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葫芦村人
果然。
当于国峰把14厂的情况做了汇报,李瑞满脸不耐烦地说道:“14厂是校企办的事,你给我说干啥!”
老头一听,吹胡子瞪眼地看着于国峰。
他觉得于国峰是为了要钱。
好不容易从部里忽悠来1200万经费,虽然扩建学校跟宿舍楼啥的得花几百万,可学校的项目,哪一个都是吞金巨兽。
手里就那点钱。
“我又不要钱。”
“少来!有了芯片,计算机系基于芯片的研究,你不问学校要经费?”
此刻的李校长,简直是人间清醒。
“……”
于国峰被这话噎得不知道如何开口。
学校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不应该是学校给钱么?
“校长,您确定基于芯片的研究都得校企办负担吗?”
一旁的谢威可不惯着,直接笑眯眯地问道。
李瑞正要毫不犹豫地回到肯定啊,看到谢威脸上的神态,瞬间觉得对方肯定又给自己挖了什么坑。
沉默了片刻,才看向谢威,“说说理由。”
“这款芯片可以开发出计算性能不差的科研计算机,能让学校需要大量计算的项目进度更快;可以让导弹的跟踪能力更强;可以让雷达的探测更准确、高效;可以……”
“停!停!停……”
李瑞一连串说出了多个停,一脸生无可恋地看着谢威,“你小子一开始可是说了不打这笔钱的主意!”
谢威提出的一切,都抓住了校长的痛脚。
李校长是谁?
一心想把学校所有项目搞成军用,努力让学校成为第一军工院校的校长!
是不是国内第一大学不重要。
就得是第一的军工院校,比哈军工还牛逼的军工院校!
“我没打这钱的主意啊!”
谢威耸耸肩,摊开双手。
一脸无所谓。
“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比如,空对空导弹,即使有更好红外导引头,可要是控制导弹飞行姿态的中央数据处理器运算速度不行,也没法让导弹在空中更灵活不是?战机一个战术机动,就能让导弹丢了目标……”
“嘭~”
巴掌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那个“献给最可爱的人”的搪瓷茶盅跳了起来。
这一次,办公桌没有再因为受到外力作用而散架。
显然后勤科这次没听校长的,修好了。
李瑞腾地一下站起来,双手撑着桌沿,瞪着血红的双眼:“要多少钱,直接说!”
“……”
谢威傻眼了。
校长的反应太过激烈,出乎了谢威的想象。
谢威不由疑惑地看向于国峰,后者一脸苦涩地摇头,也没给谢威解释。
“你确定这东西能提升导弹在空中的灵活性?如果能确定,400万以内,我可以交给你支付!如果不能……”
李瑞双眼通红地看着谢威。
那杀人般的目光,让谢威不由往后退了两步。
老头子上过战场,当时怕也是用这样的目光盯着敌人的吧?
这是此刻谢威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咳~咳~校长,谢威不了解情况。”
一旁的于国峰见谢威的神情,知道校长的反应很吓人,急忙咳嗽两声,让李瑞回过神来。
李瑞也意识到了失态,回过神来,看着脸色复杂的谢威,声音低沉地说道:“我刚才说的依然有效,只要我还担任校长,学校的活动经费,都可以优先供应给你提出的项目。”
“为什么?”
压抑着心中的不解跟震惊,谢威问了出来。
李瑞的承诺,不可谓不重。
谢威根本无法理解老头这反常的举动。
“于国峰,你告诉他。”
校长故作镇定地端起一旁已经没水的搪瓷茶盅,假装喝茶来遮掩自己的失态。
“唉~”
于国峰看了一眼李瑞,又看了看谢威,叹了口气。
良久,才开口:“真不知道你小子是随口说的,还是本就知道,以此来拿捏校长要经费。”
听到此话,谢威更是懵逼。
自己知道什么?
拿捏倒是有拿捏,问题是自己说的那些不都是需要的么?
“从霹雳-1开始,所有空对空导弹,在打靶测试时都无法解决脱靶问题。尤其霹雳-4……咱们部队目前唯一能使用的空对空导弹,也就只有仿制K-13的霹雳-2空对空导弹,那种空对空导弹的技术已经落后……而学校,也有这个项目……”
“啊……”
这下,谢威是真的被震惊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讲真。
他根本就不知道学校还有这样的项目。
霹雳-2他倒是知道,据说58年部队捡到了一枚完整的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由于技术储备不足,把这枚导弹样品跟相关资料提供给了苏联专家;1960年,苏联在AIM-9基础上进行改良的K-13空对空导弹研制成功,并在62年把K-13空空导弹的技术转交给了中国,于是有了霹雳-2空空导弹。
还有几年才会定型的霹雳-5,也是在霹雳-2的基础上升级而来的。
谢威对于空对空导弹的了解并不是太多。
反正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空军不仅战机腿短,刀也短。
“之前学校同意优先搞集成电路项目,并不只是机电系项目需要。要不然,你以为不到二十万的经费,调动全校所有电子、计算机的人员,就为了那项目?”
于国峰的话,证实了谢威之前的一些猜测。
计算机硬件开发,属于电子工程方面的;而计算机,主要还是软件开发相关。
学校在多年没有计算机专业招生,却还有计算机系,并且有于国峰这个系主任,本就是一件让人怀疑的事情。
“14厂那边,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对吧?”
谢威明白了。
敢情学校领导们一个比一个精明,要不是刚才随口编了那些理由,恰恰就用空对空导弹来举例,刚好目前的空空导弹研制又处在瓶颈,怕是永远都会认为是学校对自己的重视才如此。
想想也是。
哪怕已经工作了五年,展现出部分科研能力跟学习,也不至于让学校如此重视不是?
一切都明了了。
“差不多。学校实验室制造不出来先进的集成电路,自己采购设备建立实验室条件来生产,所需经费更多……有个拥有生产能力,还有产品的工厂,也不会亏不是?”
李瑞没否认。
结果,却被谢威用鄙视的目光暼了他一眼,“那你还什么都推到校企办?校长啊,做人还是得讲点良心的!”
李瑞眉头一挑,撇着嘴看了谢威一眼。
那神态分明在说:良心是什么?多少钱一斤?能吃么?
看到他的神态,谢威就知道自己话白说了。
“说说吧,关于用集成电路提升导弹命中率的事情吧!”
李瑞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没跟谢威扯其他。
谢威正要找借口不谈这个,却再一次被李瑞锐利的眼神猛地一瞪。
后背汗毛瞬间炸开:从来不曾见过老家伙这样的目光!
比刚才还凶猛。
“其实,提升空对空导弹命中率跟探测雷达跟踪/锁定技术差不多……战机在空中是不停地变更位置,主动制导的导弹发射后,没有了战机雷达的对目标的引导,就靠红外导引头探测目标的热辐射,或是导弹自身携带的雷达探测目标,再把信号传输给制导系统的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根据信号快速处理,判断目标方位,对导弹飞行控制系统下达指令,调整导弹飞行姿态……”
技术不是很了解。
基本理论谢威还是知道的。
“你别在这里说,等下,我找几个专业的人,你跟他们说。”
李瑞说完,也不顾谢威陡然瞪大的眼睛,转而到门边吩咐袁振越去找人。
“咱学校真的在研究空对空导弹?”
看着李瑞的动作,谢威问于国峰。
虽然之前李瑞就说了学校有这个项目,谢威根本就没信。
说好哈工大导弹相关专业在70年就跟着哈军工南迁,并被合并到了长沙工学院呢?
“学校有一千多名教职员工,你觉得两千不到的学生,需要这么多老师跟教授么?如果不教学,他们干什么?”
于国峰没有直接回答谢威的话。
可他的回答却让谢威更震惊。
整个学校,参与教学工作的才多少人?
这就意味着,学校还有很多其他自己都不曾想过的重要项目!
一时间,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几十年后,即使清北都挖不动学校教授。
当时网络上的理由是哈工大在校教授年收入都在200+以上,单位是W。
这让人无法相信。
毕竟,外界普遍相信国内搞科研的收入远不如国外。
网上也有消息表明,哈工大理工科类人才引进的“青年项目”,年薪不少于70万元/年+特别资助10万元/年(发放6年),并提供精装修新房(160m以上)或安家费200万元……
根据谢威所了解,学校招聘信息显示,副教授年薪28万,教授35万,相对来说,这收入还是很低。
所以200万+的年收入让人觉得不可信。
这时候谢威才算明白为什么清北挖不动哈工大的教授:既能拿到比别的学校高的待遇,又能为国防事业做出贡献,为什么要离开?
冬天太冷,环境不好?
还有另外两个校区呢!
“学校的导弹工程系不是被哈军工合并了?”
“那只是部分。”
于国峰并不想跟谢威谈论学校被哈军工抢走了多少专业跟人才。
当年学校800勇士,哈军工一成立,直接就抢一半,找谁哭去?
“所以,学校还是承担了不少的军工科研项目?我能知道有哪些么?”
谢威明知道得不到回答,依然不死心地问出来了。
果然,于国峰没有开口。
“《保密守则》你小子不是背过?我觉得你们班需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国峰同志,你记一下,给罗浩同志沟通一下,年后实验班排课的时候,把政治思想教育加上去……”
上一篇:拼爹系男神!
下一篇:我的超能力不是催眠,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