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35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加快F律F规修订,

  对侵权行为严厉打击,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

  加大种业违法查处力度,

  严格品种管理……

  一系列措施,堪称史上最强!

  风暴开始席卷种业!

第252章 火

  张掖。

  几道惊慌失措的人影在逃窜,不时回头看着追击的身影。

  却没留意到前方的玉米丛。

  卫关带人从斜刺里杀出,先是用钢管棍棒招呼,随后将几名掏地沟的扑倒在玉米地里。

  哀嚎的声音不绝于耳!

  掏地沟的人身体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布满了惊恐与痛苦的表情。

  其中一名头目,卫关认得他,打假队当初摸到边角地制种户与外界有串联的中间人之一。

  他想起几天前,老板亲自领队打假,拳拳到肉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一拳!

  又一拳…

  穿戴整齐的执法小队姗姗来迟,哑然的看着这一幕。

  天禾的打假队太疯了。

  消息网络更是能量广大!

  不仅经销人员走村串户,很多甚至就是本村的人,有任何风吹异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女队员章玲不忍看这一步,斥声道:“别打了,再打死人了!”

  卫关克制住内心的杀意,不能给公司惹事,他哂然一笑。

  “一个没跑,全制服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

  打假队散开,执法小队看着零乱的数人,有的捂着腹部,有的跪在地上,脸上满是惊恐和绝望。

  而那名疑似头目的家伙,衣衫褴褛,满脸是血,眼角被打得淤青,肿胀得几乎无法睁开,鼻梁也被打断…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汗水的味道,让人不寒而栗。

  暴力!

  残酷!

  在目睹了犯罪分子的惨状之后,执法小队神色复杂,他们好像什么都没做,功劳都是他们的。

  卫关让打假队员先走,说道:“叫下救护车。”

  随后又看向执法队一名高大的男子,“高警官,天禾有打假经费,医疗费我们出。”

  “改天一起喝茶。”

  阳光透过清澈的蓝天,洒在连绵的玉米制种田上,偶有躲在制种田里的农户也一动不动。

  金黄的玉米棒子挂在秆上,宛如一串串金色的果实。

  田埂上,几道道人影走过。

  “县城一套房,一百万,父母的社保,还有他弟弟杨小武读书,以及以后的工作安排。”

  “这命卖得值了!”

  “这次农业部和G安部持续保持高压,以后应该没那么累了。”

  “总有几个不怕死的。”

  “那就干死他们!”

  种业打假的力度前所未有,覆盖了几乎所有商业化的粮经种子。

  尤其是有天禾种业参与的地方。

  心里有鬼的人瑟瑟发抖!

  打假队曾经历了张掖的历练,经历了奔袭伊犁的磨砺,经历了通辽地方的刁难。

  近两年时间,每年辗转全国十万公里以上,能坚持留下来的,骨子里就有着暴戾的基因。

  在张掖,

  在东北,

  在蒙省,疆省,华北…

  一支支训练有素执法小队在天禾打假队的配合下,悄无声息的潜入了各个乡村村落。

  直到破门而入时,犯罪分子才惊慌失措的四处逃窜。

  犯罪窝点被一举捣毁。

  …

  与此同时,

  淮海平原上,金色的玉米穗在微风中摇曳,这时一个属于农民,属于天禾种业的丰收年。

  一台台谷神玉米收获机驶入田间,轰鸣声与秋风交织。

  机器的巨臂挥舞间,一排排玉米杆应声倒下,金黄的玉米穗被迅速剥离、收集。

  收获机的速度很快,身后留下一片片整齐的秸秆和满满的收获。

  农民们站在田边,看着这一幕幕繁忙而有序的收获场景,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农户站在田边,叹道:“看看这机器,今年多亏买了它,这产量,要人来掰,那累一天下来,腰都撑不直。”

  “哈哈,那是,这效率杠杠的。”

  “收下来的玉米也颗粒饱满,干净整齐,省心又省力啊!”

  “玉米加工厂的订单也来了,今年的价格也可以,有6毛多。”

  “我感觉还能涨,先卖一点备种子,其余的再等等看。”

  …

  农业部。

  林部和国家粮食局聂局相谈甚欢,语气间尽是畅快之感。

  这时,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林部看了眼,说:“是辽省老郑打过来的,大概又是来告状的。”

  聂局无所谓的笑了笑。

  林部接通,同时开了免提,一个焦躁的抱怨声传了过来。

  “林部,这次是不是太彻底了?很多企业直接没了活路,哀嚎连天啊。”

  “还有天禾种业下手太狠了,完全就是野蛮行径,农资店根本没有活路。”

  “肆无忌惮的并购,天禾是想行业垄断啊!”

  林部和聂局对视一眼,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打击套牌侵权势在必行,这次的洗牌也恰逢其时。”

  “恶意打压、倒闭、破产、跑路…这些野蛮手段也都不管了吗?”

  林部说:“一时的阵痛而已。”

  “你找谁都没有用。”

  老郑悲怆不已,道:“为什么啊?”

  “因为值得。”

  挂了电话,林部看向聂局,笑道:“怎么这些人都找我,不去找你呢?”

  聂局揶揄道,“郭阳可是说过,农业部可是嘉禾的家长,你这台可得给他站稳了。”

  “哈哈哈……”林部毫不掩饰,这台他必须站,甚至更高层也会站在天禾这一边。

  两人看似是来交流工作的,其实也是想和对方分享下内心的喜悦。

  今年国内玉米产量爆了!

  天玉1号在国内各地已经被奉为神话,高产记录迭出不穷,农户丰收的喜悦处处可见。

  国家粮油部门紧急调整了今年的玉米产量预估。

  3月份的时候,国内和美农业部对国内玉米产量的预估分别为1.44亿吨和1.42亿吨。

  如今,这一数据已经紧急上调到了1.76亿吨,同比增长了3200万吨!

  增幅22.22%!

  这个数字一出,无异于大地震,饲料业、畜牧业、玉米能源加工业……

  甚至整个国家的规划都受到了影响。

  前几年,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鼓励出口,连续的出口导致库存量下降。

  但国内饲料消费增速极快,

  又因能源日趋紧张,工业消费量也极具增加,按产量1.44亿吨,我国将在下一年度出现300万吨的缺口。

  2006年度玉米价格全线上涨。

  原本已经计划转出口为大幅进口了,如今却多出了2900万吨…

  国际局势上,

  全球饲料需求持续多年刚性增长,已经很大幅度地消耗了玉米的产能。

  而2006年,全球玉米深加工行业又迅速崛起。

  玉米淀粉,玉米糖,工业乙醇等产能都在迅速上升。

  让玉米供需关系确实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正基于此,国外基金大量持续买入玉米,玉米价格从年初一直在涨。

  国家粮食局也依此判断,国际玉米价格后续还将大幅上涨,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的政策可能会转向。

  而华夏增产的近三千万吨玉米,用于出口可以获得三四十亿美元的外汇,用于加工,则能缓解能源压力。

  无论怎样,都将占据主动地位。

  产量暴增的原因也很好调查,种植天玉1号的农户大幅增收,每亩增收500~800斤。

  农业部要来天禾的种子销售数据,57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

  增收恰好出在天禾的身上。

  天禾种业在整个国内的战略地位也立马呈火箭式窜升!

  如果,明年全国播种的4亿亩玉米,全部是天玉1号,那又会是何等场景?

  虽然这违反了生态和地理环境规律,但一半总行了吧!

  不仅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能大幅提高能源加工的产能。

  同时,也给真正的育种家带来了育种的方向和优良

  况且,玉米小种企的倒闭根本算不上牺牲。

  种企太多了!

  不仅没能提高创新力,反而大量的套牌侵权影响到了种业的创新活力。

  兼并本就应是种业市场发展的结果,国内也是时候出现超大型种企,来面对国际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