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32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不太顺利,两市都对相向发展不太感冒,不愿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同意我们购买戈壁种草。”

  谢时杰犹豫了下,才接着说道:“战投部苗总对在戈壁上种草,是极力的反对。”

  “明天开会讨论下这事吧。”

  战投部苗兰春,是嘉禾高管团队少见得女性。

  最开始某大型国企的战投部主任,随后又任职某大型集团的总经理。

  是嘉禾最近才花大价钱挖来的

  从专业性上没得说,做事也雷厉风行,极其的拼。

  在喝酒上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即使来列假了,也从不缺席重要场合。

  郭阳对其的印象极其深刻。

  又聊了会其他工作,到城里后去吃了个晚饭,郭阳和罗修才回到住处。

  郭阳的房子大,多住一个人完全没问题。

  只见罗修四处打量着小区的环境,进门后,也观察着房屋的结构。

  “你随便找个房间住下吧。”

  郭阳见罗修也没有聊天的意思,独自看了会儿公司的资料,就歇息了。

  第二天。

  郭阳到了公司后,就召集众人开会。

  先讨论的就是关于两城市间戈壁开发的问题。

  留一头齐耳短发的苗兰春上来就火力全开。

  “戈壁不同于盐碱地,九泉和嘉峪关间的戈壁上地理形态复杂,有布满坚硬石头的荒漠戈壁,有风蚀沙地。”

  “我们咨询了相关专家,最好的治理方法是采取客土工程措施。”

  “其中又包括土石方开挖、运输、耕作土回填、管道架设、打井架电等措施,工艺难度极大,

  而且大量的客土需求也会对城市周边的农田造成破坏,也就失去了生态改造的意义。”

  “每亩的客土改造成本高达1.5万元,按30万亩地算,那就是45亿元!”

  “即使只拿5万亩地,投资也将达到7.5亿元”

  “但成本回收时间却摇摇无期,或者说,如果不能建设工厂,投资戈壁改造毫无意义。”

  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响荡着苗兰春铿锵有力的声音。

  其余人都默不吭声,像有些老油条,默默的本子上写写画画。

  其实,对于改造戈壁滩,嘉禾内部很多人都不看好。

  只是众人有了经验。

  提出改造戈壁滩项目的,除了老板,还能有谁?

  而在嘉禾内部,郭阳独裁者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谢时杰说道:“也可以考虑在戈壁上建温室种菜,民勤就搞得挺好的,肃州区也在大力推广戈壁温室。”

  陆续的开始有人发言,

  “戈壁上建日光温室的确有可操作性。”

  “对,近两年由于制种面积增加,蔬菜面积反而在缩小,九泉的菜价从入春以来就在上涨。”

  “设施蔬菜应对沙尘暴有优势。”

  “戈壁上也可以发展沙棘产业,可以挖积沙沟,在沟里栽树。”

  “集团不是有两台捡石机吗?后续丰凯也可以研发。”

  苗兰春说道:“我还是那句话,成本太高了,看不到盈利前景。”

  郭阳看着众人讨论气氛由冷寂逐渐的热烈,内心想着,引人苗兰春这样有想法的高管才是正确之举。

  嘉禾以往的战略投资团队,在各种资料、手续、法务等方面没有问题,却缺乏了主动性。

  更像是工具人。

  所以郭阳把原来的负责人换了,找来了苗兰春。

  苗兰春就像是一条鲶鱼,不会一味的同意的发展项目,而是会提出自己的意见。

  从而引发了更多人的独立思考。

  郭阳抬头看着苗兰春,说道:“苗总,你刚来,可能还不清楚嘉禾最大的优势在哪儿。”

  “三年前,金塔草场也是一片荒芜的盐碱滩,但今天,它是一块金疙瘩。”

  苗兰春皱着眉头。

  金塔的二十万亩草场她当然清楚,事实上,她就是因为苜禾农牧和天禾种业的名气,才决定来到大西北的。

  但盐碱地和戈壁滩可是有很大的区别,苜禾1号在戈壁上可生长不出来。

  “莫非又有新种子?”苗兰春试探着问道。

  “新种子也有,但其实,对戈壁滩的改造并不急于一时,客土改造成本高,嘉禾也没必要投资那么多资金。”

  “但这事总得有人去做,把地拿下来,每年雨季前夕组织人力机械挖沟积沙,在沙子里栽树栽草,也花不了多少钱。”

  “十年前,它叫戈壁滩,现在也叫戈壁滩,以后也许哪一年它就是绿洲了。”

  苗兰春问:“如何回收成本呢?”

  “你认为买30万亩戈壁滩需要多少钱?”

  “1.2亿左右。”

  “70年的产权,也足够嘉禾回本了,何况也不一定要一次拿完。”

  “地拿下了,尽力恢复植被,等哪一天嘉禾腾出资金,就可以开始在戈壁上修建新集团总部。”

  戈壁上的集团总部?

  会议室里的众人皆讶然,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但想想还挺酷的。

  嘉峪关市是因九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城市,被誉为戈壁上的明珠。

  九泉则是河西重镇。

  两市的交通十分便捷

  但两市为了做大各大的经济总量,都想把经济要素往各自辖区聚集。

  在探讨区域布局上,只局限于本市,而不是全区域的繁荣。

  导致中间的戈壁滩一直无人问津。

  如果哪一天,两座城市之间是嘉禾集团的总部大楼,大楼周边是牛羊成群的绿洲和沙地果园。

  讨赖河在中间穿行而过。

  连霍高速再一修通,

  来往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过往的货车司机,甚至来旅行的游客,看到戈壁上伫立的嘉禾集团。

  都不得不说一句牛逼!

  苗兰春也理解了集团的想法,这就相当于是老板的玩具。

  只是别的老板喜欢豪车游艇飞机,但嘉禾的老板却热衷于各种没人要的土地。

  还真是难以理解。

  苗兰春说:“那我接下来协助苜禾农牧开展相关工作。”

  郭阳点点头,戈壁上种草种树,也只有苜禾才能搞定了。

  除了戈壁项目外,郭阳又将其它项目前期工作也安排了出去。

  与九三粮油的10万亩有机大豆基地;

  罗布泊钾盐项目需要人和国开投化肥工作组进行对接,先把情况摸熟了,才好谈下一步。

  德农农资商店瞿阳已经带人去摸查;

  三个牛奶配送中心;

  德隆畜牧郭阳准备亲自去看,顺便去疆省考察新的地块。

  会后。

  郭阳回到办公室,看着桌上一摞的材料,向谢时杰问道:

  “你给我招的秘书呢?”

  “我的私人飞机呢?”

第168章 苜禾要开始收地租了

  本准备开溜的谢时杰呆住了,扭头就看到老板桌子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材料。

  “男秘书多是在机关单位,嘉禾这种私企不太好找。”

  郭阳挑了挑眉,“男秘书?我有说要男秘书吗?”

  谢时杰想了想,确认没错才说道:“对啊,上次老板说的要招个能干的,我寻思着就从政府单位挖人过来。”

  郭阳捂了捂头,是他思想太龌龊,还是谢时杰太单纯。

  “那还是你先兼着吧。”

  “赶紧的过来,把这些文件一起处理了。”

  谢时杰苦瓜着脸,给郭阳当了几年助理,只有他清楚有多累。

  工作内容多且繁杂,往往还涉及各个不同的领域,这就使得工作量偏大,同时又有着较大的工作压力。

  但这也培养了他快速办事的能力,长期和各个部门和子公司沟通,也让他协调统筹,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大大提升。

  忙了一个多小时,郭阳才在谢时杰的协助下处理完了所有文件。

  伸了伸懒腰,他看到谢时杰又准备走,“我私人飞机呢?”

  谢时杰顿住脚步,说道:“私人飞机基本靠进口,嘉禾涉及的业务广泛,又经常在高温高原地区,航程又远,就只能买中大型公务机,筛选了后就只有豪客850XP适合。

  能在碎石上起降,可设定6-10座的布局,最大航程4890公里,客舱安静,设施齐全,吃、睡、娱乐、办公和开会都可以。

  同时在国内服役的数量较多,飞行员、维护人员及航材设备都容易获得。”

  郭阳不懂私人飞机,只关心价格:“多少钱?”

  谢时杰抿了抿嘴唇,“1600万美元,每年的综合使用成本也得近200万元。”

  “就没便宜的?”

  “首相1号,600万美元,最大航程2000公里,但在高原高热地区起降容易动力不足。”

  600万美元,那也是6400万元。

  但没飞机又实在不方便。

  尤其是五原,离九泉一千五六百公里,交通又不便;以及即将进军疆省,那范围又拉得更大了。

  “什么时候能拿货?”

  “现在国内订单多,最快也得明年5月。”

  “买了,先下单。”

  谢时杰愣住了,以他对老板的了解,不是一向都对自己很抠门吗?

  居然舍得买飞机?

  郭阳又说:“直接上豪客850XP吧!”

  谢时杰瞪大了眼睛,接近1.3亿元的飞机说买就买了?

  这都可以把九泉和嘉峪关之间的戈壁滩买下了!