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33章

作者:志鸟村

  王传星还年轻,不能理解柳景辉的追求,竟然还能忍着用这么丑的方式来破案……

  “多带几个人去赤雍吧,到了地方,搜一下当地的打印店,还有那些做广告喷绘之类的公司。总之,这个造假者,首先要会制图软件,其次应该有一定的操作经验。”江远这两天也在这个案子里泡着。虽然没有决定性的结论,这会儿给出的信息也是一下子缩小了范围。

  柳景辉不由问:“你是看出什么了?”

  江远道:“从假币来分析,这个造假者用的还是打印法。打印机是爱普生R330打印机,有烫印机,有裁纸机,需要一定的场地,需要专业的技术,需要专业的纸张和油墨……”

  他是有文检LV3的技能的。此前没什么机会来发挥,如今拿过来,看看出产方式啥的,很是轻松。

  柳景辉做的经侦的案子少了,挠挠头,道:“打印机不是不能打印钞票吗?”

  “程序里是有这样子的门槛,爱普生的几个系列都被破解了。”

  “破解了?”

  “恩,包括20元人民币的电子版,暗网上到处都是,买一个假币模版,附赠整套的制假流程,用不了几张纸币的,就是敢照着做的不多。”

  柳景辉讶然:“你说的这个假币模板,好像以前的警匪片里面,主角经常被满世界追杀的原因……”

  “差不多意思吧。”

  “黑市还真他娘的啥都有。”柳景辉也没多少感慨,国内已经卡的非常严格了,要是在国外,且不说暗网里有人口、军火和毒品买卖,单就假币这一块,人家也是直接卖的,半成品和原料肯定也是有的。

  柳景辉迅速的接受了江远给的设定,推理随之而出:“造假者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应该也不是很强,年纪应该相对比较年轻,比较冲动。另外,要有单独的房间和厂房,摆放机器、原材料,尤其是成品的假币……”

  柳景辉略作分析,接着道:“江远说的打印店确实应该着重考虑,另外,顺着江远说的爱普生的打印机查下去,有这些打印机的单位和个人,总数应该不多……”

  王传星一边听一边乖巧的做记录,这些都是他出差去当地,要去追查和调查的东西了。

  柳景辉像个老父亲似的,谆谆叮嘱,转头,再对江远道:“其实不着急的话,用卧底也可以的,像是王传星这样的年轻人,也懂得网络,跟对方联系一下子,再卧底上个一年半载的,还是有可能将对方的全部网络弄清楚的。”

  王传星听的就是一个哆嗦,忙道:“柳处,我去赤雍一定好好调查,用不着卧底……”

  “你现在追踪的案犯,如果确实是买的电子模版,那等于它后面还有人,就是不好再继续抓了。”柳景辉深表遗憾。

  “不会的,不会的,我想尽办法,也把他榨出来……”王传星背心已经开始出汗了。

  自告奋勇果然是有风险的,再看看会议室,江远积案专班已有21名成员,果然是放出去一两个当卧底都可以的规模了……

第359章 准确

  王传星收集了4名队员,凑足五人,正好一辆车,前往赤雍市。

  五个人开车,换人不换车,第二天凌晨,几人就入住了酒店。

  再稀里糊涂的睡上几个小时,等天彻底亮透了,王传星再打电话给早前联系的赤雍市局的刑警袁贲。

  袁贲是通过孟成标联络的,不过,两者本身也都不是很熟悉,也就是以往会有一些业务上的来往。

  俗话说的好,天下刑警是一家,今天我到你家办案,明天你也有可能到我家来办案。所以,做的久的刑警,都有一个厚厚的电话本。

  不过,袁贲也没有将王传星等人太当回事,几个年轻的外地刑警,想办案就办案好了,他也只是帮忙报告了一声。类似的情况,每个星期可能都会有,并没有什么出奇的。

  王传星等人也不会有太多的要求,反正报备过了,就照着来前做好的预案,先从做广告喷绘的公司找起。

  比起打印店来说,广告喷绘公司……就像是更大更专业的打印店,通常会有的喷绘机,烫印机、裁纸机,以及相关的绘图技能,同样可以用于假币的制造。

  事实上,就现在的科技发达程度,很多城市的该项专业人士,若是有心获取相关的资料的话,多半都有能力制造假币。尤其是防伪程度较低的20元纸币,只追求9成像的话,难度并不高。

  再进一步,如果愿意采购半成品的话,9成9的相似程度也是能达到的。当然,这个过程留下的痕迹就更重了。

  王传星先照着近期购买过爱普生R330打印机的商户去找。

  假币需要的机器就那么些,其中烫印机,裁纸机之类的都算是比较大的机械了,一些店里原本有的话,拿来就可以直接用。

  唯独打印机,首先是需要改一改,其次是需要多台——打印个1万张20元纸币,也就20万元,单用一台打印机,实在是太慢了,一般的犯罪分子都没有这个耐心。

  要是有这份耐心的,通常应该不会选择做伪钞。

  另一方面,打印机打的多了也是会坏的,改一台也是改,改两台也是改,R330的价格也不贵,大部分假币犯,都会一口气改个好几台,然后一起狂打假币,幻想着赚回来的钱万世无忧。

  王传星列了一个名单,找一家喷绘广告公司,就划掉一家。

  一连找了几家,几个人稍稍有些沉默。

  “王哥,要不要跟一下快递的线?”副驾驶上的陈山稍稍有些急躁。

  王传星道:“你觉得案犯不在赤雍市?”

  “快递是从赤雍发出来的,但如果就地发快递的话,是不是有点太危险了?”陈山琢磨着,道:“我如果是案犯的话,我宁可装车,带到周边城市去发。”

  “能有多大区别?”旁边的人已经开始反驳了:“赤雍市周边的几个城市都不大,比起在赤雍市找人,周边更好找吧。”

  王传星道:“路上带一堆的假钞,恐怕也不安全。”

  “但也有可能的,对吧。”陈山道:“我就觉得柳处的推理吧,空落落的,给人四处不靠的感觉。”

  “但大部分时候是对的。而且,这次是有江队做的文检。”王传星道:“案犯恐怕不知道,自己用的什么打印机,都被看得出来。”

  “也是。”陈山认为的案犯,大概率是比王传星认为的案犯聪明一点,但也不觉得会聪明很多。

  毕竟,到了今时今日,还想靠造假币来发家致富的,聪明程度还是有限的。稍微聪明一点的,至少会是造假者的上游,通过在暗网出售教程,也许赚的更多。

  “到了。”王传星开着车,将之停到了一家白色厂房的门口。

  “独门独院,两层楼,伟豪喷绘广告公司,看起来有点东西。”陈山评论两句,跟着就下车了。

  不用多说,两名后座的刑警就绕到后面去了。

  王传星等人到位了就去敲门,这一套,他们之前已经做过好几次了。

  敲门许久,才有人姗姗来迟的开门,且堵在门口,问:“你们找谁?”

  “警察。”王传星亮了证件,再问:“公司负责人在吗?我们能进来吗?”

  “我就是。”门前的男人明显有了一丝慌乱,眼神里都带着闪烁。

  这个眼神,王传星等人就太懂了,旁边一人不言声的就往前挤了一步,基本靠近了开门男的身侧。

  如此一来,开门的男人除非是有特别的形体技巧,否则想脱身已经很难了。

  “我们进来看一下。”确认了眼神以后,王传星等人就再没有那么客气了。

  几个人说话间就挤了进来。

  都不用再往更里面走,隔着半透明的隔板,就能看到几台熟悉的爱普生正在工作。

  一名民警立即走了过去。

  “那个……你们不能进来……”嫌疑人如梦初醒般的喊了一声。

  这时候,入内的民警已是高举左手。

  “别动。”王传星向前一步,跟队友配合,就将门口的男人给控制住了。

  “不少钱啊。”前面去检查的民警见人逮住了,不由发出声感慨。

  王传星压着嫌疑人过去,就见厂房的后半间,一排八台打印机,咔嚓咔嚓的正忙活着。

  与此同时,地上也堆满了纸箱,一捆捆的20元纸币,就堆在里面。

  “这是什么?”王传星指着假币问。

  嫌疑人还心存侥幸,低声道:“这是给电影做的道具……”

  王传星呵的就笑出了声,再问:“你公司的人呢?其他人呢?”

  “其他人辞职了。没什么生意,赚的钱也不到账,员工后来就陆陆续续走掉了,我是走不掉,只能熬着。”嫌疑人说起这个话题来,多少有了点真情实感。

  王传星只是呲两声:“生意再难做,也不是你做假钞的理由。”

  “我……没做假钞。”嫌疑人心虚的回答。

  “染料,半成品的假钞,收款记录……”王传星随口念了两句,道:“你要是都能解释,我们就回家。”

  这时候,更多的假钞,也被聚集了起来。

  等袁贲收到消息,匆匆而来的时候,见到的已是过百万的20元钞票。

  6万多张的纸币,充分显示了造假者的丰厚身家……

  “你有这些成本投入,你何必造假呢!”袁贲痛心疾首,又问王传星:“你们怎么知道找这里来的?”

  “江队和柳处规划好的。”王传星随口回答。

  “还挺准的。”袁贲看着不觉有了点想法。

第360章 血案

  “你们江队的名声,最近都传到我们赤雍了。”

  袁贲陪着王传星办手续,有他帮忙,不管是办案中心走程序,还是各种羁押流程,都会方便很多。

  王传星也就态度积极的陪聊,顺便有点吹嘘的道:“我们江队做案子,是真的厉害,像是这次的假钞案,基本就是看了假钞,直接说打印机的型号,我现在都不问为什么了。”

  “那他一口气破了好几个积案,也是真的?”袁贲问。

  “那肯定。他本来宁台县的刑警嘛,现在宁台的命案都扫到2000年以前了,八大案都没剩下几个了,最多的是追逃的……”王传星这么说着,还觉得吹的不够,又道:“我本来是长阳市刑警支队的,就是江队到我们长阳扫积案,扫的我都成了江队的人了。”

  “对哦,你是长阳市刑警支队的,江远是宁台县刑警大队的,现在你们几个听江远的?”袁贲重新修整了一下思路。

  王传星“恩”的一声,道:“可不是。”

  袁贲嘶的吸了口气,就这个编制关系的变化,说明的问题比破三五个案子要厉害的多。

  现在的案件,尤其是大案要案,动辄都是局长牵头,下面一堆的小弟破案,到最后,要指出某个人起了关键作用,官方报告中是很难看得出来的,而且,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习惯和做事方式,不可一概而论。

  唯独这个编制关系,上下级的管理,那是放之全国皆准的。

  没有牛到一定的境界,不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省会的刑警怎么可能给县里的警察打杂。

  袁贲这么一想,原本想要求证的心理就全没了,直接开口道:“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这边,最近正好遇到一个案子,能不能请你们江队帮忙看看,出出主意?”

  他也不好意思说喊江远过来,他自然也是没有这样的资格的。另一方面,袁贲也不是什么独家求救,最近半个月的时间,他求助的地方多了,只是始终没什么效果罢了。

  王传星不好意思拒绝,想想道:“我可以帮你传个话,不过,我们江队以前很少出省做案子的,帮你看看证据应该有可能……”

  “可以可以,看看证据也行。”

  王传星一听袁贲的语气,赶紧追问:“是个什么案子?”

  “灭门案。”袁贲声音小小的。

  王传星一愣,顿觉头皮一麻:“没听说啊……”

  “有个小婴儿活下来了,在爸妈的血泊里趴了七八个小时。哎……”袁贲叹口气,道:“所以,严格来说,也不算是灭门,但全家4个大人全死了,这几天再要是没结果的话,你们估计也就能听说了。”

  等于说,消息还在管制当中,王传星惊讶的同时,缓缓点头,表示知道了。

  袁贲瞥王传星一眼,知道这个年轻人并没有真的理解。要是换一个老道点的刑警,遇到这种案子,再听听时间,看看袁贲的焦虑程度就应该猜到,接下来,案件可能就要限时破案了。

  从公众角度来说,限时破案是个听起来很爽很有魄力的名词,可对刑警来说,这就是很要命的词了。

  起码有一点,睡觉是没有了。

  其次,一旦开始限时破案了,主管刑侦的领导很可能也会亲临现场。他或许都不会说什么,就在办公室里坐着,然后给你人,给你经费,给你装备,这时候最可怕的都不是不能破案,而是有人用不出去,有钱花不出去。

  袁贲现在就处于没有思路的状态,回想此前遇到的类似情况,都有点不寒而栗。

  被领导看着破案,真的是很容易破防的。

  袁贲趁热打铁,将案件相关的资料整理了一下,给了王传星一份,道:“麻烦请江远江队帮我们看看。”

  他这就相当于拿指纹给指纹专家,或者拿痕迹给某某痕迹专家一样,也不用说真的多熟悉,有个契机送过去,能得到多少信息算多少。

  王传星已经应下来了,也就不再啰嗦,打了个电话,然后该扫描的扫描,该拍照的拍照……

  宁台县。

  江远和柳景辉也正在寻找案子。

  二十多人的团队,纯纯的全是刑警,在警局的正常序列中,一年总也要破上百十个案子才算合理。当然,要是其中有命案的话,一个顶五十也是没问题的。

  奈何江远做案子做的有些过快了,而小案子其实是不太适合他这个团队的。

  王传星的电话打过来的刚刚好。

  听到是灭门案,柳景辉首先就意动了,通话结束,就道:“现在敢做这么大案子的歹徒可不多了,赤雍还是新发的现案?值得去看一看。”

  “跨省做刑案吗?”江远现在带队这么久,也不是初哥了,刑事案件属于是纯开支的案件,跨省的开销那么大,这不是简单的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收支不平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