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87章

作者:志鸟村

  江远选这个案子,还是因为血迹和血脚印的原因。哪怕时间过得久了点,但这些能够昭示现场情况的证据,总是能够发挥其作用的。

  柳景辉却是太熟悉出租车抢劫杀人案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租车上必然会有的大量现金,单独和便利的空间条件,以及出租车司机单独驾驶的模式,引起了许多歹徒的窥视。

  柳景辉做过的相关案件,就有多起。对于此类案件,他也是有些心得的。

  等王传星完成了介绍,柳景辉就看向江远,道:“我先说说我的想法?”

  “好。”江远本来也需要更多时间来处理证据。

  柳景辉道:“首先,本案的凶手极可能有两到三人,这是因为死者被杀害的方式,是一种受控制的状态。如果仅有一人,必须是非常强壮才行。但是,考虑到当年的环境,出租车司机如果认为客人有威胁,往往会拒载,一名非常强壮的客人,要求到非常偏僻的地方,这个不太容易成行。”

  众人听的点头,不过,这一点也不算很出奇。

  这时候,柳景辉却令人意外的收敛了,笑笑道:“接下来,麻烦大家先收集证据,整理一下案件,积累多一点资料,再集中开会。”

  这就是不想当众说了,大家默默做事,也没人特别的要求。

  包括旁观的余温书和万宝明,也都一声没吭,只是看向江远。

  人家是已经侦破过命案积案的团队了,就这一点,就足够众人有耐心。

第282章 阅卷

  “我也要再看看证据,大家先阅卷吧。”

  江远并没有因为众人的关注就直接开讲,十一年前的积案,是真正的老积案了,光是阅卷工作就颇为繁重。

  如今,既然已经有了正式的积案专班,有了二三十号人的团队了,而不是自己几个人默默的捣鼓,江远也就想要正式一点。

  重启积案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梳理和整理线索。

  当年的线索要拿出来,有证据能进行无损检查的,就要重新检查,看看最新的技术革新,是否能够发挥作用。也要看看当年的证据,有没有错漏和不完善的地方。

  而民警们此前寻访的资料,也要有人看过。动辄几百上千页的询问笔录,也要有人阅读,若是能够从中找到线索,或者某些证据的佐证,那就更好了。

  “命案不破专案不撤”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花头,但是,专案组留一两名民警,能够知道全过程,确实是非常有必要乃至于聪明的举动。

  “积案专班”这边,联系到的两名专案组民警,年纪大的已经退休了,年纪小的……依旧是刑警支队的普通民警,现场拉过来,就能跟上进度。

  等所有人都忙碌起来,柳景辉坐到江远身边,低声道:“你也感觉到了吧?”

  “感觉到……什么了?”江远一脸茫然。

  “这个案子,不同于一般呐。”柳景辉神色凝重。

  江远的表情也一下子凝重起来:“你是指,有可能……”

  江远的手向上指了指,眼神里满是疑问句。

  柳景辉一呆,伸手将江远的手指,又掰了一根出来,道:“我的意思是说,这可能是一对雌雄大盗。恩,说大盗不准确,就是嫌疑人应当是一对男女。”

  “咦,为什么?”

  “因为没有强悳奸。”柳景辉的声音低低的。

  看江远依旧不解,柳景辉咳咳两声,道:“这个……我做过的出租车的抢劫杀人案好几起了,我也研究过一些省内外的案件,这么说吧,如果出租车司机是女司机,又是开车到了荒郊野外的,最终若是出现抢劫杀人,多数都会涉及到强悳奸。”

  “多数,就不是全部。”

  “没有涉及到强悳奸的,要么是女司机的年纪太大,要么就是团伙内有女性。其余的,很多都会演化成抢劫强悳奸杀人的。”柳景辉叹口气道:“所以,这个案子在现案侦破的过程中,是有明显的疏漏的。”

  这才是柳景辉给此案打高分的原因。

  江远静听讲解。

  “我看了卷宗里的照片,在车的后座,有一根长头发,但我找了证据袋,当初并没有取样。我估计,现场勘查的刑警,以为是受害人的头发了,看着确实像,但我觉得,更有可能是凶手的头发。”

  柳景辉说着,从卷宗里找出了照片。

  棕色的座椅缝隙中,有一团血迹,拍摄者是为了拍摄血迹,但旁边能隐约看到一根长头发。

  江远立即取了受害人的照片过来比较,反复判断以后,缓缓点头:“有可能,头发和受害人的有点像,长度,颜色都差不多,但卷曲度略有不同。照片条件太差了,也不能确定。但是,就算不是受害人的头发,也有可能是之前的客人留下来。”

  关于出租车的案件,烦人就烦人在这里,车辆看似是一个证据宝库,打开来,每件宝物的所有权都有问题。

  而在提取证据的过程中,究竟怎么提取证据,提取哪些证据,本身就是考验现勘的一个地方。

  首先要明确一点,现勘是不可能无限量的提取证据的。

  物证袋一个几块钱,不算什么,DNA的试剂却是不便宜的,国产的百十块是现在的价格,而且,总有些进口货,是比国产货好用的,你要更高的精度,更好的敏感度,总是有代价的。

  一个命案现场,提取十几处的DNA痕迹是正常的,提取上百处也是正常的,可那么大的现场,提取几百处,其实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这不仅仅是耗材贵的问题,实验室的工作量也是有限的。一个市局的DNA实验室,一天到晚的处理DNA检材,给普通案件的回馈时间都到“周末”,“下周”之类去了。

  命案固然受到重视,也不能无限量的占据资源。

  现勘或者其他技术员,又或者其他刑警,总是要根据自我经验,做出一些判断取舍的。

  很显然,根据案发情况来看,当时参与勘察现场的民警,可能根本没想到,这种割头的凶悍抢劫杀人的案件,会有女性参与。所以,取检材的时候,并没有特意检出这根头发。

  柳景辉不置可否的道:“我猜是男女两人,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场只有一个血脚印,而且,从受害人的指甲里提取到的DNA,多年来一直没有匹配到,这种稳定度,也是很少见。我赌是一对绝命鸳鸯。”

  “你认为凶手本来会再犯案的?”

  “抢劫杀人案的凶手,多数都是累犯。”柳景辉道:“哪里只有抢劫一次的凶手。好汉上了梁山,打家劫舍也都变成日常业务了。”

  江远听的点头,道:“这说明案件本来的目的,很可能也不是抢劫。”

  “对,目的应该不是抢劫,更不是杀人。”柳景辉顿了顿,继续道:“从杀人的方式来看,割头别看好像很残忍,其实非常不专业,更从侧面证明了凶手的业余性。不过,凶手的手法有点东西,我觉得应该是接触过类似的工作的,当过屠夫,或者医生之类的。”

  “如果是医生,不应该是杀死了再分割吗?”江远小反对了一下。

  “有可能。”柳景辉点头,问:“你这边,能看出什么证据来?为什么打高分?”

  “现场只有一个人的血脚印,男性,38岁左右,身高175公分,左腿微跛。”江远着重道:“跛腿的程度不太厉害,应该是左腿比右腿略短一点,但如果穿增高鞋的话,就不太能看得出来了。”

  柳景辉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怪不得你给打高分,这个案子应该排前面的,有一条跛腿的话,找人就容易多了。”

  跛腿的辨识度是非常高的。如果不加掩饰的话,走路的时候,周围人基本都会注意到。

  这比两只胳膊的长短不一,或者两颗蛋的大小不同,容易分辨太多了。甚至不需要特别注意。

  “DNA也有,但他们当年也没排查到。”江远道:“两人恐怕已经不在当地了。”

  “恩……很有可能。当年排查的应该挺细的。”柳景辉这时候有一点沉重,如果人走了,或者本身就是外乡人,排查就等于没效果了。

  没有排查,刑警的战斗力是要跌三成的。

  “另外,我赞成凶手有屠夫或相关经验。”江远说过,道:“我觉得从这一块入手,有可能找到人。”

  “跛腿的屠夫?而且有DNA,确实是个突破口。”柳景辉点头。毕竟是命案积案,能有这么多的线索,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只是比起第一个案子来说,这个案子就没办法做到直接突破了。

第283章 目的地

  沙河镇大湾村位于长阳市以西。

  与长阳市的其他乡镇类似,沙河镇的支柱产业,早已转为房地产和加工业了,大湾村也盖起了一间间的厂房,一栋栋的宿舍,以及一排排的自建房。

  “流动人口四五万,菜市场都有好几个。”站在事发地,沙河镇派出所的所长介绍着,道:“十一年太久了,十一年前的时候,这边才刚开始建工厂,进厂工作的,有一半是本地的年轻人。现在的话,本地人都不愿意去工厂了,卖菜的都不是本地人了。”

  “那本地人做什么?”柳景辉问。

  “做房东,开超市,做餐厅,搞麻将馆什么的。”派出所的所长说起来,还有点羡慕,道:“这些搞自建房的,以前没有管的,一家几十间房的都有,一间房两三百块钱一个月,你算算,收入比我都高。”

  “一间房两三百块还挺便宜的,市里都是一两千了。”王传星是外地考过来的,听着镇里的房租,感觉还挺香的。

  江远道:“会收水电费的。每个月100块,多的可以收150,或者200,这样房租就到四五百了。”

  “房租200,水电费200,那也太狠了吧。”王传星咋舌。

  “200块的水电费里面,可以算上卫生费,管理费,还可以拉一条共用的网线。就用单独的手机号,办一条宽带,给一层的房间用。租客一般都是乐意的,因为单独拉网线也要几十块,还很麻烦,自建房没有产证,他们去也不好拉。”江远描述的很详尽。

  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人自然也不是第一天就开始把房子托管给中介公司的,像是江富镇同志,第一次被拆迁的时候,也是学着做房东的。

  江村人最早租房子的时候,也都是租给附近工厂的工人的。

  王传星也了解过江远的身份,这时候想起来,目光不禁有点斜。

  柳景辉咳咳两声,将话题拉了回来:“总之,大湾村这边的流动人口就非常多了,现在再搞普遍性的排查,也是没必要的。”

  魏振国一直跟着江远,此时也参与道:“出租车不是被遗弃在5公里外吗?理论上,从大湾村到遗弃点,以及周围,都有可能是凶手当时的目的地……不过,这样就没法找了?”

  柳景辉摇摇头,道:“从作案的手法,遗留的DNA始终无法匹配这个事实,以及凶手至今没有再被逮捕的记录,还有现案期间,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排查来看,我认为,凶手很可能不是惯犯,甚至可能是初犯。”

  柳景辉指点着前方,道:“对初犯来说,尸体所在的第一现场,更可能是两人的目的地,车辆所在的第二现场,我认为纯粹是为了弃车,而且,荒郊野外的,附近也没有合适的藏身地。”

  柳景辉很有总结意味的发言:“杀人,还是熟悉的地方好。”

  事实上,这也是时代的发展。

  随着摄像头的普及,或者是社会的变化。个人住宅,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最喜欢的杀人场所。

  用比较令人舒服的表述是:只要离开家,不去别人家,你被人杀死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喽!

  相当于说:宅家,易死!

  魏振国则有些不解的道:“如果这里是他们的目的地,想要被避免发现……他们反正要弃车,为什么不把尸体挪走?”

  “这更说明他们是新手啊。我觉得是没想好,或者尸体太恶心了?”柳景辉道:“其实抢劫就抢劫,不一定是要杀人的。如果抢劫过程中造成了命案,正常的抢劫犯,要么是不处理现场,要么,就是直接驾驶车辆离开,逃亡的远一点,再换车或者乘坐大众交通工具。遗弃到5公里外……”

  柳景辉摇摇头:“只能说是一种慌乱的选择,慌慌张张的开车就跑,开出去几公里了,又觉得离目的地太远,于是就地弃车逃跑,接着,大概率逃亡了。”

  “这样的案子怎么破?”当地派出所的所长都听傻了。

  现在的案子,都是直来直去的多。而且,有很多案子的弯弯绕绕,也只是案犯自己的弯弯绕绕,对民警来说,纯属脱裤子放屁,还是第一次露屁屁的那种。

  柳景辉见过的屁股就多了,这会儿沉吟着,道:“当初的户籍资料,也都是不全的吧。”

  “那肯定啊。”

  “机票肯定是实名制的,火车票呢。”

  “这边说不定都是坐大巴,火车票……十一年前的火车票,不知道好不好查。”王传星听着柳景辉的话,感觉这些活都要积累到自己头上了,连忙先打预防针。

  魏振国道:“如果能想办法拉一个表出来,把案发后一段时间内搬迁的人列出来,这个案子就简单了。”

  唐佳问:“当时专案组没有这么搞吗?”

  “当时的专案组,对于嫌疑人的居住地,以及出租车的目的地,一直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的。”柳景辉摇头:“再者,凶手是否逃亡了,他们也不确定。”

  江远缓缓点头。其实,从他看到的证据来说,他也不能肯定凶手的居住地,以及出租车的目的地。

  这部分内容,证据是没有支持的,就是柳景辉的推理。

  而在普通的专案组里,即使有人能够给出相同的推理,但信任度不够,身份地位不到,还是不会被着重考量的。

  柳景辉的目光看向江远,问道:“江远,你觉得呢。”

  “现场留下的血脚印很清晰,我可以筛脚印。不过,当时现场只留下了一个血脚印……其实跟DNA重复了。”江远说的,也正是足迹学的痛点之一,在几十年前,足迹学是有可能循着指纹学的路线走下去的,但在DNA技术横空出世以后,包括指纹在内的身份鉴定的手段,都被降级了。

  柳景辉其实就是为了确定江远的想法,看他没有侦查方向上的建议,遂道:“现在,如果就这些线索,那我觉得,正向侦破,实在不容易,不如引蛇出洞,想一个手段,将这个凶手勾出来……”

  不止是江远,在场几人都皱起了眉头。

  不是不信任他说的内容,而是这段话,几个人好像才听过不久。

  貌似,江远因为烧骨残片的案子,最初喊他过来的时候,柳景辉说的就是类似的话。

  或者,一模一样?

  大家冷静了片刻。

  江远和其他人的手机,都没有响。

  魏振国看看江远,再对柳景辉道:”柳处,您的手段指的是?”

  柳景辉“恩”了一声,道:“我觉得吧,凶手应该还是很关注这边的案子的。我们可以宣布案件重启,找到了新的线索,然后,利用新的线索,把两个人给勾出来。”

  “什么新线索?”魏振国好奇的问。

  “唔……首先,我要说一点。我认为凶手的构成,最可能的情况是夫妻两人,或者男女朋友,很很小的概率是三个人,其中两人是夫妻。”柳景辉的表情稍微有一点点的挣扎,他的推理一向天马行空,但有这么好的侦破环境的机会也不多。

  柳景辉很认真的说着自己的判断,继而道:“我们可以说,凶手有一个姘头,案发前一段时间,可能跟姘头怎么怎么样了,甚至可以说,姘头有一个小孩子……如此一来,关注这边情况的凶手家里面,肯定是一阵鸡飞狗跳。只要有变化……有变化,就容易被发现了。”

  “说不定,其中一人直接就把另一个人给举报?”唐佳迅速的想到了其中一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