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95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所以海外的资产还是保持盈利的。

  微光公司在美股的原始资产约合5.67元,一年多时间变成了6.29亿元,涨幅约10%。

  郭阳的策略是,微光减持微软、亚马逊等股票,集中到苹果上。

  跨时代的第一代iPhone应该就是在这两年发布,未来的确定性最大,金融危机前看情况减持,或者干脆不减持。

  然后是国内,从年前就在调整。

  房产抵押获得的4亿元贷款,一边择机买进腾讯股票,一边潜伏在A股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消费等股票里面。

  微光目前持有港股的腾讯约1.06亿股,整体持仓成本约5.5元。

  郭阳看了眼,腾讯的股价还在10元以下徘徊,而且最近的处境不太好,华夏移动推出了飞信。

  股价在下跌的趋势上,腾讯已经公布了3000万美元的回购计划。

  微光对腾讯的持股已达到了5.3%,举牌了一次,现在每买入1%,都要发布公告。

  变相的也在推高股价。

  按杨成的话说就是性价比不高,郭阳却不管不顾,市场不看好腾讯,那是市场的问题。

  关我郭某人什么事。

  公告就公告呗。

  时间一天天过去,各个公司也都进入了工作节奏。

  郭阳也借机休息了几天,大哥大嫂来了九泉,陪着游玩了一番。

  ……

  九泉送走了最后一场春雪,二月也即将过完。

  寒潮过后,气温渐暖。

  一则报道吸引了郭阳的注意力。

  【上谷市工商局红色预警——100余吨假冒名牌种子流入市场】

  郭阳自语道:“反应还是慢了些,100吨种子也不算少了,至少也是几千亩地要减产。”

  天禾十几天前就已经举报了过去,没想到还是有种子流进了市场。

  好在还是查获了大量伪造的名牌种子包装袋。

  也不算白费力气。

  同时,德农等公司也加大了打假的力度。

  唯独登海先锋公司耍了个心眼,东北和黄淮海的技服人员传回来了消息。

  登海先锋公司今年采取了同样的田间示范会模式,且主推先玉335。

  先玉335的淀粉含量高,加工厂收购价要高出2分钱每斤,晌地就是四百多元。

  比天玉1号还是差得远,但比其它品种就强多了。

  最鸡贼的是登海自行搞了个单粒播种机补贴,把农机部门的活也给干了。

  先玉335和天玉1号同样是单粒播种,农户也需要购买单粒播种机,很多单粒播种机又没有纳入补贴目录。

  为了便于推广,登海就自行对一些简易轻便的播种机给予补贴。

  一时之间,丰凯的精密播种机在东北和黄淮海的销售都受到了影响。

  郭阳看到这则消息时,也不禁笑了出来。

  李灯海确实有两把刷子。

  登海先锋的执行力也强。

  田间技术服务并不容易,天禾也是摸索了两三年时间,才形成如今的体系。

  不过先玉335依然只能捡食天玉1号覆盖不了的市场。

  在当前的玉米种子市场,天玉1号可谓是鹤立鸡群,一枝独秀。

  东北。

  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吉省是全国玉米种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梨树县,某种子一条街,鳞次栉比的布满了几十家种子店,墙上、门上贴着各种醒目的种子宣传海报。

  先玉335,农大108,郑单958,金博士,掖单13等等,各种各样的品种都有。

  买种子、挑选种子的农户不少,但稍微一观察就会发现,买玉米种子的农户极少。

  唯独只有一家秋实种业除外。

  其在在门梁上挂上了大红色的横幅,“认准天玉1号玉米种子--独家代理商!”

  秋实种业的门店里人头攒动,前来选购种子的农户络绎不绝。

  只见货架上的各类种子有序摆放,袋装和散装的种子一应俱全。

  店员也忙着介绍种子。

  还有一部分种植户则是在柜台前排着队,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冲着天玉1号来的。

  不一会儿,就轮到了下一位个子高高的农户。

  店主问:“要多少?是今天就拿货,还是预订?”

  农户名叫高建军,经营着三百多亩土地,却有点难为的开口道:“预订1000斤天玉1号,能不能先赊账?”

  店主皱了皱眉,“赊账肯定不行,预订必须得交订金,拿货更是得全款。”

  “粮还没卖出去,没钱啊!”

  店主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又一个惜售的,去年虽然天气不好,但种植面积大,导致玉米只有0.5元/斤的价格。

  很多农民就把收回来的粮捏在手里,不愿意出售。

  没想到今年只有0.48元每斤了。

  僵持了一会儿,排在后面的种植户不乐意了,嚷嚷道:“没钱就先回去把粮卖了再来啊!”

  “对啊,一直存在家里更不划算,存了这么久,玉米籽粒变得更干了。”

  高建军不忿的说道:“MD,水分少了,凭什么还要卖的更便宜。”

  “那能怪得了谁,谁叫你去年不卖?”

  高建军反问:“去年那么便宜,你们都卖了?”

  “卖了啊!”

  “亩产两千斤,谁还在乎那一两分钱?你不也冲着这点来买天玉1号的吗?”

  “嘿嘿,去年多亏了天禾的技服人员,帮我把粮卖了,价格也合适。”

  店主看着后面还排着的客人,劝道:“回去便宜点把粮卖了,趁现在天玉1号货足,早点备种。”

  “是咯,早点种天玉1号哪有这种事。”

  “快点,别耽误事。”

  高建军无奈的走出了队伍,暗自叹气,却不愿离去,看着其它农户挥舞着钞票买种子的场景。

  “种子款1.2万元,付了5000的订金,还差7000元。”

  “2万元。”

  “3万元……”

  甚至高建军中途还看到老板接了个电话,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求发货,足足3.15万斤种子。

  光种子款就转了九十多万元过来。

  他默算了下,差不多9000多亩地,这个合作社去年如果种的天玉1号,利润就差不多是四五百万元。

  其实高建军也没亏,只是去年减产,价格还不景气,这谁甘心啊!

  按现在0.48元的价格卖了,相当于忙活了一年,啥也没落下。

  高建军无奈的离去。

  只能卖粮了,离吉省春播还有1个月,但看现在这排队的架势,再等1个月来,种子可能又买不上了。

  秋实种业的门店外,时不时就有农户抱着几大袋种子装上车。

  着实让周围其它种子店羡慕。

  不时就有人小声嘀咕。

  “这样下去可咋整哦!”

  “我看以后农民都种天玉1号,大伙儿都关门得了。”

  “先玉335还行,也有人买。”

  “还不够卡牙缝呢。”

  “嘿,你先玉335的牌子都挂了,咋就不挂一个天玉1号的呢,看那生意多好。”

  “天禾的打假队盯着呢,谁敢打着天玉1号的名义招揽客户,工商就敢来人查你是不是在贩卖假种。”

  “天禾种业不给人活路啊!”

  “卖点其它种子呗。”

  “现在就靠水稻和大豆种子续命了,连郑单958都不行了。”

  与此同时,种业周刊的徐小雪,以及各地的农资记者,都注意到了今年玉米种业市场上的诡异现象。

  绝大部份玉米种子的柜台前都门可罗雀,就连往年畅销的郑单958市场份额也大幅萎缩。

  一些中小种业公司更是岌岌可危。

  唯独天玉1号一枝独秀。

  在某些地区的市场份额甚至占到了70%!

第224章 一粒种子一粒金

  印象中的春天,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样的诗意雅致。

  九泉的这个春天,却是一个例外。

  “唉,大早上的刚上班,就又起风了,春天不刮风沙就好了。”

  相比罗修平淡的叹息,宁小婧就显得有些咬牙切齿。

  “这讨厌的天气,还让不让人活了。”

  “你还好,不用经常外出,在办公室里门窗一关,就啥事没有。”

  “门窗关得再紧也挡不住细小的沙尘,大风过后,不管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都会留下一层土。”

  宁小婧埋怨了几句,随后扫了眼其它部门汇总而来的文件,看向罗修,道:“不说了,来正事了,老板在哪里?”

  “我在这儿。”

  看着不知从哪个角度出来的老板,宁小婧被吓了一跳。

  郭阳笑着说道:“你们只记住了风沙,就没记住晴朗日子的蓝天?”

  “风沙也不是天天来。”

  宁小婧瘪了瘪嘴,随后指着电脑界面上打开的界面说道:“老板,集团办公室刚发给我的,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天禾的负面新闻。”

  郭阳皱了皱眉,凑近了看了起来。

  “天玉1号种子强势冲击,我省种子公司难以招架——吉省日报。”

  “按粒卖、按粒种,天禾种业的天玉1号带来颠覆性冲击。”

  “天玉1号横扫鲁省,市场份额高达70%。”

  “天玉1号攻城略地,中小种企岌岌可危。”

  “忧起天玉1号,六成玉米地用同一种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