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母志平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400万啊!
而且,随着哈一机出售的加工中心增加,损失的利益还会进一步增加。
他是技术人员没错。
问题不在这上面。
虽然哈工大在资金方面对数控技术的研发有倾斜,可母志平一直跟杜国旺合作,也清楚整个研发过程经费并没有那么充足。
经费充足,进展还会更快一些。
“母工,这事情,等哈一机的领导过来,我一起解释。放心,后面持续的研究,数控技术绝对不会缺乏经费的!”
谢威就知道。
一个个解释,实在是太难了。
“程控交换机的业务并没有因为我们采用低价而快速占领市场,甚至让国际供应商在知道我们技术取得突破后会加快进入国内市场……现在的程控交换机,七八家合资单位成立,这是围剿国产程控交换机的架势啊!”
杜国旺也提醒着谢威。
他总觉得年轻人太过理想化。
程控交换机目前的处境非常危险,只是谢威可能没有太过重视。
进口的价格已经降低了,国家缺乏外汇,这让不少想要进口程控交换机的邮电局跟地方政府只能盯着。
合资产品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缺乏外汇的问题。
价格还比进口的便宜多了。
在大多数人眼中:国外的技术终究比国内技术先进,宁愿价格高一点也要用国外的。
“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风险。”
谢威点头,表示认同杜国旺的说法。
“那你……”
杜国旺无法理解,谢威如此精明的年轻人,既然知道这样的后果,为什么还要这么干。
“杜主任,晚点我向大家一起解释,一个个解释,实在是太难了。不过目前咱们的数控团队,得加快一些进度了。虽然有巴统禁运的存在,但是在我们有了突破后,为了打压国内的单位,国际上的供应商们会提供比我们技术更好一点的……”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甚至整个团队从搞数控系统开始,连休息都没有!”
母志平一脸不满。
“谢威,整个团队之前的状态你也知道,从搞数控系统开始,大家都是夜以继日,就为了能尽量缩短跟国际上的差距。现在看起来有了一定的突破,可精度跟技术要想进一步提升,需要的经费开始呈几何级增加……哈一机那边也需要经费提升制造能力……加工中心的转速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目前材料跟加工工艺都达不到……”
杜国旺抱怨着。
随着技术研究的持续推进,数控技术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庞大。
甚至不只是数控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连主体的机床核心结构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经费!
校企办每年赚钱是不少,甚至越来越多,可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不仅之前的技术需要持续投入到技术升级的研究中,还需要一些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投入。
谢威现在降低了销售价格,意味着未来会损失更多利润。
“杜主任,数控技术是重中之重,肯定不会缺了经费的。等哈一机的领导们到了后,我统一向大家解释,如果大家认为我说的没有道理,咱们再讨论定价问题吧。”
谢威不想跟杜国旺争论。
就因为配套不足,才必须从刚上市就把数控机床的价格打下来!
听起来是悖论,实际上只有价格降低下来,才能促使配套产业快速发展起来。
“叮铃铃~~”
正在杜国旺越来越生气时,谢威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电话是张鸣秋打来的。
张校长告诉谢威,哈一机的领导已经到了学校,让谢威去校长办公室旁边的小会议室。
在知道厂里提出46万的价格被谢威否决,甚至要求价格进一步降低到36万,哈一机的领导们坐不住了,接到张鸣秋的电话后,就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学校。
谢威丝毫不意外。
“杜主任,母工,哈一机的领导来了,咱们去小会议室吧。”
杜国旺见谢威没有丝毫松口的迹象,只能默默叹了口气,转身就向外面走去。
到了土木楼,212吉普已经到了。
虽然距离并不是太远,走过去还是需要不少时间,由此可见谢威提出大幅度降价让相关人员有多么着急。
销售百台就少1000万纯利润,销售千台少上亿啊!
而上亿的科研经费投入到数控技术的研发中,至少可以取得不小的突破了。
学校参与的领导不多,除了张鸣秋跟刘德宝,就是杜国旺跟机电系的两名教授,哈一机的倒是来了五六人。
谢威刚进办公室,哈一机的众人全部神色不善地盯向他。
唯独没有异常反应的就只有刘德宝。
“……诸位,我知道大家觉得46万的价格已经很低了,比起进口的,几乎只有一半的价格……”
没等众人发难,谢威率先开口。
“我们程控交换机的低价策略,目前看起来已经遭到国际通讯巨头的联合围剿……”
“既然你知道,为什么还要如此?”
哈一机副厂长杜洪粗暴地打断了谢威的话。
知道谢威在哈工大说话的分量,整个合作过程,他们都没有对项目研发指手画脚,甚至整个哈一机都极其配合哈工大的研究工作。
当然,这跟哈工大出了大部分研发经费也有很大关系。
“杜副厂长,稍安勿躁!谢威不是在向大家解释嘛!”
刘德宝不乐意了。
见杜洪打断谢威的话,非常不满。
谢威这么精明,会干吃亏的事情么?
即使现在干了看起来吃亏的事情,将来也会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的。
“……”
看到刘德宝如此没原则地护犊子,别说哈一机的领导们有些难以接受,连张鸣秋跟杜国旺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他们看来,谢威要求主动降价10万,完全是一步错棋。
谢威意外地看了一眼刘德宝。
“谢威同志,不用理会他们,你把自己的想法说说……”
刘德宝现在丝毫不担心别人说自己没原则。
其他人能搞将近10亿美元的装备出口订单,他刘德宝也会没有任何原则地无条件支撑。今天刚得到消息,上级已经批准了谢威跟阿卜杜拉谈的新合同,阿卜杜拉也带着人返回学校,明天就到。
谢威主动降价,肯定是有原因的。
谢威看了刘德宝一眼,不明白他发哪门子疯。
对着众人开口说道:“诸位领导,三轴数控加工中心,属于巴统禁运清单中绝对禁运的战略装备。在我们拥有技术之前,不管相关单位如何谈判,国际上没有卖任何一台三轴联动的加工中心给我们……甚至连已经落后的纸袋打孔的加工中心都不卖……”
“随着各个单位从原本计划订单向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大部分在国内技术基础不错的单位,需要提升制造能力。而数控机床是制造能力提升的关键设备……”
众人原本的不满很快被尴尬所取代。
战略装备!
可使用这些战略装备的,是全国所有机械加工单位。
不是每个有需求的单位都能搞到购买数控加工中心的经费的。
他们隐隐有些明白谢威的目的:加快国内制造企业的技术升级!
“仅仅靠我们一家卖数控设备,要培养操作人员、技术人员,速度得多慢?进口的数控机床,国外需要提供技术培训……而他们建立合资工厂,不管是技术工人还是技术人员,都不可能从他们国内派来对吧?为了打压我们,合资企业的工厂,同类型产品,想要在价格上高我们太多,能行么?”
谢威声音不大。
却如同一击重鼓,狠狠地响在众人的脑海。
他们看的只是单位的利益。
谢威考虑的确实整个国家利益以及行业的利益。
外资只要进来,就会帮着培养人才;外资为了打压哈一机的数控机床,就必须大幅度降价才能占领更多市场,这就减轻了有需求的单位技术升级成本;而数控机床市场需求越大,行业人才培养的也就越多……
第283章 一不小心,又抢了三菱几千万美元的订单?
“价格太高,客户在购买的时候,肯定会有犹豫……10万,对于很多日子不好过的工厂来说,差不多能发一个月的工资了……”
谢威看着众人原本的不满逐渐消失,也是松了口气。
他强行要求对方降价,以张鸣秋跟刘德宝对自己的态度,加上目前校企办负责人尚未到位,哈一机即使不愿意也只能接受。
那样的话,对方心中肯定会产生芥蒂。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外资投资建立合资工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招聘我们的技术工人的同时,他们也会逐渐把一些非核心的零部件外协,这会进一步加快整个产业的发展……”
谢威笑着说道,“到时候我们要扩大产能,就不用再从头开始培养熟练技术工人跟技术人员。”
众人沉默了。
好处确实很多,可单位损失的利润,那是真金白眼的啊。
哪怕一年只卖100台加工中心,也是1000万!
长征机械厂一出手就是40台,一年可能才只卖100台么?
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能做多少事情了?
不说投入到新技术研发中,哪怕是给干部职工修楼分房子,都能多修多少了?
“看看谢威同志的觉悟!你们不觉得羞愧么?”
刘德宝见众人脸上的肉痛,知道他们的心思,毫不客气地指责众人:“多向谢威同志学学,利润只是少一些,并不是没有利润!”
“……”
谢威无语,很想让刘德宝闭嘴:不会说话就别说啊,这不起反作用么?
“诸位,看似少了利润,价格降低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只有让国际上的巨头们也投入进来,共同培育市场,否则我们发展会更慢!”
道理谢威都已经讲清楚了。
究竟选择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而已。
“谢威,你看可不可以这样,咱们现在先卖46万的价格,等进口设备放开限制后,我们再进一步降价?”
哈一机厂长陈军开口问道。
“对,我们完全可以先以这价格投向市场,这能多不少用于提升制造能力跟科研的经费呢。”
杜洪也急忙转变了态度。
“我觉得这样也不错,现在能买数控机床的都是国家重点单位,有上级拨款经费……”
连杜国旺都不愿意一开始降价太多。
加工中心价格卖多少对学校项目团队影响并不大,数控系统转移到红光机械厂生产了,每套数控系统的价格已经包含了数控系统研发成本。
一套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加上相关零部件,红光厂是以14万的价格提供给哈一机的。
现在降低10万,降谁的?
“诸位,长征厂之所以下单40台加工中心,是为了从学校拿到更多外贸军品的生产订单!并不是我们的产品比进口的更好,最早三菱这样精度的加工中心直接报价120万美元,也是我们主动降价才把价格打下来……”
张鸣秋见众人都不支持降价,开口说道。
众人沉默。
事实他们很清楚,谁都不想让到手的利益溜走。
“我们七机部下面有8个研究院,每个下属都有不少工厂……如果都按照长征厂的订购数量,将会有至少320台的订单……”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