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再用汤汁泡米饭的话,这一盆蛙肉能满足三四个人。
不愧是大湾村的招牌蛙。
江远浅尝辄止,最后看着牧志洋将一盆跳跳蛙和另外两份配菜,以及一桶米饭吃的干干净净。
牧志洋稍微有点不好意思,最后解释道:“我自从受伤以后,就吃的格外多,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没问题的,想吃多少吃多少。”江远拍拍牧志洋的肩,说起受伤来,他肯定是要力挺牧志洋的。何况只是吃点东西。
大肚汉这种事,在当下社会,还算事吗?
江远遂客气的道:“还想吃吗?再点一个跳跳蛙?”
“别……不用了。”牧志洋道:“咱换一家再点,在一家吃,不好意思。”
江远于是埋单,出门,换了另一家店,给牧志洋重点了三个菜,再继续跟老板聊天。
两个小时后。
绕了一大圈的江远和牧志洋,才算是将名单上的五个人都问过。
再回到茶馆,就见柳景辉等人已回来了大半。
柳景辉正对着自己的笔记本奋笔疾书。
见江远进来了,柳景辉抬头,道:“怎么样,有啥线索?”
江远道:“我们跟的几个屠夫都没太大的问题,也不是跛足,我看了步态,也不符合,几个人的老婆也都正常。”
柳景辉点头。跟踪线索,大部分都是没用的。嫌犯毕竟不是草原上的兔子,可以逮到哪只打哪只的。
江远这时候坐到了柳景辉对面,道:“但跟几个屠夫聊天,我发现他们都不知道本地的屠宰场为什么不做了。”
“你也觉得屠宰场有问题?”柳景辉笔一顿,将笔记本往前翻了两页。
江远:“也?”
柳景辉“恩”的一声,道:“这个屠宰场不是正常中止的。一是有些货款没交接清楚,另外一个,一些应收款,他都没收,不给钱的正常,能收的钱都不收,这个就不正常了。”
柳景辉找出几个笔录,道:“他这个屠宰场的生意一向很好的样子,突然结业,以至于都造成市场空白了……不过,他是事发半年多以后才结业的,事后又回来卖了机器,处理了一些账款,这个也不正常。”
跑路的,其实通常就回不来了。
许多通缉犯为什么自首,很多时候,其实都没有人追缉他们了,尤其是做一些命案以下的案子的,要是跑去了什么大城市,或者传统逃犯最喜欢的海之南省的,当地根本连案子都不知道,就没有抓的途径。
但是,因为想家,因为惶惶不安等各种原因,许多逃犯最终却会选择自首。
就是因为回来就很容易被抓。
尤其是案件刚刚发生一年半载的时候,正是抓捕的高峰期。
屠宰场的老板莫名结业,又转头回来,这个操作不知道的时候也就罢了,被列出来,就迷之奇怪。
“跟进了?”江远看柳景辉说的这么详细,想他不会放过这条线索的。
“恩,已经派人出差去了,那老板去点横撇州了。”
“得格外注意一下他身边的人,话说,从长阳市打出租到大湾村,感觉就像是有钱人的行为吧。”
柳景辉叹口气:“但有钱人不会杀出租车司机啊。”
江远愣了愣。柳景辉说的这个话,是有点政治不正确的,但是想想,显示还就是这样的。
杀出租车司机的案件里,凶手大部分都是一文不名之辈,没有什么统计报告,但熟悉此类案件的人,在寻找凶手的过程中,通常不会将一个工厂的老板列为犯罪嫌疑人。
且不说工厂老板为什么要坐出租车,即使乘坐,他和出租车司机在短时间内的矛盾,又如何能积累到杀人的程度。
最后,即使这样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下定觉醒要杀死出租车司机……他通常也打不过出租车司机。被反杀的概率更高。
顺便说一句,出租车司机杀人案,比杀死出租车司机案,更难侦破一点。
“我听屠户们说,那个屠宰场只有十几个人,大部分都是老板的亲戚,或者亲戚的亲戚,亲朋好友这样的关系……要不要把原班人马都找出来,问一遍?”江远提出一个很……费钱的建议。
也是一个非常全面和谨慎的建议。
柳景辉平时其实是不喜欢这种方式的,他喜欢直击本质的,穿刺表象,直达真相的推理。
但是,江远的方案,确实更完备,更安全。
“你们搞技术的……”柳景辉摇摇头:“好吧,反正长阳市有钱。”
第286章 屠宰场老板
柳景辉不是那种喜欢搞人海战术的警察。可一来二去的,竟也将长阳市刑警支队的人力,用到了百五十的程度。
柳景辉特意打了个电话给余温书,说明情况以表示自己并不是浪费资源。
余温书满不在乎,乃至于大包大揽的道:“做命案积案呢,用一百多号人算什么,哈哈哈,只要能破案,你用一千人,我都给你想办法凑人。你放心的用,我皱皱眉,下次吃饭的时候就自罚三杯。”
柳景辉凑趣的笑两声,又聊两句,才挂上电话。
余温书的话说的很清楚了,用人可以,得破案。能破案,再多用些人也行。
那破不了案呢?
柳景辉不喜欢搞人海战术也有这部分的原因。
承担的责任太大了。当这么多人都付出了这么多的劳动之后,再谈浪漫,谈快乐,就谈不下去了。
问题在于,柳景辉的推理也不总是成功的,尤其是在各方面配合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他穿透本质的推理,往往来不及验证,就被悄无声息的拖过去了。
虽然说,柳景辉也是做过几个大案子的人,但这种案子,往往另有核心的指挥,而他通常只能作为参谋的角色。
大部分的省厅高级警长也都是这样,到了地方上,固然是可以提出很多的建议,可做不做,具体怎么做,都还是地方上的刑警在操作。
他一个省厅的干部,听起来很高级,也很受尊重,但其本身管不了人事管不了钱,光想做事,也是很容易遇到阻碍的。
大部分时候,各地的负责人只是说的好听,一旦案情进展到了他不喜欢的水域,或者使用的资源超过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前说的话,就都不算数了。
但这一次,余温书是真的放权了。
只是并不是真的放给柳景辉的。
柳景辉不由看看江远。这家伙竟是愣生生的用做案子的方式,征服了长阳市刑警支队的支队长。
想想也是,江远做过的案子,不用等后续,基本都是铁证如山的状态。
其中大部分的命案,甚至都不用嫌疑人供述,零口供都能办下来。
这样的江远,自然很容易得到刑警队长们的认可。
相比之下,柳景辉的推理就经常有些虚无缥缈了。尤其是在不能论证的情况下,甚至会被检方要求补充侦查。
“今天就没什么事了,江远你去好好休息休息,看看明天有没有好消息传过来。”柳景辉羡慕过了,也是照顾江远。
命案积案做起来,活多的无限,要填的单子更是成捆的。不过,柳景辉都不要求江远去做。
江远瞅一眼柳景辉面前的各类文件,就很有情商的道:“我们一下午都在跑路,我帮你写点报告。”
“这个……”柳景辉又担心江远不会写,有些迟疑。
江远坐旁边,拿过一份报告,看两眼,刷刷的就开写。
写完,交给柳景辉,再取一份。
柳景辉有点意外的看了一遍。
出人意料的好。
柳景辉奇怪的看向江远:“你还练过这个?”
“唔……读书期间,略有涉猎。”江远能说什么呢,能说自己捡了个公文写作LV4的技能吗?能说自己公文写作能力吊打八个柳吗?
江远也不能说,柳景辉则是翻来覆去的看了两遍。
他觉得江远写的挺好的,以至于他想要挑点错漏,都挑不出来。
公文是很平淡的东西,尤其是普通的公文,那都是没什么花头的玩意,有现成的模版,照着做就行了。
但是,公文可是真的会成为决定,形成决议,变成证据的东西。要是认为这种东西没讲究,那就太年轻了。
所谓平凡中见真章,这种真正体现文字力量的东西,不是经历了摧残的老公务员,是很难写的好的。
基层警察一般都写的很糙。
写的好的,就是高一点的市局或者省厅的,这算是两个地方的必备技能了。
像是王传星,唐佳这样的警员,高学历又愿意学习的,且有条件学习的,就是把弄公文的好手。
至于江远这样的,不是柳景辉歧视他,如果读书读的好,又何至于考去县局——也不对,这厮是江村人,是考回家了。
柳景辉倒吸一口凉气,问江远:“你这个略有涉猎,涉猎到什么程度?”
江远没藏着,想想道:“就我现勘的程度吧。”
他犯罪现场勘察LV4,现在做的多了,还能微涨一点。公文写作没练过,但捡到手就是LV4,基本是在一条水平线上的。
柳景辉一口凉气吸饱,抓一把报告丢给江远,道:“做做看。”
江远笑笑:“我也不是哪种都会写,有些就写不了的。”
江远说着挑挑拣拣的,六份报告取了一份,想想又留下一份,道:“这两个我先写写看,有问题再给您说。”
“好。”柳景辉见状,略有点宽心,总算不是真的妖孽到啥都涉猎……柳景辉转念一想:这莫非是公文写作中的高阶应用,当面推诿?
而且还是不给标准的那种?
没有标准,就可以灵活应用。灵活应用,就意味着权力……
基层公务员的权力,就在一支支的笔尖下流淌。
柳景辉接着不禁想到,江远公文写这么好,又主动写公文,这就等于是申请了权力,又获得了权力,现在似乎还找好了推责的理由……
……
江远很快就回去休息了。
他帮柳景辉写写公文,主要也是看他的活多,另一方面,也是偶尔利用一下自己的技能,同时了解一下专案组内外的情况。
获得满足了,江远就没兴趣了。
他还是更愿意将时间花在案件上。
一夜沉睡。
醒来时间,江远还在招待所里发了会愣。
最近住的酒店,条件好像都有点差。如果每次死的都是各种董事长之类的话,生活条件大概会好很多吧。
早餐是大湾村特色的豆花,大盆,加料水,配馒头和小菜,所有东西都是随便吃,但种类就这么几种。
味道还行,属于能吃但不是很好吃的特色。
柳景辉将大本营移到了本地的派出所。
派出所的业务其实也非常多,尤其是这种大镇大村的派出所,几十号人每天忙的飞起,再被占去半条走廊,要说不恼火都不可能。
但柳景辉管不了那么多了,出差的警员传回来的消息很多,意味着这边很可能要进入到抓人和审讯的程序了,到时候,基本配置必须得有,否则证据链都要被质疑。
派出所方面不尴不尬的配合着,快到中午时间,开始有重要的消息传了回来。
“屠宰场的老板找到了,听前方的同事讲,这厮应该是知道点啥的。现在正在劝他回来,坐下午的班机。”坐在派出所给的小办公室里,柳景辉按捺着兴奋。
11年前的积案,已然是取得了突破的状态,屠宰场的老板如果真的有问题的话,案子基本就算是告破了。
哪怕一时半会抓不到凶手,对一起命案积案来说,能做到追逃环节,也堪称完美了。
“没有反抗吗?”江远问。
“语言上有点对抗,现在应该考虑着呢,等进了审讯室,咱们再好好问问。”就算嫌疑人有动摇了,在外面询问或者审讯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正常情况下,还都是带回来再问。
而就国内的刑讯机制来说,正常人到了审讯室,都不会抵抗的太激烈。只要审讯人员能够给他说清楚利弊,再让他弄明白国内的司法体制和美国的不一样,也不可能有律师进来帮他说话以后,大部分人问题不是很严重的人,都会交代的。
至于不交代的,那只会让审讯人员变的兴奋起来,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个不小心,就会涉及到命案。
真正喜欢说审讯技巧的,喜欢在审讯中增加重量的,都是以前的预审模式。尤其是将挖积案当做业绩的时候,审讯模式就会发生变化了。
如今已经没有预审了,屠宰场老板要是没杀人的话,一趟飞机坐下来,多数也就想明白了。
不过,押送人员在运送期间,是不太可能给嫌疑人施加压力的。不仅不能施加压力,反而要不断的宽慰嫌疑人,告诉他,没关系,没事的,到了说清楚就好了……
一个冷知识,一名警察笑容最丰盛的时刻,不是结婚,而是押解嫌疑人的时候。
傍晚。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