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94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明年营收超5000万,5年内营收超5亿。”这是他当初提的,想想都觉得小气,没有格局。

  郭阳继续笑道:“按这个进度,3年破10亿的销售目标,还有点定低了。”

  余洪海无奈的点了点头,心里也升起一丝佩服。

  尤其是当初老板不遗余力的推超长三包期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随后农机补贴,以及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又将丰凯推到了风口上。

  直接起飞!

  “全靠老板的英明决策!”

  余洪海这个马屁拍的正是时候,郭阳大笑着。

  丰凯拖拉机1月份的销量,就排在了拖拉机品牌国内销量的第2名。

  仅次于华夏一拖。

  第三则是雷沃。

  去年的第一苏省盐城拖拉机厂已经掉队了,排在了第四位。

  丰凯和华夏一拖的销量也很接近,稍微一波动,就可能改弦换位,丰凯的销售额还要高一些。

  尤其丰凯还解决了产能问题,这是嘉禾最后一块心病。

  如今这块心病去了大半,还成了嘉禾农业板块最重要的动力。

  农机活了。

  种子加工产能也就活了;

  改良盐碱地、戈壁和沙漠,就有了动力;

  苜蓿产业集群也有了支撑;

  天禾自建制种基地也可以开始展开……

  可以说,嘉禾的每一环都离不开利润极低的农机行业。

  想到这,郭阳又看了看关程,作为丰凯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其应该是最拼的。

  毕竟涉及的农机种类太多。

  “辛苦了,两位。”

  余洪海笑道:“哈哈哈…钱到位了什么都好说。”

  关程也抿嘴笑了笑。

  郭阳说:“今年有在职分红计划,待遇上肯定不会亏了你们的。”

  年后,不少人都有过暗示,郭阳也清楚分红是要留住人才的关键一步。

  余洪海有丰富的海内外农机经销经验,也有很强的人脉关系,各种农机补贴目录都是他跑下来的。

  虽然技术方面还欠缺,但丰凯现在还离不了他。

  没等多久

  丰凯西北第一条生产线就正常运转了起来。

  现场观察后,郭阳发现智能化程度上和后世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有些设备组装和运输还完全依赖人力,费时又费力。

  未来这些应该都是用自动搬运机器人。

  下料、焊接、涂装、内装……

  大概需要10分钟,才能有一台拖拉机从生产线开出来,一天工作时间也就50台左右。

  缺少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加持,速度还是慢了些。

  一边观察,郭阳也在想,该如何入局呢?

  “对了,植保无人机研发进度怎么样了?”

  郭阳看向关程,大疆无人机应该也快成立了吧,只是植保无人机应该是在2010年以后才面世的。

  余洪海也被吸引了注意了,“去年金陵农机制造所,好像也立项了植保无人机项目。”

  郭阳挑了挑眉,植保无人机他就知道大疆和极飞。

  但大疆才是市场的王者。

  “有专门的研发小组,主要是还没解决适用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无人机平台。另外,施药理论研究也相对匮乏。”

  顿了顿,似乎是在思考,过了会儿,关程才继续说道:“微机电制造工艺的研究成功,大幅降低了传感器的价格和体积,今年确实是发展无人机最好的窗口。”

  但植保无人机的需求太少,并不能支撑技术的迭代进步,最好还是从民用无人机入手。”

  郭阳突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可能是最近小说看多了,对未来科技多了份认知,尤其是互联网和核心算法。

  丰凯的无人机技术底蕴,来自于他从汉诺威解析的雅马哈无人机。

  看似技术很先进。

  但核心算法上就落后了,未来的大疆一比,那就傻眼了,差距不是一丁点的大。

  好在还有机会。

  大疆应该才成立吧!

  郭阳说:“改!先从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入手。”

  “同时也联系微光公司,时刻关注羊城和港岛无人机的发展情况,每半个月发份报告回总部。”

  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核心算法,郭阳顿时就联想了起来。

  大疆的崛起也离不开背后羊城的硬件支撑。

  思路一下子清晰了。

  该出手投资了。

第223章 一枝独秀

  农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说法。

  但国内的农机厂商却长期处于微利的状态,为了支持农机行业的发展,国家于2004年推出了农机补贴政策。

  一是补贴农民,让农民有钱买农机;其次也是在补助农机企业,让农机有提价的空间。

  然而,提价的速度赶不上钢价上涨的幅度。

  丰凯农机的热销,每个月出货一千七八百台拖拉机,加上配套机具和柴油机,月销售额在1.8亿元左右。

  实际利润率,相比去年的27%,今年反而还下降到了20%,也就是每个月纯利3600万。

  利润率连天禾和苜禾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却已经是业内最赚钱的企业了。

  其它的,如华夏一拖和东方红都进行了些微的提价,利润率也只在10%-15%。

  小品牌能维持在5%-10%就算好的了,钢价稍微一波动,就咔咔的难受。

  这时候,不得不再提一下鲁省的农机协会,其牵头农机企业和泰钢集团统一采购等一系列措施。

  反而让潍坊的农机产业链,借着农机补贴的势头,有突出重围的架势。

  回过神来。

  郭阳将这几天遇到的问题都捋了捋。

  丰凯现有1.5万工人,但产能要想最大化,员工数量得在两万人以上。

  除了流水线工人外,还有一小半是用在协助搬运、组装等工序上,费时又费力。

  天禾的种子生产线,以及物流配送体系也是如此。

  缺乏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的支撑。

  惠农网,以及同样需要核心算法支撑的无人机就成了最好的切入口。

  未来大疆的植保无人机,比如T20,T30以及T50植,其先进程度,是现在的人想象不到的。

  作业场景多样,

  从最开始的单一喷洒农药,又延伸至作物追肥、水稻和油菜直播、草原复绿、鱼虾养殖饲料投喂等领域。

  果园、茶园、田地里到处都充斥着大疆无人机。

  其发展路径,郭阳也了解一些,从航拍市场起家嘛。

  有了想法,郭阳也不磨蹭。

  回办公室后,组织了一次小会议,确立了无人机领域的投资方向。

  丰凯的自研也同步进行,积累核心算法研发的经验,以及储备人才。

  一个会议后又是另一个会议。

  从节后,就投入到种子生产加工上的严群也被叫了过来。

  在另一侧,则是关程和一个留着长刘海的年轻人。

  郭阳一眼就认出来了,丰凯研发中心测试组的赵让。

  去年在玉门的丰收示范会上见过,其驾驶的谷王玉米联合收获机也是这次的讨论对象。

  等所有人都就位了,郭阳说道,“天禾想要自建玉米制种基地,必须得补齐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短板。”

  严群看着略显年轻的赵让,略微迟疑了下。

  “去年的谷神玉米联合收获机,我也看了,确实很不错,效率很快,但种子的破损率还达不到要求。”

  “抽雄与收获两个生产环节,是制约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关键。”

  关程说道:“收获机还好,可以在谷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抽雄机械就要麻烦些。”

  “由于制种企业培育的种子繁多,还存在栽培规格不统一等等问题……”

  讨论了一会儿,抽雄机暂时还找不到研发的方向。

  也只能暂时搁置,先用人工代替,往好的地方想,也是在给地方提供就业机会,社会影响力也就越大。

  “西北工厂也要成立研发部,长期负责玉米全程化生产机械的研发更新,关程你回头派个人过来。”

  关程指了指身旁的年轻人,“我准备让赵让过来。”

  郭阳和严群尽皆讶然的看着赵让,长长的斜刘海,纤廋的身体,戴着黑框眼镜,总有那么点不太靠谱的感觉。

  关程也仿佛懂老板的意思,“赵让是西农大农业机械化极其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在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上有很独特的想法。”

  赵让也自信的展现着自己,刚看着郭阳的时候他也愣了愣神。

  随后才反应过来去年见过,可惜当时没有认出来。

  赵让说道:“我也有了一些思路,玉米的机械化发展必须要与种植模式、田间管理、栽培技术相结合。”

  “研发出能适应不同地块、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生长情况的机械。”

  “后续还需要严总协助下。”

  严群说道:“应该的。”

  郭阳也没什么好说的,农机技术上他就是二把刀,肯定是听专业人士的。

  …

  连着几天,郭阳都是在各种会议中度过。

  也趁核心团队还没奔赴各地出差,各自沟通了一番今年的工作任务。

  除了农业上的生产外,微光的投资也在开始调整。

  微光的资产主要是三个板块:美股+腾讯+房产铺面。

  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即,郭阳也清楚国内07年将会有一波大牛市。

  先是海外。

  2005年,美利坚同样连续8次加息,年底的时候道琼斯指数就再次逼向了110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