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93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尤其是农资超市最后一公里的派送,想个法子出来。”

  想到最近又是种子销售的高峰期,郭阳又对苗兰春说道:“系统的规划投资部来做,天禾提供基础资料。”

  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几人陆续离去。

  奋笔疾书的宁小婧这才松了口气。

  老板还真是魔鬼啊!

  才上班的第二天,就把各部门的强度都给拉上来了。

  他就不累吗?

  郭阳确实挺累,总有做不完的事,不过更多的是欣慰。

  开工后,每天的好消息就没停过。

  一连十来天,

  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都传来了好消息,回款速度越来越快。

  苜禾、天禾、丰凯、河西……

  种子、农机……

  春耕大地上充斥着嘉禾元素。

第222章 热销的农机

  2月19日,雨水。

  春节假期已结束了十来天,春耕大地上充斥着嘉禾元素。

  丰凯农机潍坊生产基地里,产能扩建已全部完成。

  从去年冬就恢复了接单的丰凯农机,又积压了不少的订单。

  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所有生产设备全部开足马力。

  员工在设备之间穿梭,各司其职,有序作业,确保设备高效运转。

  目前其一天可以生产150台大型轮拖,以及数量不少配套的农机具。

  员工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早已突破了万人大关。

  虽然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但勤劳的农民早就做起了准备。

  农机市场迎来了又一波销售高潮。

  尤其是在农机补贴目录里的农机更是成了各地农民手中的抢手货。

  拖拉机、深松机、犁铧……

  以及各类中小型柴油发动机。

  在商都市北环一农机市场内,来自各县区的农民正围在农机具前,寻找适合本地的车型。

  新密市农民王爱军家里承包了70多亩地。

  去年他家种的天玉1号玉米,不仅赢来了丰收,还在天禾的帮助下早早的把粮食卖了出去。

  手头富裕了,政府还有补贴,近年惠农政策也多,就动了买农机的心思。

  地少没关系,村里找两三个人合计合计,就一起买了。

  生产效率上去了,也能再扩大规模。

  项目有了,设备有了,只要自己肯干,发家致富就在眼前。

  于是,今年刚过完年,一行几人人就直奔市里的农机市场。

  目标也早有了:猎豹拖拉机和配套的犁铧、深松机,以及单粒播种机。

  单粒播种机,也被称为精密播种机,丰凯今年新推出来的一款产品,也属于配套机具类,需要拖拉机牵引。

  “你好,请问要看什么农机?”

  王爱军已经看到了熟悉的商标,去年丰收会的时候,丰凯的谷王玉米收获机可是大出风头。

  那机收的速度和质量,可是让去了的农户眼馋得紧。

  嗯,等今年玉米收获前,再来看看玉米收获机。

  王爱军手指了过去,“丰凯的猎豹拖拉机,能直接试驾吗?”

  “当然可以。”

  不一会儿,王爱军就兴奋的坐上了爱车。

  “爱军,怎么样?怎么样?”

  “快点啊,试好了,也让我们试试。”

  王爱军撇了撇嘴,“你们去看深松机和单粒播种机啊?”

  “切,你怎么不去?”

  “那玩意没有拖拉机,根本就动不了。”

  “没试过,咋知道好不好呢。”

  销售人员跟在一旁,不急不缓的说道:“你们可以先去参加丰凯组织的农机集中培训,地点你们也熟,今年丰收示范会那里。

  培训会上会展示各种各种农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有上手试驾的机会。”

  王爱军惊喜的问道:“真的。”

  “这还能骗你不成,深松机和播种机你也不用急这一时半会儿,看了再买也不迟。”

  其他人附和道:“好像也是哈。”

  王爱军眼睛狡黠的转了又转,丰凯农机和天禾种业可是同根同源。

  “库存够不?”

  销售人员愣了愣,“应该够吧,这大厅里都摆满了,库房也还有。”

  王爱军和同伴对视了一眼,“播种机和深松机可以预订吧?”

  “可以的。”

  “行,帮我们算一下价格,都有补贴吧?”

  “这点你放心,丰凯的产品都在补贴目录内。”

  等村里人都试车完了,王爱军几人人又商量了一阵,主要是价格上感觉还是有点小贵。

  猎豹50系列每台4.5万元,但猎豹120系列每台就要18万元。

  小拖拉机村里有,不缺。

  几人联合起来,自然是想买台大家伙,直接上120。

  但算上补贴,都还要十二三万,难搞噢!

  销售有拽得很,脸上笑嘻嘻的,却一点也不肯让步。

  看销售的模样,就知道人家不愁卖。

  王爱军几人怕夜长梦多,培训会后是个什么情况还难说的很。

  买天玉1号种子都要排队,难免买农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十二三万嘛,四个人平摊下来就三万块钱,算上播种机1万多元,以及深松机。

  每户最多也就四万来块钱。

  能接受,今年多包点地,行情好的话,一年就回本了。

  买!

  疆省兵团。

  团场小领导的邹庆这两年神气起来了,去年为了种苜禾1号,早早的就贷款买了两台猎豹120。

  大家伙干起活来确实给力。

  拿耕地来说,一天能翻耕300多亩,比普通机子多100亩。

  还不容易坏。

  坏了也没事,丰凯有超久三包服务,售后响应速度也极快,既有派驻的专职技服人员,选的经销商也是注重服务的。

  总之,体验很好。

  尤其是去年种2000亩苜蓿,给他带来了两百多万的毛利润。

  这就感觉就更好了。

  他拨通了余小川的电话,“余总,伱们的牧草播种机、割草机、打捆机这些出来了没?”

  余小川顿时就恼了,这邹庆三天两头的就来骚扰他,还净是来显摆的。

  “你在搞飞机啊!都给你说了好多次了,老子是苜禾的,苜禾的,买农机你直接找当地经销商啊!”

  “嘿嘿,这不和你关系熟吗?”

  “靠,熟你就老逮着我薅啊?”

  “哪天你来昌吉了,请你吃饭喝酒洗脚一条龙服务。”

  余小川骂骂咧咧的说道:“靠,要什么东西,列个清单和需要时间过来,我找人给你送货。”

  邹庆说:“还有便宜点的苜禾1号种子没?”

  “没了,最便宜的都是500元/斤。”

  “那也给我来点。”

  “咋的,邹老板又想扩大面积了,现在种子价格上来了,一般人种苜蓿可不划算。”

  “把你现有这2000亩管理好,再收个两三年时间,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邹庆笑道:“正是因为苜蓿可以收两三年,我才准备扩大面积的,第一年回本,后面两年赚钱也够了。”

  苜蓿就这点好,播一次种,可以管几年,既然别人愿意冒时间风险,余小川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行,你一起发个清单给我吧!”

  不只是商都和兵团,五原的惠民合作社,塔热村的方江村,华北、东北天禾种业的玉米种植大户。

  还有各地的农机合作社,都成了丰凯农机的潜在客户。

  以及远在阿魏戈壁奋战的东和农机,其走南闯北留下来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

  当然,丰凯的售后服务团队也已经铺开,各地的农机大户都在抢抓时机,对农机及配套机具进行全面保养。

  丰凯农机配件店、维修点,基本是来者不拒。

  即使你的农机是竞争对手的,也照样可以维修保养。

  都是潜在客户,也是重要的订单来源。

  其它厂家有时候也很莫名其妙,好好的客户咋就被人撬走了呢。

  …

  九泉。

  工业园区内。

  丰凯农机西北工厂原本只是个组装厂,从去年就决定进行升级改造。

  如今第一条生产线也即将正式运转了。

  过了年,余洪海又胖了不少,笑起来像弥勒佛似的。

  “今年的国内订单量翻了倍。”

  “去年2月还才只卖了777台,今年1月份订单就达到了1780台,这个月更是1800多台。”

  “哈哈哈……”

  郭阳也大笑着,提起了往事,“还记得你当初提的目标不?”

  余洪海露出了一丝苦笑,今年已经连续两月超1.5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