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33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一是山西屯玉,玉米种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天禾的目标是实现对其控股。

  二是三瑞农业,其培育的SH363向日葵套牌严重,因此对天禾的并购很积极。

  有了天禾的助力打假,其实控人反而能获取更多的收益,所以这桩并购很有戏。

  除了三瑞,还有一些有研发能力的中小种企也在天禾的并购选项中。

  比如主攻黄淮海产区锈病免疫的种业公司,

  但其唐单5号在冀省地区很畅销,小日子过得很滋润,未来应该也不差,所以天禾并购的难度挺大。

  不过瞿阳不是善罢甘休的主,郭阳也想要控股这家公司,其研发团队真的很有想法。

  …

  谢时杰也去了疆省考察泽普的50万亩盐碱荒地。

  8月份能定下来的话,今年完成土地整理,顺便撒播一些绿肥种子,明年开春就能耕种。

  一项项的进程了解完。

  郭阳又将一些注意的点记下来,还有啤酒花、西北海鲜、生鲜超市…这些下次开会的时候都要安排出去。

  郭阳埋头梳理的时候,宁小婧轻缓的走了进来,手里拿着茶袋。

  看了看茶几上的空荡荡的茶盒。

  不动声色的泡起了茶。

  听到流水声,郭阳才注意到她背影,微微弯下的身子,让臀部格外的圆润挺俏。

  没一会儿,茶水放在了办公桌前。

  郭阳留意到了茶盒里的茶袋,微微点头,道:“谢谢。”

  想了想,又夸赞道:“今天打扮的很好看。”

  宁小婧浅浅的笑了笑。

  郭阳感觉怪怪的,开口道:“刚好我整理了下最近的事,你再拿去梳理下,下次开会的时候用。”

  宁小婧笑着接过。

  郭阳也站起了身,“先一起吃饭去吧,下午再弄。”

  等宁小婧将资料放好,两人才去食堂吃饭。

  期间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些工作生活上的事,等饭后站在窗前看着祁连山时,郭阳不禁想着罗修说的话。

  这就叫有人情味?

  嗯…感觉挺没意思的。

  另一边,

  宁小婧在洗手间对着镜子,看了又看,发现没哪里不妥的,才轻快的走了出去。

  想着不解风情的老板用着尴尬的语气夸赞她,不由笑了笑。

  看来得主动点了,像老板这样的可是超级绩优股,有捷径走为什么不把握住呢?

  ……

  下午一点过。

  关程匆匆的来到公司。

  下了车后,就小跑着去老板办公室,额头很快就冒出了汗。

  由不得他不积极。

  余总已经和他交流了,丰凯有人事变动,其中就有他。

  从取得明尼苏达大学的农业工程博士学位后,在全球最大的农用机械设备商之一的凯斯纽荷兰工作了几年。

  事业一直不太顺利,很多核心的技术华人很难接触到。

  所以他接受了老板的邀请回了国,没曾想,却一路开了挂。

  很忙很累。

  但成果也是丰厚的。

  除了农机产品的接连热销,技术储备也是极其的雄厚。

  目前丰凯农机取得的专利已经近千个,即使是发明专利也有几十个。

  正在排队审查的更是一大堆。

  办公室里。

  郭阳看着一脸汗的关程,仿佛能感受到其内心的波动。

  关程将手中的无人机公司名单递了过去,还在喘着粗气,“老板……”

  “我先看,你自己去倒水喝。”

  郭阳浏览了下一长串的名单,得益于微机电制造工艺研究的成功,传感器的价格和体积降低。

  国内外的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郭阳看着那一溜的名单,终于在末段港岛公司的名单里,看到了大疆。

  丰凯在羊城也成立了无人机分部,因为先发优势,以及集团提供的雅马哈无人机技术资料。

  羊城分部在无人机领域目前是姣姣者。

  对大疆评价是:不入流。

  当直升机遇上微机电工艺,原本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军用无人机,价格直落至几万元人民币。

  大疆这时做的就是直升无人机云台系统。

  其实力和体量来说,对丰凯的威胁真不大,但无人机更像是互联网产品,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

  无人机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如果放任不管,说不定哪天大疆就把丰凯的无人机业务挑落下马了。

  在名单上圈下了大疆,然后又随意的圈了两家公司。

  关程已经倒了杯白水走了过来,郭阳说道:“这三家公司可以留意一下,最好收购或者买下来,要保留其原始团队。”

  关程瞧了瞧,也没看出啥特殊的,但还是点了点头。

  瞧关程这朴实的模样,郭阳就清楚余洪海的没错。

  让其总览全局肯定是有问题的,不过作为副手却是有可能的。

  郭阳说道:“老余要去非洲,我原本准备让你接手,但他向我推荐了蒲飞。”

  郭阳观察着,关程很明显愣了愣神,随后笑道:“我确实不适合,不懂生产,也不懂市场。”

  “蒲飞可以,他挺厉害,丰凯的生产效率一直在稳步提高。”

  郭阳跟着说道:“那行,就让蒲飞来,不过伱也得多担起责任,除了研发,售后和财务也交给你。”

  关程这才郑重的应了下来。

  丰凯最近的研发成果也不错。

  上线销售的产品除了拖拉机、柴油机、播种机、耕整地机械外,又多了玉米收获机,以及牧草相关的机械。

  制种机械上,抽雄机上取得了一些突破,这也是关程来九泉的原因。

  关程说道:“老板,那我先走了,我还得赶飞机去疆省,采棉机那边有了进展。”

  郭阳眼前一亮,开口道:“采棉机样机出来了?”

  关程挠了挠头,一时被堵得不知怎么回答,采棉机有多难老板应该是清楚的吧?

  “还没,今年播种的天棉20快结球了,今年要跟着做一些测试和收集一些数据,我去安排一下工作。”

  “明年能上线不?”

  如果没记错,采棉机是从2004年底开始研发的,明年就是第三年。

  有种子商店解析的技术资料,当初挖关程也是因为其在凯斯纽荷兰有采棉机相关的经验。

  关程咬牙点了点头,说道:“采棉机的专利封锁有点多,有些还没获得授权,在想办法绕过。”

  “丰凯的采棉机一出来,绝对能和进口产品掰掰手腕!”

  采棉机,被成为农机工业上的王冠。

  1956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了第一台采棉机。

  但直到1999年,第一台国产采棉机经过五年的研发,才在疆省兵团问世。

  虽然问题多多。

  但2006年,一台国产采棉机的最低售价100万元起步。

  进口采棉机约150~200万元。

  看起来好像还不贵。

  但一个棉花种植面积在8万亩的中型植棉农场就需要8台性能优良采棉机,仅此一项需要购置费约1500万元。

  此外,每台采棉机需要配套4辆专用容纳14~16吨的籽棉自卸网箱车。

  再加上配套的机采棉籽棉清理、烘干、轧花等加工设备,还需要资金约1000万元左右。

  所以,进口采棉机虽然没有芬特930等拖拉机贵,但配套成本高昂。

  在历史上,原来农机体系本行基本都是造坦克的,所以如芬特等新型大马力拖拉机基本上都有进口限制。

  至今,丰凯的猎豹220和芬特930都存在着80匹马力的差距。

  因此,别看德国现在安心发展经济,只要一有事,一大批农机工厂立马就能转型为战车工坊。

  言归正传,

  以往,疆省兵团没有几个团场能承受得起这么大的费用。

  但随着农机补贴的出现,以及财富的积累,农业机械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这是采棉机最好的时代!

  郭阳说道:“嗯,研发上需要任何支持都及时提出来,无条件满足。”

  ……

  德国,汉诺威,尼恩小镇。

  身材高大的维克托,穿着深色短袖和长裤,从拖拉机上走了下来。

  小女儿丽莎兴冲冲的走上来,黑白相间的边牧巴克也一个劲的摇着尾巴。

  “爸爸,那个华夏人来邮件了。”

  维克托一时没反应过来丽莎说的是谁,丽莎提醒道:“华夏人,锅…锅。”

  楞了一会儿,才想起四年前的那个华人身影。

  还是弗兰带来的。

  特别喜欢他的宝马2002,对德国农机也多有推崇。

  “噢,想起来了。”

  这时,留着金黄色头发,脸庞柔和的凯瑟琳也上前说道:“他还有些事情需要你和弗兰叔叔帮忙。”

  不一会儿。

  维克托在电脑前看完了邮件,讶异的说道:“他这事业做得不小啊,都在开拓欧洲市场了。”

  凯瑟琳双手抱胸,脸上略有不爽,几年时间,一直没来信,有需求了,就想起他们一家了?

  维克托却没多想,笑道:“他还邀请我们一家和弗兰去华夏玩,我得先给弗兰去个电话。”

  少顷,

  还在农场里收割小麦的弗兰就从维克托那里了解到了情况。

  弗兰的头发越发斑白,笑道:“维克托,我觉得你儿子约翰就是合适的人选。”

  “那可不行,农场里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