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359章

作者:志鸟村

  戴斯延心道,现在人也不可能视之平常,而且,谈恋爱和谈对象,更是两种道德标准。

  会议室里,看着监视器的众刑警,也是一阵“好家伙”,“卖麻批”,“心机之蛙一直摸你肚子”,“怪不得”之类的话。

  柳景辉更是拍拍自己的脑袋:“这谁能想得到!”

  他一边说,还一边看向李浩辰。

  李浩辰秒懂柳景辉的眼神,无言以对的道:“我是兼营卧底,不是职业变态。”

  柳景辉笑了一下,没有表达赞成或者反对。

  审讯室。

  王世开接着道:“跟刘丽敏分手以后,其实也就那样,我本来也没想着要杀她,谁知道,天底下那么多男人,她偏偏又找上了我弟弟。世基的性子天真,是个你对他好,他就掏心掏肺的孩子,这个女人,偏偏利用了我弟弟这一点……”

  “她给你弟弟买了房子?”戴斯延适时的说出了一句,以表示自己对情况了如指掌。

  王世开哼了一声:“她是把我弟弟玩弄于股掌之中了。什么买房,我们全家都在铁路系统工作,零几年的时候,铁路局的收入是普通公务员的好几倍,用得着她买房吗?她就是想用这种手段,把我弟弟套牢而已。”

  “她一个小城市的个体户,就算赚的多一点,我弟弟也花不到她的钱,她还有个哥,也是个没出息的。我弟弟以前也没谈过恋爱,长的又高又帅,还是大学毕业生!”

  “我警告她,离我弟弟远一点,她执迷不悟,没办法,就只能送走她了。”

  王世开彻底放弃了抵抗,接着就开始宣泄自己的情绪,嘴里不清不楚的骂了起来。

  这二十年,哪怕是四下无人的时候是,他也不敢说这些东西,这会儿才是爽了起来。

  戴斯延故意不让他骂爽了,而是中间打断道:“你与刘丽敏有旧情,另外两名死者呢?你为何谋杀她们?”

  和之前一样,作案动机始终是难以调查的。

  王世开脸色微变,久久不愿作答。

  戴斯延耐心的等着。

  过了许久,才听王世开道:“我怕你们通过刘丽敏查到我,所以,多杀两个人,把水搅浑,反正,杀一个人是死,杀两个人也是死!”

  戴斯延皱眉:“那为什么其他两人是活着放到铁轨上,刘丽敏是死后放到铁轨上的。”

  “第一个吧……我是没敢杀。”王世开模样坦然的一笑,又道:“到刘丽敏的时候,她也认出我了,我怕中间出问题,就给杀了。”

  “第三个呢?”

  “第三个啊,我发现自己杀人,也挺埋汰的,就给药翻了。”

  “用的什么交通工具?”

  “三轮车。”

  “车在哪里?”

  “早卖了。”

  “作案地点呢……”戴斯延一个个的问过去,王世开对答如流。

  会议室里的一众刑警,也终于轻松了下来,紧接着,大家的思绪就开始飘散了。

  这可是京阳线三尸案呐,竟然真的就破掉了!

  “我去打个电话。”霍市局的代表起身。

  “我也给领导汇报一声。”青白市的代表同起身。

  省厅的代表举起手机,晃悠了一下。

  崔小虎也是默默的掏出了手机,就地噼里啪啦的发起了短信。

第572章 莫道前路无人知

  京阳线三尸案的各家参战单位,也都在默默地复盘着本案。

  长阳市刑警支队原本是最有希望侦破此案的,但他们的关注点搞错了,其主侦方向是第一名受害人,并竭力寻找着两名受害人的关系。

  然而,凶手选择第一名受害者,根本就是随机的,所以,本案就变成了非常困难的随机杀人案。还是没有强奸情节的随机杀人案,这就让案子变的难上加难。

  哪怕后期重启了案件的专案组,也考虑了随机杀人案的情景,却只是面对了更困难的情景。

  霍市局和青白市局一段的情况类似,他们的人力和资源,根本无法承受这么长线的案件调查。

  哪怕江远有成熟的方案交给他们,两家合并都很难将案件推进下来。

  王世开的“学习精神”,更是完全误导了案件的侦查方向。

  正常来说,命案有几种常见的侦查方向,像是谋财类的,谋色类的,或者纯粹变态的连环杀手式的随机案件,不独杀人案,各种类型的案件,警方通常选择从作案手法上进行突破。

  比如持刀抢劫的,他下次还会持刀抢劫;用刨锛砸人后脑勺抢劫的,他下次用的都是相同的刨锛,砸的位置都不会差的;用乙醚的强悳奸犯,下次也不会选择别的药……

  砍手党永远在砍手,“白闯”的贼不会翻墙,翻墙的贼不会开锁……以前的老刑警,有时候看过现场,直接就能叫出作案人的身份证号,就是这个道理。

  用高端一点的现代词汇来形容,这就叫路径依赖,有过成功经验的抢劫犯,他下次还会用成功过的方式来抢劫,或许会有一点点的升级改造,但基本模样是不会变化太多的。

  犯罪这种事,一般人还是会选择稳妥为主。创新的风险可大了,大部分的连环案件,往往就是因为案犯违反了自己的既定模式,反而暴露了出来。

  可在京阳线三尸案中,王世开的作案手法全不相同,运输方式或许是类似的,但因为换了三个城市,所以,面对三个地方的不同场景,运输手段被迫又发生了变化。

  其次,常见的犯罪动机一栏里,王世开的犯罪动机也是不同的。

  第一起案件,他是学习的目的,第二起案件,他是处心积虑的杀人,第三起案件,他是为了迷惑警方,摆脱惩罚。

  所以,在选择目标的时候,王世开的选择也是各不相同。

  第一起案件,他是选择了最容易杀死的目标,而且,第一次杀人的王世开本身犹豫不定,就有等待时机的因素在里面,而所谓的时机,等于是充分的减少了他的暴露。

  第二起案件,作为受害人的刘丽敏是王世开处心积虑要杀死的目标。所以,他对目标是没有筛选的,反而利用了第一次杀人的经验,使得两个案子相像且不同。

  第三起案件,王世开只想混淆警方的注意力,所以,加上有了上两次的经验,他改良了犯罪手法,优化了目标的选择,最后又是换地作案……

  整个系列案到最后,最有可能抓住王世开的方式,原本应该是DNA。国内是从03年才开始推广DNA检测的,基本局限于省厅的范围。当然,将DNA用于破案的时间很早,是87年就有第一起了,但那可是没有试剂盒子的年代,连标准的DNA实验室都没有,比对一例DNA所需要的时间不说,成本就得大几千往上。

  最重要的是,国内要从03年前后才开始有DNA库,大规模的利用DNA破积案,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也是在这之后,部委才敢喊出命案必破的口号。

  然而,王世开运气爆棚的利用了一个极少人知道的bug。那就是铁道上的DNA污染其实非常严重。在绿皮车的年代,客车通常是没有黑水箱的,这也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上厕所的旅客,实际上源源不断的将粪便留在了火车轨道处。

  一个冷知识,由于火车高速行驶,所以掉落的粪便基本处于被风干的形态,且散落在铁轨两边。

  当火车在王世开精心选择的地点高速撞上了人体以后,散落的人体组织,从落地的瞬间,就实质上处于污染状态。

  另一方面,当年的罪犯固然很少关注到DNA的问题,可负责案件的警员同样注意不到。所以,当警察请铁路方面的人员一起捡起碎尸的时候,可供指证的DNA就几乎没有了。

  至于黏在车上的,到了前面的站点自然就冲掉了。铁路局是案件发生了以后才报警的,火车却不会停在那里等,到刑警们发现是系列案的时候,前车说不定都已经又撞了什么小动物。

  最终,这个案子等于是一点点的蹭破的。

  柳景辉的判断,徐泰宁的排查,江远的定点爆破,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不能说少了谁,这个案子就完全做不下来,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翻倍肯定是说少了,十倍都有可能。

  复盘到这一步的时候,各市局,省厅和部委的同志们,就都放弃了。

  世上有很多不能复制的东西,没必要强求。

  何况,江远原本也是明码标价的,只是现在变的更贵了。

  案件收尾,又用了几天时间。

  送别江远回程的早晨,长阳市局、霍市局、青白市局以及省厅和部委的代表,都积极的出现了。

  大家在高铁站汇聚一堂,离别之情似血一般粘稠。

  “县里呆的不开心,就来长阳市住一段时间嘛,做做案子,或者休息一段时间都行。反正你也买了房子,想回家了,抬抬脚的事。”余温书显然听到了一些风声,脸上故作沉重的邀请着江远,心里不知道是不是笑的打滚。

  江远倒了谢,道:“我在村子里住的习惯了,不太适应大城市,回头理顺了县里的事情,就过来长阳继续做案子。”

  “恩,也行。”余温书拍拍江远的肩膀,贴近了小声道:“要帮忙的话,你就直说。”

  江远要是不提要求的话,他显然不会自作主张的介入的。

  江远点头道谢,然后又被旁边霍市局的支队长拉到了怀里,接着是青白市局的某副局。

  黄强民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将江远抢回来。

  紧接着,霍市局的支队长就将黄强民搂入了怀中,细细的聊了起来。

  黄强民先是呲了一个44.4度的牙,随着霍市局的开价,渐渐地转化成了66.6度。

  “最近没档期,咱们回头细聊。”黄强民推着霍市局支队长的胸脯,坚强的离开了。

  霍市局支队长回以微笑。

  一圈交际后,大家激动的情绪渐渐得以平复,再听同来送车的检察官道:“从目前的证据来看,王世开这边的问题不大,他的弟弟的话,定罪有难度,而且,就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至少事发时,他弟弟大概率是不知情的,过后很可能有所猜测,但应该也是不确定的。”

  “他拿了人家的房子。”旁边的霍市局的支队长很在意这件事。

  “王家愿意赔回来,再加这些年的租金。”检察官顿了顿,再道:“王世开是特意选择他弟弟做手术的时间去杀人的,这里面也没有唆使的成分,等王世基出院,知道女友死亡的消息以后,也是王世开劝他冷静,避免变成犯罪嫌疑人……”

  “全是王世开说的。”霍市局的支队长道。

  检察官道:“说的通,也符合常理。还有尸体搬运的问题,王世开身高一米八三,体型强壮,选择的三名受害人,都是体重在100以下的女性,他有能力独立搬运,我们指认现场的时候,也让他做了演示,都没有问题。最重要的是,他采用三轮车做交通工具,再搭载一名身高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有弊无利。”

  他这波解释,也是解释给包括江远等人在内的其他单位的民警们听的。要是普通的小案子,怎么起诉,检察官就一言而决了,只有这种大案要案,他才要略做沟通。

  江远等人只听,没说话。

  从某个角度来说,王世基其实也是受害者,他虽然接受了女方的房子,但双方是奔着结婚谈对象的,购房的目的,也是为了说服男方父母,以达成双方的共同目标。所以,当时的他,可谓是痛失所爱。

  只是,后续的财产问题上,王世基半推半就的将房子留在了手里,这是一大污点。

  更大的污点在于,凶手是王世开这件事。身为兄弟的王世基,想彻底撇清,也是很困难的。

  只是法律并不惩治道德问题罢了。

  就像柴通柴局长,他采取的手段并不高尚,但也合法合规。

  告别声中,黄强民、江远、牧志洋、伍军豪和他的秃击队坐上高铁,驶回了宁台县。

  一直没说话的万宝明此时拼命的挥动手机,展示微信给江远。

  江远打开微信,就见万宝明发了新的朋友圈:

  同事离别意难舍,往事如潮涌心头。

  同舟共济时难忘,团队精神久留存。

  繁忙工作紧相扣,难得闲暇畅谈笑。

  人生苦短聚散多,愿此别后皆喜逍。

  但愿明月常相伴,点亮远方求梦想。

  同行之路犹未了,祝愿前程风顺畅。

  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第573章 明升

  清风拂面,宁水荡漾。

  江远等人回来几天的时间,柴通就召开了全局的会议,重点宣读了来自几个市局的表扬信,一并对江远、伍军豪等人做了表彰。

  “江远积案专班集体三等功。”

  “刑警大队一中队,集体三等功。”

  “刑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中队法医江远,荣立个人嘉奖。”

  “刑警大队一中队,伍军豪,荣立个人嘉奖。”

  柴通在台上,抑扬顿挫的宣读着文件。

  对县局来说,集体三等功还是有点营养的,评优评先评职称什么的,都属于优先考虑的对象了,根据财政的情况不同,通常也会有点小奖金什么的。

  个人嘉奖也不错,就是对江远和伍军豪来说,略略基础了一点。

  对江远来说,他现在就有一个一等功和一个嘉奖未曾选择技能了,等于可以多一个LV6和一个LV3的小技能,也是相当不错了。

  当然,柴通并不知道这些,他的目的也不在于。

  会议结束,柴通自顾自的离开了会场,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

  黄强民等人,特别是江远的不顺从,自然也让他积累了不小的压力,因为京阳线三尸案的破获,而纷至沓来的赞许与邀请,更让压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