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62章

作者:志鸟村

  “这么多人呐。”

  许学武:“是呀,也是咱们的办案中心太小了,犯罪嫌疑人稍微多一些,就装不下了。”

  “咱们苗河县有这么多贼的?”

  许学武:“有些都是老贼了,有些两三年前的案子,留下的指纹被江远比中了,就给拉出来了,主要是咱们的办公中心太小了,人稍微一多,就没办法单人单间了。”

  “听说这么多人,就是因为一条狗给抓起来了?”

  许学武:“是因为盗窃给抓的。不过,江远要是能找到那条狗,这些人还能在家多躺些天。哎,主要是咱们办案中心太小了,好多人躺都没地方躺……”

第412章 行霹雳手段

  中午。

  到了下班时间,许学武也没什么胃口,自己泡了杯茶,坐到窗边,喘两口气,抽一支烟,焦虑的情绪才渐渐的缓解下来。

  就这么几天时间,办案中心从爆满到爆空,许学武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所谓说情的电话,捞人的拜访,在这几天的时间,一下子达到了顶峰。好在各案进展的迅速,嫌疑人转送到看守所以后,许学武才觉得轻松一点。

  啪啪啪啪。

  硬头皮鞋踏地板的声音,传到许学武耳中,就让他眉头紧皱。

  “老蒋,你就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子,穿个运动鞋啥的,跑起来也舒服点。”许学武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大队的教导员蒋允理。

  两人搭班很久了,都是从基层慢慢升上来的,互相配合的还算默契。唯独蒋允理有一个毛病,爱穿皮鞋,尤其是硬跟硬头的皮鞋,一起出差的时候,脚臭的要命,屡教不改。

  这会儿,蒋允理都懒得跟许学武犟,只道:“你没看今天的《苗河日报》吧?”

  “啥子?现在还有人看报纸?”许学武都笑了:“我上次找了个报亭蹲守,蹲了一天,就卖饮料了,谁他娘的看报啊,二傻子吧。”

  蒋允理的眼神微微锐利了一点。

  “你说你的嘛。”许学武怂了一下。他这个教导员,不光脚臭,絮叨起来也是真的要命,许学武自觉在家里听到的念叨多了,真的是不想听男人絮叨了。

  蒋允理顺手抽了许学武一支烟,抽起来,才道:“今天有好些媒体,都在报道咱们抓这些老贼小贼的事。我说《苗河日报》,是因为他们起的标题好,叫《行霹雳手段,还朗朗乾坤》,头版头条,指名道姓的说咱们刑警大队近日来的工作出色,侦破有力,保障了社会生产活动,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官媒的话,还是挺有力度的,说的也好听。”

  许学武也是听的不由笑了出来,这夸奖的话,怎么听怎么有温度的。

  许学武不由拧灭了只抽了半只的利群,道:“你仔细说说。报纸你带了吗?”

  蒋允理一笑,再从屁股后面,警裤里面,抽出了一叠报纸,递给了许学武。

  许学武沉默了一下,问:“有必要插后面吗?”

  蒋允理擦擦手:“我刚取的快递,来回都是走路,挺远的,你看报纸上都湿了。看不看?”

  许学武还是想看的。他皱着眉接过另一头,放在桌面上翻开。

  正如蒋允理所言,《苗河日报》的头版头条,果然是《行霹雳手段,还朗朗乾坤》一文,笔者愣是用了两页纸,详细的描述了刑警大队侦破的多起盗窃案。

  就是许学武自己,也是看到报纸才知道,江远这几天的时间,确定侦破的盗窃案已有237起。

  当然,因为抓获的多是老贼,加上审讯技巧,现场搜查,以及互相攀咬的原因,每位贼类嫌疑人的名下,都能分配多个案件。可即使如此,看到这个数字的许学武,依然感觉震撼。

  “离谱啊!200多个案子就这么侦破了?你核对过没?”许学武问蒋允理。

  “数字就是我提供的。”蒋允理斜眼看许学武,道:“你不会以为苗河日报还有调查能力吧?”

  “你……”许学武被气笑了。

  “一个案子0.1分,抓一个人0.1分,200多个盗窃案,都能积四五十分了,半个命案积案了,人家才用了三天时间。”蒋允理摇头晃脑的,又问许学武,道:“你这两天应该也没刷短视频吧。”

  许学武无奈道:“我哪里有空刷短视频,短视频里又怎么了?”

  “短视频里就吹安全感爆棚啊,抓贼抓的好啊,警方有魄力啊……”蒋允理念叨着,突然道:“市局和省厅,都有人打电话过来问这个事。你应该知道的,现在的领导,可都是刷短视频的。”

  “我知道,上次开会的时候,王局还在那里刷视屏……”许学武说着叹了口气:“咱们这是多年耕耘无人知,一招找狗天下闻啊!”

  蒋允理道:“也可以说,抓贼这种事,咱们在系统内可能觉得低端了,但在老百姓眼里,包括记者眼里,可能这些小偷小摸的,才是他们日常遇到的主要痛点。一口气抓了这么多的贼,县里的环境是肉眼可见的变好了,这个确实是比较少见的情况。”

  现在说各行业内卷,当贼其实也很卷。各个地方的贼,理论上都是溢出的。尤其是难度较低的类型,偷个电瓶车电池之类的小贼,真的是今天抓走,明天就有人自动补上,根本不影响到城市建设和城市安全。

  但是,像江远这样,一个人搞出一套严打模式的,别说许多人不敢补了,补也不够人手,如此一来,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许学武掏出手机,放到本地频道,快速的刷了几个视频,果然刷到了说抓贼的……

  许学武将视频的声音放大了一些,就听一口本地腔的男人,正绘声绘色的描绘小吃街的变化,并欢迎外地游客来玩……

  从外表上,许学武依旧是那个帅气的,挺拔的汉子。

  但熟悉他的蒋允理知道,许学武现在绝对在裤裆里摇尾巴呢。

  “咱们苗河县,难得有个露脸的机会,估计县长书记,还有局长,后面都会找咱问话的。”蒋允理又提醒了一句。

  许学武一愣:“那……说啥?”

  “说啥都行,我估计江远也会配合。不过,你知道他想要啥的。”

  “就为了一只狗?”

  “那你帮不帮忙找?”蒋允理反问。

  “找……怎么不着……怎么找?”许学武一个递进,将问题丢给了蒋允理。

  蒋允理呶呶嘴:“宋巷那地方乱七八糟的,这些贼头们,比咱们看到听到的要多的多。”

  许学武眼前一亮,这个思路惠而不费,比他再调两支汪汪队给江远要节省的多。

  ……

  晚间。

  看守所里,有一条消息流传了起来。

  “听说这次严打,是因为一条狗。”

  “听说几个贼老大,是因为一条狗被抓起来的。”

  “我有个做警察的亲戚,不太熟,但他说,这次出动了好多人找那条狗,咱们的线索,都是外地来的警察翻找过的。”

  看守所的环境,本来就比监狱要混乱一些。

  今天有了新消息的更替,讨论的人就更多了。

  “一条狗?”

  “真的就狗比人值钱了?”

  “老大,我家里养着几十只狗呢,您要我立即给您送过来。”

  “把狗养在看守所吗?我看你是想当狗了。”

  “那怎么办?”

  “汪汪!”

  “互相问一问,就说找到狗的,能换减刑。”

  ……

  宋巷。

  大壮品尝着久违的狗饭,满脸的纠结。

  它又想埋头苦吃,又怕三两口就给吃完了。与此同时,大壮的两支前掌还在不停的兴奋的跳起。

  旁边的李莉看的很是无奈。类似的场景她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每次都让她怀疑自己的训狗能力。

  老实讲,江远做的狗饭,她也吃了不止一次了,虽然说味道是挺不错,但大壮的表现,还是让她难以理解。

  “吃吧,吃饱了就要工作了!”李莉拍拍狗头,马上就要执行任务了,这时候是要将狗哄好的。

  狗跟着人混,可不是为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饭毕。

  再稍事休息,搜索队就开始集合了。

  李莉带着大壮一起,坐车前往搜寻地点。

  这里是宋巷深处了,摄像头什么的根本没有,房子也以四十年前的为主,不仅规划混乱,且有大量的违章建筑,居住人的人口还多。

  三中队此前在这边,基本没什么进展。

  李莉带着大壮下车,还能看到电线杆子上,贴着的桂花的照片和寻狗启示,下面标注的奖金也已提高到了1万元。

  李莉也是做了十年刑警了,看到这样的环境和赏金,依旧是毫无消息,不由就皱起了眉头。

  不过,这时候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她喊出大壮,给它训话两句,就拿出准备好的,巴哥犬桂花的垫裆布,给大壮嗅了起来。

  大壮嗅过,开始不断的绕起了圈子。

  狗的嗅觉是极其敏锐的,若是在野外空旷的环境下,一只好的猎犬能够嗅到几公里外的猎物的味道。

  但在城市环境中,要让警犬准确的定位一个人或者一条狗,并没有那么容易。

  大壮绕了好一会,也没有上线,李莉也不着急,又牵着它往前走一段,接着再嗅,再重复……

  如此折腾了一个小时,就在众人有点昏昏欲睡的时间,大壮突然低吠了一声,然后向前跑了起来。

  李莉连忙跟上,跑的飞快。

  一会儿,大壮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处废弃的仓库。

  仓库内空无一物,像是被狗舔过一样。地面的浮尘都不多,但也有几个脚印来去。

  大壮却是没有理会那些脚印,而是跑到了仓库角落,冲着一滩阴影吠叫两声。

  李莉皱眉走了过去,心道,这家伙莫非是闻到了狗尿味?

  正这么想着,一股有点熟悉的甜腥味冲入鼻端。

  再仔细看,角落里的阴影,分明是一滩干涸的血泊。

第413章 破案

  黄色的警戒带。

  白色的小圈圈。

  红色的血泊。

  蓝色的头套。

  还有茫茫多的人。

  江远抵达现场的时候,唯一闲着的,就是满脸得意的大壮。

  油光华亮的罗威纳,一身的腱子肉,看着就特精干。它大概是觉得自己完成任务了,趴在那里轻轻松松的模样,看到江远,更是昂首挺胸,一副哥们没白吃你的狗饭的样子。

  江远趁着没戴手套,拍了几下狗头,差点顺手拍到李莉的,赶紧收手,再打声招呼,道:“路上没晕车吧,看大壮的状态还好?”

  “不是盘山路的话,大壮还是能坐车的,而且,这段时间坐车的次数也多了,它多少有点习惯。”李莉拉了一下大壮的绳子,让它的模样别那么谄媚,给主人丢脸。

  “大壮干的好。”江远再拍拍罗威纳的脸,戴上手套,前往现场。

  仓库是个旧厂房改的。厂房用了多久也不知道,门窗早都废掉了,仓库本身也是废,想要启用,说不得还得花些费用。

  钱明宇来的早了几分钟,已经在里面准备了起来。牧志洋提着勘察箱跟在江远身后,腰里直接跨了一个小摄像机,进到仓库的位置就开始拍摄。

  普通的盗窃案,随便勘查一下,稍微有点违规操作都没太大的关系。但遇到命案了,大家的神经就都绷的很紧了,操作什么的也都会格外注意。从某个角度来说,对命案的重视和侦破,也是整体上的提高了警方的规范操作。

  血迹就在靠入口的仓库角落,因为阴影的关系,并不是很容易发现。

  江远走过去,就见钱明宇已经开始小心的取样了。

  面对整片的血泊,取血样是很简单的事。江远直接束手看着,观察四周的同时思考着。

  三中队的中队长张奇是最先抵达的,他也不敢打扰江远,也有些想看看江远的破案过程。这种情绪,就像是一名高中模拟考试500分左右的同学,望着别的学校一模700多分的同学,心里想,我考的好的时候,也能考个500多,发挥好就是550,他要是发挥不好,估计也只有650,大家相差不过100而已。

  100分的差距,在600分的学生眼里是天壤之别,在630分的学生眼里,是人和直立人的区别,但在500分的学生眼里,只要自己细心一点,再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多报两个补习班,就能达成的。

  我与姚明的差距只在身高——张奇望着江远凝神思考的样子,心道:这家伙长的还挺高,是个小时候懂喝奶的。

  “墙上的血样多取几处吧。”江远见有后来的痕检加入战团,就指挥了起来。

  他还没从整体性的思维上脱离出来,另一方面,今天的血样取的简单,也不用他亲自上手——总得给苗河县的刑科人员一点发挥的空间。再者,这些检材随后也是要送到苗河县的刑科中队去处理的,最终还是落在他们手里。要是有必要的话,江远自己取样,就送往省厅或者长阳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