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志鸟村
“不戴会怎么样。”小胖现勘问。
“也不会怎么样,我就是偶尔会做噩梦,比如梦见自己从血泊中醒来,有时候会感觉嘴巴都被血淹起来了,浑身黏糊糊的。最可怕的是爬起来,发现周围都是尸体,有的还被剖开了,最后看脸,经常都是自己认识的人……戴上关二爷就不会了。”吴军的语气轻快。
胖现勘咽了口唾沫,不自觉的摸了把自己胸口。
江远也忍不住摸了摸口袋,来之前自己给师父半包中华,师父就塞了一个二爷过来,竹雕的。
第215章 开锁
门外。
黄强民开始给一群人再做笔录。
此前,两名清河市的胖瘦现勘来的时候,已经给他们做过了笔录,但黄强民还是要再做一次。
袁建生虽然也觉得麻烦,但还是尽量的配合了。
有他做范例,其他人再不乐意,也得跟着做笔录。
三十几个人的笔录,黄强民即使是有重点的询问,一圈做下来,也花费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所有人都被搞的疲惫不堪。
黄强民也是勉力打起精神来,将笔录做完了,才进到大宅里去。
奢华的装修不能引起他丝毫的兴趣,吴军见过的奢华大宅,他同样也是见过的,甚至吴军做过的梦,他都做过类似的,只是关二爷不保佑他罢了。
“做的怎么样?”黄强民来到书房外,就见门口已经圈了警戒带,遂站在警戒带外,看着里面忙碌的几个人,问:“能采到证据吗?”
江远听到声音了,直起腰来,“唔”的一声,道:“采到很多。”
“有没有消除证据的痕迹?“黄强民问。
“有一点,但不多。”江远道。
黄强民并不意外的皱皱眉:“内部作案?”
“很难讲。”江远又转身取了一个指纹。
小胖在旁边撒粉,再旁边的吴军和瘦现勘都在扫不用办公桌什么的,免得弯腰痛死。
黄强民叹口气:“这种家族企业就是比较麻烦。现在,他们家老大和老三都在公司里任要职,最近对抗的也都很激烈,不排除进到书房来搞小动作的嫌疑。另外,公司还有其他的原始股东,以及管理层,对于即将上市这件事,大概也是有自己想法的。”
“对了,还有信息披露的问题。”黄强民又总结着自己收获的信息,道:“建元公司的很多人,对于上市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这里面,也是有巨大的套利空间的,为此过来搜集一些资料,也是有可能的……”
江远采好了指纹,抬头看看黄强民,道:“还有不少财物丢失了。”
“相比这些文件的价值,九牛一毛吧。”黄强民道。
“对小偷来说,已经足够了吧,丢失的物品里,有羊脂玉的把件,有翡翠镇纸,也有现金,手表,奢侈品的钢笔,还有电脑的配件价,都是高价值的物品。”
“什么意思?”黄强民的思绪多少有点受到刚才录笔录时的影像,他有段时间没有做案子了,尤其是江远来了以后,宁台县的案件破获率极高,比较大的现案,基本都能顺利侦破,这就使得黄强民近乎脱离了一线状态了。
不过,江远的说明,还是让黄强民嗅到了不同的气息。
江远也没有再卖关子,拿出手机来,划出几张照片,递给黄强民,道:“书房门有技术开锁的痕迹。”
黄强民看到的图片,就是江远拍摄的钥匙孔的内壁。
旁边用另外的光源打出来的亮,隐隐约约的拍摄到了一点点内壁的擦痕。
黄强民没有太认真的去辨别,他在这块并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只是凝神问:“用什么方式开的?”
“勾弹子开锁。”江远给出答案。
技术开锁的手段很多,有时候看电影里演的,好像有很多种方式。
实际上,用技术手段盗开房门锁,或者机械锁,总结起来,也就6种方式。
最简单最常见的是插片开锁,也就是各种小视频里经常演的,拿一个银行卡划开房门锁的模式。这种要求房门没有反锁,而且门缝比较大。是最初级也是最弱的开锁方式。
其次是强开锁,也就是电动车盗窃时常用的方案,直接把锁拧断,这就要求锁芯够弱。
此外还有套开锁,通过猫眼或者下门缝勾门内的长把手开锁,以及盗配钥匙开锁。
以上五种,普通人稍加学习,最多几十个小时,就能熟练掌握。有天赋的,几个小时就能学成出师。
但这五种开锁方式,归根结底,都是利用了门锁、房门或者持钥人的缺陷和疏忽来开锁的。
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能够通用的开锁方式,则是江远说的“勾弹子开锁”。
它的原理,是将钩针插入锁孔,模拟钥匙的开锁原理,调节锁芯弹子的位置来开锁。因为所有的弹子在加工的时候,两端都有倒角,用专用工具拨动第一课弹子,借用弹子的尺寸误差的间隙,就可以将它拨到开锁位置,然后用专用的工具卡住,不让第一个弹子回位,再用另外的钩针继续拨第二个弹子,如此依次操作,就能将所有弹子拨到开锁位置。
这个时候,对锁芯来说,它就相当于被钥匙戳紧了。
所以,用这种方式,除非是不用钥匙的锁,否则,只要技术够熟练,没有打不开的。
但是,即使技术熟练,面对那种没有明显缺陷的锁,尤其是有防范的高级锁,开锁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像是电影中那样,分分钟就能打开的锁,理论上都是质量不够格用勾弹子开锁的,直接强开锁,或者套开锁即可,不必采用勾弹子开锁如此麻烦。
如果用技术等级来判断,掌握5种开锁方案,偶尔能用勾弹子开锁的,就算开锁LV1的级别了。而能打开袁建生的书房门的,起码得是LV2的开锁技能。
也就是说,袁建生的书房门,是由专业小偷打开的。
黄强民飞快的转动着脑筋,刚才被圈在院子里的,差不多三十号人里,有专业小偷吗?
按说是没有的。就算有人的兴趣爱好比较偏,这种勾弹子开锁的方式,也是比较考验熟练度的。
一名专业的小偷,要是被抓进去踩缝纫机了,三五年以后再出来,他的理论知识也许是丰富了,战略思想更完备了,但他的手肯定会生,非得练习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而院子里的这三十号人,有人会处心积虑的做好技术储备,就为了这一刻吗?
不是不可能,就是有点蠢。
袁建生的书房门用的锁子是极好的,开锁的难度也是极大的。
面对这种机械锁,就算是非常专业的小偷,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打开,而且,往往还得有同伙在旁边专门照明,才好操作。
同时,用勾弹子开锁的技术的时候,戴手套是很不方便的,许多小贼都是死在这一步上的。
如果将黄强民放在类似的位置上,又想要开锁的话,他宁可想办法,偷配一把袁建生书房的钥匙。
在此之前,袁建生的书房钥匙管理的也不严格,熟人都是有可能配到的。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书房的门锁既然是用勾弹子开锁的方式打开的,那熟人作案的概率就变的非常小了。
想象一名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公司高管,带着一名开锁高手,或者自己带着受信任的同伙,蹲在书房前,撅着屁股,花费十几分钟,甚至二三十分钟,慢慢的将锁打开。
怎么想怎么像是个傻子。
“所以,案子真的有可能是因为求财?”黄强民想想刚才做的笔录,只觉得手疼。
“从目前收集到的证据来看,普通的入室盗窃,求财的同时,盗走了一些文件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江远回答。
黄强民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各级领导叮嘱自己的话语和场景。
敢情都白瞎了?
黄强民问:“现在有哪些证据,还要哪些证据?”
江远想了想,道:
“保险柜门被擦拭过,没打开。”
“垃圾篓里有避用套和精斑。有烟头。有唾沫和吐痰的痕迹。”
“抽屉,柜子都有被撬开,翻动过的迹象。”
“有大量的指纹和掌纹,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惊喜。有手套的印痕。”
“足迹很乱,有文件被踩踏。从足迹来看,是两名男性,其中一人身高一米六左右,体重较轻。”
黄强民听到这里,也算是明白过来,确实,从证据出发,这个案子,还真的像是陌生人作案,而非熟人作案。
“暂时对案情保密。”黄强民想了想,叮嘱四人。
袁建生不是刑警,也不会以刑警的眼光看待问题的。
对于正在上市阶段的建元公司来说,袁建生正是疑心病最重的时候,没有过硬的证据拿出来,他是不会信的。
但对黄强民来说,一切都等破案了再说。
第216章 袁语堂
建元大道。
路两边都是载的也是密密麻麻的高树与竹林。
竹林背后,则是茫茫多的小饭店。
不愿意在食堂就餐的公司员工,就在这条街上巡游着,像是觅食的羚羊一般,努力的养肥着自己。
江远等人找了家板面馆,各自要了一碗板面和三倍的红烧牛肉,再坐到二楼,疲惫的欣赏着窗外美景。
茂盛生长的竹子,差不多也就一层半的高度,形成了一片漂亮的绿荫,又让阳光能够星星点点的照射进来。
小饭馆的长桌油光滑亮,但尚算干净,倒是装板面的碗很有特色,巨大的能装一个脑袋进去,只是上大下小,实际的分量并不变。
满满的红油板面,又亮又红,勾人食欲。
拌面上盖的红烧牛肉有肥有瘦,炖的极烂。汤则是略咸的浓汤,面是现揉出来的粗面。
几个人呼噜呼噜的吃着。
长达5个小时的现场勘查,足够将人一天的精力和体力都消耗殆尽。
“最好是能抓到人,人赃并获,这个案子就干干净净了。”黄强民将最后一口面吃进肚子,一抹嘴,又说起案子来。
二楼没什么客人,气氛还更宽松一点。
江远也放下了碗,“恩”的一声,道:“那自然最好。”
吴军呵呵两声,并翻译一下徒弟的话,道:“大队长,咱不能尽想好事啊。”
“我知道,我知道……”黄强民揉揉脑袋,再微微皱眉,道:“关键还是文件在哪里,能找到文件,问题就缓解一大半了。”
“看袁总的意思,就算文件找回来了,他也想知道文件落到谁手里了,经过谁的手了。”瘦现勘是清河市的人,大约也是得到上峰授意和要求的。
地方警察为地方,难免的事。
宁台县虽然也是清河市治下,但对市里的企业,终究还是隔了一层。而对清河市局来说,保障即将上市的重点企业上市,是真的义不容辞。
黄强民“嗤”的一声,道:“当我们反间谍的,还经过谁手……找到文件就不错了,人家万一把文件给烧了,给丢了,那也就这样了。能力所限,弄不成就弄不成。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抓到人,找到东西,至于中间什么情况,审不审的出来,看命了。”
瘦现勘心道,你要是无欲无求,何必来此。漂亮话谁都会说,到时候领导打电话,你接是不接。
不过,他也不是企业的人,更谈不到指挥或监督黄强民做事,将自己这边的想法交代清楚了,黄强民要怎么做,他就管不着了。
而且,黄强民这么说,也给他们减轻了压力。
确实,要弄清楚中间环节,那是非常复杂的,不光得审讯出来,还得证明出来。文件若是有价值,中间某些环节,可能知道的就是交易双方,那又如何搞。文件如果对偷盗者无价值,一股脑给丢弃了,丢弃期间是什么情况,也很难考证了。
呼哧,呼哧……
就那胖乎乎的现勘,面对第二碗板面,吃的认真,快乐,满头冒汗。
瘦现勘给递了张纸,叹了口气,道:“也没人抢,吃那么快干什么。”
“我怕夜里没吃的。”胖现勘依旧很努力的样子,道:“我宁愿现在吃饱了,免得晚上吃泡面的时候后悔。”
“你就知道晚上要熬夜了?”瘦现勘道。
“搞这种案子,哪里有不熬夜的。”胖子说的有理有据。
正说着,一名建元的高管走了进来。
穿着西装革履,很成功人士的模样,头发也一丝不苟的。
“碰巧了。”高管笑的很和煦的样子。
黄强民皱眉:“私下接触办案人员,对你们没好处。”
高管一脸认真的道:“警官,我是想报告一些情况,在公司里不好说。袁语堂年轻的时候,是混过社会的。认识很多偷鸡摸狗的家伙。”
他说的是袁建生的老三,也是建元公司继承战争的主要参与者。
特别活泼的一个人。
江远记得拍照的时候,那人还做鬼脸,印象深刻。
上一篇: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