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02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不过有国家文件支撑,农发银行肯定会执行下去。

  郭阳预计今年的盐碱地开发面积在六七百万亩,总投资200个亿,银行提供三分之一贷款,也才六七十亿。

  对农发银行来说,也就是个普通的大项目。

  只是程序上依然很麻烦。

  不过最近天禾和丰凯的回款速度都很快,要支持河西乳业的高强营销以及其它项目投资,也不是什么难事。

  看了一会儿资料,郭阳抬头对宁小婧说:“好,文件先放我这儿吧。”

  “春季招聘和新员工入职,你再跟一下,交待到位,要保证管理稳定,也要确保留住人。”

  一下子要入职大量的新员工,肯定会带来影响,但这也是必经的一步。

  宁小婧点了点头,“那我先忙去了。”

  回过神来,郭阳继续看报表。

  一季度各个子公司的销售数据无疑都是很好看的。

  河西乳业营收16.45亿元,春节过后就进入了淡季,但日销数据也维持在了1800万元左右。

  总体来说还是还很不错的,毕竟去年一年的营收还只有几亿。

  数据最好看的是天禾种业,去年的预收款也计算在了一季度。2亿斤玉米种子出货量80%,回收款40亿元。

  还有约两成种子除了少部分遗留,大多都是在新开辟的市场。

  如蒙省通辽、赤峰、兴安萌等大兴安岭以东区域,这里也是国家布局粮食安全领域的一招重要棋子。

  未来能增加的耕地面积相当于一个湖北。

  除此之外,蔬菜种子也很畅销,1季度营收破亿。

  辣甜椒种子很稳,其它种子也做出了突破,尤其是超级红芯胡萝卜。

  虽然这也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但天禾没理由有钱不赚。

  其次就是丰凯农机,一季度销售额在5.5亿元左右。

  除了猎豹拖拉机,最主要的产品就是单缸柴油机,在西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已提升到了40%,1季度的纯利也达到了2000万元。

  另外就是全王生物,1季度营收约8000万元。

  …

  总体形势一片大好。

  天禾和苜禾依然是主力,承担起了为集团输血的功能。

  看完了报表,郭阳想起宁小婧说的招聘现场情况已经发到了工作群。

  先起身泡了盅茶。

  窗外的风沙依然吹着,遮挡住了祁连山的风景。

  也不知金塔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城里都有风沙了,金塔更靠近沙漠,风沙不知有多大。

  但春耕啊,

  狂野的沙尘暴天气也阻挡不了人们在地里刨食物。

  透过沙尘,郭阳仿佛能看到白色的地膜随风摇曳,农民戴着口罩和帽子蹲坐在地里摆弄菜苗。

  喝了口茶,歇了会儿,郭阳才坐在了电脑面前。

  嘉禾每个子公司都建了qq群。

  主要还是地域分布太远,在群里能随时汇报现场情况。

  重要的文件还是通过其它更安全的方式进行传达。

  郭阳先是看了人事群,通过照片上密密麻麻的人群,确实能感受到嘉禾招聘专场的火爆。

  不过照片质量差了点,习惯了后世的高清照片,再来看这个年代模糊的像素,有点像在吃糠咽菜。

  火爆是应该的。

  嘉禾的薪资水平在农林类遥遥领先。

  但郭阳看了看其它行业的招聘情况,嘉禾又只能排在中上。

  心里又有了些想法。

  这时,集团高管工作群里,群消息不断闪烁,点开。

  是向天山在发工作照片。

  只见阿魏戈壁上机器轰鸣、人头攒动,施工人员正在抢抓工期,进行排灌渠的浇捣工作。

  但大部分区域都已呈现出了效果。

  土地平整及土壤改良、明渠及防渗工程、田间道路以及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已基本完成。

  初步形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机好耕的格局。

  郭阳在群里发了个自带的赞扬表情包,“老向,干得不错,注意安全。”

  语气仿佛来自官方的例行问候,主要表情包还是不够丰富,郭阳挑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

  随后他又往上翻了翻聊天记录。

  除了向天山外,其余人也发了很多工作照片。

  五原和金塔的苜蓿都已开始返青。

  经过生长和刈割后,苜蓿根系稳固发达,越冬基本不成问题了,所以缺苗现象很少,基本不用补种。

  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清除杂草、草籽和石块,以及浇水施肥。

  几年下来,金塔的苜蓿草场石块已基本被清理干净,土壤也仿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可惜照片模糊,看不清楚。

  郭阳想着哪天该下乡去走走了。

  同时,五原也在反馈缺水的问题,河套灌区每年都有用水限制。

  苜禾还好,有滴灌,但当地农民还是习惯大水漫灌。

  河套地区可是大粮仓。

  如果真毫不限制,中上游用水就能让黄河断流,90年代黄河下游可是曾出现过800里断流的盛况。

  因为这一原因,蒙省的耕地开发也在往东部转移,也就是赤峰、通辽和心安盟,属西辽河流域。

  广义上也属于东北平原区域。

  事实上,蒙省并不愿意搞农田开发。

  全力种田,对水资源的压力太大。

  同时收益又少。

  蒙省人均GDP最高的几个城市都是靠矿业和重化工业发家。

  产粮大县反而很穷,基本上都是贫困县。

  但这是国家的战略要求。

  苜禾在当地也有苜蓿产业集群投资,一批牧草公司已经开始在当地拿地,苜禾则负责组织协调种子、种植技术、农机、加工设备等。

  不参与具体的种植。

  这时,向天山也回复了消息。

  “进度快,都是钱砸出来的。”

  “全靠老板支持。”

  阿魏戈壁的开发前景很难预料,正常人都不会做这样的投资。

  如果没有持续的输血,这也会演变成一个烂摊子,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并不少。

  郭阳问:“引水隧道呢?”

  “已经打通了,播种前肯定能通水。”

  “行,瀚海红麻和沙棘的苗木怎么样了@谢时杰?”

  谢时杰:“已经转移到温室外炼苗,随时可以发往青禾,嘉禾戈壁也划出了栽苗的区域。”

  郭阳:“苜禾的收款也要跟紧,有政策问题及时沟通,不要拖着。”

  “好。”

  纪卓文:“河西乳业1季度拖后腿了,没有完成工作目标,营收只有16.45亿元。”

  郭阳:“没事,保持住现在的势头,做好质量管控。”

  “我感觉你在内涵我,沙海也一直在靠着集团输血。”陆汉斌也冒了头,发了几张照片在群里。

  梭梭树已开始返青。

  “老板,开春冰雪融化了,肉苁蓉吸收水分后,生长得很快,4月底采收最合适,也是最鲜美的时候,目前已经在联系买家了。”

  瞿阳:“可以,到时候给老板也补补。”

  “嘿嘿,瞿总,你才需要补补,你可是拥有八个老婆的人。”

  “八个不够吧,天禾1季度的业绩41亿元,瞿总这不得多找几个老婆?”

  瞿阳:“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五原天天限水,黄河都快没水了,你当然洗不清。”

  包心禹:“现在全靠各位大佬养着,等猎鹰小镇建成了,随时来玩啊。”

  “可以驯鹰不?”

  “还在申请证书。”

  说着,包心禹也发了些照片出来,郭阳怀疑这些人是不是在等着他。

  这会儿一个个的都开始冒头了。

  不过这招鹰架的效果确实出来了。

第230章 种质资源库

  只见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连绵起伏的是草山平缓的轮廓,金黄色的牧草如波浪般蜷伏着。

  间或矗立着一根高高的鹰架,鹰架上傲立着一只苍鹰。

  也有苍鹰俯冲向草丛中老鼠的照片,以及捕鼠队活动的身影。

  冰雪消融后的潮湿土壤中,新的生机也正在萌发。

  原来这里是什么样的呢?

  郭阳回想着,大概是一绺戈壁,一绺石山,一绺草地。

  联想到自然能量积累速度变快,肯定也少不了治理退化草原的功劳。

  郭阳评价道:“人工种草修复的草原,效果确实不错。”

  蒙省,乌拉特草原上的一个蒙古包里。

  三十多岁的包心禹会心一笑。

  猎鹰农业在嘉禾的板块里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除了和老板放养的态度有关以外,也是因为退化草原治理的过程太过漫长了。

  去年,集团花了大几千万协助蒙省治理鼠害,以获取了这60万亩草原20年的免租经营权。

  然后老板提拔他为负责人。

  好家伙,当初被提拔时,可给他高兴的呀。

  可来了后,才发现这里和不毛之地也没多大区别,满是退化的草地,裸露的石块,甚至还有沙漠。

  好在苜禾就是牧草起家,不缺优质草种。

  冰狼草、霸王草、白沙蒿,这是集团公司提供的三个优质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