和腹腔里的东西污染洞穴环境的。”柳景辉边琢磨边道:“所以,他们为什么开枪射杀李三秋?”
柳景辉看向江远。
江远静静地看向柳景辉。
没有捧哏的,柳景辉顿时兴趣缺缺,直接道:“走到这个位置的,只要不是驴友,都是有问题的……不过,杀李三秋还开枪,很凶悍啊。”
“冷兵器杀人,很容易受伤吧。”江远从法医的角度来了一句。
网上有很多视频说明,如果有歹徒持刀向你攻击,你最好的策略是逃跑,这是非常聪明的策略。但是,很少有人向歹徒说明,当你持刀杀向一个普通人,且使后者逃无可逃的时候,他的反击也很容易令歹徒受伤,甚至造成反杀。
法医检查冷兵器杀死的尸体的时候,首先要区分的伤口就是防御伤,有的尸体的防御伤多达二三十处,这意味着,即使只是想要杀死一名普通人,也可能需要攻击数十次,这是非常容易令歹徒疲倦乃至于失误的。
总而言之,一个人很容易被杀死,但杀死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无伤杀人更需要讲究策略。
柳景辉理解江远的意思,想了想,道:“我们之前说,火堆旁还有第三人,这说明杀人一方的人更多。另外,李三秋是坐姿,说明也没预料到自己会被攻击。以多打少,以有准备打无准备,还用了枪械,至少说明一件事,他们不缺子弹,也擅长用枪。”
“也许吧。”江远没见到证据,但也没反驳柳景辉的理论。
“这是个小问题。”柳景辉却是用手指点了点火堆,道:“关键是为何这么简单就弃尸了。我刚才攀上去看了看,再往山里走上一两百米,虽然有点难度,但把尸体丢到远离小道的地方,安全系数可大大提高了,至少不可能被路过的驴友发现了。”
第100章 小道
“我上次来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当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李三秋是被枪打死的。”
“杀人弃尸,是现代人都懂得的基本操作吧。山里这么好的环境,就把尸体拖到山洞跟前,太浪费了。”
“这边人少是没错,但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人经过的,而尸体要想被吃的干干净净是不太容易的,腐败了以后,动物就不吃了……”
“哪怕丢到这个山涧的下游去,都比这么放着好,发现的概率会小很多的。”
柳景辉站在山洞的洞口,不停的念叨着。
在山洞里面忙活着的江远,很快就听不下去了,在他看来,这种没有证据的推理,就像是在玩游戏一样,就算你猜中了,也还是需要证据的支持的。
既然如此,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证据吗?
不过,柳景辉同志是四级高级警官,江远也不好让人家就这么闭嘴,听的烦了,干脆道:“不如试一试?”
“什么试一试?”柳景辉现在对江远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
“我之前听说,有检察院的检察官,为了证明一个大行李箱里,装得下一具尸体,就自己躺进去试,用的还就是装过尸体的那个证据行李箱……”
江远的话未说完,柳景辉其实就理解了。
柳景辉摸着下巴琢磨道:“你的意思是说,咱俩在这边弄个尸体,抛尸试试?”
江远分明看到,洞口不远处的向导在往后退。
“就您来演尸体,让两名向导帮忙抛尸好了。”江远打量了柳景辉的身体,又道:“我看你刚才自己爬都那么累,抛尸这种活,就算了吧。”
“恩……你说的有道理。”柳景辉缓缓点头,接着解释道:“我是说,抛尸太累这个事,这个可能是原因,我们试试看。”
说完,柳景辉就喊了两名向导过来,将自己充当尸体,以被两人抛尸的要求说了。
老成点的向导倒是松了口气,用手压住跃跃欲试的更年轻向导,道:“抬着走比拖着走累多了,这跟咱们说好的不一样。”
柳景辉连忙点头:“我知道,这个算是不情之请,因为案子现在遇到了……”
“得加钱。”老成点的向导打断了他的话。
江远笑笑,转身进了山洞,继续扒拉洞底,这里还有腐草和烂泥的存在,有的地方的土是一戳一指头,还全是黑黢黢的样子,偶尔爬出只蜈蚣之类的虫子,还得在心里庆幸:有认识的就不错了。
远处,柳景辉咿咿呀呀的叫了起来。
他的体重也到了一百五六了,彻底放松下来,颇为沉重。而只要离开了眼前的这个平台,四周的环境就都是各种起伏的山坡,树桩树根,灌木藤蔓等等。
两名向导也不惯着柳景辉,一人拎着胳膊,一人拎着腿,就从各种平缓或不平缓的地方往过撞。
使劲撞击了几下以后,柳景辉就受不了了,挣扎着起身道:“不行,我不行了,换个人,我负责抬人……我加钱!再多加钱总行吧!”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柳景辉回到了江远面前,浑身脏的像是刚被女娲娘娘捏出来似的,脸颊都混着泥水,烤着火,身子微微颤。
“太累了?”江远整理着证物袋。
“累。非常累。”柳景辉吁了口气,眼神却是发亮的,道:“但越发证明了一个问题。”
“哦?”
“只要有一定的精力和体力,抛尸不成问题。”柳景辉道:“而我说的精力和体力,任何能够顺利抵达这里的人,都应该是具备的。”
这个逻辑判断倒是有些意思。
江远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看向柳景辉。
柳景辉揉着疼痛的肩膀,大胳膊,肘子,小胳膊,手腕,以及胸口、腰肌、胯骨、大腿面、膝盖、小腿肚子、脚踝、脚趾头,道:“我的结论是,这几个人是有能力抛尸,但不屑于抛尸的。”
“跟你之前的判断一致?”江远的意思是,您白挨了这通罪。
柳景辉还是听懂了,淡定一笑,道:“不屑于抛尸和没时间抛尸,是不一样的。”
“不是没时间抛尸?”
“不至于。走山路没那么紧张,快两步慢两步的事,我们刚才搞的不好,三四十分钟够了。搞的快一点,二三十分钟足够了。”
江远缓缓点头,确实,这种山路想走快一点,其实是有办法的,无非摸爬滚打,脏一些,伤一些,但跟尸体被发现的风险比,这种要容易接受得多了。
柳景辉最喜欢这种得到认可的状态了,整个人都舒爽起来,身上的伤也……还疼,但他坚强的道:“再一个,我昨天一直考虑的问题。”
江远这次配合的“恩”了一声。
柳景辉道:“如果他们考虑周全一点,想着要抛尸的话,完全可以持枪,逼迫李三秋自己爬。爬到他们觉得安全的,适合抛尸的地方,一枪打死就行了。”
江远听的思考起来,要说起来,柳景辉这个推理还有点道理。
柳景辉还没说完,又接着道:“就结果来看,我觉得他们连持枪杀人这件事,可能都没有要隐藏的意思。”
“照你的说法,这就是亡命之徒了。”江远道。
“没错,就是亡命之徒。”柳景辉感慨过后,又拿起卫星电话,拨打了起来。
对他来说,“吴珑野人案”找到了方向,就是最大的成果了,柳景辉原本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到哪里了?能来得及吗?行,那你们注意安全,分批次上来也可以。”柳景辉一通叮嘱,又道:“上来的时候,带几只大公鸡。就从山下的村子买。”
电话另一边的民警明显紧张起来:“是遇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要不要带驴蹄子之类的?”
“就是觉得山下养的大公鸡怪好吃的。”柳景辉笑了起来。
对面在不安与不解中挂掉了卫星电话。
柳景辉结束通话,对江远做了个胜利的手势,道:“不用着急,你们好好做勘查,我们再把这条路走一走,总能找到线索的。”
江远有些意外于柳景辉的自信,不过,团队有个自信的负责人,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何况,人家连买大公鸡这种事都想到了。
“调料也带上来吧。”江远给提醒了一句:“咱们的包里全是证物袋勘察箱之类的,也没有调料。”
“收到。”柳景辉再做一个OK的手势,接着又打卫星电话,表现出了经费充足的豪迈。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