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39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这是我们最新的抗玉米螟的种子,伱是不是想要这种基因?”

  “现在,你被捕了!”

  …

  美利坚,华盛顿特区马萨诸塞大道1号,这里是美农业部驻地。

  近半年时间。

  全美各地的苜蓿农场主频繁通过媒体发布信息、接受采访、发表文章。

  “华夏人抢了我们苜蓿市场。”

  “往年我们可以向海外出口三四百万吨优质苜蓿,赚取10亿美元的收益,如今这个数据甚至一半不到。”

  “我的农场快撑不下去了,也许我该申请破产保护。”

  “甚至华夏沿海的苜蓿还想低价倾销到北美来。”

  “他们的苜蓿根本就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政府应该进行反倾销调查…”

  媒体声势浩大!

  一条条新闻扰动着当局的神经。

  甚至各地的苜蓿行业协会还组织了数十位农场主,集体寻求政策支持、农业补贴……

  当局调查后,

  决定提高苜蓿的行业补贴,并持续向其它国际苜蓿市场宣传诋毁大洋对岸的的苜蓿存在质量隐患。

  并提出倾销申诉。

  …

  国内,农业部。

  “从1995年至今,国际上成员国反倾销立案,近3000起,其中涉及我们的500起。”

  “连续12年居首位。”

  “要平常心对待,以后得摩擦只会更严峻,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不必大惊小怪。”

  听林部这语气,郭阳就知道,突然而来的针对对国内的影响不大。

  国内企业尤其喜欢内卷。

  经常导致对外出口的农产品价格很低,很容易就引起纠纷。

  今年推行的苜禾1号改良盐碱地鼓励,让滨海盐碱地开荒多了800万亩牧草。

  这么大的面积,产个几百上千万吨的牧草很轻松。

  沿海出口也方便。

  自然有很多企业盯上了海外市场。

  郭阳笑道:“那也值了,明年就多了800万亩良田。”

前两章感情戏全删了 后面也不再碰

  顺便请假。

  抱歉。。。。

第254章 给四大粮商做局

  “那可不止800万亩,大豆不是还有300万亩吗?”林部的语气里透露着畅快。

  这两年国内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发展,占据了大量的良田。

  同时,农村撂荒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导致整个国家的耕地面积和粮食安全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如今,利用苜禾1号种子改良滨海盐碱地,加上天豆1号,只是一年时间,沿海就多出了1100万亩的耕地。

  而且这还只是十分之一,他怎么能不高兴。

  大豆改良盐碱地的效果虽然要差上一些,但郭阳也没去扫林部的兴。

  他可没忘记此行的目的。

  原本这事找负责管理对外投资的部门就能解决,只是刚好林部知道他来了,才约上见一见。

  很快,话题转移到到非洲投资农业上。

  只见林部少见的皱了皱眉,很明显对嘉禾出海投资非洲并不是很看好。

  “除了农机,嘉禾的其它业务和非洲市场很不搭。”

  “到非洲搞种植业可不是明智之举,农垦等单位更多是出于国家整体战略的需要。”

  “相反,南美洲的大豆和玉米种子市场,嘉禾就不眼热?”

  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大豆和玉米的种植大户,是世界上重要的种子和粮食市场。

  农业部鼓励农企出海,也更多的是针对亚太和南美,比如重庆就有国企已经联合了十余家企业出海南美。

  郭阳笑道:“南美的市场嘉禾也会进入,但还在等一个机会。”

  林部感兴趣的问道:“等什么样的机会?”

  郭阳说道:“最近国际玉米价格上涨的厉害,甚至连小麦也有大幅上涨的趋势。”

  “这可能是一个局。”

  林部目光一凝。

  此前他曾和国家粮食局的老聂交流了一番,一是分享玉米增产的喜悦,同样也说到了如何处置这批玉米。

  无外乎就是三种方式:出口,加工,库存。

  因为玉米近期价格上涨,国家粮食局的选择是出口和加工占主要部分,库存一部分。

  林部不动声色的问:“哦?说来看看。”

  “生物能源技术今年才刚有突破,以美利坚为首的国家就开始大规模出台相关补贴,鼓励玉米加工能源,导致国际粮价最近两三个月一直是上涨趋势。”

  “不出意外,未来两三年国际粮价的价格都会呈快速上涨的趋势。”

  说到这,郭阳笑了笑,开口道:“林部,不觉得这种手法很熟悉吗?”

  林部跟着笑了起来,说道:“好小子,怎么,嘉禾这次也想去国际期货市场玩一把?”

  郭阳挑了挑眉,看这样子,嘉禾几年前在期货市场上的操作,上层可是一清二楚。

  “有机会的话,嘉禾可不会放弃薅羊毛。未来几年,国际上可能会发生很严重的粮食危机。”

  林部诧异的看着他,问道:“又一次国际性粮食危机?”

  郭阳很笃定,2008年的金融海啸近在眼前,粮食不正是最好的转嫁风险和收割的工具吗?

  “通过生物能源消耗粮食库存,然后再抬高农资,提高种植成本,粮价上涨的基本面就形成了。”

  “最后国际资本才会真金白银的投入天量资金,就像两年前的大豆一样。”

  种子、农药、化肥,全球农资的产业链主要掌握在西方国家的手里。

  郭阳简短的几句话,解开了林部这些天的疑惑,不过也不是很担心。

  国内最怕的是粮价低,伤害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从1990年开始就建立了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

  2000年又成立了国储粮专门负责粮食储备管理。

  林部一边思考,一边笑道:“国内粮食储备很足,近年产量也在好转,如果国际粮商还敢来,绝对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就没想过请君入瓮?”

  林部挑了挑眉,“什么意思?”

  在郭阳的记忆里,前世的粮食危机,四大粮商在收割了亚非拉之后,同样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大国。

  不过由于十几年来,国内粮价一直低迷不振,国储粮为了保护农民,手里囤了十几年的粮食。

  当国际炒家买买买的时候,却发现国储粮深不见底,最终大败而归。

  不过这一世,由于天禾种业的存在,这两年国家的粮食产量大幅超过了预期。

  除了玉米,后续还有大豆、以及小麦都会大幅增产,国际炒家还会不会来,很难说。

  思考了会儿,郭阳说道:“一方面加强囤粮,一方面要假装我们很弱,吸引国际炒家来国内搞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四大粮商和国际基金收割了亚非拉,我们让他们来国内……”

  林部眯起了眼。

  他算是明白了嘉禾在等什么机会,反向阴一波四大粮商,届时嘉禾进入南美,阻力就会小很多。

  郭阳继续说道:“国家粮食局能不能不那么高调,秋收还没完呢,就紧急上调了今年的产量预期。”

  林部一想,如果按这小子推理的逻辑,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琢磨了一会儿,林部想起嘉禾这时候进入粮油加工领域,是不是早就有了这层谋划?

  但嘉禾加工收购国产大豆的亏损又是实打实的,一时之间,林部也琢磨不定。

  但手中有粮,却一定是正确的。

  林部说:“这事我记下了。”

  郭阳也笑了笑,事实上,嘉禾粮油除了加工,另一个目的也是囤粮,手中有粮,在和四大粮商过招时才能游刃有余。

  “那在非洲的投资,林部能不能帮忙引荐一下?”

  林部想了想,让秘书拿来一份资料。

  “刚好,刚果(金)这两年稳定了些,虽然东部大湖区依然有很多反对党活跃,但整体政局缓和了些。”

  “新就任的小卡比拉总统曾经在国内留学,现在也正与国内进行了基础设施融资对话。”

  “目前初步定下的调子是基础设施换矿产资源。”

  郭阳接过资料,是一份国内和刚果(金)的一份投资洽谈范围。

  快速的翻了翻,刚果的交通运输、水电、市政、医疗等各项基础设施都很落后。

  农业也是同样如此,粮食基本上依靠进口,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谷物和蔬菜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奢侈品。

  技术落后贯穿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各个环节,农业投入严重短缺。

  优势是各种资源丰富。

  简单来说,在刚果(金)大规模投资粮食种植,投入与收益的性价比很低,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郭阳在林部拿出的资料上看了很久,最终才指着其中一页。

  “棕榈油开发和粮食种植开发,嘉禾对这两项感兴趣。”

  “可以,后续可以给你引荐刚果(金)农业部的部长,他这几天刚好在京城。”

  林部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开口道:“出海的话,国家给不了什么支持,相比之下,还是要大力发展国内啊!”

  “只要嘉禾能像现在这样发力改造盐碱地、沙漠、戈壁,国内是不会有人动嘉禾的。”

  国内难以利用的耕地不计其数,以往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进行改良,但效果差强人意。

  几十年下来,能像嘉禾这样大规模开发荒地,还能取得如此效果的,仅此一家。

  郭阳明白林部这是在点他了。

  “重心肯定还是在国内,尤其是西北,把西北改造成大粮仓才是嘉禾的终极目标。”

  “你心里有数就好。”

  林部其实还有一件事没说,再过两个月,中非合作论坛将在京城召开。

  不过,他并不想让嘉禾参与。

  其余的几个非洲国家,赞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的农业投资环境都比刚果(金)要好。

  但他不想嘉禾轻易在海外打开局面,国内可还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嘉禾去开发呢!

  看林部想走,郭阳起身与林部握手,说道:“感谢林部的支持,嘉禾忘不了自己的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