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402章

作者:志鸟村

  事实上,大部分的案件在侦办过程中,有需要法医多次参与的,也都是以检视标本为主。而受害者家属经常要求的二次解剖甚至三次解剖,比例上是很低的。

  因为法医解剖本身的破坏性,最有价值的证据,理论上都应该在第一次解剖中取出来了,如内脏,大脑等部分,都可以切成条,浸在石蜡中,用摊片机来做切片,进而保存。

  所以,此时的法医实验室里,那些足有二三十组衣架规模的柜子里,放的大部分都是切片出来的标本。

  专案组想要追溯某个旧案件,就从这些柜子里找出标本来,再做检查。

  单就科学性来说,这种方式要比保存尸体更有效,也更便宜。

  不过,就本案来说,没有尸体自然就没有切片,江远需要的,就只是显微镜,以及证物和大量的时间。

第646章 没有发力

  清晨。

  江远早早的来到了法医实验室,先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再整理整理桌面,然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看显微镜。

  作为证物的血衣,已被裁出了几块,供江远在显微镜下捡取花粉。

  跟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刑科人面对证物的时候,往往并不以保存其原始形态为目标。常见的像是罪案现场的被单,枕巾等物,要检测血液或者米青液的时候,就是粗暴的剪一块出来,再泡到试剂里,做进一步的测试。

  另外,像是沾染了其他物质的纸张,也都是类似的处理方式。

  有人或许对这种原始状态的被破坏感到不安,但换一个角度想,许多证物在取证的时候,都不会取原始状态的证物回来。

  像是死过人的床单,就不见得要将整个床单给打包回来,将床上四件套全部打包回来更无必要,如果是刑科的技术员做事的话,最正常的方式就是剪一块回来。

  至于说是否会因此而漏掉证据,就看勘察人员的现场能力了。一般来讲,但凡有点疑问的,都会多打包点东西回来,否则,就是剪一块回来做证物即可。

  当然,视案件的重要程度,打包回来的体量也会更大。

  而像是入室盗窃,且案值不高的小案子,想多打包一点回来都不行,就算证物室不吭声,原告也不乐意你因为几千块钱的案件,打包了他家一卡车的物件。

  江远一粒粒的捡着花粉。

  花粉的大小区别很大,最小的花粉大约只有4微米的长度,最大的花粉的直径有200微米,形态方面,有很多种属的花粉是圆形带刺的,也有鲍鱼状的,也有三角形状的……

  总的来说,如果只是LV1级的法医植物学技术,也能轻轻松松的将花粉区分出来,只是级别不够的技术员,到了判断具体的种属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就案件来说,LV1级的法医植物学几乎是不能提供直接线索的,最多只能核对一下证据。或者,就是面对单一品种的花粉,缩小一下范围。

  LV2级的法医植物学家,辨别能力应该是大大增强的,但也需要不断的查阅资料来核查。不用说,在这种原本就非常耗费时间的项目上,不断的查阅资料,意味着进度条很可能卡的死死的。

  到了LV3,大部分的花粉都不需要查阅资料了,至少不需要大量的查阅资料了,这种情况下,实用性就大大增强了。

  江远现在的法医植物学已经到了LV4,很多花粉是看一眼就能认出品种来。而且,某些常见的花粉,他还能分辨出一些常见的观赏性的亚科,放在懂行的眼里,喊一声佛号是不过分的。

  所以,在同一间实验室里忙碌的京局法医们,就发现江远在不停的捡着花粉的同时,什么参考资料都不需要的样子,就在旁边的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TN牌的真皮笔记本,乍看起来像个傻白领似的,但京局的法医,多多少少都是懂点现代前沿技术的——各地的培训也都是紧着京局来的,于是,这种乍看起来就特别不科学的事,让几名法医不禁狐疑起来。

  “别是编的吧。”有法医的怀疑系统开始上线了。

  做刑警的,一天怀疑800次都算是少的。面对不怎么熟悉的江远,就算他名声显赫,怀疑依旧是止不住的。当年的呼格案的主办人还是蒙古神探来着,结果还不是一窝烂菜。

  “小李,你去看看。”办公室里的资深法医想着想着,就给旁边的年轻法医低声叮嘱了几句。

  小李于是站了起来,装作无聊的样子,来到了江远身边。

  就见江远的本子上,已经记录了一排的植物名,其中几个还被江远画上了五角星:水仙,滴水观音,虎刺梅……

  小李法医不自觉的看过去,脑海中默想,这几个为什么被标注了?

  这时候,江远的眼睛离开了显微镜,抬头看了旁边的法医一眼,像是看穿了他的想法似的,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风信子”几个字,一边标注了五星,且道:“标注的,都是有毒植物。”

  “啊?”小李的惊讶声,有一半是因为江远说的话,有一半是以为自己的心思被拆穿了。

  江远还真的是猜到了他的想法。他出门做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年多的经历下来,遇到的情况大多都是相同的。

  尤其是技术员们,其实怀疑精神更重。因为麻瓜们原本就不知道技术的深浅,他们看指纹和DNA还都以为是自动出结果的。技术员们就不一样了,他们知道有些东西难的令人发指,就像是某些数学题一样,自己一头雾水,相信有人能够做出来,但不相信这个人会出现在自己身边。

  江远的眼睛再次贴上了显微镜,口中道:“目前取出来的花粉,都以家养类的为主,而且有多种有毒植物的花粉。另外,还有一些蔬菜的花粉,比如黄瓜的花粉,辣椒的花粉,茄子的,丝瓜南瓜的,葱的……衣服的主人,身边应该是有块地方的。”

  这下子,办公室里的几名法医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最资深的法医郭祥就此起身过来,先问道:“为什么不是居住在菜园子之类的地方?”

  “因为室内植物居多,观赏植物的种类非常繁杂,而且,菜园子里混种有毒植物的情况应该比较少见。”江远顿了顿,又道:“就整体的花粉图谱来说,更像是在阳台上种花种菜的类型,各样各种一点。而菜园子里种菜,品种相对会单一些吧。”

  江远这段话就属于推理判断了。郭祥也没有多做纠结,就做好奇的样子,道:“黄瓜的花粉是什么样子的?能看看吗?”

  “这个。”江远于是将捡取的黄瓜的花粉展示给郭祥看。

  显微镜下,黄瓜的花粉是是嫩绿色的,略带一点椭圆的不规则圆形,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褶皱,以及三道深浅不一的黄色条沟,其中最粗的条沟处,有一个更不规则的结缔。

  郭祥细细的看过,记在心里,再说两句场面话,就回到了座位处,再在内网找了法医植物学的图鉴出来,直接搜索黄瓜。

  果然是一模一样。

  郭祥还不够放心,又搜索了水仙、辣椒等植物的花粉的模样,记在心里,然后再过来找江远,就坐他旁边,用另一个显微镜看他筛过的花粉。

  果然类似。

  郭祥松了一口气,接着又升起了更深的怀疑,上上下下的打量江远一番,道:“我刚才查了一下,被子植物有25万种吧,每种的花粉的模样,你不可能都记住吧。这也太夸张了。”

  “那怎么可能。”江远笑了。

  郭祥也笑了。

  江远道:“有规律的。”

  郭祥的笑容略滞:“25万种?”

  “那当然不可能了,不常见的,还是要辨别种属了以后才好做判断的。”江远说的真真假假。

  但对郭祥来说,江远这时候的谦虚,更让人摸不到深浅了。

  而作为一名技术人员,验证过后,郭祥能做的,也就是信服江远的判断了。

  “这么说来,如果不考虑菜园子的话,我们要找的,就是一名在家里种菜的人?”郭祥开始讨论具体的线索了。

  江源略作沉吟,道:“其实也不用想那么多,就以发现血衣的地方为半径,先飞一遍无人机怎么样?就这些花卉和蔬菜的种类来说,我觉得血衣接触的地点,不应该是纯粹的室内,得有充足的阳光,一定的面积,才能种这么多种的植物。纯室内的话,光线得非常好才行。”

  “那就是阳台种菜,或者天台种菜。”郭祥总结。

  “也有可能是小区的绿地,或者四合院里面。”旁边的法医补充了一句。

  郭祥从善如流的点点头,再道:“那麻烦江队报告一下?飞无人机的话,还得考虑一下现场周边的情况,印象里应该没有禁飞的情况。”

  江远知道,他这是避免抢了自己的功,于是无所谓的道:“你打吧,你们队内自己好沟通,再说,法医植物学的线索,只能是我的,你们也抢不走。”

  他就这么浅白的说了出来,让郭祥多少有点无奈。

  郭祥也不再啰嗦,掏出手机来就打电话。

  这时候,他再回忆起来,这还是本案开启以后,第一个好消息。

  郭祥回头看了江远一眼,这才一天多的功夫,其实也没见江远怎么发力,得出的成果,似乎也颇为平淡,但线索是实实在在的,对队里的刑警们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复更了

  手术顺利完成,自我感觉良好,恢复期间几乎没什么疼痛,只是手术结束后的第一天难受了一些。

  现在恢复的不错,就是伤口依然没有长好,不能碰水,所以一周多没洗澡了……

  不过,就检查结果来说,身体状况略显糟糕,目前有痛风、糖尿病、三高、垂体瘤,外加刚切掉的甲状腺癌,几乎集齐内分泌大满贯,所以下周计划再去内分泌科住院一段时间,不做手术的话,应该就是检查、吃药、输液打针之类的,住院期间应该也能码字吧。

  总而言之,身体欠佳,但目前来看,还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所以,今天开始恢复工作了,只是后续应该还有需要请假的情况。

  在此还想求一波月票。读者多一点,写作起来也更激情一点。

  再者,刚刚恢复更新,希望能多一些评论,作者也好思路如泉涌……

  求月票!

  ……

第647章 搜索

  在京城内飞无人机,尤其是合理合法的飞带着摄像头的无人机,还是稍微有点挑战的。

  不过,正广区分局的警员们还是颇有些办法和执行力的,几名图侦队的年轻人,拎着几只无人机,就按着捐衣箱附近两公里范围,仔仔细细的飞了起来。

  两公里听起来不远,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半径2公里的圆,覆盖范围超过了12平方公里。

  在京城,1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得有多少建筑物?

  而就本案来说,花园、陵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之类的地方,也不能轻易放过,还得仔细的扫一遍。

  也就是京局的人手充足,支队长陶鹿调动了三队100多人看录像,竟是没把进度给耽误掉,后面几天,所有人都恢复了正常作息,上班了看录像,下班了回家训孩子,竟是一点不耽误。

  一桩无头公案,一步步的做下来,专案组的刑警竟然没有一个中途住院的,可以想象正广局的人手有多充足。

  一连几天,图侦的刑警们截了几千张图,找到了数以百计的违章建筑,但都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绿植。

  跟此前的案件类似,随着时间的延长,众人的信心都不可避免的被削弱了。

  大家心里都清楚,时间越久,证据越少。且不说本案中最重要的尸体,很可能在此期间被处理了,就是众人作为目标来寻找的植物,很可能也被处理了。

  当陶鹿想到这一层的时候,也是忍不住找到刘晟,等到快下班了,再一起找到江远,说出自己疑虑:“京城的人口流动非常大,凶手杀了人,如果选择逃走的话,他种的绿植会不会被转卖或者丢弃?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通过植物种类来寻找凶手的构想,恐怕会变成无根之萍。”

  他没有说刻舟求剑,就算是客气了。

  江远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他找花粉的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现在的工作重心是找到相应的植物群落了。

  陶鹿的问题,江远显然也是思考过的,他略整理语言,就道:“虽然不能百分百的保证,但我们找到的花粉种类这么多,需要的面积也非常大,不管地方是租还是住,凶手的经济实力应该都不错。当然,凶手也可能只是在此处生活或者工作,那他更不会处理掉这些植物了。”

  “这个倒是……”陶鹿稍稍放心一点,但疑虑并未完全的打消,正如江远所言,这并不是百分百的保证。

  刘晟在旁道:“两公里会不会太短了。”

  陶鹿和江远都看向他。

  刘晟不当家不管柴米价,就道:“捐衣箱是在商业街,辐射的范围不知周边两公里范围了,我们只划定了两公里的范围,会不会漏掉?”

  陶鹿瞅着这个不当人子的男人,恨铁不成钢的道:“2公里查了一周都没查完……”

  “做备选吧。”江远也觉得2公里不够,但京城的环境就是这样,再增加一公里,工作量增加的可不止一倍——半径3公里的圆的面积要28平方公里,比目前划定的12平方公里,大了太多,就算是京剧的刑警支队,也觉得负担太大了。

  陶鹿先是松了一口气,接着就又感觉紧张起来。

  他现在有点像是在做曹操的感觉,还是尚未成功的状态,心里是又急切又害怕,既想孤军深入,又怕被人断了后路。

  刘晟仿佛在看直播似的,不怕热闹的道:“商业街跟前还有地铁呢,凶手丢了血衣,会不会是想去坐地铁?”

  陶鹿一口血险些喷出来,他现在特别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就狠狠的瞪刘晟一眼,道:“管他去哪里,犯罪现场在附近就行了。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犯罪现场。”

  他说着看向江远。

  江远看看两人,都是不懂得法医植物学的老麻瓜了,担心的还挺多的。

  江远于是道:“我觉得侦查思路是没问题的,再继续调查一段时间,两公里内的第一波搜查结束以后,再做决定吧。”

  法医植物学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刑警都不能理解,这么一来,大家的焦虑也就变的很重。

  同时,法医植物学的技术用起来,本来就很耗费时间,这也是焦虑加重的一个环节。

  陶鹿也只能点点头,再给出一丝勉强的笑容,道:“正好到了饭点了,一起吃点东西吧。”

  “不用了,我家里带了吃的。”江远顿了顿,道:“今天懒得出门了,晚上准备早点休息。”

  陶鹿客气的道:“我带你尝尝京城特色好了,家里带的东西,后面再吃好了。”

  江远摇摇头,道:“我老爸做好,派人专程坐飞机送过来的,晚上不吃就浪费了。”

  陶鹿一愣:“咱爸这么好?”

  “他最近动不动就杀牛宰羊的,也是想让我尝尝味道。”江远再说两句,就自己回去了。

  京城特色美食,大部分都不是非尝不可的。

  翌日。

  江远早早的来局里,帮忙查看无人机拍摄回来的影像资料。

  他自己带的江远积案专班的人手不少,算上后续陆续支援过来的,到现在已经积攒了快30号人。这个数量放在几千人的正广分局好像不显眼,但这么一批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命案刑警,还是颇有些价值的。

  哪怕是正广分局,现在要临时调派这么一支有生力量出来,也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