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33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真买?”

  “买,今年应该只需付定金吧。”

  “啊…是。”

  郭阳看着还没回过神的谢时杰,“秘书也赶紧给我招,人招来了,我就放你下去掌管个分公司。”

  “啊?”

  “你自己先想好。”

  缓了好一会了,谢时杰才冷静了下来,认真想了想,才说道:“老板,我快要结婚了。”

  郭阳挑了挑眉,有点意外,“不想去?”

  “想,就是想留在九泉,要不我去负责戈壁项目?”

  “你未婚妻在哪里上班?”

  “嘉峪关机关单位。”

  “赶紧滚!”郭阳骂道。

  “记得招人,男女都可以,主要是工作素养要高。”

  “好勒。”谢时杰屁溜溜的走了,那模样,生怕被留下来。

  看得郭阳一阵惆怅。

  他和谢时杰差不多大,都是28岁,结果人家要结婚了,他还单身一个。

  想到时不时打电话来催婚的大哥大嫂,郭阳只能苦笑。

  站在窗前,遥望了会儿远处祁连山上盛夏飞雪,直到午饭时间。

  罗修已经提前为他准备好了饭菜。

  吃饭前,郭阳对罗修说:“下午和明天下乡,后天去伊犁,你找行政部订下票。”

  “好。”

  夏日炎炎。

  郭阳和罗修当天下午去另外一处玉米基地巡视了翻。

  玉米已经开始结棒子。

  但隔离区依然存在很大问题。

  小制种公司太多了。

  郭阳又让人报废了几块隔离区的种子,天玉1号的质量还不能出问题。

  此外,还时常能看到天禾的制种户和一些明显是外来的人在交流。

  郭阳只能让生产人员加查巡查,防止种子窜货。

  期间,在鲁省的瞿阳打了电话回来。

  污蔑天玉1号是转基因种子的企业找到了,是京城德农!

  京城德农的股东华冠股份,和德农农资的总经理袁文武有来往,瞿阳从袁文武口中得知是华冠股份在背后操盘。

  而且华冠上个月才取得了京城德农的控制权。

  得知消息的郭阳眼神里暗含杀气,郑单958的时代该结束了!

  次日。

  怀着心事的郭阳和罗修直奔金塔牧场。

  去时,荒凉的戈壁上,零零散散的分布着骆驼蓬、碱蓬等植物。

  大西北的一切对来自金陵的罗修都是陌生的。

  他站在一望无垠的青草地面前,似乎很难想象曾经荒凉的模样。

  郭阳戴着草帽,蹲在地上,用手翻开地表上的青翠苜蓿,可以看到土壤里有了极大的改善。

  不用检测,只是用手指一捻,郭阳就知道有机质含量不低。

  “在盐碱滩上种植牧草,不仅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还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壤盐碱化程度大大降低。”

  说完,郭阳看着心神振荡的罗修,竞莫名的有满足感。

  向牧场中心走去。

  才刈割完第二茬的苜蓿正在轮换补水,节水灌溉设施均匀的把水喷洒到植物需要的地方。

  阳光穿过灌溉形成的水雾,晨光下的苜蓿青嫩欲滴。

  偶尔洒在身上,能感受到夏日的清凉。

  不时能遇到负责浇水灌溉的工人。

  按苜禾现在的模式,每万亩草地大概配置8-10人,既给双桥和元坝的村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生产成本也并不高。

  没一会儿,向天山就出来了,两鬓的白发似多了些。

  “老向,晒得更黑了啊,煤球似的。”

  “嘿,你也没好哪儿去,脖颈像带了个黑项圈。”

  郭阳低头看了看,MD,还真是,这草帽不顶用啊。

  “我刚到地里好像有杂草,现在的土壤是真好。”

  “是,过几天就要上药。”

  郭阳沉吟了下,“最早的一批苜禾1号已经播种两年了吧,要不就别打农药了,污染土壤。”

  向天山说:“不打药草根本控制不住,现在病虫害也逐渐的出来了。”

  “我想的是最早一批苜禾1号今年冬天直接深翻除草,然后明年轮作制种玉米。”

  “二十万亩全种的时苜蓿,算上第一年,已经是第三年了,生态链太单一,病虫草害只会越来越频发。”

  “天禾的制种基地遇到问题了?”向天山揶揄的问道。

  郭阳也不扭捏,“对,制种农户技术执行不到位,合同契约也不强,出问题的概率很大。

  我打算金塔牧场后续几年逐渐的实行玉米、蔬菜和苜蓿轮作。”

  “一方面保障制种基地,同时也能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郭阳将心中的想法说出,其实早在上次到玉米考察制种基地的时候,他就有了这个想法。

  只是那时天玉1号刚好陷入了转基因的舆论漩涡,牵扯了他的精力。

  这两天的所见,让他觉得不能再拖了。

  向天山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他眺望着辛勤努力了三年的地方。

  第一次来时,他还没从辉煌种业离职,是陪同郭阳来考察,只想赚盐碱地改良技术方案的费用。

  随后就被郭阳5亿的大手笔投资所震慑住,当场跳槽。

  工资还是自己给自己开的。

  那时觉得工资是真高啊!

  因为当时他也疑虑这荒凉的盐碱滩上能种出来牧草吗?

  但现在看着这被苜蓿环绕的偌大工厂,哪里还有盐碱滩的影子,他只觉得亏了,工资要少了。

  但他还想再争取下,苜禾旗下的奶业才被分割出去,现在又要割肉,心疼啊。

  “苜蓿产品很抢手,尤其是出口,利润极其丰厚。”

  郭阳凝神说道:“苜禾1号的价格是不正常的,随着种子外售,政府牧草项目投产,价格很快就要大跌。”

  “另外,五原的苜禾1号也逐渐投产了,能覆盖现有的出口市场。”

  “苜禾农牧以后的营收来源是牧草、牧草种子、土地租金,三驾马车拉着跑,营收少不了。”

  向天山抓住了关键字眼,“土地租金?”

  郭阳气笑了,“地是苜禾的,给天禾用肯定要收地租。”

  向天山笑了起来,当个大地主好像也不错。

  “以后五原是不是也要轮作其它作物,苜蓿正常寿命只有5-7年,长期刈割产量和品质也会缓慢下降。”

  郭阳当然知道向天山在打什么主意,无非就是像有几栋楼的粤省人,每年收收租,再生产点牧草和种子。

  管理轻松又惬意。

  但郭阳早就谋划好了向天山的去处,“去伊犁不?”

第169章 市场热捧的菜心

  向天上还在幻想着每年收收土地租金的惬意日子,猛然听到去伊犁,脸上浮现出惊愕。

  “伊犁?集团又有新的拿地计划了吗?”

  “是。”

  向天山恍然,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郭阳说道:“金塔牧场后续采取轮作倒茬,管理上就简单了,制种天禾也会派人来。

  所以我想的是,你还是回到专业上来。目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沿海的有机大豆种植基地,二就是伊犁。”

  向天山是荒漠化和水土保持领域的专家,如今又有了大规模盐碱地治理的经验。

  这份履历在国内,绝对是拔尖的那一撮。

  “伊犁是什么情况?”

  “还没定,初步计划是在疆省拿200万亩左右的荒地。”

  向天山思索着。

  郭阳说:“待遇结构会有所调整,盈利后项目团队可以按比例从利润中获得奖金。”

  向天山笑吟吟的,“金塔这边就没有?”

  “年底会补上,今年营收大涨,员工自然也得享受这波福利。”

  向天山叹气道:“只希望过几年,苜禾1号不要被卖成白菜价了。”

  郭阳也清楚国内的风气。

  但把高科技卖出白菜价不是本事,把白菜卖出黄金价才是本事。

  没有高溢价,打螺丝的永远只有3000块。

  “我去伊犁吧。”

  “那你回去收拾下,明天一起去疆省考察。”

  “?”

  向天山忙着去收拾行李和安排工作了,郭阳又四处转悠了起来。

  各项工作都步入了正轨。

  近千头河西奶牛悠闲的在牧场里躺平。

  长期以苜禾1号作为饲草,其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在国内都是独一档的。

  郭阳琢磨着,

  “河西乳业的牛奶品质高,但品牌知名度低。”

  “这千头河西奶牛得单独再成立个高端品牌。”

  “现阶段价格高,但量不大。”

  “重点是把常规牛奶产量搞上去。”

  上午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一圈,郭阳只感觉饥肠辘辘,来到苜禾食堂用餐。

  看了看罗修提前备好的饭菜,最吸引他的是翠绿的白灼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