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34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不是还有凯瑟琳吗?”

  ……

  九泉。

  年前,郭阳随手从实习生名单里挑了个家庭贫困,学习优良的实习生,担任项目专员。

  这天下午。

  杨恒懵逼的看着手中的纸条,上面写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肖乐,13****。

  喉咙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道:“宁姐,我…我…会不会搞砸了啊!”

  “老板安排的,让你大胆的沟通。”宁小婧露出个迷人的笑容,随后转身离去,身影曼妙。

  直到人影消失,杨恒才回过头来,看着纸条入神。

  他想起大学入学时的自我介绍,他的胆那时候就破了。

  “了解政策,熟悉项目申报是我的工作。”

  “没什么好怕的!”

  ……

  即将进入8月。

  郭阳将一些事物交给了宁小婧,就去了种质资源库。

  一边学习前沿的育种技术,一边寻找筛选着合适的种质资源。

  在实验室呆了一周后,才又回公司处理了两天事务。

  紧接着,又带着毕强和天禾科学院的种子搜集队。

  以种质资源共享、金钱、政府关系等途径,在西北、西南、华南等地的种质资源库考察学习了半个月时间。

  期间也和一些专家大佬做了会面和交流。

  一番努力后,天禾的种质资源库又丰富了不少库存。

  同时,郭阳也借机收集齐了这次种子培育需要的种质资源。

  粮经类的大豆、小麦、油菜、花生、棉花、甜菜、青稞、高粱、水稻、玉米……

  水果类的苹果、柑橘、芒果、猕猴桃、香蕉、葡萄、火龙果、桃、犁……

  以及少部分畜禽类。

  等忙完这些,时间已经快到8月底,虽说一直在飞机上办公,但也积攒了很多事情。

  这期间也是好消息不断。

  春播玉米开始收获,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进和经验总结,天玉1号的种植户亩产不断的打破记录。

  郭阳还记得去年是一个叫豁牙子保持的3000斤出头。

  目前这记录已经转到了疆省某浙省来的种植户。

  亩产3300斤!

  这肯定不是终点。

  夏播玉米的产量还有望更高。

  国内很多农作物的高产记录都是在疆省创造的。

  事实上,前世郭阳在疆省种地时,就经常听到玉米亩产3000斤以上的消息。

  而今年,疆省和河西走廊地区,玉米亩产3000斤已经是常态。

  其它地方也挺不错。

  陕西能收1500斤以上,黄淮海和东北3000斤没戏,但两千多斤依然很稳。

  与玉米一起的还有丰凯的谷神系列玉米收获机,经历了第一批丰收的检验。

  谷神这会儿已经卖疯了。

  同样,今年的春小麦地区,天麦1号也是一枝独秀。

  具体的数据还没细看,

  现在要紧的是先把品种培育出来,还能赶上秋季这一波扩繁,以及冬季海南的扩繁。

  将一些需要签字的文件处理后,郭阳就准备钻实验室。

  开搞!开搞!

  当郭阳兴致勃勃的来到专属实验室时,电话铃声很突兀的响了起来。

  看了下,是瞿阳。

  略微有点疑惑,每次闭关前他都会专门给团队说一声,怎么瞿阳还找来了?

  接通。

  “喂?”

  “老板,是我。”听声音,瞿阳的情绪有点低落。

  郭阳皱了皱眉,开口问道:“怎么了?并购的事没谈成?”

  “并购还算顺利,屯玉已经在内部过会了,三瑞农业也谈妥了,但是……”

  瞿阳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说道:“一周前,打假队在张掖发现一个制种基地的边角地农户和冀省那边有串联。”

  郭阳微微皱眉,嗯了一声后,缓缓说道:“然后呢?”

  “卫关派了几个兄弟过去,然后,有个叫杨大武的兄弟外出后没回来。”

  杨大武,郭阳记起来了,打假队最初的成员,从张掖到伊犁,再到赤峰,都全程参与了。

  瞿阳咽了咽口水,声音低沉:“昨天,还在冀省的几个兄弟,收到了个木盒子,里面是一条胳膊…”

  瞿阳声音沙哑,语气里带有止不住的杀意,“是大武的胳膊,被他们给卸下来了。”

  “然后打假队在乡下一间房子里,找到了大武,已经死了…”

  郭阳面无表情,半响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我…知道了。”

  辗转万里奔袭的兄弟就这么没了。

  一股难以抑制的暴戾之气,在郭阳心中涌动。

  “报个位置,我马上过去。”

  瞿阳说:“老板…我去吧!”

  “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吗?”

  “卫关已经摸上了,两家农资店和一个杂牌种子公司。”

  “报警了吗?”

  “没有。”

  沉默了不知多久,郭阳才说道:“在那边碰面,我…我去送大武回家。”

  挂断。

  毕强回头看郭阳的时候,才发现了不对劲,“怎么了,阳子?”

  郭阳摇了摇头,“有点事要处理下,过几天再来。”

  打假这事是郭阳一力主导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意孤行。

  郭阳强撑着回办公室拿了点东西。

  走出来时,两只眼睛已经微微泛红,让迎道而来的宁小婧诧异不已。

  “老板,怎么了?”

  郭阳只是摇了摇头,就叫上罗修直奔机场。

  冀省。

  郭阳见到了同样阴郁不已的瞿阳,还有卫关。

  卫关说:“我们找到大武的时候,只剩一口气了,右胳膊被卸了下来,丢在角落里,伤口快…长蛆了。”

  说道这,卫关也脸色有些苍白:“大武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我刚背着他出去,就咽气了。”

  郭阳抬头看着天花板上的蛛丝网,半响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杀意凛然的开口:“我想…”

  瞿阳连忙打断,“老板,这事我去,你就不要出面了。”

  “瞿总也别去,我惹出来的事,我带着打假队的兄弟处理。”

  几人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没报警,就已经代表了所有人的意见了。

  这事没法善了。

  郭阳攥紧拳头,想了又想,他是恨不得亲自动手,杨大武的年龄还没他大吧!

  “我带打假队的兄弟去吧。”罗修突然说道,“对方有狠茬子,一般人可能对付不了。”

  瞿阳立马说道:“你不行,你被认出来了,肯定会牵扯到公司。”

  “最好打假队也不要出现,外面有合适的吗?”郭阳看向瞿阳,打假队动手,他很难忍住不出面。

  瞿阳摇了摇头:“信不过。”

  罗修低声说道:“我有几个退伍的兄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一直想去国外当佣兵。”

  沉默了片刻。

  郭阳掏出一张卡给了罗修,随后看向瞿阳,说道:“联系余洪海,准备好去非洲。”

  缓缓呼出一口气,郭阳来到房外的一辆冷藏车外。

  开车门,掀开白布,随后又扭头看了眼其余打假队的人。

  “走,送大武回家!”

  “就这么算了?”有人发狠。

  “算不了!”

  ……

  陇南的某处山坡外。

  郭阳用铁锹填上最后一掀土,看着眼前的坟包,久久没有说话。

  一旁,两位五十余岁的老人已哭成泪人。

  悄然下葬,来的只有至亲。

  坟包里,埋着大武的尸体和一条胳膊,算是拼成了一具全尸。

  “以后,我养你们。”

  …

  两周后,相隔千里的三地连续发生要案,手段凶残,出事的还都是农资店、种子公司、掏地沟的。

  业内人一看,

  就知道出大事了。

  调查接踵而至。

  出事的几人家庭都比较富有,同时也还有黑社会背景,多次坐牢,恶贯满盈,套牌的种子更是琳琅满目。

  线索千丝万缕。

  再加上其它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没有了下文。

  但种业套牌的乱象再一次暴露在了社会和高层的视线下。

  天禾也不计投入,在打假端投入了巨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与高层的磋商也更为的积极频繁。

  在九月中旬的某天。

  农业部联合zui高法、zui高检、工业和信息化部、G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知识产权总局联合发文。

  打击假冒伪劣冒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