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405章

作者:葫芦村人

  以此来解决涡扇-6的稳定性,增加使用寿命。

  由于没有微型计算机的辅助,进展很慢。

  “你们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错!虽然进度慢,但是方向是对的,而且这一年多的改进,可以大大地提升涡扇-6的稳定性……我们的核心机可以以你们现在的工作成果为基础……”

  谢威刚到,吴老就兴奋地告诉他。

  “吴总,这段时间麻烦您先为设计团队培训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会尽快催促国防科大把银河一号送过来,另外,等黄先生到了,学校电子工程跟计算机会加快高性能微机的研制。”

  “好!好,你有事就先去忙,我先在这边继续熟悉情况。”

  于是,吴老到了哈工大,仅仅休息了不到6个小时,从进入动力研究室后,就开始投入了哈工大涡扇发动机的研究工作中。

  “这下不担心人会离开了。”

  谢威很满意。

  当即把吴浩文叫到了外面,“吴教授,后面辛苦您了,管理方面的工作……”

  “谢威啊,你这太客气了,都是为国家工作!”

  吴浩文没有因为谢威让他从技术负责转向管理方面的工作就生气,“之前我本来就不熟悉涡扇发动机,也是学校抽调不出人,我才担起来。现在有吴教授这样的行业泰斗主持工作,我身上的压力顿时就轻松多了。”

  他说的是真心话。

  在之前学校调他这个原本搞火箭发动机的人来主持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就让他感觉到压力很大;在听到十号工程启动,先期准备以涡扇-10作为发动机,甚至以歼-7为基础,准备出口的超-7,也是以涡扇-6为基础,他本就大的压力陡然增加。

  国家众多的战机项目,都因为配套发动机跟不上,研究进度迟缓。

  如此压力,真不应该他一个搞火箭发动机的人来承受的。

  “……”

  谢威没想到吴浩文是这样的心态,亏得他还担心吴教授有些失落。

  突然,谢威意识到一个问题:好像国内搞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吴姓比较多?

  “怎么了?”

  看到谢威脸上神色,吴浩文问道。

  “没。我琢磨着微机得尽快投入使用才行……我先去找于主任。”

  谢威那怪异的想法,自然不好提出来跟吴浩文讨论。

  看着谢威急忙离去的背影,吴浩文总觉得这小子憋着什么坏,可实在想不明白,也没有丝毫证据,只能无奈地摇摇头,随后又投入工作了。

  “我还以为你把我们这边忘了呢!你都多长时间没有过来了?”

  见到谢威,于国峰就是一通数落。

  “不是忙嘛!”

  谢威无语了,自己还没找于国峰的麻烦呢,一个微型计算机搞了这么长时间,都还没有成功。

  要知道,微型计算机项目,从立项开始就是学校重点倾斜资源的项目。

  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或是各种配套,都是最优级别。

  “前两天找你的时候,你不在,问了才知道你去首都了,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小莫没有告诉你吗?”

  于国峰拉着谢威就往实训室走。

  边走边抱怨。

  “啊?我回来都没遇到莫灵羽……”

  “你们闹矛盾了?”

  于国峰问谢威。

  “没有啊?她不是春节前就要出国嘛,估计是忙着准备出国的事情。”

  谢威摇头。

  看着他不像撒谎的意思,可总觉得两人之间关系出现了问题的于国峰也觉得不好干涉谢威的个人感情问题。

  “微型计算机搞出来了,按照你的要求,现在虽然运行CAD软件还有些卡顿,不过已经可以用于设计了……”

  搞出来了?

  谢威觉得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听到的最好消息。

  微型计算机啊!

  有了这东西,特别是能带动他从一开始就要求能进行辅助设计的CAD软件,无论是歼-10还是涡扇-10,设计进度会快很多!

  谢威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还没进实验室,就被于国峰给拉住了,“换衣服,穿鞋套,这里面改成恒温无尘实验室了。”

  啊?

  自己貌似、好像也没有太久没到计算机这边的实验室啊!

第319章 微型计算机跟超级计算机联网,又不是啥新鲜技术

  换好防静电的无尘服,穿上塑料拖鞋后,谢威第一次走进了计算机新建成的恒温无尘机房。

  实验室内,整齐地摆放着三排共计18台的微型计算机。

  经过谢威的建议,从一开始,主机就是立式机箱,放在电脑桌下面。

  电脑桌上摆放着标准的输入键盘跟有线鼠标,14寸的显示器跟早期微型计算机显示器没有区别,甚至因为分辨率不够高,电脑显示屏上不断出现闪烁。

  “这些计算机运行的时候,很容易出现CPU过热,从而导致宕机……这段时间里面的大部分微型计算机都在运行CAD辅助设计软件,只有那边上几台在测试修改视窗操作系统……”

  在谢威看着眼前三排计算机,每一台前面都有穿着防静电服,带着防静电帽子的技术人员进行测试。

  “CAD能用了?”

  谢威再次问出来。

  “没有问题,不过目前的处理器运算速度以及显卡的性能在运算CAD时,反应很慢……你试试就知道了。”

  于国峰有些尴尬。

  他知道谢威对CAD辅助设计的重视,整个项目到目前,花了两年多时间,上千万的经费,谢威之前提出来的可以通过对二维平面图的绘制,利用操作指令来生成3D模型,用3D模型对设计进行验证。

  在研发过程中,整个软件开发团队的人才意识到难度有多大。

  “行!”

  谢威迫不及待的到了最边缘一台尚未开机的微型计算机前的椅子上。

  设计都是谢威提供的,所以不管是显示器还是主机,设计都跟谢威记忆中的一样,麻利地按下了显示器中间的启动按钮,随后又按下了主机电源开关。

  “嗡~”

  电源开关被接通的瞬间,内部散热风扇就迅速启动。

  显示器亮了,在黑色背景下,出现了银白色齿轮状LOGO图画,下面显示着HGD-OS 1.0,再下面是一个不断向右滑动的进度条。

  名称其实就是哈工大操作系统1.0的简写。

  等待了快两分钟,画面才出现变化:图像没了,进入了一个程序界面。

  一连串的白色代码快速在黑色背景下向上而去。

  最后出现了两个选项。

  “上面默认进入操作系统,下面是编程系统。计算机会在10秒后自动进入默认系统……”

  于国峰对谢威解释着。

  不用他解释,谢威也能看懂。

  “还是要把这上面的英文变成中文……要想更大范围地推广,很多技术人员可能并不会英文。”

  谢威说道。

  旁边一名技术人员不满地想要开口辩解,却被于国峰伸手阻止了。

  “开机太慢了……”

  过了10秒后,显示器界面再次发生变化,跳转却又用了差不多四五十秒的时间。

  “这是硬件性能的问题,不管程序如何优化,都无法解决……最近半年,我们一直都在为提升开机速度跟软件启动速度而努力……”

  之前被于国峰阻止的年轻人终于按耐不住,把不满说了出来。

  为了解决开机时间过长、软件启动时间过长等问题,这半年,他们衣食住行全部在实验室!

  “甚至这恒温无尘车间也是为了提升微型计算机运行的稳定性而建立!”

  “哦?”

  开机后,黑色显示界面上只有一个图标下带着HGD CAD的软件,谢威移动鼠标双击,鼠标的箭头变成一个缓慢旋转的小圆圈。

  都是谢威提出来的方案。

  此刻,谢威看向眼前这陌生的年轻人,不是之前于国峰最早带的研究生。

  “廖强,今年的研究生,本科是国防科大毕业……”

  于国峰见谢威打量对方,急忙介绍。

  “哦?参与了银河一号的设计?”

  谢威问道。

  “对!”

  廖强昂着头,一脸傲娇地说道:“全程参与银河一号的设计工作……”

  确实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啪~”

  于国峰见自己学生在谢威面前得瑟,不由拍了他一巴掌。

  “银河一号使用的HZ80芯片,就是谢威设计,带领团队开发出来的,同时也给你们学校对架构进行了提议,要不然银河一号也不可能达到5亿次每秒的峰值运算速度!另外,CAD、OS视窗系统,都是谢威拿出的架构……”

  “啊?”

  廖强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学校计算机最好的技术都是谢威拿出基础的?

  看起来他比自己还年轻啊。

  “一直给你说天外有天!老实在一边呆着去!”

  于国峰没好气地瞪了一眼廖强,他对廖强还是非常满意的,虽然廖强是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不过在大学学习阶段非常苛刻努力,如果不是哈工大购买的银河一号需要技术扎实的人维护、调试,廖强也不会到哈工大的。

  “谢威啊,你别跟年轻人一般见识。以后有空还是多带带他……”

  于国峰赔着笑脸,对谢威说道。

  “……”

  廖强跟谢威两人都是一脸懵逼。

  尤其是廖强,看到谢威比自己还小,而且听说才是刚进入大三半年时间的学生,带自己这个研究生?

  谢威倒不是觉得带廖强有什么问题,感觉自己在于国峰眼中很老一样,翻着白眼儿说道,“于主任啊,我也是年轻人……”

  “达者为师,达者为师……”

  于国峰一脸尴尬,随着谢威展现出来的能力越来越强,加上在学校的地位日益高涨,平时根本就没有谁在意谢威的年龄,连张鸣秋跟刘德宝等人都是以对等的身份跟谢威沟通呢。

  “还是先看看软件吧,已经打开了。”

  还好,这会儿软件界面已经打开。

  周围是任务栏跟工具框等,中间画图区域是黑色背景,在绘图区域左下角,有个直角坐标,向上的数轴为Y,水平向右的为X。

  跟谢威记忆中的CAD一模一样。

  谢威直接点击上面有一条直线的图标,并没有出现中文命令提示。

  在绘图界面点了一下,移动鼠标,一条直线就跟着移动,不过反应很慢。

  接连试了好一会儿,基本功能已经没有问题,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数据生成各种基本图形,同时也有表注功能。

  “你之前提出,鼠标移动到命令按钮的区域,就弹出中文功能提示,原本我们也设计了功能,不过对硬件要求太高,有了中文功能提示,稍微复杂一些的计算命令,就容易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