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尽早完成长钉的比对,是江远目前看到的最好的突破口。
经过这么多起案件的熏陶、参与和侦破,江远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刑侦认知。
在他看来,本案的凶手,一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策划、设想和设计,然后才实施犯罪的。这种连环杀手,跟普通人杀人,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普通人杀人,一方面受限于利益相关,它就有了羁绊和抓手。另一方面,普通人通常是在利益极大的受损的情况下,才开始策划和实施杀人的,而且,策划了不是一定会实施,通常是要利益持续受损,或者某个扳机点出现,他才实施。
如此一来,普通人杀人,既有利益的牵扯,还有时间的受限,更少不了情绪上的冲动,以上这些,都让他们在杀人这件事情上处处受限,难以达到智力和体力的巅峰状态。
连环杀手就不一样了。连环杀手的核心是反社会的因子,用心理学的说法,是没有共情能力。普通人在很小的时候,比如两三岁的幼儿状态下,会残忍的毫不犹豫的杀死蚂蚁,昆虫等弱小的生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越来越少这么做了,这是共情能力的滋生,也是社会教育的成果。
连环杀手不会这样,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丧失了共情能力,所以,他们对人类的态度,和幼儿对蚂蚁的态度是相类似的。当然,他们的智力是正常的,所以,也能理解社会道德的要求,以及法律的边界在哪里。
为了逃避惩罚的同时,满足内心的需要,连环杀手往往从很小的时候,就会策划杀人,憋到成年以后执行,他们已经属于是自我训练过了。
面对这样的犯罪分子,使用普通手段来对付,肯定是不行的。
这时候属于是警察想到的,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想到了——单指高端的连环杀手,那些弱小型的,在第一次作案的时候已被筛选出去了。
江远看到长钉,甚至能够想象得到凶手的得意。
凶手本可以使用钢珠的,但他还是用了更难追踪的普通长钉,且为此专门改造了射钉枪。这说明他很清楚,射钉枪里射出的“子弹”是他最大的破绽,他可以带走弹壳,带走射钉枪,注意脚印和指纹,但他不可能现场去抠子弹,抠长钉,那可能留下更大的隐患。
不过,就江远这两天的工作来说,他觉得凶手存世的时间,是越来越短了。
如果说,开始阶段,江远还担心找不到合适的长钉,这几天下来,江远的信心已经是起来了。
在江远看来,比长钉和比指纹,其实也是有共同之处的。
指纹比对追求的,其实也都不是一模一样。标记特征点,根据特征点的数量和相似度排序,然后再在候选的指纹中,寻找最接近的,并将有明显不似之处的指纹淘汰……
长钉比的其实也是特征点。
就是选那些容易留下痕迹的位置,不断的进行比对。
现在,有一大半的钉子,江远拿到手里,就能直接淘汰。很多淘汰的理由甚至都不用眼睛看,手一颠重量,就能撒出去。
这也让他的进度,大为提前。
谁能想到,LV6的工具痕迹检验,竟然还有自我锻炼形成的上升空间。
第445章 卫视
“这里,就是咱们警方的作战指挥部了,听说现在正在进行一场重案调查,所以我们都不能进去拍摄……”山南卫视的记者李婷穿一身精干的裤装,细细的胳膊舞动两下,招呼着摄像机上前。
和《长阳日报》相比,山南卫视的影响力就大多了,也从侧面说明局长大人的焦虑。
余温书配合的跟在旁边,有问就答,没问题就盯着四周围,以免哪个民警给自己闹出个大新闻来。
“咱们正在进行的调查案能大致的介绍一下吗?我们现在不说具体的案件,就说说警方这边的准备,比如准备动用多少警力,采用什么样的侦破方式?”李婷气质很好,说话也是商量的语气。
余温书表情严肃的道:“调查中的案件,具体的细节,我们是不能透漏的。至于说警方的配置……我只能说,我们是尽可能的调派最多的人手和资源,在竭尽所能的侦破中。”
“好的,那我们也预祝警方的行动圆满成功!”李婷说着放下话筒,示意摄影师关闭摄像机,再对余温书展颜一笑,道:“余支,您多少得给我们透漏一些信息,回头我们再放录像的时候,才有东西可以剪啊。”
余温书苦笑:“我们现在真的不能透漏具体的行动细节的……”
李婷解释道:“不用透漏细节。就让我们看一下你们的准备工作,比如民警们为了这个案子做的训练,准备的装备,紧急集合……就像是一些警方大行动的纪录片,您应该有看过吧,我们跟随拍摄,但现在不会播的,最后等你们案件侦破了,审核允许了,我们再播出。”
余温书多少有些理解过来。
不过,他对记者的信任度是很低的,于是道:“我再去打个电话。”
连环沟通一番,余温书才重新回来,道:“拍摄可以,但绝对不允许提前播出,今天拍摄的所有内容,都必须要经过书面的允许,才可以播放。”
“好的。”李婷其实也无所谓,她同样是来做任务的,反而觉得余温书多少有点龟毛。
当然,她是美女,且是气质美女,自然不会这样说。
李婷还笑盈盈的道:“麻烦余支队了,我们要不先拍一下你们准备的装备设备?比如车辆,警械之类的?”
“恩,这个可以。”余温书打了一圈电话,也放松了一些。卫视的记者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有市局宣传处的允许,他们能拍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就像是李婷所言,此前警方协助拍摄的一些纪录片,甚至会有抓捕现场。
不过,连环杀手还是太敏感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市民首先就会惶惶不安。
李婷提出的看装备设备,这个就轻松多了,正好长阳市刑警支队最近准备的非常多,余温书就大大方方的带李婷过去看。
首先到的就是停车场,一水的警车,几十辆放到一起,就很有震撼力了,旁边的几辆大家伙,更是长阳市局的镇宅之宝。
李婷立即带着摄影师上去拍摄,并问道:“余支队,你们最近的大行动,是计划要动用这么多辆警车吗?”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余温书心道,徐泰宁可是准备排查几万人的,而这种排查一旦开始了,肯定不能说分片区分时间的慢慢来,首先就是扎住几块,挖深挖透了,越是不乐意参与排查的,在这种环境下,嫌疑度就越大。
李婷不懂那么多,还特意问警车的分配,调配的人数。
余温书一一作答,情绪逐渐放松。
接着,几个人又去拍摄了警械,并特意找出来几把能用的枪械给拍摄了。
拍摄的时间久了,余温书甚至喊了两个看着有点帅的民警,过来帮忙摆拍了二三十分钟。
李婷稍稍有些满意了,低声跟摄影师沟通了两句,道:“好了,余支,那我们今天就先拍摄到这里,等你们明天开始行动了,我们再过来拍一个出发的场景,好吗?”
“好的好的,那我喊人送送你们。”余温书松了一口气,又希望李婷等人,明天不要出什么幺蛾子。
明天就是排查的正式开始时间了,此前的几天时间里,徐泰宁也是带着几拨人马,做了基础的调研。
市里的各种机械加工企业,有车床有电锯的,基本都是要做备案的。不过,这种数据都有时效性,而且是规模越大的做的越好。那些小工厂小门市的,今天开门明天倒闭的,只会短效的存在于一些表中。
徐泰宁为此将刑警支队的四个大队派了出去,加上抽调的几个办公室的人员,几百号人分成两人或三人的队伍,既跟各区县的派出所对接,也找工商、电力、环保等等部门去要名单。
只有摸底完成了,他才敢开始排查——是的,几百号人搞摸底,在徐泰宁这里,都只是前菜。
徐泰宁当初应江远的邀请去鲁阳市,只动用了小几千人的队伍,已经是根据当地的财政状况,做了相当程度的缩减了。
就屈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徐泰宁可以说是非常灵活的人。或许是因为搞排查这种工作,本身就过于现实了,在首都可以为普通命案就动用上万人,县城总警力都不过千的情况下,排查本身就是服务于现实的。
余温书还没将记者和摄影师们送上车,自己的手机先响了起来。
当刑警的,手机想起来都莫名的紧张,越是邻近下班时间越是如此。
余温书面色凝重的接起电话来,表情很快就阴晴不定了。
李婷做记者的,立即招了一下手,将摄影师重新拉了过来。
等余温书挂了电话,李婷马上跟到旁边,都不说话,就眨巴着眼睛卖萌。
就余温书这个年纪的老男人,哪里抵抗得了这种,犹豫了一下,道:“我们这边准备出动一批警力,你们正好可以拍摄一下。”
李婷开开心心的应了,接着问:“是因为什么案子出动,能说的吗?”
余温书迟疑片刻,还是没说。
很快,十几辆警车,就开了出去。
这批人,自然是去找射钉枪杀手去了。
江远确定了射钉枪里的钉子的来源,是一家狐宝的工厂店,工厂的规模不大,销售到山南省的唯一渠道就是网络,而且,最近几个月,除了江远的订购以外,就只有三家客户购买罢了。
简单的一个比较,其中的两名客户的嫌疑就降的很低了,唯独第三位客户,没写名字,但留了手机号,顺着一查,单身有房,近期并无装修,又是一名电力工人,父母早逝,性格孤僻……叠buff都快叠满了。
余温书唯一有些忧虑的,或者说,快乐的烦恼是,接下来该怎么面对徐泰宁。
徐泰宁为了帮甲方省钱,也算是尽心尽力了,突然告诉他,做的种种准备都用不上了,这该如何是好?
第446章 辛酸
一波身材精壮的警员们,奔袭而来,列队而出;紧接着就是一批保持着身材的民警,小跑上车,争先恐后的开出了停车场,最后是一批中年干警们,快步匆匆,弹射起步。
李婷举起话筒又放下,放下话筒又举起,看着大几十辆的车都开出去了,停车场里空了大半,才望向余温书,示意摄像开机,并道:“余支队,我刚才数了一下,咱们有67辆车开了出去,这是一次大行动吧。”
“当然。”余温书表情凝重。
“能给我们形容一下吗?67辆的话,在咱们历次的行动中,算是什么级别的?”李婷递出话筒。
“在今年来说,肯定是最大的行动了。”余温书心道,要不是准备着明天的行动,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空闲的车和人的,他估计着,计划明天派遣出去的主力刑警,这会儿得出门一半。
再算上跟着徐泰宁跑外勤的刑警,等于刑警支队大部分的人,都在找这个连环杀手了。就是一部分人是真的去抓了,一部分人还以为明天才开始抓。
这就好像有些人已经开始高考了,另一批人以为明天才开始考试。
余温书都不知道回头怎么给自家刑警们解释。
当领导的,让属下干活是没问题的,累死了都有理由。但你让人跑空趟,浪费时间和精力,那就是领导力的缺失了,最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满了。
余温书的内心焦躁,表面上却是看不太出来。
记者只当他是在为行动而焦虑,抓紧问道:“咱们这么大的行动,会有各方面的配置吧,今天的行动有做什么准备吗?”
“从行动上来说,首先是要分配任务,比如最主要的抓捕组,长时间待命的侦查组,我们本来还请了技侦的参与,还有图侦支队,网安支队,都有支持我们的工作,另外还请了交警支队、当地的派出所、省厅的专家协助……”余温书想念一遍感谢名单的,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
这眼瞅着都要抓人了,徐泰宁还在郊外调研呢。他是省厅的专家,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给他通风报信的。
余温书暗叹一口气,再抬头向记者笑笑,道:“不好意思,我得打两个电话,咱们稍后再录可以吧。”
都不用李婷说什么,摄影师先是乖巧的就将摄影机给关掉了。
余温书示意手下看住人,再往外走两步,掏出手机,拨给徐泰宁。
有些消息,从他嘴里说出来,总比徐泰宁听到风声的好。
电话接通,就听徐泰宁的声音在风中飞:“余支,我正要打给你,后续来支援的人没到啊,我这边的进度要卡住了,现在马上是下班时间了,再延迟的话,就来不及了。”
余温书听的耳朵和脸都发热,忙道:“徐处,我们刚刚锁定了一个犯罪嫌疑人。”
不等徐泰宁再说话,余温书先是噼里啪啦的将叠满了BUFF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给介绍了,罢了道:“是江远根据犯罪现场的长钉锁定的,我也没想到。”
“还真的用钉子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徐泰宁那边,只是有一瞬间的停滞,接着,徐泰宁的语气就渐渐恢复正常了。
跟排查做到一半,因为没钱而叫停相比,抓住了犯罪嫌疑人的排查中止,徐泰宁完全可以接受。
余温书有点意外,只觉得压力顿减,忙道:“确实是这样,虽然是普通的长钉,但据说那个钉子是用钢丝做的,钢丝又是用工厂的滚筒加工出来的,直径都有细微的差别。制钉机用的刀头也不一样,还有压钉盖的机器,涂层啥的……”
徐泰宁听着余温书说技术,不觉笑了出来。
他本来就是省厅派往各地支援的高级警长,既不开公司,也没有业绩要求,依旧持续努力的工作,完全可以说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的抱负和理想。
所以,长阳市的排查不做也就不做了,当然,要是能提前两天,最好是提前三四天,免了他这些天的奔波劳碌,那就更好了。
余温书再说几句,又说些场面话,感觉大家的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的舒缓,才结束了通话。
揣回手机,余温书长叹一口气,只觉得全身上下都是压力。
回到记者身边,李婷笑道:“余支,咱们这个行动的细节能披露一些吗?最好是有一些典型的事,典型的人,这样的话,后期如果允许播放的话,情节上会好看一点。大众毕竟是喜欢看具体的人和故事的。”
“恩……我带你们去见见我们的大功臣吧。”余温书这时候想到了江远。
他刚才光顾着安抚徐泰宁了,再回过头来想,江远可是为自己节省了太多的经费了。
按照徐泰宁排查法,这波只要启动,每天就得燃烧一个黄强民,要是一路排查到底,怎么都得一周多的时间。就算运气好,排查三四天的时间,就找到了凶手,开支出去的钱粮补贴,也得让人肉疼半年的。
而且,这还都是往好的地方想。就算是徐泰宁,他也不是百分百的全胜战绩的,凶手要是给漏掉了,余温书都不敢想之后的职业生涯要何去何从了。大概率是像白银案那样,一年四季寻找线索,每一点信息都不放过,最后等待技术进步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江远本身代表的就是技术进步了。
几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去往刑科中心。
同行的警员确定了行止,立即开始狂发信息。
不像是精穷的县局,恨不得把一个六人间给18个人用,长阳市刑科中心的办公面积尚算充足,只有到了江远的临时办公室的时候,才因为一箱箱的钉子,而开始变的下脚困难了。
“这么多……钉子!”李婷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赶紧让摄影师录像。
余温书也看的惊叹,他这两天忙着配合徐泰宁,调配各种资源,打各种电话,都没来得及过来看看江远,没想到走廊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物证”。
想到江远坐在办公桌前,一个钉子一个钉子的核对,怕是眼睛都要盯瞎了,而自己这边竟然还因为没花钱,怕惹恼了徐泰宁而忧心忡忡……
余温书内心不觉泛出了丝丝酸楚。自己此前还觉得江远的办法太笨太慢,谁又能想得到,聪明的办法带来的线索不停的崩断,花钱也没能加快案件的进度,反而是江远的笨办法,一步步的,都不知道比对了多少钉子……
余温书的眼睑都有些微的湿润。
这时候,李婷在后面追问:“余支,这些都是你们找的证据吧,能讲讲里面的故事吗?”
余温书:“恩……说起来的话,可以说是非常励志的故事了,对了,你知道指纹比对吧……我们的民警江远同志呢,就创造性的提出来,比对长钉……这个过程就非常辛苦了,你可以看到,现在走廊里堆的都是钉子,房间里也都是钉子,一个钉子才多大,虽然这里面都有重复的,但重复的量其实也不大……”
李婷听的频频点头,摄影师也是不断的拉近拉远的拍摄着。
余温书配合度拉满,从只容一人宽的钉子墙边穿过,饱含情绪的道:“这边就是我们江远同志的工作间了,哦,这里还是钉子,小心一点……”
几个人再穿过房间里一人高的钉墙,转过来,才看见江远的办公桌和……餐桌。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