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秘书手上动作没停。
见领导陷入沉思,不由开口问道,“领导,相对来说吴大观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经验上更加丰富,部队之前也是倾向吴大观担任涡扇-10总设计师,为什么现在妥协了?搞核心机的风险太大,时间也不确定啊。”
这一点,不只是秘书想不明白。
很多了解内情的领导干部同样不明白。
“十号工程,并不是正式启动,年后部队经费会进一步缩紧,而空军又不得不对哈工大的PL-4G项目进行补贴,还有相关项目的支持……”
说到这里,龙耀华叹了口气。
哈工大在PL-4空空导弹上的成果,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原本技术资料转移到哈工大可不是为了让哈工大在这上面研究下去,而是作为技术备份,同时也作为学习资料提供给哈工大的学子学习相关的知识,从研发资料中积累技术。
秘书愣了。
一时间不理解这有什么关系。
既然没钱,又不得不给扶持,完全可以先不急着搞十号工程跟配套的涡扇-10等项目啊。
“空军需要一款新的战机!虽然西方现在放开了一些先进的武器跟技术,可真正先进,能对国防产生巨大作用的,他们不会向我们开放的……而这一次,哈工大的项目,不只是关系到武器装备,更关系到整个武器装备甚至重大国防项目的管理方法的探索……”
龙耀华轻声解释着。
不只是给秘书解释,也是为了进一步说服自己。
整个项目,他是最支持的,很多不同意的上级领导干部,经过他的游说,即使依然不支持,也没有再反对。
要不然事情没有这么容易。
“可是……”
“你要说时间跟经费?国防是买不来的,如果我们能放弃建设自己的国防工业跟科研系统,早在二十年前就放弃了……”
龙耀华苦笑着说道,“事实证明,当年国家的选择是没错的。”
秘书自然知道龙耀华说的是什么,当年国家要自己搞原子弹跟导弹的时候,苏联人并不支持,甚至在刚合作就撤走了所有技术专家、焚毁了所有的技术资料。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几乎是从一穷二白开始搞原子弹。
有了原子弹,国家的腰杆子才真正挺直,不需要仰仗任何人。
“后面你多关注一下哈工大那边的情况,如果那边有什么事情,或是要找我,直接特事特办。”
也不管秘书是否明白,龙耀华做了吩咐。
之所以同意谢威的要求,高层领导干部们都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虑,即使如此,也保持着关注,随时都可能叫停,避免这个项目造成太大损失。
“谢威走了?”
李瑞没有休息,见到秘书进来,他问道。
“走了。吴仲华吴老跟他一起。”
“但愿这小子有把握吧!”
李瑞叹了一口气,支持谢威的提议,不只是他跟龙耀华,还有其他的领导干部们也冒了很大的风险。
秘书点头,“后面我会持续关注,有情况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行,时间不早了,早点去休息吧。”
秘书没有劝李瑞早点休息。
劝了都没用。
而学校方面,刘德宝跟张鸣秋两人在知道谢威今晚上回来,同时也带回来了吴仲华,兴奋不已,根本就没休息的意思。
十号工程,绝对是哈工大建立以来承担的一个最大项目,这个项目涉及了太多方面。
第317章 吴老刚忽悠完,西工大领导找上门问责来了
“去接谢威?”
张鸣秋诧异地看着刘德宝,“你这是啥都不管不顾了?传出去对谢威可没什么好处。”
“咱可不是去接谢威,去接吴老啊。”
刘德宝眉头一挑,辩解着。
不等张鸣秋开口,就又来了一句:“吴老可是咱们核心机项目的关键人物,要他不来主持工作,那么多调来的人员我可不知道怎么安排工作。”
刘德宝的解释,让人无法反驳。
目前,新成立的国防科工委从各个相关单位抽调的骨干技术员都来了,仅仅是安置工作就让学校后勤系统苦不堪言。
毕竟前来的人员,大部分都要在这边待好些年。
学校旁边的招待所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学校宿舍又本来就紧张。
而不只是核心机的人员,十号工程的40多家核心骨干单位的负责人也在陆续到达,刘德宝负责学校军品项目,可在十号工程上,他根本就不了解太多,自然不好出面主持工作。
就指望谢威回来支招呢。
“行吧。我吩咐食堂那边给弄点宵夜,下午他们应该也没吃晚饭。”
张鸣秋没有拒绝。
目前,随着学校科研项目的增加,人员紧张情况下,几乎所有项目都在夜以继日,很多教职员工跟参加项目的学生,吃住都在实验室跟设计室,忙起来的研究人员根本就做不到按时去食堂吃饭。
现在哈工大的食堂,也开始二十小时供应。
这在全国大学校园里,也算是头一份了。
安排好后,两人掐着时间,由刘德宝亲自开车,向着122厂而去。
“咦,刘书记、张校长,怎么麻烦你们亲自来接?”
刘德宝跟张鸣秋两人亲自来接机,不由让尤利华惊讶学校对吴仲华的重视。
连吴仲华也是如此认为。
飞机上,谢威给他把校企办以及学校的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这让吴仲华感觉哈工大不再是他了解的哈工大,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想要早点到达。
这会儿书记跟校长联袂迎接,更是让他感动。
只有谢威知道内情,他也没揭穿,而是主动给双方介绍。
一番热情的寒暄后,刘德宝直接邀请吴老先上车。
“咦,宏光啊!还是崭新的……”
看着车,谢威很是疑惑,“122厂这边速度这么快?现在批量生产的车已经下线了?”
“对,这是批量生产的第三辆,昨天下线就送到学校来了。”
刘德宝笑着解释,旋即又补充了一句,“比212吉普好开多了,挂挡什么的没有那么重……”
“这样的车,没看到路面上有啊。倒是有些像日本那边的面包车。”
吴老打量着眼前的面包车,有些不确定。
“对,也是校企办跟122厂合作的项目,由学校车辆工程系设计,哈飞负责生产,校企办跟122厂合作成立销售公司,进行销售跟售后服务……”
谢威介绍着情况。
在飞机上,他就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校企办的项目,吴老没想到一下飞机就能看到成果。
对哈工大的好感更是进一步增强。
一行人一边聊着这辆122厂生产的面包车,一边向学校走去。
“车行驶得很平稳,噪音有些大啊。”
“搭载的是212吉普的75马力发动机……按照原本设计要求,只要有40马力左右的发动机就行,不过目前国内没有现成的……学校动力工程系在着手开发相关发动机……”
张鸣秋开口回答,“即使达到两吨载重,75马力的动力也是有些浪费了,成本难以降低,这让销售价格也难以降低下来。”
“唉,国内工业领域心脏病的问题确实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吴老叹了口气。
他是搞工程热物理的,内燃机属于动力工程跟工程热物理的细分方向,吴老自然也是熟。
可此刻,他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对方口中说着是让自己来帮忙讲解三元流动理论跟用于计算的吴氏方程组,刚一见面就开着刚设计生产出来的面包车、跟自己谈动力问题,该不会是为了让自己帮着他们设计一款面包车用的小功率发动机?
国内更重要的燃气轮机都没搞出来先进的,自己哪里有时间投入到汽车发动机的研究中?
想到这,吴老的心情不由失落了起来。
车厢内没有开灯,外面一片黑暗,没人注意到吴老的目光跟脸色。
“汽车动力的问题不是那么严重,更严重的是燃气轮机,不说涡扇发动机一直无法获得突破,军舰用的燃气轮机发展缓慢,连发电厂使用的大功率燃气轮机也没有……703的6000马力燃气轮机搞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一番无法解决可靠性跟稳定性的问题。”
谢威不知道吴老此刻已经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开口说道。
他觉得,现在应该告诉吴老实情。
之前一直都没告诉对方,就怕吴老兴奋得睡不着。
三元流动理论,是吴老在NACA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担任研究科学家,从事航空发动机理论研究工作的1950年冬,在纽约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年会上宣读论文《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通用理论》提出。
可那之后,国外哪些公司使用了吴氏理论来研究燃气轮机跟涡扇发动机,没人知道。
反正国内是一直没用。
“哦?谢威啊,你觉得目前国内燃气轮机跟涡扇发动机一直无法解决稳定性跟可靠性的问题,主要原因在哪些方面?”
吴老听到谢威的话,心头一动。
通过尤利华对谢威的态度,他能判断出年轻的谢威影响力绝对不小。
或许,事情就有转机?
“缺乏设计理论支撑!”
“啊?”
谢威的回答,让吴老愣了,旋即大喜,可又怕自己白欢喜一场,继续开口问道,“怎么就缺乏设计理论支撑了?要知道,涡喷跟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太大差别。”
“涡喷是仿制,直接按照样品测绘,制造就行,跟理论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国内在涡喷的改进工作上进展也不是很顺利;涡扇发动机,测绘JT-3D的涡扇-8进度快,而涡扇-6的情况……涡扇-9即使引进了十项关键技术,由于也不是全套技术……”
谢威把自己了解到的结合他的认知详细地说了出来。
他很清楚,是否能让吴老彻底留下,他的回答很关键。
他要的可不只是吴老主持核心机的研制,而是让吴老留在哈工大,成立哈工大自己的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人来了,就别想走了。
哈工大的发展,需要大量院士级别的大佬。
谢威其实也不贪心,哈工大有的专业,每个研究领域有那么三五名院士就足够了。
不是谢威为了打造学校在这些方面的科研实力跟师资力量,而是为了他心目中的计划,必须有大量国内最顶级的大佬们参与,顺便多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才,才能支持。
哈工大的征途,在于星辰大海。
“哦?”
吴老还真没想到,谢威对相关的项目如此了解,一时间动了收徒弟的心思,琢磨着要不要主动开口让谢威当自己的研究生,从硕士到博士的那种。
“所以,我们希望请您来主持学校刚开始启动的核心机研究项目……”
“啥?”
“嘭~”
惊呼声跟脑袋撞着车顶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吴老惊得直接弹了起来,脑袋重重地撞在车顶。
“你说你们要搞核心机?”
吴老的语气中带着急切。
“嗯啊!用三元流动理论为设计基础搞核心机!这点,尤主任没有告诉您?国防科工委已经从全国涡喷、涡扇、燃气轮机团队抽调了超过80名核心技术骨干聚集到哈工大,准备攻关搞核心机……谢威提出由您担任总师,这次去首都,就是为了说服上级领导……吴总,您有空指导我们的核心机研制吗?”
一直都没得到插话机会的刘德宝开口了。
他也没有丝毫隐瞒地告诉了吴总,是谢威坚持,甚至去首都说服了上级的领导们才争取到这个机会。
该卖的人情,还是得卖的。
“有!有!有!”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