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58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近两天都是关于沙海的,不过苜禾农牧和河西乳业的热度也不算低。

  在门户网站和各种论坛上,还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的文章和帖子。

  看网友评论自己的公司,感觉还挺有意思。

  无论褒贬都是一种反馈。

  更遑论郭阳还在天涯论坛上看到了几篇有意思的帖子。

  【华夏奶牛不配吃苜蓿吗】

  通俗易懂的讲述了苜蓿作为牧草之王,对奶牛的重要性,言辞犀利的讽刺了国内奶牛的悲惨遭遇,顺便还为苜禾农牧打了一播广告。

  还有这篇:【一个奶业工人的良心话……】

  揭露了业内各种不堪入目的现象,言辞极其的犀利,引发了网友们的疯狂吐槽。

  “某鹿奶粉喝了以后,嘿,这腰也不疼了,这腿也不酸了,连心脏也不跳了。”

  只能说有才的网友哪个时代都有。

  在这种议论之一,也有一些获得了网友力挺的品牌,河西牛奶就是其中之一。

  彼时河西乳业还没开始宣传,就更能体现出这种可贵。

  只是河西牛奶也遭到了众多吐糟,因为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始铺货,网友根本买不到。

  郭阳简单的在后面回了几句。

  “快了,快了,河西乳业在各地的牧场和加工车间都在建设中了。”

  “河西乳业也生产奶粉,你最近可以留意超市的货架。”

  …

  冲了会儿浪,又处理了会儿工作,楼梯间传来人交谈的声音。

  “有很多离乡的民勤人关注着这片土地,我们成立了自己的网站--拯救民勤网。”

  陆汉斌的办公室刚好在二楼楼梯口偏右,郭阳透过开着的门,就看到光着头的庄正,带着个稍显成熟的青年走了上来。

  “计划通过网站和社交媒体组织志愿者参加植树活动,已经有10余人准备参与进来了。”

  “想来沙海取取经。”

  “沙海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沙海也不是公益性组织……”

  “我也在踏勘附近适合造林的荒漠,用作公益梭梭树的栽植……”

  声音逐渐消失,郭阳若有所思,想起网络上那些照片。

  在电脑页面开始查询了起来,很快便找到了拯救民勤网。

  就一个简单的页面。

  上面的热度却不低,最近的热帖是一个叫一棵松树的发布的。

  上传了大量的照片,梭梭树、草方格,还有印有沙海农牧的马甲,大量的网友在主题下留言。

  郭阳对比了下,拍摄技术不咋的,没有张竞的镜头有感染力。

  但即使是这样,也引起了站内站外网友的热捧。

  网站上绝大多数都是民勤人,对漫天黄沙的记忆深刻。

  梭梭树的身影直插心扉。

  勾引出了游子对保卫家园的渴望。

  一棵松树?

  很可能就是刚才和庄正交谈的那人了。

  又看了会儿网站上其它的帖子。

  最多的是各种关于治沙的技术资料,以及网友们的讨论。

  郭阳思索着。

  “志愿者协会是个松散的组织,全凭一腔热血,但这群人又身处各行各业,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

  “公益活动…植树……”

  后世很多大企业都热衷于做公益。

  按理说,沙海完全没必要理会,因为沙海本身就是壮举。

  但从网上发动社会群体,让群众切身参与进来,其对企业形象的提升,以及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

  比如说蚂蚁森林,虽然累计种植了不到四百万亩,三北防护林累计造树4.3亿亩,不到其百分之一。

  但蚂蚁森林让全国网友知道而且参与到保护环境中。

  没人能否定其社会责任感。

  沙海是带有谋利性质的。

  也许嘉禾也可以发起一个类似的公益活动。

  蚂蚁森林是怎么来的?

  好像也是要收集什么能量,才能栽树。

  倒是和种子商店类似。

  郭阳顿时就起了恶趣味,弄一个和种子商店类似的游戏?全民收集自然能量?

  想想还挺有趣。

  就是现在还没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各方面条件都还不成熟,得仔细想下。

  郭阳在办公室看到一棵松树走了,才向走廊角落的办公室走去。

  庄正正在抽烟,看到郭阳进来,顿时把烟掐灭了。

  “老板。”

  郭阳说:“刚那人是志愿者协会的?”

  “对,想搞个植树活动,我觉得想法是不错的,就先答应下来,可以给他们提供场地。”

  “沙海的范围临时给他们用一下还可以,长期来说不合适。”

  庄正有点拿不准老板是什么态度,“韩杰松自己也在踏勘场地。”

  郭阳笑了笑,“沙海是不是也能在网络上发起类似的公益活动?”

  庄正愣了愣,一时没反应过来,沙海有必要这么做吗?

  “愿意参与的社会人士应该不少,选一些地区建设公益梭梭林,可以自己来植树,也可以花钱,比如说一株梭梭多少钱。”

  “还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开发一款种树的小游戏,玩家可以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获得能量,积累多少能量后沙海就代为种一棵梭梭树,玩家获得树的所有权……”

  “我就提个思路,具体的你们去研究和细化一下。”

  郭阳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把难题留给了庄正,难怪都不喜欢领导来视察。

  临走时,想到领导要来,又添了句,“那个啥,志愿者的植树活动可以先把植树的场地圈出来,做上标识和横幅,弄显眼点。”

  ……

  把事情都处理和安排好了,郭阳想着也该和几个哥哥姐姐聚一下了。

  兄弟姐妹七人,原本为了生存,都陆陆续续的迁移了出去。

  只是除了两个四姐五姐是远嫁到外地,二哥,三姐,六哥几家都是劳务移民,搬得不远,都在附近省份,日子也过得不咋地。

  郭阳安顿好大哥大嫂后,也让其联系了其余人,除了远嫁的四姐五姐外,二哥、三姐、六哥都搬了回来。

  除了基本的住房保障外,也提供一些工作机会,算不上多好,但郭阳也自问处事还过得去。

  在他记忆里,除了大哥大嫂外,其余几个哥哥姐姐年少时可没少欺负他。

  脑海里深刻的记忆,还是自己的食物被抢走的画面,就如同鹰窝里身体更强壮的会把弱小的挤下山崖一样。

  还好的是,他考上大学后,几个哥哥姐姐都给他凑了钱。

  郭阳一推开包间门的时候,大哥、二哥、三姐、六哥几家人都到齐了,一张大圆桌快坐满了。

  唯独留下来上首位,一个穿着时髦的妇女市侩的站了起来。

  “小弟来了,快坐,快坐。”

  一边说,还一边把凳子扶了扶。

  郭阳挑了挑眉,视线环视一圈,几个哥哥姐姐都默不作声,反倒是六嫂挺积极。

  来之前,他已经竭力的回想了下对哥哥姐姐的回忆。

  大哥都是本份的庄稼汉,话语不多,略显木讷,但大嫂偏偏又犟不过大哥,两人只养了一个女儿,郭霞,去年才从师范毕业,现在在县里小学教书。

  二哥算是有些本事的,有木工的手艺在身,出去在工地上干活也是大工,偶尔还能自己包工,能挣到钱,但二嫂管不住钱,两个子女也早早辍学。

  三姐则是泼辣的性格,斤斤计较,嫁了个水泥匠,三姐的性子也是能存住钱的,但谁也别想从她手里借走一分钱,似是也育有一儿一女。

  六哥原本是跟着本地一个老板做饲料,前景还是有的,但后来为了娶漂亮老婆,就跑外地去了,六嫂貌似也是个尖酸刻薄的性子,有两个女儿,还留在娘家读书。

  原本就是个普通的,即将各奔东西的家族,但因为郭阳这个意外,又重新聚到了一起。

  回过神来,郭阳没搭理忙东忙西的六嫂,找了个就近的位置坐了下来,

  “我挨着小霞坐就行了,上首位要坐也是大哥坐。”

  六嫂尴尬的立在了原地,想说大哥就是一没本事的庄稼汉,但她清楚,只怕她这话一出口,她老公都得和她翻脸。

  郭山说:“随便坐咧,一家人讲究那么多干嘛。”

  二哥郭刚早就不耐烦了,几兄妹的关系本来就没那么好,还假客气啥。

  “服务员,上菜,上菜!”

  随后又给要喝酒的几个分了酒,酒精一上头,大伙儿的话题就聊开了。

  六嫂说:“小阳啊,你两个侄女马上初中毕业,书也读不下去,你看能在公司给安排个工作不?”

  大哥独自闷了口酒,说:“年龄太小了,还是要多读书,你看,小弟和小霞就是书读得多,有见识,才更有出息。”

  培养了两个高材生,一直是大哥最为自豪的点,村里没有人愿意和他谈论这个,尤其是喝了酒的时候。

  一个郭霞,一个郭阳,就是一对王炸。

  “我家那两女娃子读不进去啊,数学考二三十分要怎么考高中啊!”

  “你也不早点把娃带回来,在民勤好歹小霞能给补补,现在也来不及了。”

  六嫂血压直线飙升,无论在哪儿,她都最烦那些炫耀娃成绩好的。

  郭阳说道:“继续读书吧,回老家来,读高中的事我来解决。”

  一顿晚餐吃得平平淡淡。

  郭阳也对他们没啥指望,能帮的就帮,也不会肆意的放任他们。

  一大家子中,也就郭霞和二哥的儿子郭章,让他觉得以后有潜力进入嘉禾的中高层。

  但郭霞是小学老师,没有来嘉禾工作的打算;郭章则是天禾种业的一名业务员,能吃苦,情商也高,唯独学历低,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

  夜晚的民勤风平浪静,仿佛一座安详的西北小城。

  可魏玉却紧张的睡不着觉,他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就在刚刚,上级领导打来电话,说明天早上大领导就要来了。

  作为工作人员,他要到红崖山水库和青土湖参与展板解说。

  即使展板内容已倒背如流了,他还是总担心汇报不好,一夜都没合眼。

  上午10点,魏玉在忐忑不安的等待着,看到大领导下了车,与等待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向大家问好。

  当他和大领导握手时,那一刹那,他感觉大领导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

  魏玉以为他是最后一个和大领导握手的,但没想到还有个身姿挺拔的年轻人。

  大领导的笑容仿佛更和蔼了,

  “还真是青年才俊啊,嘉禾集团是一家有社会担当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